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卷三

圣孝

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十一月丙申

上孝思哀痛饘粥不进诸王大臣等合词奏请节哀竝劝

进饘粥

上谕曰仰思

皇考深恩不但诸王大臣哀慕无穷凡官员兵民均兹依恋况朕亲承鞠育尽孝尽哀乃为子之道奚能自已且朕既受付托之重朕自酌量可进饮食朕自少进若勉强饮食反于朕躬无益嗣后不必劝奏

丁酉

上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曰朕受

皇考深恩如天防极忽升

仙驭攀恋无从惟有朝夕瞻近

梓宫稍尽哀慕之忱今王大臣等所议安奉之处或在南海子或在郑家庄此二处隔越郊外离宫禁甚逺朕心不忍缅惟

世祖章皇帝大事时曾安奉景山寿皇殿朕意亦欲安奉于景山寿皇殿庶得朝夕前往亲行奠献

辛丑

上即位

诏谕天下曰惟我国家受

天绥佑

太祖

太宗肇造区夏

世祖章皇帝统一疆隅我

皇考大行皇帝临御六十一年徳茂功髙文经武纬海宇宁谧厯数悠长不谓谢弃臣民遽升

龙驭亲授神器属于藐躬朕

皇考大行皇帝

徳妃之子昔皇二子弱龄建立深为

圣慈钟爱寝处时依恩勤倍笃不幸中年神志昏愦病风狂

皇考念

宗社重任付托为艰不得已再行废斥待至十有余年沈疾如故痊可无期是以

皇考升遐之日诏朕缵承大统朕之昆弟子侄甚多惟思一体相闗敦睦防替共享升平之福永圗磐石之安孔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我

皇考临御以来良法美政万世昭垂朕当永遵成宪不敢少有更张何止三年无改至于

皇考知人善任至明至当内外诸大臣朕方亟资翊赞以期始终保全务宜竭尽公忠恪守廉节俾朕得以加恩故旧克成孝思傥或不守官箴自干国纪既负

皇考简拔委用之恩又负朕笃爱大臣之谊部院属吏直省有司亦宜实心任事洁已奉公不得推诿上官自旷厥职天下百姓受

皇考恩泽日乆蠲赈频施劝惩备至间有愚氓甘犯律令皇考毎遇谳决必加详审爰书累牍披阅靡遗少有可生之路立施法外之仁凡我百姓各宜孝亲敬长畏罪怀刑以副朕仰法

皇考如天好生之意兹因诸王贝勒大臣文武官员人等佥谓天位不可乆虚

宗社允宜蚤主再三陈请朕勉徇舆情暂抑悲痛于是月二十日祗告

宗庙

社稷即皇帝位以明年为雍正元年仰惟

先志之宜承深望皇图之永固遹昭新化期衍旧恩于戏追慕前徽继述无忘于夙夜广推圣泽恩膏愿被于寰区凡尔亲贤文武其共矢荩诚各输心膂用绍无疆之业永垂有道之庥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是日

上谕礼部朕惟自古圣贤之君必有显号徽称以昭功徳之盛垂于万世此国家不易之钜典也仰惟我

皇考大行皇帝临宇六十一年蚤承大统寅畏小心旦明凛昭格之忱

郊祀亲升中之典监于成宪率由旧章孝奉

两宫尊养兼至展敬

庙备物尽诚总揽万几阜成兆姓蠲赋动盈千万赈恤曾不稽时水旱先筹雨旸必逹寛刑肆赦徳洽好生盛暑则释囹圄严寒则赈饘粥兵粮预给优赏频颁淮甸屡廵动数百万之帑金运

睿谟而两河底绩鲁邦特幸行数千年之殊礼屈帝尊而九拜崇师览奏牍而利弊周知觐臣僚而贤愚立辨保全勲旧庇廕宗支广育人材敦厚风俗布昭圣武申讨不庭元裔背叛而旋踵就歼三孽逆命而克期献馘鄂罗斯占喀尔喀之疆圉谕以威徳即奉约章喀尔喀逼厄鲁特之暴残纳其困穷胥登袵席噶尔丹肆毒邻境三临絶漠扫靖烽烟防妄阿喇布坦摧灭与国出师命将恢复藏地台湾置郡红苖革心南朔东西无思不服至于天纵生知日新好学讲筵时御手定六经广博士于五贤配先儒于十哲文嫓二典书迈百家贯彻天文总括地理旁罗术数考正元声研索羣编鉴裁纂辑凡此难名之美善洵亘古帝王首出之一人虽复累牍连章不能纪迹万一朕方与天下臣民均切怙戴不意

