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丛林校定清规总要目录

  丛林规范。百丈大智禅师已详。但时代寝远。后人有从简便。遂至循习。虽诸方或有不同。然亦未尝违其大节也。余处众时。往往见朋辈抄录丛林日用清规。互有亏阙。后因暇日。悉假诸本。参其异。存其同。而会焉。亲手缮写。颇为详备。目曰丛林校定清规总要。厘为上下卷。庶便观览。吾氏之有清规。犹儒家之有礼经。礼者从宜。因时损益。此书之所以继大智而作也。是皆前辈宿德。先后共相讲究纪录。愚不敢私以所闻所见。而增减之如前。所谓参其异。存其同。而会焉尔耳。观者。幸勿病诸。咸淳十年甲戌岁。结制前二日。后湖比丘 (惟勉) 书于寄玩轩。  

    金华后湖比丘 惟勉 编次

卷上

一 告香依戒出班烧香之图  二 告香普说立班之图  三 四节住持特为首座大众僧堂茶图  四 四节知事特为首座大众僧堂茶汤之图  五 四节前堂特为后堂大众僧堂茶图  六 僧堂钵位十六板首之图  七 诸山法眷特为住持煎点寝堂庙坐之图  八 诸山特为住持煎点寝堂分手坐位之图  九 特为新旧两班茶汤管待之图  十 夏前住持特为新挂搭茶六出坐位之图  十一 夏前知事头首特为新挂搭茶八出之图  十二 新住持入院知事交寺记状式  十三 知事请新住持斋状式  十四 知事请新住持特为茶汤状式  十五 住持请新首座特为茶榜式  十六 四节住持免人事榜式  十七 四节茶汤榜状式  十八 夏前请新挂搭特为茶单式  十九 报兄弟谢挂搭榜式  二十 住持知事头首回礼新拄搭榜式  二十一 众寮解结特为汤状式  二十二 头首点众寮江湖茶请目式  二十三 诸山尊宿相见请升座状式  二十四 节节给暂到榜式  二十五 专使请住持住持受请  二十六 新住持入院  二十七 进退两班(附进退侍者 请名德首座)  二十八 请立僧  二十九 解结冬年特为煎点茶汤(附新请首座特为茶汤)  三十 特为小座汤  三十一 夏前特为新挂搭茶  三十二 众寮解结  三十三 头首众寮点江湖茶  三十四 住持头首行堂点茶  三十五 法岁礼仪  三十六 特为住持前煎点  三十七 住持出入  三十八 侍者职事  三十九 兄弟相看礼仪

卷下

一 上堂普说小参(巡堂茶见此)  二 告香入室请益  三 坐禅坐堂放参  四 念诵巡堂(朔望巡堂见上堂篇)  五 诸山尊宿相见  六 圣节启建满散  七 请楞严头  八 建散楞严会  九 四节土地堂念诵  十 排钵位  十一 钟鱼鼓板  十二 进退寮主  十三 病僧念诵  十四 当代住持涅盘  十五 诸山尊宿迁化下遗书  十六 亡僧  十七 法嗣师忌辰  十八 祖师忌辰  十九 月分须知  二十 无量寿禅师日用小清规

丛林校定清规总要目录(终)

猜你喜欢
  起信论疏卷下·元晓
  卷四·佚名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二·代智旭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五十卷·佚名
  附錄唯識二十論頌·欧阳竟无
  续高僧传卷第七·道宣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八·佚名
  寒松操禅师拈来草(原版藏礼庵今收入全录卷第二十)·寒松智操
  礼佛大忏悔文·书玉
  卷一·佚名
  卷第八·佚名
  人工与佛学之新僧化·太虚
  中阿含经卷第十三·佚名
  原序·晁迥
  说无垢称经赞卷第五(本)·窥基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韩彦古·唐圭璋

      彦古字子师,延安人。韩世忠之幼子。隆兴二年(1164),将作监丞。乾道二年(1166),知严州,与宫观。三年(1167),知泰州,未赴罢。六年(1170),考功员外郎兼权大理少卿。七年(1171),权知临安府。八年(1172),右司员外郎兼权弄部侍郎,除秘阁修撰知

  • ●梦鹤轩梅澥诗钞卷三·缪公恩

    沈阳缪公恩立庄 登岱 无字碑 途中 都中晤洪稚存即留别 旅邸 春日漫成 小亭静坐 题画 题蛱蜨 春日 春阴 题平湖远眺 题晚径归樵 春行 春晴兼

  • 第三十三回 段匹磾受擒失河朔 王处仲抗表叛江南·蔡东藩

      却说幽州刺史段匹磾,害死刘琨,因致舆情不服,多半叛离。见三十一回。末抷复屡攻匹磾,匹磾不能支持,拟北奔乐陵,往依冀州刺史邵续,行至盐山,忽被一大队人马截住,统将叫作石越,乃是石勒麾下的前锋。匹磾不敢恋战,引众急退,已被

