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0.弦高智退秦军

晋文公打败了楚国,会合诸侯,连一向归附楚国的陈、蔡、郑三国的国君也都来了。郑国虽然跟晋国订了盟约,但是因为害怕楚国,暗地里又跟楚国结了盟。

晋文公知道这件事,打算再一次会合诸侯去征伐郑国。大臣们说:“会合诸侯已经好几次了。咱们本国兵马已足够对付郑国,何必去麻烦人家呢?”

晋文公说:“也好,不过秦国跟我们约定,有事一起出兵,可不能不去请他。”

秦穆公正想向东扩张势力,就亲自带着兵马到了郑国。晋国的兵马驻扎在西边,秦国的兵驻扎在东边。声势十分浩大。郑国的国君慌了神,派了个能说会道的烛之武去劝说秦穆公退兵。

烛之武对秦穆公说:“秦晋两国一起攻打郑国,郑国准得亡国了。但是郑国和秦国相隔很远,郑国一亡,土地全归了晋国,晋国的势力就更大了。它今天在东边灭了郑国,明天也可能向西侵犯秦国,对您有什么好处呢?再说,要是秦国和我们讲和,以后你们有什么使者来往,经过郑国,我们还可以当个东道主接待使者,对您也没有坏处。您瞧着办吧。”

秦穆公考虑到自己的利害关系,答应跟郑国单独讲和,还派了三个将军带了两千人马,替郑国守卫北门,自己带领其余的兵马回国了。

晋国人一瞧秦军走了,都很生气。有的主张追上去打一阵子,有的说把留在北门外的两千秦兵消灭掉。

晋文公说:“我要是没有秦君的帮助,怎么能回国呢?”他不同意攻打秦军,却想办法把郑国拉到晋国一边,订了盟约,撤兵回去了。

留在郑国的三个秦国将军听到郑国又投靠了晋国,气得吹胡子瞪眼睛,连忙派人向秦穆公报告,要求再讨伐郑国。秦穆公得到消息,虽然很不痛快,但是他不愿跟晋文公扯破脸,只好暂时忍着。

过了两年,也就是公元前628年,晋文公病死,他的儿子襄公即位。有人再一次劝说秦穆公讨伐郑国。他们说:“晋国国君重耳刚死去,还没举行丧礼。趁这个机会攻打郑国,晋国决不会插手。”

留在郑国的将军也送信给秦穆公说:“郑国北门的防守掌握在我们手里,要是秘密派兵来偷袭,保管成功。”

秦穆公召集大臣们商量怎样攻打郑国。两个经验丰富的老臣蹇叔(蹇音jiǎn)和百里奚都反对。蹇叔说:“调动大军想偷袭这么远的国家,我们赶得精疲力乏,对方早就有了准备,怎么能够取胜;而且行军路线这样长,还能瞒得了谁?”

秦穆公不听,派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为大将,蹇叔的两个儿子西乞术,白乙丙为副将,率领三百辆兵车,偷偷地去打郑国。

第二年二月,秦国的大军进入滑国地界(在今河南省)。忽然有人拦住去路,说是郑国派来的使臣,求见秦国主将。

孟明视大吃一惊,亲自接见那个自称使臣的人,并问他前来干什么。

那“使臣”说:“我叫弦高。我们的国君听到三位将军要到郑国来,特地派我送上一份微薄的礼物,慰劳贵军将士,表示我们一点心意。”接着,他献上四张熟牛皮和十二头肥牛。

孟明视原来打算在郑国毫无准备的时候,进行突然袭击。现在郑国使臣老远地跑来犒劳军队,这说明郑国早已有了准备,要偷袭就不可能了。

他收下了弦高送给他们的礼物,对弦高说:“我们并不是到贵国去的,你们何必这么费心。你就回去吧。”

弦高走了以后,孟明视对他手下的将军说:“郑国有了准备,偷袭没有成功的希望。我们还是回国吧。”说罢,就灭掉滑国,回国了。

其实,孟明视上了弦高的当。弦高是个牛贩子。他赶了牛到洛邑去做买卖,正好碰到秦军。他看出了秦军的来意,要向郑国报告已经来不及。他急中生智,冒充郑国使臣骗了孟明视,一面派人连夜赶回郑国向国君报告。

郑国的国君接到弦高的信,急忙叫人到北门去观察秦军的动静。果然发现秦军把刀枪磨擦得雪亮,马匹喂得饱饱的,正在作打仗的准备。他就老实不客气,向秦国的三个将军下了逐客令,说:“各位在郑国住得太久,我们实在供应不起。

听说你们就要离开,就请便吧。

三个将军知道已经泄露了机密,眼看呆不下去,只好连夜把人马带走。

猜你喜欢
  卷五十六·志第三十二·礼十·张廷玉
  第九十七回 猛姜维北伐丧师 老丁奉东兴杀敌·蔡东藩
  第二十二回 章邯乘胜北围赵 沛公仗义西入关·黄士衡
  第二节买卖·佚名
  三六○ 军机大臣奏进呈各省送到必应销毁书籍片·佚名
  二八四 暂护贵州巡抚韦谦恒奏查缴禁书并发还书局候旨在外焚销折(附清单一)·佚名
  程异传·刘昫
  卷一百·佚名
  梁纪十四 高祖武皇帝十四大同四年(戊午、538)·司马光
  弇山堂别集卷九十二·王世贞
  四、姜羌为一字·傅斯年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七·佚名
  徐志芗·周诒春
  三十九年·佚名
  二十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韵语阳秋卷五·葛立方

