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指月录卷之三

西天祖师(诸祖事迹参传法正宗等传录)

 

▲一祖摩诃迦叶尊者

摩竭陀国人。姓婆罗门。父号饮泽。母号香至。过去世为金师。值毗婆尸佛般涅槃。四众起塔。有贫女得金珠。恳金师。为补塔中佛像金面缺处。相与发愿。世世为无姻夫妻。由是因缘。九十一劫。身皆金色。及此世。与紫金光尼。复为夫妇。梵语迦叶波。此云饮光。盖以身光名。然夫妇皆清净自居。无世间想。旋复出家。修杜多行。会空中有神告曰。佛已出世。请往师之。尊者即趋礼释尊于竹林精舍。佛言善来比丘。而须发自除。佛于众中称叹第一。后因拈花因缘付法 尊者因外道问。如何是我我。者曰。觅我者是汝我。外道曰。这个是我我。师我何在。者曰。汝问我觅 尊者一日踏泥次。有一沙弥。见乃问。尊者何得自为。者曰。我若不为。谁为我为。

洞山价云。莫要茶吃么。

佛涅槃时。尊者在毕钵罗窟。以净天眼。见世尊在熙连河侧。入般涅槃。即至双树。悲恋号泣。佛于金棺出示双足。尊者告诸比丘。佛已茶毗。金刚舍利非吾等事。宜当结集法眼。无令断绝。乃说偈告曰。如来弟子。且莫涅槃。得神通者。宜赴结集。于是得神通者。悉赴耆阇崛山毕钵罗窟。时阿难为漏未尽。不得入会。后证阿罗汉果。乃得入。尊者告众言。此阿难比丘。有大智慧。所闻佛法。如水传器。无有遗余。可请彼集修多罗藏。大众默然。尊者告阿难曰。汝今宜宣法眼。阿难闻语信受。观察众心。而宣偈言。比丘诸眷属。离佛不庄严。犹如虚空中。众星之无月。说偈已。礼众僧足。升法座而宣是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说某经教。乃至人天等作礼奉行。时尊者问诸比丘。阿难所言不错缪乎。皆曰不异世尊所说 结集既毕。尊者自念衰老。宜入定于鸡足山。以待弥勒。乃召阿难言。我今不久世间。今将正法付嘱于汝。汝善守护。听吾偈。法法本来法。无法无非法。何于一法中。有法有不法。偈已。阿难作礼奉命。尊者念如来舍利。皆在诸天。凌虚遍至塔庙。礼已而还。复以夙约。往辞阿阇世王。遂杳然入鸡足山。席草而坐。自念。今我被粪扫服。持僧伽黎。必经五十七俱胝六十百千岁。至于弥勒出世。终不致坏。乃语山曰。若阿阇世王及阿难来。汝当为开。去已复合。阿阇世王知尊者已入鸡足山。乃请阿难同至山。山果为开。见尊者入定俨然。王礼讫。欲以香薪茶毗。阿难曰。未可燔也。大迦叶方以禅定持身。俟慈氏下生。乃般涅槃。王闻敬叹。与阿难礼辞。山合如故。当此周孝王五年丙辰也。

按唐无畏三藏。尝入山为尊者剃发。岂无畏至山亦为开耶。无畏必果位人也。

▲二祖阿难尊者

王舍城人。姓刹利帝。父斛饭王。实如来从弟也。多闻博达。智慧无碍。世尊以为总持第一。梵云阿难。此云庆喜。以如来成道日生。故名也 一日白佛言。今日入城。见一奇特事。佛曰。见何奇特事。者曰。入城见一攒乐人作舞。出城总见无常。佛曰。我昨日入城。亦见一奇特事。者曰。未审见何奇特事。佛曰。我入城时。见一攒乐人作舞。出城时亦见乐人作舞 者一日问迦叶曰。师兄。世尊传金缕袈裟外。别传个甚么。迦叶召阿难。阿难应诺。迦叶曰。倒却门前刹竿著。