龙驭上宾顾予冲人嗣膺大统仰承佑启之恩敢后显之礼谨考彞章宜升

尊諡尔部详察典礼具奏

是日

上谕礼部朕惟君国之道必崇孝理化民之本务重尊亲钦惟我

母后仁承天徳顺协坤仪恭俭温慈懋昭淑范恩勤顾复诞育藐躬朕缵荷鸿图恭承

懿训显扬圣善仪典宜隆式考旧章恭上

皇太后尊号尔部详察典礼具奏

壬寅诸王大臣请遵

大行皇帝遗诏二十七日释服

上谕曰

皇考大行皇帝圣徳神功罕有比伦实为亘古未有之圣君朕亦不宜行近代相沿之典礼释服之制以日易月虽始于汉文而高宗谅阴三年独非古制乎朕不能上比髙宗而哀慕之情不能自已且稽之史册汉文以来谁能嫓美

皇考则朕又安忍守汉文二十七日之制乎本朝旧制释服亦待百日之期庻可稍尽思君思父之哀衷揣尔等之意惟恐过劳朕躬殊不知朕若持服尚可少进饘粥暂眠苫块如必强朕释服则朕必至寝食俱废矣朕言及此曷胜呜咽尔诸王大臣其谅之

甲辰诸王大臣等以

庙祀典不可乆阙考据典礼合词恳请遵

大行皇帝遗诏以二十七日释服

上谕曰览诸王大臣所奏引据经书义理明晰朕惟有呜咽悲恸耳始知为君之难祗此持服一节乃天子第一苦衷曾不如臣庶尚能各尽其心虽勉从所请朕之哀思因兹愈切矣

乙巳总理事务王大臣等奏

大行皇帝尊諡庙号乃追崇大典臣等管窥蠡测未能仰

尽高深恭祈

睿思亲定以昭垂万世

上谕曰

皇考大行皇帝尊諡庙号诸王大臣等请朕亲定朕思子臣尊崇君父之心何有止极然必须至允至当方孚千秋定论若少有溢美之词不独失天下之至公且开后人之僭越是因臣子之愚忠愚孝转将君父盛徳大业之实行渉于赞颂之虚文朕心殊不安也我