    宋 葛立方 撰永和中王羲之修禊事于防稽山隂之兰亭羣贤毕至少长咸集序以谓虽无丝竹管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则当时篇咏之传可攷也今观羲之谢安谢万孙绰孙统王彬之凝之肃之徽之徐丰之袁峤之十有一人四言五言诗

  • 第七十三回 战浙东包团练死艺 克江甯洪天王覆宗·蔡东藩

      却说李鸿章克复苏常的时候,左宗棠在浙,亦屡获胜仗。宗棠自克复遂安后,严州一带,依次肃清。太平侍王李世贤,率金华大股长毛,围衢州,宗棠亲自往援,杀败世贤,世贤回金华。台州为闽将林文察所复,宁波为宁绍台道史致鄂,及英将丢

  • 卷之七百七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六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续购书集开单呈览折·佚名

    一○六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续购书集开单呈览折乾隆三十八年九月十一日福建(闽浙)总督臣钟音、福建巡抚臣余文仪、福建学政臣汪新谨奏,为钦奉上谕事。窃照采访遗书,于本年四月二十二日复准礼部咨,钦奉谕旨:予以半年之限,实力速

  • 史记集解卷五十九·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五十九五宗世家第二十九孝景皇帝子凡十三人为王而母五人同母者为宗亲栗姬子曰荣德阏于程姬子曰余非端贾夫人子曰彭祖胜唐姬子曰发王夫人儿姁子曰越寄乗舜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帝前二年用皇子为河间王好儒

  • 第77章 一心一意要做袁世凯的蒋介石·冯玉祥

    最近,蒋介石拉了所谓青年党、民社党加入他的伪政府,于是美国的反动派说蒋介石的政府,已经民主了。我不知道,为什么加入一个汉奸曾琦、一个小政客张君劢,蒋介石的政府就算民主。不论怎么说的好听,蒋介石的政府还是一个专政的

  • 通政司·佚名

    本司官职专出纳帝命通达下情关防诸司出入公文奏报四方臣民实封建言陈情伸诉及军情声息灾异等事  出纳帝命凡有帝命□□详审覆奏允当然后施行  通达下情凡有四方陈情建言伸诉冤枉民间疾苦善恶等事知必随即奏闻及告

  • 例 言·吕思勉

    民国十三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学制高中本国史教科书》,系鄙人所编。出版之后,征诸各方面的评论,似乎以为尚属可用。惟间有嫌其太深的。鄙人自行覆视,似乎过深之处,尚不甚多。惟(1)该书系用文言;(2)叙述力求揭举纲要,其详则留待

  • 卷三十·吴澄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纂言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三十     元 吴澄 撰孔子闲居【孔氏曰退燕避人曰闲】孔子闲居子夏侍子夏曰敢问诗云凯弟君子民之父母何如斯可谓民之父母矣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必逹於礼乐之

  • 招致篇第四四·王充

    (本篇佚文存目)

  • 地员第五十八·管仲

    夫管仲之匡天下也,其施七尺。渎田悉徙,五种无不宜,其立后而手实。其木宜蚖、菕与杜、松,其草宜楚棘。见是土也,命之曰五施,五七三十五尺而至于泉。呼音中角。其水仓,其民强。赤垆,历强肥,五种无不宜。其麻白,其

  • 卷九·马骕

    <经部,春秋类,左传事纬钦定四库全书左传事纬卷九     灵璧知县马骕撰叔孙竖牛之乱【襄二十四年】齐人城郏穆叔如周聘且贺城王嘉其有礼也赐之大路 【昭四年】初穆子去叔孙氏及庚宗遇妇人使私为食而宿焉问其行告

  • 卷三十二·赜藏主

      ○舒州龙门(清远)佛眼和尚普说语录(住南康云居嗣法善悟编)   师到禅床前立云:“山僧立地。待你诸人彪去。还彪得么?”良久遂坐曰:“看见了也。不易作个主宰。不见古人唤僧云:‘上座。’僧回首。古人云:‘担板汉。’正当

  •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三(之一)·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集第二破六入。梵语钵罗吠奢。此云入。亦云处。境入之处也。亦是识生处故。然根境二法俱识生处。今分六根别破故。独以根为入也。文二。一总征。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如五蕴初解 二别破

  • 角虎集卷之上·佚名

        古越云顶山一壑沙门 济能 纂辑  白云峰溪隐门人 上喻 较阅临济宗隆兴府黄龙死心悟新禅师(嗣黄龙祖心禅师)师。韶川王氏子。生有紫肉幕左肩。右袒如僧伽黎。壮年出家。至黄龙谒晦堂。堂竖拳问曰。唤作拳

  • 唐诗杂论·闻一多

    闻一多著。收录作者有关唐诗的评论及考据文章九篇。《类书与诗》、《宫体诗的自赎》、《四杰》三篇探讨初唐诗风的转变,从唐初宫体的沿袭六朝,经王、杨、卢、骆对旧体制的破坏和新体制的建设,以至刘希夷、张若虚完成

  • 尸子白话文·尸佼

    先秦杂家著作。据刘向《别录》说,作者尸佼,战国晋人,商鞅之客。“商君被刑,佼恐并诛,乃逃入蜀,自为造此二十篇,凡六万余言。”其书久佚,经清人辑集整理,现存2卷,上卷13篇,下卷佚文数十则。全书思想以尊尚儒家为主,以

  • 禅门诸祖师偈颂·佚名

    凡四卷。宋代子升、如祐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六册。辑录佛祖传法偈、信心铭、玄中铭、雪子吟、坐禅铭、五位颂、禅月龟鉴、志公药方、仁宗皇帝赞僧、勉佛果行脚、真性颂等,计八十余项古德垂诫、宗乘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