汾阳昭云。不问那知。翠岩芝云。千年无影树。今时没底靴。

者一日入竹林。闻比丘诵偈曰。若人生百岁。不见水潦鹤。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见之。尊者因为正之曰。不然。佛云。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生灭法。觉范作诸佛机。解了之解。作决)于是比丘以闻其师。其师曰。阿难老昏矣。吾语是也。异日尊者复经竹林。见比丘诵偈如前。者诘之。闻述其师言。因念愚痴难化。入三昧。求尊圣为之证。于是地为之动。光明遽发。俄有一圣宿大士示现。而为之说偈曰。彼者念讽偈。实非诸佛意。今遇欢喜尊。而可依了之。彼师弟子竦敬。寻得二果。

幻寄曰。阿难果老昏。这僧不著便。受伊毒药。若向水潦鹤上打发。便可踏毗卢顶[寧*頁]上行。何有二果。却受圣宿小圣处分。一生埋没。

尊者将入涅槃。于恒河中流。跏趺而坐。阿阇世王。毗舍离王。皆在河侧。说偈劝请。莫般涅槃。者答偈曰。二王善严住。勿为苦悲恋。涅槃当我静。而无诸有故。复念。我若向一国。则诸国或争。应以平等度诸有情。遂于恒河中流。将入寂灭。是时山河大地六种震动。雪山有五百仙人。睹兹瑞应。飞空而至。礼尊者足而白言。我当于长老而证佛法。愿垂大慈。度脱我等。尊者默然受请。即变殑伽河。悉为金地。为其仙众说诸大法。复念。先所度脱弟子。应当来集。须臾五百罗汉从空而下。为诸仙人出家受具。其仙众中有二罗汉。一名商那和修。二名末田底迦。尊者知是法器。而告之曰。如来以正法眼付迦叶。迦叶入定而付于我。我今将灭。复付于汝。汝受吾教。当听偈言。本来付有法。付了言无法。各各须自悟。悟了无无法。说偈已。复以正法眼。嘱累商那和修。而谓末田底迦曰。昔佛记云。佛灭度后。后五百岁中。汝当于罽宾国。敷宣大法。言已踊身虚空。现十八变。入风轮奋迅三昧。而分身四分。一分惠忉利天。一分惠娑竭罗龙宫。一分惠阿阇世王。一分惠毗舍离王。各造宝塔而供养之。当此周厉王十二年癸巳也。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亦名舍那婆斯)

姓毗舍多。父林胜。母憍奢耶。摩突罗国人也。在胎六年而生。梵云商诺迦。此云自然服。乃西域九枝秀草名。出则圣人降生。尊者生而此草出。昔如来行化至摩突罗国。见一青林枝叶茂盛。语阿难曰。此林地名优留茶。吾灭后一百年。有比丘名商那和修。于此转妙法轮。后百岁果诞和修。出家证道。受庆喜尊者法眼。至此林遂降二火龙。龙受三归。遂施其地。以建梵宫 尊者化缘既久。思付法者。寻于吒利国。得优波鞠多。以为给侍。因问鞠多曰。汝年几耶。答曰。我年十七。者曰。汝身十七。性十七耶。答曰。师发已白。为发白耶。心白耶。者曰。我但发白。非心白。鞠多曰。我身十七。非性十七。尊者知是法器。后三载遂为落发受具。而以法眼付嘱之。付法偈曰。非法亦非心。无心亦无法。说是心法时。是法非心法 尊者付法已。即隐于罽宾国南象白山中。后于三昧中。见鞠多徒众多懈慢。乃往彼正之。鞠多见师至顶礼次。尊者以右手上指。即有香乳。自空而注。问鞠多曰。汝识之乎。鞠多不测。遂入三昧观察。亦不能测。乃请曰。是果何三昧耶。尊者曰。是谓龙奋迅三昧。如是五百三昧。汝皆未之知。复曰。如来三昧辟支不识。辟支三昧阿罗汉不识。吾师阿难三昧而我不识。今我三昧汝岂识乎。是三昧者。心不生灭。住大慈力。递相恭敬。其至此者。乃可识之。于是鞠多弟子。皆伏而悔谢。尊者复为说偈曰。通达非彼此。至圣无长短。汝除轻慢意。疾得阿罗汉。五百比丘闻偈已。依教奉行。皆获无漏。尊者乃现十八变。火光三昧。用焚其身。鞠多收舍利。建塔于梵迦罗山。盖此周宣王二十三年乙未岁也。

