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僧若讷曰】如来虽设法施。广度众生。而不作是念。故诫云。汝等勿谓也。莫作是念者。重诫也。度无度相。能所一如。故论偈云。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

  【李文会曰】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不见有众生可度。又云。谓诸众生起无量无边烦恼妄想。于一切善恶凡圣等见。有取舍分别之心。迷情盖覆菩提之心。佛出于世。教令觉悟。降六贼。断三毒。除人我。若能了悟人法二空。无诸妄念。心常空寂。湛然清净。更不停留纤毫滞碍。即是见性。实无众生可化度也。

  【石霜禅师云】休去歇去。古庙香炉去。枯木寒灰去。一念万年去。如人死人去。若能如此用。心安有不成道乎。

  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

  【王日休曰】佛谓须菩提云。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又呼须菩提而再言曰。莫作是念。何以故者。以实无众生如来所度。谓一切众生。皆是妄缘中现。其实无有。若言有众生如来所度。即是执著于有我人众生寿者也。

  【僧若讷曰】若见有可度者。即同凡夫有我执也。

  【李文会曰】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即有我人众生寿者相。人人具足。个个圆成。本来是佛。与佛无异。

  【圜悟禅师云】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上。处处祖师巴鼻。若也恁么返照。凝然一段光明。非色非心。非内非外。行棒也打他不著。行喝也惊他不得。直得净裸裸。赤洒洒。是个无生法忍。不退转轮。截断两头。归家稳坐。正当恁么时。不须他处觅。只此是西方。

  【傅大士云】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坐起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众生但为业障深重。与佛有殊。若能回光返照。一刀两段。即便见自性也。若不因佛经教。一切众生无因自悟。凭何修行。得至佛地。此是如来无所得心。故云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即有我人众生寿者相也。

  【川禅师云】春兰秋菊。各自馨香。颂曰。生下东西七步行。人人鼻直两眉横。哆□悲喜皆相似。那时谁更问尊堂。还记得在么。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僧若讷曰】如来既无我人等相。云何有时称我。须知假名称我。对所度众生。随时说我。

  【李文会曰】有我者即是凡夫。非我者随处作主。应用无方。故云。凡是佛因。佛是凡果。

  【境界经云】三世诸佛皆无所有。唯有自心。既明因果无差。乃知心外无法。二乘之人执有我相。欲离生死。而求涅槃。欲舍烦恼。而求灭度。是舍一边。不了中道。乃同凡夫行也。

  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王日休曰】佛又呼须菩提而言凡夫者。谓非有真实凡夫。但虚名为凡夫而已。此所谓随举随扫也。上言凡夫。是之谓举。下必言无真实凡夫。是之谓扫。与其扫之。曷若不举。盖不举则无以明其理譬如过渡而不用筏者也。不扫则恐人泥其说。譬如到岸而不登。乃住于筏上者也。此所以必举之而又必扫之。

  【僧若讷曰】因上如来说我释非凡夫。却见佛与凡夫有隔。于是亡泯。则圣凡平等。故云即非凡夫。

  【颜丙曰】当人自性自度。迷来悟度。邪来正度。从言诸佛言句。但为指出路头。须是自行自履。岂由他人。所以道。实无众生如来度者。若有可度。是如来有四相。如来乃见性人也。所以无我。凡夫未见性人也。所以我相未忘。佛又恐人落分别界。故曰即非凡夫。所以见如来凡夫本同一性。不容分别。

  【智者禅师颂曰】众生修因果。果熟自然圆。法船自然度。何必要人牵。恰似捕鱼者。得鱼忘却筌。若道如来度。从来度几舡。(经上文曰。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何生可度。)

  【李文会曰】即非凡夫者。一念清净。非凡非佛。故云即非凡夫。凡夫亦空。迷者妄执。但无执著。即一切清净耳。

  【川禅师云】前念众生后念佛。佛与众生是何物。颂曰。不见三头六臂。却能拈匙放筋。有时醉酒骂人。忽尔烧香作礼。手把破沙盆。身披罗锦绮。做模打样百千般。蓦鼻牵来只是你。□。

猜你喜欢
  品類足論辯千問品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第四卷·佚名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十三卷·佚名
  卷一·道世
  卷第六·佚名
  卷三百九十四·佚名
  卷第二十三·霁仑超永
  卷第一·呆翁行悦
  序·佚名
   第六十七則 傅大士講經竟·胡兰成
  起世经卷第六·佚名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八(本)·窥基
  卷第三十六·李通玄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玄奘
  五百盲儿往返逐佛缘品第五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五百零八·彭定求

        卷508_1 【鸟散馀花落】孔温业   美景春堪赏,芳园白日斜。共看飞好鸟,复见落馀花。   来往惊翻电,经过想散霞。雨馀飘处处,风送满家家。   求友声初去,离枝色可嗟。从兹时节换,谁为惜年华。   卷508_2 【

  • 第三十六出 看袜·洪昇

    【商调过曲·吴小四】〔老旦扮酒家妪上〕驿坡头,门巷幽,拾得娘娘锦袜收。开着店儿重卖酒,往来客人尽见投。聊度日,不用愁。  老身王嬷嬷,一向在这马嵬坡下,开个冷酒铺儿度日。自从安禄山作乱,人户奔逃。那时老身躲入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佚名

