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三章 海靑死节

【字字双】〔丑冠服上〕奴家皇帝鼻丰隆。胡种。拖带奴奴做正宫。打哄。三千粉黛尽花容。夺宠。一声狮子吼河东。怕恐。

奴家唤做酪酥娘。皇后衣冠龙凤章。翠鬓飞云光碌秃。金莲踏殿响砰磅。鼻梁孔似烟熜黑。疙肘窝如麝脑香。争奈六宫常妬宠。蒲萄架下倒千场。奴家酪酥娘。大燕皇帝安禄山正宫皇后是也。皇帝穷苦时。在营州牧羊。只奴奴一身。专房得宠。芦叶丛中作罗帐。草坡地裏当雕床。好不恩爱。如今造反。做了甚么鸟皇帝。三千粉黛。八百娇娥。朝朝寒食。夜夜元宵。那裏说起我来。我好气不过。不免等他升殿坐朝时。赶章去殿上羞他一场。方消我胸中忿气。〔下净安禄山侍臣宫女从上〕

【梨花儿】我做皇帝眞受用。大碗羊肉和烧葱。三千粉黛日夜弄。嗏只不是当时可意种。

我安禄山起兵。攻破长安。做了大燕皇帝。好不快活也。〔内侍〕请皇帝爷穿袍。〔净〕这教做甚名色。〔侍臣〕这教做滚龙袍。〔净穿翻身介内侍〕请问爷爷做甚么。〔净〕穿滚龙袍要打衮裏。〔内侍〕这是名色。请爷爷戴冠。〔净〕教做甚么名色。〔内侍〕这是冲天冠。〔净戴作头冲天介内侍〕请问爷爷。这是做甚么。〔净〕戴冲天冠。头要冲天。〔内侍笑〕这也是名色。〔净怒介〕狗才。早又不说。纔说个名色。〔净指介〕这是甚么东西。〔内侍〕这是龙床。〔净睡身内侍扶起介〕皇帝爷爷怎么就睡倒。〔净〕你说是龙床。寡人要睡。〔内侍又笑〕这是皇帝爷爷坐了朝见百官的。怎么好睡。〔净〕可恶。难道我都不是。〔小净扮陈希烈上〕宰相陈希烈。带领文武两班。朝见皇帝爷爷。万岁。万万岁。〔末扮雷海靑上〕太常乐官雷海靑。带领乐工一班。朝见皇帝爷。万岁。万万岁。〔净〕陈希烈。寡人做皇帝也做得过么。〔小净〕陛下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数应君临万国。〔净〕寡人初登宝位。陈希烈你也该说些好话儿颂圣。我这里重重赏你。寡人旣是龙凤之姿。天日之表。你看我鼻准如何。〔小净〕陛下鼻准高大。这是汉高祖隆准龙颜。又道是高帝子孙尽龙种。〔净笑介〕好好。你再颂我的大肚腹如何。〔小净〕陛下天生大肚。这是圣天子洪福齐天。又道是天子以四海为肚内。〔净大笑〕一发说得好。〔丑上〕说得好。说得好。教你一场闲气恼。〔净忙〕文武百官在此朝见。皇后怎么好章来。你看花班班的面孔。像甚么模样。〔丑〕我正要趁文武百官俱在此。吿诉一场。这臊奴未做皇帝时。在营州替人牧羊。我是他结发夫妻。牧羊时。芦叶丛中做了罗帐。草坡地裏当了雕床。好不恩爱哩。如今做了甚么鸟皇帝。终日搂了三宫六院众美人。把我撇在脑背后。你们说情理。使得使不得。〔末〕这是皇帝爷忒薄情了些。〔丑〕好。这个官儿公道。你替我章口气儿。〔下净〕怎么好。我家家法还不停当。丞相你怎么替我一整顿。〔小净〕外庭之事。臣敢主张。宫闱之内。还是陛下自主。〔净〕分付光禄进酒。太常演乐。待寡人取醉一番。

【淸江引】大燕皇帝眞潇洒。开宴朝初罢。佳人碧玉钗。美酒黄金斝。只可恨母夜叉来倒了蒲萄架。

〔末将琵琶撞净面落齿介〕你这臊羯狗。唐天子有甚么亏负你。你敢造反僭位。我为大唐供应。岂服侍你这臊羯狗。〔净大怒作落齿声〕这厮无礼。撞坏了皇帝的牙门。叫内侍火速绑章去剐了。〔众应介末〕筑裏藏铅终不济。图中怀刃未为奇。首倡大义仲臣节。一击何如博浪椎。〔绑下净〕内侍快将酒来。替寡人止痛。〔丑内叫〕好好好。这官儿毕竟替我章口气了。〔净作落齿唱〕

【前腔】殿中作乐眞堪耍灾祸从天下。你落我一门牙我赏你千刀剐。也只恐早晚间剐人轮到我。

陈希烈。方纔这厮无礼。落我门牙。你怎么颂圣。〔小净〕臣启陛下。这叫做主德无牙。又道是贤者而后落齿。〔净笑〕一发好。一发好。内侍快钦赏丞相金一车。银一车。彩段百疋。

〔净〕百二山河帝业成。三千粉黛列云屛。

羣臣献谀如流水。不及梨园雷海靑。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十二·彭定求
  崔若砺·唐圭璋
  ●卷七·袁嘉谷
  ◆陆河南仁(干干居士集)·顾嗣立
  元诗选三集己集目录·顾嗣立
  第四折·杨梓
  高楼·周作人
  瓜庐集·薛师石
  三集卷三十五·乾隆
  御定千叟宴诗巻一·康熙
  仲安集钞·吴之振
  歳时杂咏巻四十一·蒲积中
  卷二百十六·陈廷敬
  ●武陵春·沈泰
  50.韩翃:送中兄典邵州·施蜇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佚名