▲四祖优波鞠多尊者

吒利国人也(亦名优波崛多又名邬波鞠多)姓首陀。父善意。十七出家。二十证果。行化至摩突罗国。得度者甚众。由是魔宫震动。波旬愁怖。遂竭其魔力。以害正法。尊者即入三昧。观其所由。波旬复伺便。持璎珞縻尊者颈。尊者出定。取人狗蛇三尸。化为华鬘。耎言谕波旬曰。吾此华鬘。酬汝璎珞。波旬大喜。引颈受之。即复三尸。虫蛆臭坏。尽其神通莫能去之。乃升六欲天。告诸天主。又诣梵王。求其解免。彼各告言。十力弟子所作神变。我辈凡陋。何能去之。波旬曰。然则奈何。梵王曰。汝可归心尊者。即能除断。复示偈曰。若因地倒。还因地起。离地求起。终无其理。波旬闻已。即下天宫。至尊者所。礼足哀忏。尊者曰。汝自今而往。于佛法更不相娆乎。波旬曰。誓向佛道。尊者曰。汝可自唱皈依三宝。波旬合掌三唱。而三尸悉除。踊跃作礼而去 因访一老比丘尼。入门乃触撒钵盂。尼曰。佛在日。六群比丘甚是粗行。数来我舍。尚不如是。尊者绍祖位人。得与么粗行。者休去。

汾阳昭代云。已知错误。

尊者在世化导。证果最多。每度一人。以一筹置于石室。其室纵十八肘。广十二肘。充满其间。最后有一长者子。名曰香众。来礼尊者求出家。尊者问曰。汝身出家心出家。答曰。我来出家。非为身心。尊者曰。不为身心。复谁出家。答曰。夫出家者。无我我故。无我我故即心不生灭。心不生灭即是常道。诸佛亦常。心无形相。其体亦然。尊者曰。汝当大悟心自通达。宜依佛法僧绍隆圣种。即为剃度授具足戒。仍告之曰。汝父梦金日而生。汝可名提多迦。如来以大法眼藏。次第传授。以至于我。今复付汝。听吾偈言。心自本来心。本心非有法。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付法已。乃踊身虚空。呈十八变。却复本座。跏趺而逝。提多迦以室内筹。用焚师躯。收舍利建塔供养。即平王三十一年庚子岁也。

时号无相好佛。前此传法者。皆具禅法律三藏。自后律教别行。横分五部。传法者。唯传禅门及经论。

▲五祖提多迦尊者

摩伽陀国人也。初名香众。生时。父梦金日自屋而出。照耀天地。前有大山。诸宝严饰。山顶泉涌。滂沱四流。后遇鞠多尊者。为解之曰。宝山者吾身也。泉涌者法无尽也。日从屋出者。汝今入道之相也。照耀天地者。汝智慧超越也。因为更今名。梵云提多迦。此云通真量。尊者闻已。踊跃述偈云。巍巍七宝山。常出智慧泉。回为真法味。能度诸有缘。鞠多尊者亦说偈曰。我法传于汝。当现大智慧。金日从屋出。照耀于天地。尊者闻偈。设礼奉持 后至中印度。彼国有八千大仙。弥遮迦为首。闻尊者至。率众瞻礼。谓尊者曰。昔与师同生梵天。我遇阿私陀仙。授我仙法。师逢十力弟子。修习禅那。自此报分殊途。已经六劫。者曰。支离累劫。诚哉不虚。今可舍邪归正。以入佛乘。弥遮迦曰。昔阿私陀仙人授我记云。汝却后六劫。当遇同学。获无漏果。今也相遇。非夙缘耶。愿师慈悲。令我解脱。者即度出家。命诸圣授戒。其余仙众。始生我慢。尊者示大神通。于是俱发菩提心。一时出家。者乃告弥遮迦曰。昔如来以大法眼藏。密付迦叶。展转相授而至于我。我今付汝。当护念之。乃说偈曰。通达本法心。无法无非法。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说偈已。踊身虚空作十八变。火光三昧。自焚其躯。弥遮迦与八千比丘。同收舍利。于班茶山中起塔供养。即庄王七年己丑岁也。