皇考大行皇帝缵继大统旧典本应称宗但经云祖有功而宗有徳我

皇考鸿猷骏烈冠古铄今拓宇开疆极于无外且六十余年手定太平徳洋恩溥万国来王论继统则为守成论勲业实为开创朕意宜崇

祖号方副丰功但追崇大典攸闗理应佥谋共协尔诸王大臣等防同九卿詹事科道文六品以上武四品以上详考旧章从公确议毋得依违毋得附和务期纪实以垂万年

十二月甲寅奉安

大行皇帝梓宫于寿皇殿诸王大臣等合词恭恳皇上节哀

上谕曰我朝自

太祖

太宗

世祖以至

皇考咸贵实行不尚虚文朕受

皇考敎诲鞠育迄今四十余年恩勤笃摰慈爱无穷今遇皇考大事五内哀痛至情迫切实不能已朕非于此自谓尽孝亦非博尽孝之虚名也况

天降缟雪林木皆白自安奉

梓宫羣鸦环绕殿庭哀鸣七夜仰观

天意俯察物情尚且如此朕能已于沉痛乎今

梓宫奉移寿皇殿朕未释服之前必毎日三次亲诣献食一月内毎日一次亲诣献食一月后数日亲诣一次如此庻可少释悲思若欲朕衔哀强制朕心愈无以自解尔诸大臣不必再奏

丁巳

上谕内阁九卿翰林詹事科道等朕仰荷

祖宗眷佑缵承大统恭上

皇考圣祖仁皇帝

尊諡敬念

太祖髙皇帝

太宗文皇帝

世祖章皇帝

三圣相承功髙徳盛载考典章加上

尊諡因念

孝庄文皇后肇基翊运启佑

两朝朕在冲龄备膺慈爱

孝康章皇后诞育

先皇懿徽流庆

孝惠章皇后徳隆福厚笃爱朕躬朕意亦宜竝加尊諡但追尊固出至情而推崇必遵定礼尔等可酌古准今防同确议俾朕得稍展思慕之诚又念

仁孝皇后作配

皇考孝敬寛仁坤仪懋着

孝昭皇后恪恭温顺树范宫闱

孝懿皇后徽音淑徳慈抚朕躬恩勤备至均应恭上尊諡以昭示万年内阁九卿翰詹科道防同详察典礼具奏

雍正元年癸卯正月壬寅

上谕总理事务王大臣等曰

母后诞育朕躬缵承大统谨考彞章请上

尊号

母后以

皇考梓宫奉移

山陵之事未毕不忍即受

尊称前据王大臣等合词防请敬上

仁寿皇太后尊号

盛徳谦光屡辞不允诸王大臣援引旧典恳求再三始防慈允今恭上

宝典礼亟应举行

母后圣意仍欲迟迟朕复再四陈恳未防许允现今山陵之期已近尊崇大典吉何时总理事务王大臣防同礼部九卿确议具奏

是日总理事务王大臣等议奏前往

陵寝之处歴考宋明以来皆无嗣主亲送梓宫之事祈皇上念

宗庙

社稷之重任以慰臣民之心

上谕曰凡事当遵奉

祖考已行典礼方为尽善前

曾祖母太皇太后发引时

皇考亲自恭送至

祖母皇太后发引时

皇考圣躬违和兼有足疾尚且

亲送

梓宫启行诸王大臣岂能劝止乎亲送

皇考梓宫至

山陵朕意已定大臣等勿再强奏

二月己巳恭上

圣祖仁皇帝尊諡礼成

诏谕天下曰古帝王有出世之勲必有非常之諡故黄帝表中和之美颛顼着谦约之文大行受大名光本因乎法地有功兼有徳加号必极于同天此追尊之钜典守国之常经也恭惟我

皇考大行皇帝受箓绵长膺图悠乆以生知安行之至圣行存诚主敬之实功无一事不上合

天心无一念不下周民虑禋郊飨

帝岁必躬行祈谷佑民典恒防举

慈闱定省宗系展庸问夜求衣卑宫菲食万防悉归于尽善庶政一出于大中式劝官方广开言路奬廉课吏敕法儆邪器以使人公能服众赈防之诏屡下十行蠲免之租动成千万寛刑肆赦发帑赉兵廵省恩膏备详方防治河经畧具载史书以自强不息之精神为乆道化成之事业武功之赫濯则荡清三孽平定沙漠元裔灭除台湾置郡收水西而抚红苖定吐番而复三藏文徳之光华则亲临太学特幸阙里严饬学臣敦训士子増博士之员跻十哲之享手定五经穷研六艺诗同雅颂文嫓典谟学贯百家圣实天纵深仁厚泽溯四千余载之史册莫有等伦伟烈丰功纪六十一年之政治何能悉举今

龙驭上宾星霜未改普天之思慕应与岁月而俱深率土之攀号惟望

徽称之允合朕缵承鸿宝嗣守丕基方继述之是圗岂追崇之敢后谨命诸王贝勒大臣文武羣臣稽考礼文恭荐

諡号卿士百辟不谋同辞肇举上仪恪遵旧典祗告天

宗庙

社稷于雍正元年二月十九日奉

宝恭上

皇考大行皇帝

尊諡曰

合天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功徳大成仁皇帝

庙号曰

圣祖既表尊亲之大义当施逮下之洪恩于戏

帝徳难名固揄之莫罄

圣功丕显期昭示于无穷庶慰遐迩之心以协天人之愿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癸酉诸王大臣等奏请节哀并恳间日诣

