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切如来真实理金刚三昧仪轨分第二

尔时大毗卢遮那佛。复自说此般若波罗蜜多教诸佛菩提法门。所谓金刚平等菩提故。是即菩提。金刚坚固义平等菩提故。是即菩提。第一义平等菩提故。是即菩提。自性清净诸法平等菩提故。是即菩提。诸法无分别亦复如是,此四法门若人听闻受持读诵。所有诸障皆悉销灭。乃至道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时世尊大毗卢遮那佛。说此真理法门已,复作智拳现大笑容。说诸法平等心明曰:

阿(引)。

说此心明中间。所有诸佛如来悉皆雲集。围绕大毗卢遮那佛。依金刚萨埵曼罗位。次第而坐。复有八大菩萨。在外曼罗八方而坐现大笑容。

尔时大毗卢遮那佛。入一切如来曼罗安想三摩地。从定出已,即说诸佛如来金刚真实理大曼罗法。依前金刚萨埵曼罗仪。当作外曼罗。於此曼罗内。画金刚轮。於其轮内画众色莲。於彼莲上安佛世尊,於世尊周围复安八佛。各坐日轮持金刚杵。又复外曼罗四方四隅。依法安置八大菩萨。於其四门各安阏伽瓶。其瓶须依法选择满盛香水。以妙花果插於瓶内。及以五宝五穀五药等安於瓶中。以上色缯帛盖覆瓶上。然後结诸佛金刚樱献於诸佛已,方以其瓶置於四门。时阿阇梨依法观想。己身同诸佛之身。自谓我成金刚阿阇梨。从是已後於诸佛教中。得一切成就销除诸障。然後令其弟子入曼罗。依法以金刚杵灌顶五处。是名金刚灌顶。即说此三昧誓颂曰:

汝受灌顶已,当普为众生。增长诸佛法,住於平等心。

然後随其根性与四种票帜。当依法而作如是,说此三昧曼罗已,复说成就[W211]像法。於其[W211]内画大毗卢遮那佛。光明照曜二手结诸佛智拳樱馀佛菩萨皆依前曼罗仪画。

然後於此[W211]前。随意作成就法。悉得最上成就。又说[W211]像法。於其[W211]内唯画大毗卢遮。

於此[W211]前随意持诵。然後以二手结智拳印尽夜持诵即得般若波罗蜜多成就。证菩萨位转生。即成正等正觉。如上皆为已成就曼罗者作如是说。若为未成就曼罗者,今复说之。

若欲求受佛供养者,当施一切乐。若欲如菩萨受供养者,当以妙华供养三宝,并须持诵心明。若欲求一切众生作供养者,当以慈心持诵。若欲摄一切法者,当持诵般若波罗蜜多四句之偈。

若欲降魔者,当以坚固定心持诵。若欲求诸佛灌顶者,当舍己身庄严之具。若欲具足诸法者,当用金刚莲观视樱若欲求诸佛羯磨成就法者,当用诸金刚羯磨樱

若欲求成就诸佛者,当用金刚智拳大印如上诸法皆须持诵心明。

猜你喜欢
  卷十三·佚名
  佛说太子慕魄经之二·佚名
  摄大乘论释 第十三卷·世亲
  順治十七年四月御札·道忞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第四卷·无著
  凡例·湛然
  卷之三十一·纪荫
  第二 罗陀相应·佚名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四·欧阳竟无
  卷五百三·佚名
  佛说首楞严三昧经卷上·佚名
  辩伪录 第二卷·祥迈
  卷第三·佚名
  昧盦诗录跋·太虚
  缘引·朱时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西伯利亚道中忆西湖秋雪庵芦色作歌·徐志摩

    我捡起一枝肥圆的芦梗, 在这秋月下的芦田; 我试一试芦笛的新声, 在月下的秋雪庵前。 这秋月是纷飞的碎玉, 芦田是神仙的别殿; 我弄一弄芦管的幽乐—— 我映影的秋雪庵前。 我先吹我心中的欢喜—— 清风吹露芦雪的酥胸; 我再

  • 第十九场·田汉

    [刘芳与众兄弟上。刘芳 众位兄弟请了。众兄弟 请了。刘芳 党大哥渡江杀贼,我等迎上前去。众兄弟 走。[转场,与党仲升大队会合。党仲升 刘芳贤弟,意欲何往?刘芳 闻知大哥领兵渡江,我等弟兄愿随大哥一同杀贼。党仲升 

  • 孔氏杂说·孔平仲

    汉孔安国字安国,晋安帝名德宗字德宗,恭帝名德文字德文,会稽王名道子字道子,乃至北史慕容绍宗、冯子琮、魏兰根,南史蔡兴宗、唐郭子仪、辛京果、戴休颜、张孝忠、尚可孤、孟浩然、颜见远、田承嗣、田承绪、张嘉贞、宇文审、

  • 第六七禀光绪九年十月二日一一二一一-二·佚名

    快总头役许来,禀缴已革皂总役洪忠谕戳台下快总头役许来叩首跪叩禀,为遵单禀缴事。缘蒙单,仰立吊已革皂总原领谕戳,克日缴案等因。该役遵饬吊到。理合将所吊谕戳禀缴,伏乞大老爷电察施行。切叩。计缴谕