▲六祖弥遮迦尊者

中印度人。既传法已。游化至北天竺国。见雉堞之上有金色祥云。叹曰。斯道人气也。必有大士为吾嗣。乃入城。于阛阓间。有一人手持酒器。逆而问曰。师何方来。欲往何所。祖曰。从自心来。欲往无处。曰识我手中物否。祖曰。此是触器。而负净者。曰师识我否。祖曰。我即不识。识即非我。复谓之曰。汝试自称名氏。吾当后示本因。彼说偈答曰。我从无量劫。至于生此国。本姓颇罗堕。名字婆须蜜。祖曰。我师提多迦说。世尊昔游北印度。语阿难言。此国中。吾灭度后三百年。有一圣人。姓颇罗堕。名婆须蜜。而于禅祖。当获第七。世尊记汝。汝应出家。彼乃置器礼师侧立。而言曰。我思往劫。尝作檀那。献一如来宝座。彼佛记我曰。汝于贤劫释迦法中。宣传至教。今符师说。愿加度脱。祖即与披剃。复圆戒相。乃告之曰。正法眼藏今付于汝。勿令断绝。乃说偈曰。无心无可得。说得不名法。若了心非心。始解心心法。祖说偈已。入师子奋迅三昧。踊身虚空。高七多罗树。却复本座。化火自焚。婆须蜜收灵骨。贮七宝函。建浮图。置于上级。即襄王十七年甲申岁也。

▲七祖婆须蜜尊者

北天竺国人。常服净衣。执酒器游行里

猜你喜欢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八·佚名
  卷三 烟霞词客·李叔同
  卷二十·佚名
  赞扬六祖功德以祝南华之复兴·太虚
  (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卷第一·陈梦雷
  序·铁壁慧机
  贤劫经卷第六·佚名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六·欧阳竟无
  卷四百二·佚名
  信教自由与国教·太虚
  摄大乘论释 第十三卷·世亲
  目录·袾宏
  卷之二·佚名
  显扬圣教论 第七卷·无著
  卷三十·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九十七·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九十七兵部主事陈焯编钱惟善【字思复钱塘人至正辛巳乡试出罗刹江赋鎻院三千人皆不知钱塘江为曲江惟善援据旧闻铺叙详核因此得名官至副提举张氏据吴遂不仕退居吴江之筒川】篆冢歌【有序】云间善

  • 列传第八十一 杨戴阳二李韩杜邢·欧阳修

    杨朝晟,字叔明,夏州朔方人。兴行间,以先锋功授甘泉府果毅。建中初,从李怀光讨刘文喜泾州,斩获多,加骠骑大将军。李纳寇徐州,从唐朝臣往讨,常冠军。怀光赴难奉天,属朝晟兵千人下咸阳,赐实封百五十户。怀光反,韩游瑰退保邠、宁,贼党

  • 袁磠传·沈约

    袁..字景章,陈郡陽夏人,是太尉袁淑的哥哥的儿子,他父亲袁洵,官至吴郡太守。袁..最开始当豫州主簿,被推荐为秀才,他没有应征。后又补任始兴王刘浚后军行参军,著作佐郎,庐陵王刘绍的南中郎主簿,世祖征虏、抚军主簿,庐江太守,尚书都

  • 臧盾传·姚思廉

    臧盾字宣卿,东莞莒县人。高祖臧焘,是宋朝左光禄大夫。祖父臧潭之,任左民尚书。父亲臧未甄,博览文史,很有才干,年少时受到外兄汝南周禺页的重用。宋朝末年,入朝任领军主簿,侍奉的人就是齐武帝。齐朝建立后,历任太尉祭酒、尚书主

  • ●岁华纪丽卷第一·韩鄂

    唐韩鄂撰 明胡震亨毛晋同校 春 春为青阳 【尔雅云春为青阳谓万物生也】 云成白鹤 【易说曰春有白鹤之云也】 太簇司律 【正月律管也】 苍灵奉涂 【文选云句芒神奉涂引道】 乐正习舞 【礼将舍奠于先师也】 女夷鼓歌