    正德三年秋七月丁酉朔享 太庙○命忠义右卫署都指挥佥事王勇分守通州等处地方○戊戌蜀府华阳王宾□□正奏乞湖广沣州安乡河泊所鱼课户科都给事中张弘至等劾其扰民生事乞行巡按御史罪其辅导等官并拨置营谋之人从之○益

  • 第三三○禀道光二十三年五月十一日一二二○二--七·佚名

    郊铺户金长和等向淡水厅,佥举郭尚茂顶充已故北门总理郑用锺之缺具佥禀本城郊铺户金长和等,为佥举顶充事。缘本城北门总理郑用锺因病身故,现在无人承顶,未便久延。和等爰就各郊铺,公同选举,兹查有铺民郭

  • 九○○ 谕编撰《四库全书表》之陆锡熊等着各赏缎疋等物·佚名

    九○○ 谕编撰《四库全书表》之陆锡熊等着各赏缎疋等物乾隆四十七年七月二十日乾隆四十七年七月二十日奉旨:编撰《四库全书表》之大理寺卿陆锡熊、编修吴省兰,着各赏缎二疋、扇一匣、笔一匣、墨一匣。其改定表文之侍郎

  • 前集卷七·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前集卷七 宋 朱子 纂集 杜衍 祁国正献公 字世昌越州人擢进士甲科相仁宗以太子少师致仕 公幼时祖父脱?使公执之会山水暴至家人散走其姑投一竿与之使挟以泛公一手执?漂流久之救得免而?竟

  • 一六一 北大感旧录七·周作人

    十一,胡适之 今天听说胡适之于二月二十四日在台湾去世了,这样便成为我的感旧录里的材料,因为这感旧录中是照例不收生存的人的,他的一生的言行,到今日盖棺论定,自然会有结论出来,我这里只想就个人间的交涉记述一二,作为谈话的

  • 十国春秋卷七十五·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楚九列传李令侯元亮王仝邵岳李令江南人也故唐时累任大邑假秩至评事世乱年老无复宦情筑室于广陵法云寺西为终焉之计常梦束草加首口衔一刀两手各持一刀入水而行意甚异之未几孙儒陷广陵儒将李琼屯兵法云寺恒

  • 陈理传·张廷玉

    陈友谅之子陈理回到武昌,继承伪位,改元德寿。这年冬天,朱元璋亲征武昌。第二年二月再次亲征。陈理的丞相张必先从岳州前来援救,暂驻洪山。常遇春击败并擒获了他,将他绑在城下示众。张必先是一名骁将,在军中号称“泼张”,深得

  • 目录·楼昉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六两汉诏令目录     诏令奏议一【诏令之属】卷一西汉一高祖卷二西汉二惠帝卷三西汉三吕后卷四西汉四文帝卷五西汉五景帝卷六西汉六武帝卷七西汉七昭帝卷八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七·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七 朱批李卫奏摺 雍正十二年八月初四日直隶总督【臣】李卫谨 奏为奏 闻事窃照直属地方自七月十八九起连有雨泽俱系 间日时作

  • 提要·姜宝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春秋事义全考    春秋类提要【臣】等谨案春秋事义全考十六卷明姜宝撰宝字廷善号鳯阿丹阳人嘉靖癸丑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明史艺文志朱彞尊经义考俱载有是书二十卷而此本少四卷然检其篇

  •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二   復次藴界處廣分別云何。嗢柁南曰.   [一]實有性等.所知等. 色等.漏等.已生等. 過去世等.諸緣等. 云何.幾種.爲何義。   藴界處中云

  • 高僧傳卷第五(義解二)·慧皎

      梁會稽嘉祥寺沙門釋慧皎撰釋道安一釋法和二竺僧朗三竺法汰四釋僧先五竺僧輔六竺僧敷七釋曇翼八釋法遇九釋曇徽十釋道立十一釋曇戒十二竺法曠十三釋道壹十四釋慧虔十五   釋道安。姓衛氏。常山扶柳人也。家世英

  • 雲峨喜禪師語錄目次·佚名

    序文卷上住霍丘大別山普濟禪寺語錄住汝寧光山縣普福禪院語錄住羅山國祥山龍池禪寺語錄住湖廣隨州落黃法興寺語錄住河南府汝州風穴禪寺語錄卷下住陝西長安大興善寺語錄再住風穴禪寺語錄問荅入室機緣拈古頌古讚偈佛事雜

  • 第六 烦恼相应·佚名

    第一 眼一~二[尔时,世尊]舍卫城&hellip;&hellip;乃至&hellip;&hellip;三&ldquo;诸比丘!于眼欲贪者,是即心之随烦恼。四~七于耳欲贪&hellip;&hellip;于鼻欲贪&hellip;&hellip;于舌欲贪&hellip;&hellip;于身欲贪&hellip;&hell

  • 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雍正

    三十卷。清世宗胤禛(1678—1735)撰。胤禛姓爱新觉罗。年号雍正。初封雍亲王,康熙末,得隆科多,年羹尧之助,以继帝位。即用高压手段对待诸弟。又屡兴文字狱,削除诸王对下五旗军队的统率权,以加强君主专制,对西南少数民

  • 朝鲜志·佚名

    域外地理著作。 明佚名撰。二卷。卷首略叙疆域沿革,正文以京都、风俗、古都、古迹、山川、楼台六目为经,以所属京畿、忠清、庆尚、全罗、黄海、江源、平安、咸镜八道为纬,备载朝鲜历史沿革、京都宫殿,堂、阁、亭、坛庙;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