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降伏三界金刚三昧大仪轨分第三

尔时释迦牟尼佛。说一切法平等最胜摄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谓贪无性故。瞋亦无性。瞋无性故。痴亦无性。痴无性故。诸法亦无性。诸法无性故。般若波罗蜜多亦无性。若人於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法门。听闻受持读诵记念者,是人设造杀害三界一切众生。所有之业亦不复受。不堕诸恶趣。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金刚手菩萨。闻佛说此真实理法门已,即现颦眉利牙喜怒之相。於莲花上立。如张弩势。结降三界印而说心明曰:吽(引)。

说此心明时。三界诸天主及三界主乃至大自在天。悉皆钩召入於曼罗中。以调伏法皆令调伏。与作安慰令住三昧复现大忿怒相。於是大自在天及三界天主并诸眷属。见金刚手菩萨作大忿怒相降伏三界。皆悉惊怖发声告言:金刚手菩萨救护我等。我等归依於佛受佛圣旨安住三昧。所有诸摩怛哩等。见菩萨现忿怒相。皆大惊怖苦恼迷闷。彼邪明邪印咸皆破坏。乃至宿曜执持及诸病苦。一切毒药皆令销除。是时诸摩怛哩等。亦发声告言:金刚手菩萨救护我等。从今已後归依於佛愿赐加被。

尔时金刚手菩萨现微笑相。引诸天等入曼罗令住三昧。以宝部法授与灌顶。复以金刚部法授其灌顶。令尽众生界作大饶益事。安外金刚部中。是时金刚手菩萨。化一明王作忿怒降三界相。具种种庄严作大威猛。利牙咬唇须发赤竖。执金刚杵钩剑刀杖刍哩迦等。是大明王依金刚手曼罗仪法而祝彼诸天等安置於外曼罗。此曼罗外安诸宿曜。

尔时金刚手菩萨。即入一切如来大悲方便金刚三摩地。从定出已,说此降三界最胜安想金刚大曼罗仪法颂曰:我今略说此,最胜曼罗。

名降伏三界,能调难调者,依前说法仪,画外曼罗。而於内轮中,分列八尊位。中安忿怒尊,身如青莲色。

具种种庄严,颦眉出利牙。作忿怒微笑,立如张弩势。是降三界相,而於两足下。左蹋自在天,右蹋於天后。

炽盛光普照,内画八辐轮。光明普照耀,依前外坛仪。画外曼罗,四门各安置。大忿怒之相,弓箭与剑轮。

是为四票帜,於外曼罗。安诸曜票帜,种种上味食。满钵为出生,安置青色铃。并众色幢幡,是时阿阇梨。

当著青色衣,而现忿怒相。即结三昧印,入於曼罗。阿阇梨当须,依法作佛事。从是日已後,诸天不能见。

能成坏一切,得其诸最胜。所有成就法,皆令得成就。是时引弟子,入於曼罗。当结金刚印,授金刚灌顶。

即授金刚杵,而施与誓愿。此金刚手杵,能调难调者,汝当常受持,成就最上法。施其誓愿已,出於曼罗。

说是颂已复说像法。当依金刚曼罗仪。画金刚忿怒尊。及画大菩萨诸天与摩怛哩众等。是为最上成就[W211]像法。然後於■,依法供养。敷座而坐结根本印持诵百千遍。如是持诵所有世间出世间一切之法皆悉成就。设复於法未得精熟。但常持诵者是人能作敬爱钩召入寤禁缚解除等种种之法。复说诸成就法若欲破坏诸恶者,当依金刚忿怒明王法。若欲破诸邪印者,当现忿怒顾视而持诵之。