  • 晋纪二十四 海西公下太和四年(己巳、369)·司马光

    晋纪二十四 晋海西公太和四年(己巳,公元369年) [1]春,三月,大司马温请与徐、兖二州刺史郗、江州刺史桓冲、豫州刺史袁真等伐燕。初,在北府,温常云:“京口酒可饮,兵可用。”深不欲居之;而暗于事机,乃遗温笺,欲共奖王室,请督所部出河

  • 卷七十八·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七十八 朱批胡瀛奏摺 雍正七年二月初九日江西按察使【臣】胡瀛谨 奏为敬陈管见事窃【臣】备员江臬职司明刑夙夜兢惕惟斯寛严适当以仰副 圣明

  • 卷一百七十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七十八人物志五十八大臣传四十四【满洲镶蓝旗一 安费扬古 固三泰 喀三 沙尔瑚达 穆克坦 武巴海 舒赛 瑚什布 席特库 巴泰爱音塔穆 都

  • 尚同上第十一·墨子

    子墨子言曰: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是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

  • ●慈爱鉴第四(三十四案)·徐谦

      闽楚溺女,吴越焚子。骨肉自戕,天怒未已。毋曰禽犊,真性浃髓。辑慈爱   鹿恸子肠断(《警心录》)   许旌阳,少好猎。一日,射死一鹿,鹿母为子舐疮痕,良久亦死。剖腹视之,肠皆断矣。即大悔悟,折其弓,入山修道,后证仙果。   

  • 卷十八·湛若水

    <子部,儒家类,格物通>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十八     明湛若水 撰 正心格 臣若水序曰正心何以言格物也程颐曰格者至也物者理也至其理乃格物也至也者知行并进之功也于心焉而至之也至

  • 卷一百三十五·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三十五宋 陳祥道 撰車制古者服牛乘馬引重致遠以利天下則車之作尚矣或曰黄帝作軒冕不可攷也車之制象天以為蓋象地以為輿象斗以為杠轂象二十八星以為蓋弓象日月以為輪輻前

  • 四十一、达磨安心·慧开

      达磨面壁。二祖立雪断臂云:“弟子心未安,乞师安心。”   磨云:“将心来,与汝安。”   祖云:“觅心了不可得。”   磨云:“为汝安心竟!”   无门曰:缺齿老胡,十万里航海特特而来,可谓无风起浪。末后接得一个门人,又却

  • 第四則&nbsp;&nbsp;德山挾複子·胡兰成

    第四則德山挾複子舉:德山宣鑒禪師到溈山要見當家和尚靈祐禪師,他挾複子(鋪以展拜,亦以墊坐)於法堂上,從東過西,從西過東,顧視云:「無、無」,便出。人是會有、為了問題想要去問,及到了那裏,忽然卻覺得什麼問題都沒有了。這裏圜悟

  • 华严法界玄镜卷下·澄观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观曰。次以事望理亦有四句者。一事法与理非异故。一尘全匝于理性。二事法与理非一故。不坏于一尘。三以非一即非异故。一小尘匝无边真理。四以非异即非一故。匝无边理而尘不大。思之。释曰

  • 你往何处去·显克维奇

    长篇小说。显克微奇著。作于1896年。故事发生在尼禄统治下的古罗马帝国,通过一个贵族青年维尼兹尤斯和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少女莉吉娅曲折的爱情故事,反映了暴君尼禄对早期基督教徒惨绝人寰的迫害——角斗场中血肉横飞,

  • 本草择要纲目·蒋居祉

    本草类著作。清蒋居祉辑。二卷。居祉,字介繁,新安(今属安徽)人。博学多识,兼通医学。蒋氏认为 《本草》、《素问》、《难经》并重。鉴于各家本草繁芜不精者多,应使繁简适宜,选择必用要药三百余种编辑而成。其子澣于康

  • 腐蚀·茅盾

    茅盾著。1941年连载于香港《大众生活》,同年上海华厦书店印单行本,解放战争时期曾在大连、长春、太行、晋察冀等地区出过多种版本。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腐蚀》是一部日记体长篇小说,是一部“暴露书”,如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