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僧若讷曰】上明生善。今明灭恶。造作定业。不可逃避。行般若故。易重为轻。大论云。先世重罪。应入地狱。以行般若故。现世轻受。譬如重囚应死。有势力护。则受鞭杖而已。
【陈雄曰】持此真经。有弥天功德。为天人所恭敬供养宜矣。今且为人所轻贱何也。盖是人前生罪业深重。当堕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道。永无出期。以今生持经之功。止为人轻贱骂辱而已。则前生罪业为之销除。当来世佛果菩提。可得成就矣。世人喜于为恶。嫉于为善者多矣。一见是人为人轻贱。便为读经为无益。福报为虚语。甚者有云门之骂。药山之戒。使人人起退转心。佛之言此。所以长善而救失矣。
【颜丙曰】若人前世曾作罪业。故今世被人轻贱。应堕落恶道。若能受持读诵此经。直下见性。如太虚空。方知罪性本空。故云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又得无上正等正觉。昔有二比丘。一犯淫罪。一犯杀罪。中心不安。求波罗尊者忏悔。波罗即以小乘法为彼雪忏。二比丘愈生疑惧。后遇维摩大士。却为解说云。罪性本空。不在中间内外。二比丘闻之顿悟。直下寂然空阔。无罪可得。所以永嘉云。维摩大士顿除疑。犹如赫日消霜雪。
【傅大士颂曰】先身有报障。今日受持经。暂被人轻贱。转重复还轻。若了依他起。能除遍计情。常依般若观。(去声)何虑不圆成。
【李文会曰】此谓若人受持读诵此经。应合得人恭敬。今复有疾患贫穷诸衰。反为人所憎恶。世人不达先业。将谓诵经为善即无应验。遂生疑惑。殊不知若非经力。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折三涂之报。速得无上菩提。
【张无尽云】四序炎凉去复还。圣凡只在刹那间。前人罪业今人贱。倒却前人罪业山。
【川禅师云】不因一事。不长一智。颂曰。赞不及。毁不及。若了一。万事毕。无欠无余若太虚。为君题作波罗蜜。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疏钞云】佛言我之供佛功德。千万亿倍。不及持经功德一分。故云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王日休曰】梵语阿僧祗。此云无央数。梵语那由他。此云一万万。于无量无央数劫。在然灯佛先。则释迦佛说此经时。去然灯佛已无量无数矣。又于其先。遇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出世。则其劫数固不胜其多。佛眼皆能见之。以慧性为无穷。故无始以来事皆知之。此所以为佛也。人皆有此慧性。但蔽之耳。供养如是诸佛。其功德终不可及此经功德。以彼则为财施。受财施之报者日渐少。而终至于有尽。此则为善根。善根则日滋长。而终至于成佛。故无穷也。以有尽比无穷。所以不可及也。
【陈雄曰】阿僧祗。那由他。梵语皆无数之谓。历无数劫。供无数佛。求福而已。不若持此真经。见自本性。永离轮回。五祖云。终日供养。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是故供佛功德。虽百分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之多。譬如微尘恒沙。皆不及持经功德之一分也。末世人徒知事佛。而不知佛究竟处。尽在此经。舍经何从而得。是以作如是说而第其优劣。梁武帝造寺布施。供佛设斋。问达摩祖师有何功德。答曰。实无功德。后人不了此意。韶州韦使君因问六祖。六祖大师开示之曰。造寺布施。供佛设斋。名为修福。不可将福以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非在修福。又曰。功德在自性。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此所以福不及功德。供佛不及持经也。
【李文会曰】阿僧祗劫者。梵语也。唐言无数。时供养阿僧祗恒河沙佛。施宝满三千大千世界。舍身数如微尘。所得功德。不如有人于此经典得悟真性。胜前所得功德百千万亿。达摩对梁武帝云。造寺写经供养布施功德。只获人天小果。实非功德也。
【川禅师云】功不浪施。颂曰。亿千供佛福无边。争似常将古教看。白纸上头书黑字。请君开眼目前观。风寂寂。水涟涟。家人只在渔船。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
【僧若讷曰】狐疑者。狐是兽。一名野干。其性多疑。每渡河冰。且听且渡。上虽较量显福德之多。犹是略说。若更具说。闻者狐疑。心必狂乱。
【李文会曰】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谓说悟后净妙境界也。前为乐小法者。为说降住小乘之法。欲令悟人。尚兹不信。若便为说见性大乘之法。解通人旷。得必无涯。狂乱不信。徒使其狐疑也。
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王日休曰】具。尽也。我若尽说其功德。人闻之。心则狂乱。狐疑不信。以其极大。人则惊怪。故甚者心则狂乱。其次则疑惑不信也。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者。谓此经之义。不可以心思。亦不可以言议。若人依此修行。及得果报。亦岂可以心思言议哉。佛数数言此经功德。至此又极称之者。岂虚言哉。以其悟明真性。脱离轮回之本。是岂有穷尽耶。
【颜丙曰】梵语阿僧祗劫。此云不可数劫。佛于然灯佛前。得值无数诸佛。一一供养承事。未曾空过。若后世有人受持读诵此经。所得见性功德。比我前供养功德。百分不及他一分。见性功德。有百千万亿分。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佛言。我若说持经功德。或人闻之。心生狂乱。疑惑不信。当知此经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不信佛言。反生诽谤。恶果既熟。必受恶报。
【李文会曰】义者。般若之义。般若者。智慧也。果报者。所得功德也。由智慧而悟真性。三世诸佛。理应不异。不可思议。
【谢灵运曰】万行渊深。义且难测。菩提妙果。岂有心之所议。
【川禅师云】各各眉毛眼上横。颂曰。良药多苦口。忠言多逆耳。冷暖自知。如鱼饮水。何须他日待龙华。今朝先授菩提记。
猜你喜欢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二·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颂卷下·佚名 漆园指通卷之一·净挺 哭笑无常·佚名 卷三十四·佚名 卷十四·野竹福慧 卷三·佚名 俱舍论疏 第十五卷·法宝 卷第二十七(成字号)·朱时恩 丛林校定清规总要目录·佚名 佛说道神足无极变化经卷第二·佚名 成实论 第十五卷·佚名 卷下·佚名 卷第四十·普瑞 复愚僧居士书·印光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