若欲灭坏诸魔者,当持金刚杵现大忿怒相持诵。若欲作禁制者,当现忿怒相持诵。复以金刚杵打其方位。若欲作诸离散者,当依微妙金刚尾提<宁也>尊法。

若欲钩召诸恶宿曜者,当现忿怒调伏相旋转金刚杵。若欲令他憎恚者,当以铁末作护摩法。若欲发遣诸药刹者,当依大笑尊法持诵。若欲降诸龙者,当以金刚杵打於地面持诵。

若欲调伏诸天者,当依金刚你波多尊法持诵。若欲钩召诸天及降伏破坏者,当依降三界尊法持诵。

若欲求毗沙门天王成就法者,当以手按毗沙门天像。而作忿怒相持诵。若欲求增长天王成就法者,当依金刚补噜沙法持诵。若欲成就欲天者,当於欲天像前作忿怒相持诵。

若欲成就大梵天者,当用妙乐金刚印若欲成就那罗延天者,当用金刚轮锁印若欲成就大自在天者,当用金刚戍罗锁印若欲成就诸魔怛哩众者,当依金刚众啰刹法。

若欲破坏诸外道邪坛咒法等者,当依金刚大忿怒畔惹那尊法。

若欲摧折一切山林乃至天祠者,当现忿怒明王而顾视之。若欲令复如故者,当依金刚忿怒明王法。

若欲坏灭诸魔者,当依金刚忿怒明王拳法若欲令生诸怖畏者,当依金刚忿怒明王法现大恶相。

若欲坏灭他军者,当依金刚忿怒药刹法若欲破散他军者,当依金刚忿怒啰刹法若欲破坏诸天者,当用钉诸天像。若成就天主者亦依此法。

若欲令三界惊怖者,当用金刚钵啰罗印若欲三界中胜者,当依金刚忿怒明王法若欲令三界作入寤禁缚敬爱者,当用金刚忿怒明王樱

若欲令三界作钩召敬爱成就者,当依大乐金刚忿怒明王法。

猜你喜欢
  卷第二·志磐
  丹霞淳禅师语录目次·丹霞子淳
  卷第七(洪字号)·朱时恩
  外身现化品第十·佚名
  卷七·佚名
  黄龙晦堂心和尚语录·晦堂祖心
  叙·佚名
  碧岩录卷第七·圆悟克勤
  卷七·聂先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十四卷·佚名
  卷第四·函昰
  圣迦柅忿怒金刚童子菩萨成就仪轨经卷中·佚名
  卷四十二·彭绍升
  卷第十二(出家菩萨僧部第一)·宝唱
  卷第十一·函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五·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三十五 宋 郭知达 编近体诗晓发公安数月憩自此县【赵云此篇盖吴体矣】北城撃柝复欲罢【易重门撃柝子子抱闗击柝哀七年传鲁击柝闻于邾】东方明星亦不迟【晋传云时东方大明星光影射千里诗

  • 卷三·孔克齐

    景明好事溧阳承平时,好事者多。如江景明家,专设宾馆,欵留名士。建平县尹王勉起宗,号东岩,以事罢来馆于江,赋诗作画,饮馔无虚日,或终岁焉。卞仲祥欵延前御史周驰景远亦如之。石庄史道原欵接郑禾子实于家,赋诗作画,以习文釆。白湛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六·佚名

    弘治十一年四月丙寅朔孟夏享 太庙 遣内官祭司灶之神 初大理寺右寺丞杜昌鸿胪寺右寺丞周惠畴高岱尚宝司司丞华英中书舍人仝泰杨立太常寺寺丞张晖以传升降级至是乞复原职许之 戊辰升锦衣卫副千户柏权为指挥佥事舍人柏极

  • 卷之二百六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第二六一副详及批光绪十五年十一月初四日一一六一○--五·佚名

    前任新竹知县方,将征存隘租银移交于新任,详请布政使查核,并该使批私记光绪十年十一月初七日到副详 印 新竹县印在任候补同知、直隶州知州、本任台湾埔里社通判、署台北府新竹县,为详送事。窃照卑职前