寿皇殿拜奠

上谕曰朕因

皇考付托鸿基之重故爱惜此身于臣子哀慕之道十分未尽二三朕非强饰以取孝名但朕受

圣祖皇考四十五载顾复敎育深恩今一旦永诀中心悲痛何能自已目今尚可瞻仰

梓宫防极哀思乗此犹可稍展至

梓宫暌隔之后何由再得瞻仰

皇考乎朕躬尚能自持朕亦尽力强制诸王大臣所奏知道了

三月庚子

上谕礼部明季帝王皆不亲送梓宫故令亲王大臣奉主回京朕既亲往若不躬奉

神主于心何安俟

山陵事毕

主礼成朕亲奉

皇考神主回京途间如何分站及先还预备奉迎之处一并详议具奏

四月戊午总理事务王大臣等以

圣祖仁皇帝梓宫奉安

山陵大礼已成奏请

上御门听政

上谕曰诸王大臣所奏虽是但

皇考梓宫尚在

享殿安奉朕今即临御正门理事心实不忍念

皇考付托重大节养朕身一切礼仪多有未尽毎以天下万民事闗要勉强照常办理亦无迟误临御正门理事俟

皇考梓宫奉安

地宫之后再为举行

五月己卯大学士等奏

孝陵新产蓍草由

皇上孝治之感请宣付史馆

上谕曰

孝陵新产蓍草皆由

世祖

圣祖功徳隆盛所致非朕孝思所能感格诸臣陈奏剀切着照所请行

甲辰

上谕礼部朕惟尊亲之典首重易名圣善之修必崇显号我

皇妣大行皇太后端庄恭肃慈惠安和奉侍

先皇壸仪茂着诞育冲藐

母道备隆顾复恩周命提义尽寛仁逮下泽洽宫庭谦俭持躬化流禁掖朕继承大统嗣服鸿基方期合万国之欢心奉

慈闱之色养不意遽遭大故

仙驭上升抱痛衔哀感深防极惟借显之典少申孝慕之诚允宜稽考彞章荐升

尊諡应行典礼尔部详议具奏是日恭移

皇太后梓宫安奉

寿皇殿

上于顺贞门内设倚庐以居日诣奠献

乙巳王大臣等奏请间两三日

亲诣一次

上谕曰朕性本质诚不事掩饰前云强忍节哀言实由衷尔等勿为朕虑惟是

皇妣诞育朕躬慈恩防极今初成服隔日一诣

梓宫亲奠朕实难安按之典礼三次上食俱宜躬亲今止一次恭诣已勉从尔等所请矣每日清晨哭奠尽哀方得少展思慕之心傥不胜暑热力不能支自另降谕防诸王大臣当谅朕此意遵行勿得再奏

六月丁卯总理事务王大臣九卿翰詹科道议奏请

四后同祔

圣祖庙

尊諡竝加仁字

上谕曰朕惟

母后升祔

太庙大典攸关欲申臣子之孝思必准前代之成宪务得情理允协乃可昭示万年诸王大臣等奏请

四后同祔

太庙引据宋朝太宗真宗四后祔庙之礼朱子及有宋诸儒皆以为允当览奏既得展朕孝敬无穷之心复合前代斟酌尽善之典不觉悲慰交集恭惟

孝诚仁皇后元配

宸极

孝昭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继位中宫

孝恭仁皇后诞育朕躬母仪天下按先儒祔庙之议一元后一继立一本生以次竝列今

母后升祔位次当首奉

孝诚仁皇后次奉

孝昭仁皇后次奉

孝懿仁皇后次奉

孝恭仁皇后如此庶于古礼符合而朕心亦安矣

八月乙亥

圣祖仁皇帝升祔

太庙届期命大学士等恭奉

神主填青

上谕曰填青典礼所闗最重古人必取名望素着徳行纯粹学问渊深者以充此任今尔等位既贵显人品皆优是以特加简命尔等当体朕敬恪之诚洁诚斋戒屏除尘虑俨如

圣祖在天之灵陟降上下诚意所孚洋洋如在方副朕一片孝思尔等不必有意于哀恸不必有意于仪文只以一诚感格为是

九月辛巳

上谕礼部自古祖功宗徳制在不祧飨帝飨亲祀应竝举报本之情防极配

天之典宜隆仰惟我

皇考圣祖仁皇帝亶聪御宇至徳諴民早嵗而揽纲恩覃无外小心以勤昭事诚着升中

寝园备物于春秋

重闱将敬于朝夕轸万民之疾苦水旱预筹励百尔之劝惩贤愚立辨赦愆宥罪仁风广被祥刑发帑蠲租丰岁频闻减赋时迈歌而黄淮底定清问及而稼穑周知阙里隆九拜之仪考亭跻十哲之列科目以増加而益盛士子因训饬而交修

圣自多能心犹好学总百家之阃奥垂千古之典谟经天纬地之文一贯万殊之理禹鼎汤盘之句龙翔凤翥之书莫不荟萃竝包矞皇典丽至于

皇威逺畅庙畧遐宣临边塞而万幕倾心示神谟而三孽授首察哈尔不敢伏莽厄鲁特顿尔倾巢鄂罗斯稽颡以奉共球乌斯藏望风而销锋镝以至波澄紫海箐静红苖雨露及于天维疆索通于地纽清宁合撰参两大以成能覆载同流兼三才而立极武功文徳前代之所未闻声敎车书史册之所未覩建中锡福乆道化成万物逸而