    (李克用上,云)欢来不似今朝,喜来那逢今日。某乃李克用是也。自从来这沙陀,三年光景。蒙圣恩取回破黄巢,加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领五百义儿家将,三万鸦兵,军过雁门关。夜来得了一梦,梦见一个大虫,赶着我咬,撒然惊觉,乃是南柯一梦

  • 豹隐纪谈·周遵道

    杜工部诗云:「发短何劳白,颜衰肯更红。」郑都官云:「衰鬓霜供白,愁颜酒借红。」白太傅云:「鬓为愁先[老]〔白〕,颜因醉后頳。」陈后山云:「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语意相类,必有定其优劣者。 阮郎中赠妓词云:「东风捻就,腰肢

  • 卷241 ·佚名

    陆游 杂兴 散步持书卷,闲眠枕药囊。 驯獐随几杖,痴蝶入衣裳。 病起年光速,身闲日景长。 为怜红树好,久立向西厢。 陆游 杂兴 锄草春愈茂,养草秋亦衰。 不如两置之,荣悴渠有时。 陆游 杂兴

  • 刘著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刘著(生卒年不详)字鹏南,晚号玉照老人。舒州皖城(今安徽潜山)人。政和、宣和年间(1111- -1125),登进士第。入金,历仕州县。年六十馀,始入翰林,充修撰。出守武遂,官终忻州刺史。《金史》无传,事见《中州集》卷二。 ●鹧鸪

  • 卷二十·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二十 【起戊戌晋成帝咸康四年尽己未晋穆帝升平三年】凡二十二年 【戊戌】四年【赵建武四年○成改号汉中宗李夀汉兴元年○

  • 卷之三百五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四 壬子岁至乙卯岁(万历四十年至四十三年)·佚名

    ●大清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实录卷之四◆壬子岁至乙卯岁(万历四十年至四十三年)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觉罗勒德洪总裁官光禄大夫太子太傅礼部尚

  • 令狐腍传·刘昫

    令狐腍字子直,文宗太和四年(830)中进士,初入仕途任弘文馆校书郎。开成初年(836)任左拾遗。二年(837),其父令狐楚去世,守丧免职。服丧期满,授予原官职,不久,改任左补阙、史馆修撰,加官晋职为库部、户部员外郎。武宗会昌五年(84

  • 同治五年四月十六日·曾国藩

    黎明,早饭后与幕客六人登岱。出泰安北门三里许,过岱宗坊,旋至玉皇阁小坐。有孙真人化身。据道士云:孙某在此修炼,年九十四岁,康熙四十年化去,今手足皮骨尚在,如干腊然,惟头系上塑耳。又至关帝庙小坐,有盐当会馆。旋过飞云阁,有孔

  • 卷五下·敖继公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説卷五下    元 敖继公 撰乡射礼第五司射去扑倚于阶西升请射于賔如初賔许【去起吕反】搢扑而即去反位而即往皆礼节当然也不于未搢扑而遂请者有事于尊者不宜

  • 祝蒋委员长寿辰请全国各寺庵诵药师经启·太虚

    中国今值多难兴邦之际会,而应运复兴中华民族者,实惟 蒋委员长为领袖,自当与国同寿。敬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云;“若刹帝利灌顶王等灾难起时,所谓人众疾疫难,他国侵逼难,自界叛逆难,星宿变怪难,日月薄蚀难,非时风雨难,过时

  • 代序一:怀弘一上人 柳亚子·李叔同

    柳亚子以方外而列南社社籍者,曰湘僧永光,曰粤僧铁禅;而逃释归儒之曼殊,与逃儒归释之弘一,其入社时乃咸不以方外称焉。今永光西归已久,铁禅且堕尘网,曼殊弘一之名乃复大著。溯余与二人之因缘,殆有可得而言者。曼殊本香山苏氏子

  •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皆自然师子七宝莲华上坐。十方诸菩萨见佛端正无比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座中

  • 卷第五·佚名

    补续高僧传卷第五 明吴郡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义解篇 明 古庭学法师传 善学。自号古庭。生儒家马氏。传华严之教於宝觉法师简公。凡清凉大疏钞。及圆觉楞严起信诸部。皆能融会甚深微妙之旨。遐迩嗜学之子。敛衽遡

  • 紫清指玄集·白玉蟾

    内丹学著作。宋代白玉蟾撰。本书为白玉蟾弟子彭耜所编白氏遗著之一,包括白氏生前有关内丹修持的论文以及遨游各地道观名刹有感而发的小品文,与同道友人应对的诗词歌赋等,就中尤以五论(《玄关显秘论》、《修仙辨惑论》、

  • 易纂言外翼·吴澄

    元吴澄撰。八卷。《四库全书》录《永乐大典》本。吴氏因所著《易纂言》之义例各散见诸卦中,不相统贯;其卷首所列卦画亦粗具梗概,未及详言,故复撰此书以畅明之。据吴氏《小序》,全书共十二篇:一曰《卦统》,二曰《卦对》,三曰

  • 还丹众仙论·佚名

    还丹众仙论,北宋抱腹山人杨在编集。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卷首有作者序,自称为汾阳河西人。曾遇明师授以丹诀,于皇祐四年(1052)集成此书。书中首先集录古来诸家炼丹要论,上自元始天尊、太上大道君、老君、上

  •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明佺

    凡十五卷。唐代明佺等撰。又作武周刊定众经目录、大周录、武周录。为东汉至武周有关翻译经论之目录。共收经典三六一六部,八六四一卷。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唐则天武后天册万岁元年(695),由佛授记寺沙门明佺等七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