  • 周忠愍奏疏巻上·周起元

    明 周起元 撰西台奏疏题为仆臣利口饰辩大乖名教事疏臣惟士人立身稍有识向莫不仰止贤哲岂惟考槃之英不忍当吾世而失之即前修往矣吊古而想见其人犹津津有余慕焉近见太仆寺少卿徐兆魁与言官抵辩学步王国已属纵恣矣犹曰

  • 卷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十三典礼三【祭告一】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初六日癸未皇上允礼臣请於万夀节前一日遣官告祭天地太庙社稷太常寺谨奏为恭逢仁夀昌期吁请举行大典以迓神贶以慰舆情事准礼部文称每遇万夀圣节致祭太

  • 二十四年(上)·佚名

    (癸丑)二十四年大明弘治六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丁卯,上率百官行望闕禮,進表裏于兩大妃殿。○御仁政殿受賀,上進宴于兩大妃殿。○御仁政殿行會禮宴,倭人阿可馬多羅沙也文等十三人,野人浪都浪介等六十二人入參。傳于倭、野人曰:「

  • 易经·系辞下传·第六章·佚名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 乾阳物也,坤阴物也。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其称名也,杂而不越。 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子曰:“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其称名也小,其取

  • 卷二 士昬礼第二·李如圭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释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释卷二    宋 李如圭 撰士昬礼第二郑目録云士娶妻之礼以昬爲期因而名焉必以昬者阳往而隂来日入三商爲昬昬礼于五礼属嘉礼大小戴及别録北皆第二昏礼下达纳采用鴈

  • 书传卷二十·苏轼

    宋 苏轼 撰周书文侯之命第三十平王锡晋文侯秬鬯圭瓒作文侯之命平王幽王之子宜臼也文侯仇义和其字也以圭爲杓柄曰圭瓒王若曰父义和丕显文武克愼明德昭升于上敷闻在下惟时上帝集厥命于文王亦惟先正克左右昭事厥辟越小

  • 卷一·何楷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世本古义卷一 明 何楷 撰 夏少康之世诗八篇 公刘始迁豳也夏道衰公刘变于西戎邑于豳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故诗人歌乐思其德【自夏道衰下俱出史记匈奴

  • 散种章第一·佚名

    天竺须赖国三藏僧伽罗刹汉言,众护造後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从明胜日出像。亦颜色行德多。中多贵姓尊行德守。本从是种有。世间亦天上皆叉手礼佛。是故持头面为礼佛。为无上天下无有等精进者,鬼龙天人亦在三界中。随近持

  • 唯识三十论讲要(注一)·太虚

      ──二十年二月在厦门涌莲精舍讲──  此论是世亲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译。关于他们的历史,研究佛学的人,大概都是知道的,所以现在略去不谈。此论共计有三十颂──在印度四句为一颂,好比中国之诗,故此论是用一百二十句

  • 卷上(四)·道宣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四)说戒正仪篇第十(布萨此云净住。出要律仪云。是憍萨罗国语六卷泥洹云布萨者长养二义。一清净戒住。二增长功德。杂含云布萨陀婆。若正本音优补陀婆。优言断。补陀婆言增长。国语不同。亦

  • 太上除三尸九虫保生经·佚名

    书中记唐穆宗时道士服丹去虫和唐昭宗时服药除三尸故事。后一故事称“唐光化三年”(900年)不称大唐亦不省略“唐”字。疑本书为五代人所辑。述除三尸九虫诸法包括存思诵咒、服药服符、守庚申等。

  • 风流悟·佚名

    风流悟,清代白话短篇小说集,不分卷八回,每回为一个短篇。坐花散人编撰,坐花散人姓名与生平不详。有合义堂刊本,首都图书馆旧藏,未见。

  • 未完的忏悔录·叶灵凤

    长篇小说。叶灵凤著。1936年上海现代书局出版。小说写一名叫韩斐君的青年在上海与歌舞名星陈艳珠的相识、结合与离异的过程。陈艳珠原是一位歌舞名星,后到保险公司做事,她年轻貌美,追慕她的人很多,然而对她的私生活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