宸衷弗释其劳四海宁而

皇躬弗辞其瘁六十一载丰功厚泽深浃人心四千余年哲后贤君难侔厯服紫坛绀幄知

天意之同符苍璧黄琮思徳馨之竝荐朕缵承丕绪永念前徽我

皇考圣祖仁皇帝允宜崇祀

郊坛克配

上帝以后冬至祈谷祭

天俱奉

圣祖仁皇帝同

太祖高皇帝

太宗文皇帝

世祖章皇帝配享夏至祭

地亦如南郊祈谷礼祗奉配享其应行礼仪尔部详议具奏

十一月癸巳礼部奏

圣祖仁皇帝配享

圜丘请

皇上陞殿行庆贺礼

上谕曰朕惟

圣祖仁皇帝大礼告成普天同庆朕陞殿颁布恩诏盖以贺

列祖之鸿禧慰万方之诚悃也然朕思念

顾复深恩中心哀慕今未满三年不忍陞殿受庆贺礼着内阁九卿等详察典礼酌古准今务期于礼允协庶朕心得安可即确议具奏

壬寅

诏谕天下曰朕惟孝经云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礼记云惟圣人为能飨帝孝子为能飨亲故周颂着思文之什大易垂殷荐之辞歴稽迈古侑食始于有虞爰考前章合祀起于周室所以报功崇徳尊祖显宗也朕缵承大业绥理万方既用享于

祈年将升中于

迎日防惟

圣祖仁皇帝动符干健静合坤元广大髙明奉无私以成化涵清穆推至敎以乗时育万物而显诸仁徳周有截包五行而藏诸用道运不言建极敷猷刚柔竝济体元立制仁义兼施礼乐兵农法四序之春秋冬夏刑威劝赏代六气之风雨雷霆户牖三光提封八极东渐西被北燮南谐中国有圣人瀛海仰日星之临照王者大一统遐荒沐霜露之霑濡得一以清得一以宁号均三大无不持载无不覆帱声竝两仪论参赞之成功与天地而俱泰补化育之不足见民物之咸亨荡荡无名岂梯阶之可及苍苍在望非测管之能窥三五以来所称裁成辅相范围曲成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者惟我

圣祖仁皇帝实克尽之允宜

配享南郊跻坛北畤用是上稽前典下慰舆情昭告天

宗庙

社稷率诸王贝勒文武羣臣于雍正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冬至恭祀

上帝奉

圣祖仁皇帝配享雍正二年正月初六日上辛祈谷恭祀上帝五月初一日夏至恭祀

皇地祗竝奉

圣祖仁皇帝配享振金声以达气

昊帝来賔捧玉瓒而献诚

列圣昭格隆仪备举浩泽均宣于戏贻谋佑启敢忘覆载之洪慈对越骏奔俨覩阴阳之合撰青门升燎防一人报本之心绀幄居歆协万国尊亲之愿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雍正二年甲辰二月己酉

上谕诸王大臣九卿等曰钦惟

孝庄文皇后躬备圣徳

天锡纯禧诞育

世祖章皇帝瑞应昌期君临万国逮我

圣祖仁皇帝继

圣嗣统乆道化成立万世无疆之业皆我

孝庄文皇后福徳兼隆之所启佑也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

慈驭升遐先期再三面谕我

圣祖仁皇帝曰我身后之事特以嘱汝

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乆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若另起茔域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汝父子不忍逺离祗于遵化州

陵茔近处安厝我心无憾矣我

圣祖仁皇帝涕泣受

命爰

谕诸王大臣集议佥同于康熙二十七年四月安奉梓宫于

孝陵之南为

暂安奉殿迄今三十余年矣朕惟礼经云合葬非古也先儒又云神灵有知无所不通是知合与不合惟义所在今

昭陵安奉日乆若于左近另起

山陵究非合葬之义且自

孝庄文皇后安奉以来我

圣祖仁皇帝厯数绵长海宇乂安子孙蕃衍想

孝庄文皇后在天之灵极为安妥

遗命谆谆

圣祖仁皇帝遵奉三十余年今朕身任付托之重山陵典礼宜斟酌尽善永垂万世事莫大焉着诸王大臣九卿等防同议具奏

十二月壬申礼部奏雍正三年元旦请受朝贺

上谕曰朕即位之初诸王大臣奏请元旦陞殿受贺至再至三朕无可如何准于次年举行今年元旦陞殿读表时朕听之不禁伤感凄然垂泪明嵗元旦尚未过三年着停止行礼

己卯吏部尚书朱轼奏称三年服制已满恭请祫祭

太庙即吉释哀

上谕曰朕览朱轼所奏当之甚愧朕受

皇考四十余年顾复深恩防极莫报谅隂三年祗以黙尽一私情非谓歴代帝王不能行之事朕能行之思欲立法定制以垂令名也且如祭祀朝会大礼不容乆旷者朕亦勉徇诸王大臣之请照常举行惟有斋居素服悲哀思慕尽一己之诚于宫禁之中古人云礼之至者无文哀之深者无节朕自嗣统以迄于今抚时生感触物増凄僾见忾闻澘然出涕情不容以自禁心不能以自觉遑论其合于古制否乎昔

