首页 / 正文

佛说要行舍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大苾刍众千二百五□□□□□汉大迦叶波而为□□□□一千人俱。飞腾辟支而为上首。诸大菩萨八千人俱。地藏菩萨而为上首。大梵天王释提桓因四天大王龙神八部。诸苾刍苾刍尼乌波索迦乌波斯加。

尔时世尊于此众中欣然而矣。放大光明照尸陀林及此大会。未久之间其光还复从口而入。端身而坐。正念不动。尔时迦叶波即从座起。偏露右肩。绕三匝。即于佛前右膝著地。而白佛言。世尊。如来何故于此众中欣然而笑。放大光明照尸陀林及此大会。未久之间其光还复从口而入。端身而座。正念不动。唯愿如来说其意志。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当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说其要法。我以佛眼观此林中。舍身行者未来当获正等菩提。若有有情能发胜上舍身之意。心生平等无有爱憎。不生悭吝。若能一发是心。虽未舍身是人已过二乘之行百千万倍。即共诸菩萨等一切同志。况舍身命普及有情。如是功德。我若具说不可穷尽。迦叶波白佛言。世尊如来所言在尸陀林普及一切有情。是义不然不名为普。若是普者水性有情即无有分。唯愿如来示我普义。佛言。善男子。我正许说汝方即问。若有有情能施身分。分为二分。一分水中。一分陆地。是人命欲终时。嘱善知识同志愿者。分割其身以为二分。是分身者所得功德。与舍身人功德无二。我念过去燃灯佛时。在舍卫国修菩提行。愿舍身命皮肉筋骨。心心相续。弥勒于时为我善友。我命既尽即分二分。安置如法。慈氏合掌即发愿言。以此微供普及有情水陆空行一切都食缘。是功德无始已来恒相值遇共为眷属。次复作佛即其人也。我因舍身发大誓言。若有有情饥食我肉。渴饮我血。既饮啖已。愿令一切有情因食我肉发菩提心离饥渴苦。未来当得法喜等食。资自性身。饮我血者离诸爱渴。当获法水灌注心源。爱法王资变化身。以是义故疾得无上正等菩提。又迦叶波我于因地初发心时。三度死舍正第四生。即能生舍不贪爱。于空王佛时。以悟空理即萨埵王子。施身饿虎饲于七子。亦作月光大王。广惠千首。亦为达拏太子。施妻子。亦为慈力悲王施躯于五夜叉。为求法故。于雪山边求半句偈。以施其身喂其罗刹。我若广说无始已来生。舍身命于百千劫不可说尽。何以故。都由因地初发心时死舍身故。迦叶放白佛言。世尊如是等人但行舍身功德无量。不审未施已前多生造罪。先世恶业舍身福报得灭以不。佛言。善男子。若有有情多生杀害一切有情。遍娑婆界。四重五逆谤方等经。乃至食啖有情血肉。如是等罪无量无边。若有有情能施身分普济有情。除饥渴苦。如上之罪悉皆消灭。从无始已来所有殃咎速灭无余缘。舍身故即是大忏悔悉诚惭愧。十方一切诸佛皆共称叹。善男子。假使有人从无始已来作业。偷僧祇物常住僧物见前僧物不净说法。大斗重秤如是等罪。应入奈落迦傍生饿鬼。百千劫中不得解脱。恐获来苦即请召集。娑诃世界三明六通具八解脱大阿罗汉。若凡若圣一切僧尼聚在一处。欲灭其罪亦不可灭。何以即有百千殑伽娑诃世界。一切众僧清净众海即不来集。以是因缘罪难除灭。是故称云常住僧物。普通法界上至诸佛下至沙弥。悉皆有分不如有人。于一切生处。愿舍此身皮肉筋骨。心心相续如上之罪。悉皆消灭。天曹地府所有薄籍自然除灭。以是因缘。我见是利故。劝诸有情当施身分必定获得无上等觉。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言。慈氏如是辈经。汝等护持。于赡部洲广宣流布无令断绝。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灭后恶世之中。若善男子善女人。发勇猛心。以身布施。一切有情为檀波罗蜜故。如是等人我于龙花初首皆令得度。唯愿佛曰。更不有虑。大梵天王释提桓因四天大王。龙神八部诸苾刍苾刍尼乌波索迦乌波斯迦。白佛言。世尊。如此人辈。我等从今为作卫护。不令有人作于留难。所以者何。如此人辈必定获得无等正觉。尔时庆喜白佛言。世尊。当何名之。佛告庆喜。此经名诸佛要行舍身功德经。尔时一切天人阿素洛闻佛所说。信受奉行。

佛说要行舍身经

舍身愿文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当证知。弟子某甲等。从无始已来及以今生尽未来际。恒以内财外财生施死施。弟子某甲今生既尽。又复分段之身。血肉皮骨头目髓脑。及以手足施与一切饥饿众生。以偿宿债。仰效菩萨苦行之踪。舍身血肉至尸陀林。所舍身善根以集当集。现集一切善根。以此善愿共一切众生生生之处。于身命财不生贪著。舍邪归正。发菩提心。永除三障。永离贫穷。常见一切诸佛菩萨。

猜你喜欢
  一得一失·佚名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六·欧阳竟无
  卷第十五·白岩净符
  利养品法句经第三十三(有二十章)·佚名
  天然是禅师梅花诗·函昰
  禅宗杂毒海叙·性音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传外传卷下·佚名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十八卷·佚名
  卷之四·牧云通门
  大庄严法门经卷上·佚名
  16.说根谛品·佛音
  卷第三十九·霁仑超永
  爱乐品第五·佚名
  佛说金刚香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卷下·佚名
  卷第三十七之下(露字号)·朱时恩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十四出 抗节·李渔