  • ●卷第十七·胡三省

    【汉纪九】起重光赤奋若,尽强圉协洽,凡七年。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荀悦曰:讳“彻”之字曰“通”。景帝中子也。应劭曰:礼谥法:威强睿德曰武。〕建元元年〔(辛丑、前一四○)自古帝王未有年号,始起于此。贡

  • 涌幢小品卷之三十二·朱国祯

    陈三将军湖广兴国州。南接江西瑞昌县。陈友谅袭其地。改为路。封子陈三将军守之。国初平汉。其遗孽改姓柯氏。与部曲谈。吴、王、三家通居。兴瑞连界之所。子孙蕃衍。跋扈不执。劫略占夺。逋负钱粮。莫敢如何。都御史

  • 钦定兰州纪略卷十二·阿桂

    己亥阿桂李侍尧奏言贼匪败残余党退入华林寺死守官兵拏立木栅四面围架炮轰打至六月十六日亥刻贼二百余人奋力来扑海兰察明亮督率守卡官兵奋勇剿杀鎗箭齐发贼人于鎗箭丛中拚死跳入沟内直至木栅邉希图扳开木植乗隙窜逸

  • 阎庆传·令狐德棻

    阎庆,字仁庆,河南河阴人。曾祖父阎善,在魏国当官,历任龙骧将军、云州镇将,在云州的盛乐郡定居。祖父阎提,曾任使持节、车骑大将军、敦煌镇都大将。父亲阎进,多有谋略,勇猛过人。正光年间,任龙骧将军。适逢卫可孤叛乱,围攻盛乐。

  • 卷十四之卷二十四并阙文·宋敏求

    唐大诏令集卷十四之卷二十四并阙文

  • 选举二四·徐松

    宋铨选审官西院典职官全同,存目不录。尚书右选【宋会要】神宗正史职官志:审官西院, 熙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置。诏曰:「国家以西枢内辅,赞翊本兵,任为重矣,而狃于旧制,自右职升朝以上,必兼择而除授之。是以三公府而亲有司之为,非

  • 《古事记》引言·太安万侣

    日本最早的古典文学,称为奈良朝文学,著名的只有两种,散文有《古事记》,韵文总集有《万叶集》。奈良朝七代天皇,自元明女帝和铜三年(公元七一o)迁都平城,至桓武天皇延历三年(公元七八四)再迁,七十四年间以现今奈良为首都,所以

  • 卢寿汶·周诒春

    卢寿汶 字禹曾。年二十七岁。生于福州。弟寿澂。留学美国。永久通信处。广东香山县上栅鄕卢由义堂。已婚。女一。初学于福州英华书院。及北京税务学堂。宣统三年。以官费游美。入威斯康心大学。习政治经济学。民国三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三·欧阳竟无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一]一切佛語心品第一之三   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意生身分别通相我今當說.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大   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有三種意生身.云何爲三.所謂[二

  • 卷二十二·彭绍升

    居士传二十二杨次公王敏仲传杨次公名杰。生於无为州。自号曰无为子。元丰中官太常。初好禅宗。历参诸老宿不契。既从天衣禅师游。天衣每引庞公机语令参究。及奉祠泰山。一日鷄初鸣。覩日出如盘涌。忽大悟。易庞公偈曰

  •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卷第四·彦悰

    弘福寺沙门释彦悰纂录圣朝议不拜篇第二(下)议·中御府少监护军高药尚等议状一首·内侍监给事王泉博士胡玄亮等议状一首·奉常寺丞刘庆道主簿郝处杰等议状一首·详刑寺承王千石张道逊等议状一

  • 瓦格纳事件·尼采

    作者是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这是本篇幅很小的书,共有序、正文12节,还有2则附言。尼采在书中称赞比才的音乐而贬抑过去好友瓦格纳及其代表的浪漫主义为颓废的音乐。他认为瓦格纳是欧洲近代文化疾病的表现,因此做

  • 丹方鉴源·佚名

    题“紫閤山叟独孤滔撰”。何丙郁《道藏丹方鉴源》认为此书为独孤撰于南唐。释外丹黄白术所用药物之性质、反应和应用,并对之进行分类,具有手册功能。日本汤安道藏有1804年手抄本。

  • 金刚经集注·朱棣

    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集注》。佛典注疏。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明成祖朱棣敕辑。四卷。是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注释书。汇集历代注释《金刚经》五十三家之说,故又称《金刚经五十三家注》。书首明成祖

  • 华严经搜玄记·智俨

    凡五卷,或十卷。唐代智俨撰。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略称华严经略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五册。本书记述六十华严之纲要,并解释其文义。全书分立五门,以分别华严一经之文义,即:(一)叹圣临机,德量由致。(二)明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