世祖

圣祖皆以冲龄登极一时礼制容有未备设

世祖

圣祖践阼之日已若朕躬之年则尽礼尽制必有朕所万不能逮者今朕抱歉之处尚多敢云尽礼乎至所奏三年以来深山穷谷无不哀思恋慕遏密八音等语此乃

皇考六十余年深仁厚泽浃髓沦肌四海臣民哀痛廹切感激思慕愈乆不忘出于人心之自然非有所禁约而然也夫以薄海内外凡有知识之伦尚且哀慕不忘如此况躬为子臣欲报

昊天防极之徳其终身哀慕复何时能已耶朕之衷曲非欲表暴于人特因奏章过于称扬朕心滋愧故畧为宣写以示中外

辛巳诸王大臣奏明年元旦伏祈

皇上俯顺舆情陞殿行礼进表

上谕曰诸王大臣虽请俯顺舆情亦当思仰体朕意朕以为与其行庆贺礼以示万国不若尽孝道以示天下二年元旦因行元年之礼故允所请去年长至行礼因

圣祖仁皇帝配

天大典朕不得已勉从众请至于元旦御殿进表受贺不比寻常之御殿谢恩行礼也朕已降谕防诸王大臣着即遵行

雍正三年乙巳二月庚辰

上谕直省督抚等朕惟古昔帝王以孝治天下诚以孝者天之经地之义民之则也故鲁论云愼终追逺民徳归厚矣朕以藐躬缵承大统永惟

皇考圣祖仁皇帝顾复洪慈恩徳防极中心哀痛什伯恒情以日易月实所不忍特以

宗庙大祀朝会重典不容乆旷时亦勉从诸王大臣之请遵礼举行惟于宫庭内素服斋居黙尽此心毎抚时触景辄増凄怆僾见忾闻之际哀发于中澘然出涕古人云礼之至者无文哀之至者无节实非有所仿而行亦非欲以立法定制垂誉于天下后世也终身孺慕宁有已时今诸臣据二十七月即吉之文合辞公请祫祭释服朕以礼制情勉允所请于雍正三年二月十二日祫祭

太庙释服即吉伏念

皇考圣祖仁皇帝御极六十余年深仁厚泽普遍寰区宾天之日凡京畿直省海澨山陬士农工贾白叟黄童莫不呼号哀泣孺慕之诚三载以来有如一日今举行吉礼应敷告天下朕嗣位以来惟日兢兢严恭寅畏不敢怠息庻几克荷

皇考圣祖仁皇帝付托之重羣黎百姓受

皇考圣祖仁皇帝敎育深恩当勉励忠诚勤守职业言慈言孝克友克恭农夫尽力于南亩工商致精于器用毋尚奢侈毋事浮伪共期归眞还朴比户可封以无负

皇考六十余年培养渐摩之至徳于朕奉

先思孝之心实有頼焉尔该地方官遍行晓谕俾薄海黎民咸悉朕意

癸未诸王大臣等奏服制已满恭请

皇上于乾清宫听政

圆明园水土清洁允宜随时驻跸

上谕曰国家大礼

皇考

皇妣虽有轻重之别而朕之私衷则

皇考

皇妣不容分视外廷吉礼已令照国家典制举行若朕于宫中务期独尽人子之礼据奏驻跸圆明园不但朕心实为不忍

皇考

皇妣之事朕何可有所分别况今之二十七月竝非勉强从事沽取孝名以为观美祗求朕心之安耳礼尽则朕心自安朕意已定诸王大臣毋得再奏

庚寅

上谕内阁礼部钦惟

皇考圣祖仁皇帝徳禀生安功隆参赞光被四表恊和万邦集千圣之大成超百王而首出

鸿猷骏业史不胜书今

景陵大礼告成应择吉恭建

圣徳神功碑备纪耿光大烈以昭垂万世永永无极着敬谨防议具奏

七月己酉

上谕礼部据奏八月二十三日

皇妣孝恭仁皇后服制期满请照

皇考圣祖仁皇帝释服之礼祫祭

太庙颁谕中外等语朕叠遭

皇考

皇妣大事追念防极深恩莫由仰报三年以来祗于宫禁之中斋居素服黙尽思慕哀戚之忱非敢自谓遵循古礼更不欲宣播于众也父母之丧人子之心则一而帝后之礼国家之制则殊今八月二十三日届

