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复愚僧居士书

附邵慧圆居士来书:放生一事, 苦乏万全之策, 世人往往以放后重遭网罟为虑。即佛弟子, 亦多有此种怀疑。曾有人询及此事, 弟子应之曰:“仗佛慈力加被, 决不再投罗网。倘是宿业成熟, 人生亦遭杀戮, 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 见死不救, 便为忍人, 亦行其心之所安者而已”, 云云。意虽不错, 而义多挂漏, 语欠圆满, 不足以餍问者之心。昨见《净业月刊》, 载有我师复愚僧居士一书, 为世人解释放生小鱼被大鱼所食, 放之长江, 恐亦难免网罟之疑惑。反复诵读, 如剥茧抽蕉, 层层剔透, 精警明切, 得未曾有。洵足以折伏邪见, 开导愚蒙。拟请附于《嘉言录》后, 以释群疑。(以上为来书)

放生一事, 原为感发同人戒杀护生之心, 实行自己恻隐不忍之念而已。世人多矣, 心行各异。纵不能全皆感动, 即感动一人, 彼一人一生, 即少杀若干生命, 况不止一人乎。至谓小鱼被大鱼所食, 即放之长江, 亦难免不遭网罟。此种计虑, 似乎有理, 实则为阻人善念, 助人杀业。其人幸得为人, 或不至身受杀戮, 故作此无理之理, 以显己之智, 能折伏放生者。使彼为鱼及诸生命, 当受杀时, 断断不肯起此种想念。唯冀有人救己之命, 别无他种救亦恐或后来又被别物所食、别人所得, 唯愿甘心受戮, 免致后复遭殃等念。即能当此时作此想念, 尚不足为训。况万万不能当此时作此想念, 而于无关痛痒时, 作此阻人善念、启人杀机之语。其人来生, 若不自受其报, 则日月当东行, 天地当易位矣, 言可妄发乎?大鱼食小鱼, 固有此事。放之又遭捕, 亦不能无有。

若谓小鱼被大鱼食尽无余, 则无此事理。放者尽被人复捕去, 亦无此事理。何得如是过虑?譬如救济难民, 或与一衣, 或与一食, 亦可不至即死。在彼则当曰:“此一衣一食, 何能令彼终身温饱, 与之有何利益?不如令彼冻饿而死, 便可不至长受冻饿矣。”又如强盗劫人, 有力者为之捍御。彼将曰:“汝若能捍御彼一生, 则为甚善。唯捍御一时, 究有何益?反不如任彼抢劫一空, 后来不至再复抢劫之为愈也。”父母之于子, 常常抚育, 而慈母不能抚身后之子。彼将谓:“既不能抚育, 不如杀之之为愈乎。”君子修德, 不以善小而不为, 不以恶小而为之。彼必期于万无一失, 方肯行放生, 则令世人尽寿皆不行戒杀放生之事矣。其人将来必膺万无一人能救己于将死也, 哀哉痛哉!不禁络索言之。

猜你喜欢
  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太虚
  卷第四十二·智旭
  卷五百六十·佚名
  自序·徐昌治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十六卷·佚名
  卷五十·道世
  怎样增高佛教在国民中的地位·太虚
  雪峰禅师语录序·雪峰义存
  大乘义章 第十二卷·慧远
  示柴也愚书·印光
  卷第一(初诵之一)·佚名
  卷一·佚名
  新华严经论 第三十六卷·李通玄
  佛法之理证与事行·太虚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张纲·唐圭璋

      纲字彦正,金坛人。生于元丰六年(1083)。政和四年(1114),以上舍及第,释褐辟雍正。绍兴初,历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给事中。奉祠十馀年致仕。秦桧死,起为吏部侍郎。二十六年(1156)参知政事。二十七年(1157)出知婺州。二十八年(1158

  • 第十六出 报变·许自昌

    【海棠春】〔末冠带上〕心悬辎重浑难定。但愿得沿途宁静。何日到神京。偏怪鸦成阵。事不关心。关心者乱。我蔡九知府。为那生辰纲一事。日夜在心。昨戴宗自梁中书处回来。闻说已差的当干办杨志押送至京。可保无虞。

  • 列传第十一 贺拔允 蔡儁 韩贤 尉长命 王怀 刘贵 任延敬 莫多娄贷文 高市贵 厍狄回洛 厍狄盛 薛孤延 张保洛 侯莫陈相·李百药

    贺拔允,字可泥,神武尖山人也。祖尔头,父度拔,俱见魏史。允便弓马,颇有胆略,与弟岳杀贼帅卫可肱,仍奔魏。广阳王元深上允为积射将军,持节防滏口。深败,归尔朱荣。允父子兄弟并以武艺知名,荣素闻之。见允,待之甚厚。建义初,除征东将

  • 卷三·岳珂

      岁星之祥   建炎庚戌,狄骑饮海上,躬御楼船,次于龙翔。秋,驻跸会稽。时虏初退,师尚宿留淮、泗,朝议凛凛,惧其反旆,士大夫皆有杞国之忧。范丞相(宗尹)荐朝散大夫毛随有甘石学,有诏赴行在所。随入对言:"按《汉志》,岁星所在,国不