    (老旦上)诰命夫人不等闲,空将薄命怨红颜。从来贵贱天生定,不许山鸡把凤攀。我周二娘为何道这几句?只因女儿心高志大,一心要想从良。前日看中了万将军,与他定就百年之约。这个诰命夫人是拿在手上的了。不想命轻福薄,别他之后,就

  • 第四回 因践梦救难许身·陈端生

    第四回因践梦救难许身诗曰:侯门孽女梦萱堂,救难行仁理正当。更得江家贤母于,此身方许属才郎。忽闻堂外帘钩响,红格窗前闪一人。将近五旬年半老,苍苍面貌甚真诚。乌丝发挽空心髻,玄色镶边香色裙。走到堂中回首唤,千金快入小

  • 戴叔伦诗鉴赏·佚名

    生平鉴赏 戴叔伦( 732—789),字幼公,润州金坛(今江苏金坛县)人。德宗贞元进士。早年曾在盐铁史刘宴手下任职,后任抚州刺史,又迁任容管经略史。晚年上表自请出家作道士。 他当时的诗名很大。写过一些揭露社会矛盾、反映人民疾

  • 志第十三 五行一·范晔

    貌不恭 淫雨 服妖 鸡祸 青眚 屋自坏 讹言 旱 谣 狼食人《五行传》说及其占应,《汉书·五行志》录之详矣。故泰山太守应劭、给事中董巴、散骑常侍谯周并撰建武以来灾异。今合而论之,以续《前志》云。《五行传》

  • 卷二百八十二·列传第一百七十·儒林一·张廷玉

        ◎儒林一   粤自司马迁、班固创述《儒林》,着汉兴诸儒修明经艺之由,朝廷广厉学官之路,与一代政治相表里。后史沿其体制,士之抱遗经以相授受者,虽无他事业,率类次为篇。《宋史》判《道学》、《儒林》为二,以

  • 卷三十六·连横

    列传八邱逢甲列传吴、徐、姜、林列传吴彭年列传唐、刘列传邱逢甲列传邱逢甲,字仙根,又字仲阏,彰化翁仔社人,后隶台湾。社处大甲溪之旁,土番部落也,粤籍居之,故其俗尚武负气;而逢甲独勤苦读书,年十三入泮。时吴子光设教吕氏之筱

  • ◎祥异(上)·徐天麟

    ○符瑞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斩蛇,蛇分为两,道开,行数里,醉困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妪何哭,妪曰,人杀吾子,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

  • 卷七十一·元·蒋一葵

    【贯云石】 〔畏吾人。阿里海涯孙也。父名霄只哥,遂以贯为氏,名小云石海涯,自号酸斋。同时有徐甜斋,失其名,并以乐府擅称,世谓“酸甜乐府。”涵虚子《元词记》:“贯酸斋如天马脱羁,徐甜斋如桂林秋月。”

  • 绎史卷九十二·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卫庄公出公父子争国左传【定公十四年】卫侯为夫人南子召宋朝防于洮太子蒯聩献盂于齐过宋野野人歌之曰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大子羞之谓戏阳速曰从我而朝少君少君见我我顾乃杀之速曰诺乃朝夫人夫人见大

  •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一·佚名

    同治十一年(壬申) 东洋和约条例 将军文(煜)奏为琉球国夷人遭风到闽循例抚恤该夷伴有被台湾生番杀害现饬认直查办折(四月初五日京报) 中外杂闻(一则) 淡水植茶 上谕(五月初二日京报) 南海奇事(一则) 署闽浙总督文(煜)等奏台湾府属之

  • 卷二百九十一·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九十一明 杨士奇等 撰近习齐桓公问於管仲曰国何患管仲对曰患夫社鼠桓公曰何谓也管仲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燻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夫国亦有

  • 永宪录卷三·萧奭龄

    雍正二年岁在甲辰。祭酒张廷璐请广宣圣谕广训。以宏教化。疏言。翰林院侍讲学士觉罗逢泰已请在京八旗每月宣讲。翰林院侍讲学士张照又请行之于试士训蒙。臣更请令各省将军、提、镇转饬所属武职宣讲。则兵丁黎庶均沾圣

  • 四年·佚名

    (丙寅)四年大明天啓六年春正月1月1日○朔乙巳,上行正朝望闕禮于崇政殿。○前判書李時發卒。時發字養久,慶州人。爲人英敏,博洽經史。年甫弱冠,登己丑文科。逮遭壬辰之變,奔走王事,多有勤勞。嘗以接伴官,與天將駱尙志,論兵書,則尙

  • 乐论篇第二十·荀况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

  • 第64章·老子

    【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判;其微易散(1)。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为者败之,执者失之(4)。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5)。

  • 四念处卷第一·智顗

    隋天台山修禅寺智者大师说门人章安灌顶记一切诸法皆不可思议。不可思想图度。不可言语商略。何以故。言语道断故不可议。心行处灭故不可思。大经云。生生不可说。生不生不可说。不生生不可说。不生不生不可说。既不可

  • 梦幻居画学简明·郑绩

    画学论著。清郑绩著。五卷。分凡例及论山水、论人物、论花卉、论翎毛、论兽畜等。提出“画虽小技,当究用笔用墨,炼形炼意,得气得神”。就山水画的述古、论形、论忌、论笔、论墨、论景、论意、论皴、论树、论泉、论界

  • 烟雨纷繁,负你一世红颜·张恨水

    民国大师张恨水作品精选集。张恨水是民国时期最受欢迎的通俗小说家,其散文也十分佳美。本书精选了张恨水的《两都散记》等精美小品文。读者可以通过这些文章了解当时社会及大师的思想,并在文章中了解大师的人生。本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