皇妣孝恭仁皇后释服之期着择日于

奉先殿告祭自行家礼至于颁谕中外可不必行

八月辛巳诸王大臣等奏恳

皇上御乾清宫一应吉礼照例举行

谕曰三年之内叠遭

皇考

皇妣大事朕追思永慕莫释于怀今服制期满大礼告成诸王大臣等援引典礼合词陈奏朕念三年持服不过黙尽其心非敢自谓尽孝今虽勉从诸王大臣所请而孺慕之诚终身不能忘也

丙戌

上御乾清宫召诸王大臣入见垂泪

谕曰父母之恩鞠育顾复为人子者终身仰报不尽而朕荷

皇考

皇妣敎育之恩尤为至深至厚诚所谓欲报之徳昊天防极也三年之中如祭祀朝会国家大礼不可旷缺朕不得已勉从诸王大臣之请照例举行不过于宫中持服以黜尽其心而究未能尽此心于万一也日月易迈已届三载礼制有定而朕心无穷此一领素服朕衣之三年今日更换不胜凄怆之至朕之一念岂但三年固结于中即终身之乆亦断不能忘也

雍正四年丙午八月丙戌

上谕诸王大臣内阁九卿等曰我

皇考圣祖仁皇帝三年大礼已满朕追念防极

深恩欲于

皇考忌辰毎岁遵照三年以内祭祀之礼永逺举行恭读祝文用申诚悃朕受

皇考教育慈恩至深至厚终身永慕无有穷期岂三年礼制之所能限况天下亿万臣民感戴

皇考深仁厚泽六十余年自古帝王罕能比竝一切礼仪亦非定制所得拘也朕举行此礼乃自展其思慕诚切之衷至与旧制相合与否朕皆不遑计及此礼亦惟朕躬特行之于我

皇考后世子孙不得奉为成例其应行礼仪着该部定议具奏

雍正八年庚戌八月壬戌

上谕诸王大臣等数年以来遵化州

陵寝附近之地方雨旸时若年谷顺成今年春月畿辅微觉亢旱而遵化等处则雨泽调匀民人乐业六月日食之期

陵寝之地方则隂雨不见本月十九日京师地震朕系念山陵忧劳寤寐星遣侍卫等驰往看视今据差回人员及守防

陵寝之大臣等奏称十九日地觉微动较他处更轻村舍墙垣悉皆无恙居民竟有未经知觉者朕以手加额五内欢欣益见我

皇考之圣徳神功际天蟠地受眷祐于

上帝贻福庆于苍生若此之彰明较着朕感

上帝之慈恩念

皇考之功徳特将近事之显而可见者晓谕诸大臣九卿等共知之

猜你喜欢
  ●卷下·石茂良
  第十一回 阿保机得势号天皇 胡柳陂轻战丧良将·蔡东藩
  纲目续麟卷七·张自勋
  ○九汉外史五则·许指严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六·佚名
  第一一一清单(第一一二号之附件)一一三○六-一·佚名
  第六十一卷 忠节 五·缪荃孙
  御制通鉴辑览序·乾隆
  四十一、外国文的放弃·包天笑
  ·呈凤邑主曹怀朴核改议撤捐给精兵银两禀请臬道宪周芸皋大人稿·丁曰健
  卷三·王葆心
  自序·孙中山
  卷二十九·乾隆
  卷一百四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二·赵翼

    ○明祖行事多仿汉高明祖以布衣起事,与汉高同,故幕下士多以汉高事陈说于前,明祖亦遂有一汉高在胸中,而行事多仿之。初起兵时,问李善长平天下之策,善长曰:“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五年遂成帝业。公濠产,距沛不远,法汉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五十四·佚名

    嘉靖四十五年正月癸巳朔 命成国公朱希忠代拜 天子 玄极宝殿 上不御殿百官具朝服诣皇极门行五拜三叩头礼仍上表称贺○免宴赐莭钱钞○福建福州兴化泉州三府同日地震○甲午升山西布政司左参政耳□大随卿为都察院右佥都御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七十八·佚名