  • 第六节 思明州之经画·陈匪石

    呜呼!吾不忍忘思明州!吾怀之,一念一呕血,一望一挥涕!明兮明兮奈若何!思明州有悲风惨雨之历史,有龙腾虎拏之事业,有覆载英雄、永作屏障之功勋,有喋血洗铁、乘风弄潮之大纪念。思明州存则英雄存,思明州亡则英雄亡。吾遍翻吾祖国四

  • 卷一百三十一·杨士奇

    永乐十年八月癸丑朔○宁世子磐烒来朝△是日交阯总兵官英国公张辅驻舟师安谟海口遥见贼舟由大安入神投海旦率都指挥方政等击之贼舟四百余艘亦出神投海外分列为三时北风辅督众冲其中坚贼气锐甚官军奋勇直前与贼联舟刀槊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八·佚名

    弘治二年七月丁巳朔孟秋享 太庙告 宪宗纯皇帝几筵请 神诣庙享祀○遣内官祭司门之神○戊午命守密云署都指挥佥事张琼都知监左少监杨友俱赎徒还职坐虏入小石门剽掠杀逻卒失于防御也○巳未 万寿圣节遣驸马都尉蔡震游泰告

  • ●革除遗事一·黄佐

    方孝孺黄子澄齐泰谢贵张昺葛诚卢振宋忠马宣朱鉴彭聚铁铉郑华陈彦回叶惠仲姚善郑恕宋征戴德彛卢原质林嘉猷程通○方孝孺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台州宁海人。世家侯城,里族甚蕃。父克勤,洪武初为济宁守,学行政事,名闻一时。至

  • 卷之二十五·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二十五传第九土默特部总传土默特部在喜峯口外至京师千里东西距四百六十里南北距三百有十里东界阳什穆牧塲西界喀喇沁南界盛京边墙北界喀尔喀左翼及敖汉土默特分左右翼异姓同

  • 世宗文襄帝纪·李延寿

    世宗文襄皇帝名澄,字子惠,是高欢的长子。母亲为娄太后。他出生后就显得与众不同,聪慧过人,高欢觉得很惊讶。魏中兴元年(531),被立为渤海王世子。到杜询那里读书,机敏悟达过人,杜询很是叹服。二年,加封为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娶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六·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六 洪武十八年冬十月己丑朔,《御制大诰》成,颁示天下。初,元氏以戎狄入主中国,大抵多用夷法,典章疏阔,上下无等,政柄执于权臣,任官重于部族,断狱迷于财贿,黜陟混于贤愚,奢而僭上者无罪,奸而犯伦者

  • 卷九·郭良翰

    钦定四库全书明諡纪彚编卷九明 郭良翰 撰尊諡六公主悼简德安公主【永乐末年】贞懿永嘉大长公主【嘉靖】按公主故无赐諡惟仁庙以第四女蚤夭而最锺爱特諡悼简世宗朝太师翊国公郭勋承恩请追諡高祖母永嘉大长公主特諡贞

  • 卷十三·范家相

    钦定四库全书诗沈卷十三柳州府知府范家相撰小雅小旻此恶小人邪谋乱国将以致难故临深履薄不胜战兢之惧焉荀子及乐王鲋引此甚明葢小人自专自恣盈庭之人谁敢撄其锋而执其咎乎行迈之谋筑室之议坐见沦胥思一奋而无由彼其如

  • 第十九章 新道家:主理派·冯友兰

    "新道家"是一个新名词,指的是公元三、四世纪的"玄学"。"玄"是黑色,又有微妙、神秘等意思。《老子》第一章 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所以"玄学"这个名称表明它是道家的继续。名家兴趣的复兴在本书第八、九、十章 ,我们看到

  • 卷六·佚名

    △无放逸品第四下正念常兴起,行净恶易灭。自制以法寿,不犯善名增。正念常兴起者,或有行人兴起想念。所欲为事则不成办。尊者童子辩说曰:意念施设事心悔则不办。识猛专一念何愿而不得。彼修行人亦复如是,心但念善身不行者不

  • 第十八章 比丘尼教团·佚名

    现于分别说者,律与教[法]传持之守护者,他之长老、中年、幼年之[比丘等]。(一)彼等多闻而具足戒光辉此地上,具足头陀行光辉于此岛。(二)此处有多数释子通晓正法与[其]历史。实为多数[人人之]具眼者出世,破闇示光彼胜者。(三)[彼等于]如来之

  • 曾胡治兵语录·蔡锷

    中国近代语录体兵书。蔡锷辑。1915年云南陆军讲武堂石印本。1917年上海振武书局铅版印行。蔡锷(1882—1916),湖南宝庆(今邵阳)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从事军事教育工作。1911年在云南发动反清起义,1915年又参

  • 江西诗社宗派图录·张泰来

    宋代诗歌史料著作。1卷。清人张泰来撰。作者本王应麟《小学绀珠》之说,列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所录黄庭坚以下属江西诗社的诗人陈师道、潘大临、潘大观、谢逸、谢薖、洪朋、洪刍、洪炎、饶节、祖可、善权、徐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