  • 通志卷一百二十一上·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三十四上晋王祥【弟覧】郑冲 何曽【子劭遵】石苞【子崇 欧阳建 孙铄】羊祜杜预【子钖】陈骞【子舆】裴秀【子頠 秀从弟楷 楷子宪】卫瓘【子恒孙】【璪玠】张华【子

  •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録卷三·佚名

    通諡忠节诸臣袁应泰【姚居秀附】何可纲张秉文邱民仰王廷臣吉孔嘉【子惠廸附】邓藩锡髙名衡宋 玫张焜芳【子名翰附】右封疆殉节杨崇猷王家贞【子元炌附】徐 标金毓峒【从子肖孙 振孙附】王钟彦李若琏李遇知顾国绅何

  • 苏厉谓周君·佚名

    【提要】 以形象的比喻来说明问题,是最能说服人的。尤其对那些文化不高的武将,用他人的故事更能打动他。说话要看对象,应对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说话方式。对文化层次高的人说话就要理性色彩重一些,对文化层次低就应该用

  • 卷一百四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一王礼考【十七】皇帝冠服 【皇子亲王以下至臣工冠服附】【臣】等谨按孟冬始裘孟夏始絺因乎寒燠之时千古不可变者先儒泥周礼祀昊天上帝

  • 二、夏迹·傅斯年

    商代发迹自东徂西的踪迹已在上一章大致条别清楚,向上推一步便是夏代,我们且看夏代的踪迹分布在何一方。禹的踪迹的传说是无所不在的,北匈奴南百越都说是禹后,而龙门会稽禹之迹尤著名,即在古代僻居汶山(岷山)一带不通中国的蜀

  • 结和第四十三·桓宽

    大夫曰:“汉兴以来,修好结和亲,所聘遗单于者甚厚;然不纪重质厚赂之故改节,而暴害滋甚。先帝睹其可以武折,而不可以德怀,故广将帅,招奋击,以诛厥罪;功勋粲然,着于海内,藏于记府,何命‘亡十获一’乎?夫偷安者后危,虑近者忧迩,贤者离俗,智

  • 弘明集卷第十一·僧祐

      何令尚之答宋文皇帝赞扬佛教事高明二法师答李交州淼难佛不见形事(并李书)司徒文宣王书与孔中丞稚圭释疑惑(并笺书)恒标二公答姚主劝罢道书(并书)僧[契-大+石]僧迁鸠摩答姚主奏(并书)远法师答桓玄劝罢道书(并书)释

  • 指月录卷之三十二·瞿汝稷

    六祖下第十六世▲临安府径山宗杲大慧普觉禅师语要下酬答法要之余示谕。自到城中。着衣吃饭。抱子弄孙。色色仍旧。既亡拘滞之情。亦不作奇特之想。宿习旧障。亦稍轻微。三复斯语。欢喜踊跃。此乃学佛之验也。傥非过量

  • 周易总义·易祓

    二十卷,宋易祓著。前有门人陈章序称:“祓侍经筵日,尝以是经进讲”;又称:“祓别有《易学举偶》四卷,裒象与数为之图说。”此书说《易》兼通理、数,采集众论,予以折衷。论每卦,先列总论,复于六爻之下各为诠解。对经义多

  • 彊村语业·朱祖谋

    词别集。近代朱祖谋著。三卷。龙沐勋民国二十一年(1932)跋云:“前二卷为先生所自刻,而卷三则先生卒后据手稿写定补刊者也。”二卷本有民国十三年张尔田序托鹃楼刊本,三卷本有民国二十二年刊《彊村遗书》本、民国三十

  • 奉天靖难记·佚名

    《奉天靖难记》是一本浙江汪启淑的家藏本,以记录作为载体。纪明成祖初起至即位事。盖永乐初年人所作。其於懿文太子及惠帝,皆诬以罪恶,极其丑诋。於王师皆斥为贼。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称其语多诬伪,殊不可信。按建文元

  • 马忠肃公亮墓志铭·晏殊

    晏殊撰。马亮,字叔明。进士出身,曾任大理评事、芜湖知县。迁殿中丞,通判常州。后调濮州知州,升太常博士、福州知州,又迁饶州知州。北宋咸平三年(1000),任西川转运副使。后又知潭州、升州、广州、杭州、庐州及江陵、江

  • 春秋纂言·吴澄

    十二卷。总例一卷。元吴澄撰。此书仿陆淳《春秋纂例》之体例,采摭诸家之言,各附于经,而间以己意论断。首为《总例》七篇,其“天道”、“人纪”二例为吴氏所首创,其余“吉”、“凶”、“军”、“宾”、“嘉”五例,则与宋张大

  • 老子化胡经残卷·佚名

    西晋惠帝末年,道士王浮所作。残本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王浮常与帛远论争道、佛二教,而道教常遭论破,王浮为此深感屈辱,故而伪作本经,欲将道教提升于佛教之上。其书内容谓:老子赴西域,又至印度,转生为释迦而教化胡人。此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