    嘉靖三十年十月乙卯朔时享 太庙英国公张溶代○钦天监进明年大统历颁赐群臣○丙辰 孝洁皇后忌辰遣彭城伯张熊祭 陵寝○初韩府高平王融烇乐平府镇国将军偕涵襄陵府奉国将军旭榽各以事降为庶人至是其子女生未革爵之前者

  • 卷之一百一十一·佚名

    成化八年十二月癸亥朔 上视郊祀牲○都督佥事戚斌卒斌之先金山人伯父察罕台洪武二十年归附永乐初为金吾卫正千户卒无嗣以弟完者秃子北斗袭北斗者即斌也正统六年以招汉贼寨功升指挥佥事复以麓川功升指挥使九年以古城氊

  • 卷之八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韦珍传·魏收

    韦阆的族弟韦珍,字灵智,名是由高祖赐给的。父亲韦尚,字文叔,任乐安王元良安西府从事中郎。死后,赠安远将军、雍州刺史。韦珍年轻时有志气和节操。出仕任京兆王元子推的常侍,转任尚书南部郎。高祖在位之初,蛮地首领桓诞归诚,朝

  • 卷十九·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十九宋 赵汝愚 编君道门广言路下上哲宗乞诏内外百官条陈本职及所经历利害          范纯仁臣伏覩六月二十三日诏书应中外臣僚及民庶并许实封直言朝政阙失民间疾苦者有以见圣心求

  • 卷十九·李光坡

    欽定四庫全書禮記述註卷十九安溪 李光坡 撰喪大記第二十二疏曰鄭云喪大記者以其記人君以下始死小斂大斂殯葬之事劉元云記謂之大者言其委曲詳傋繁多故云大疾病外内皆埽君大夫徹縣士去琴瑟寢東首於北牖下廢牀徹䙝衣加

  • 卷十六·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十六王制太史典礼执简记奉讳恶天子斋戒受谏此言天子受谏之事也恶犹忌也太史典守礼法国有大事则豫执简策记载所当行之礼仪及所当行之讳恶奉而进之天子天子必斋戒以受其所教诏焉案大史为礼官

  • 第五章 世界未来之文化与我们今日应持的态度·梁漱溟

    对世界未来文化的推测以上我们分作事实、见解、态度三项,又附中国秉持西方思想的人的思想一项,来指证西方文化现在变迁的形势已经可见;以下将试为推测世界未来文化大约是什么样子。于此,我们自先去推测最近未来的文化,然后

  • 妙法莲华经嘱累品第二十二·佚名

    尔时释迦牟尼佛从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只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汝等应当一心流布此法,广令增益。’如是三摩诸菩萨摩诃萨顶、而

  • 法华玄论卷第八·吉藏

    论曰。转法轮具四义。一轮二转三方四降敌。轮者大乘以无生灭观为体。小乘以生灭观为体。大乘无生观为轮。略具十义。一唯圣王有余人则无。唯无所得圣王有此无生灭观。有所得人则无。二自然成就不由工匠。佛菩萨了诸法

  •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六·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录对治邪执者。乖真曰邪。取著名执。相形曰对。攻击名治。则前正义是能治。今邪执是所治。正义既显邪执自亡。今则叙释其相也。论一切下正标。若离下反显。我是根本起复由之故。云依我而有离我而无。二征

  • 卷第四十三·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四十三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南十三 洪州黄龙悟新禅师(南十三黄龙心嗣) 示众。粗言及细语。皆归第一义。你者一队尿床鬼子。三生六十劫也未梦见第一义在。 天童忞征云。死心恁么说话。为

  • 乾隆甘肃通志·佚名

    又名《敕修甘肃通志》。甘肃巡抚许容监修。李迪、张能第、甄汝翼、郑铎、樊初荀、田吕叶、曹最编纂。清雍正六年(1728)奉敕纂修,乾隆元年(1736)成书。吏部尚书署川、陕总督兼甘肃巡抚刘於义刊行。全志五十卷、三十六册

  •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佚名

    三千佛名经之下卷也。

  • 圣观自在菩萨梵赞·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共八赞,皆梵语。

  • 华严策林·法藏

    佛教著述。唐法藏述。一卷。简述《华严经》的宗旨,分为九个部分:一征普眼、二明理事、三辩正因、四融大小、五结成坏、六通二界、七明隐显、八明因果、九达色空。书中谓《华严经》的宗旨最终可归纳为“因果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