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尚同上第十一

子墨子言曰: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是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至有馀力,不能以相劳。腐馀财,不以相分。隐匿良道,不以相教。天下之乱,若禽兽然。

夫明虖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天子、三公既以立,以天下为博大,远国异土之民、是非利害之辩,不可一二而明知,故画分万国,立诸侯国君。诸侯国君既已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其国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正长。正长既已具,天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上有过,则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荐之。上同而不下比者,此上之所赏,而下之所誉也。意若闻善而不善,不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弗能是,上之所非弗能非。上有过弗规谏,下有善弗傍荐。

下比不能上同者,此上之所罚,而百姓所毁也。”上以此为赏罚,甚明察以审信。

是故里长者,里之仁人也。里长发政里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必以告其乡长。乡长之所是,必皆是之。乡长之所非,必皆非之。去若不善言,学乡长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学乡长之善行。则乡何说以乱哉?”察乡之所治者,何也?乡长唯能壹同乡之义,是以乡治也。乡长者,乡之仁人也。乡长发政乡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者,必以告国君。国君之所是,必皆是之。国君之所非,必皆非之。去若不善言,学国君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学国君之善行。则国何说以乱哉?”察国之所以治者,何也?国君唯能壹同国之义,是以国治也。国君者,国之仁人也。国君发政国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必以告天子。天子之所是,皆是之。天子之所非,皆非之。去若不善言,学天子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学天子之善行。则天下何说以乱哉?”察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天子唯能壹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以治也。

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天,则菑犹未去也。今若天飘风苦雨,溱溱而至者,此天之所以罚百姓之不上同于天者也。是故子墨子言曰:古者圣王为五刑,请以治其民。譬若丝缕之有纪,罔置之有纲,所连收天下之百姓不尚同其上者也。

猜你喜欢
  周书·酒诰·佚名
  第二十六卦 大畜 山天大畜 艮上乾下·佚名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三·吕柟
  论学卷一·李塨
  九经辨字渎蒙卷四·沈炳震
  卷二十三·李明复
  卷四十一·江永
  刺孟篇第三十·王充
  卷一百八十九·佚名
  卷九十九(元魏三藏法师佛陀扇多译)·佚名
  卷十·佚名
  卷三·佚名
  卷第六·佚名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三义疏下·智旭
  般若守护十六善神王形体·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附朱性夫补抄龚子敬遗诗·龚璛

    (元)龚璛 撰送李孔言上舍北游士也今安用何为志必行将无因技术亦可遂功名漫把□□厯还称国子生悠然燕市酒此日看升平次贡仲章虎丘韵逺客喜旧交相逢乗兴游轻帆不用楫出郭望林丘旭日时来暑春服何清修涉世儒生腐寻芳僧寺幽

  • 精华録巻三·王士祯

    刑部尚书王士祯撰古体诗眉州谒三苏公祠蟇颐山色腴不枯玻瓈江水如醍醐眉州城郭刼灰后水塍漠漠成榛芜邮亭下马询老卒苏公故第城西隅旋来束带荐苹藻辰良何必烦神巫往者此地铁脚乱【顺治初有贼据眉号铁脚蛮】高门大宅皆焚

  • 路史卷三十七·罗泌

    发挥六尧舜用人尧舜皆圣人也,其为治,则既无不同者矣,然稽所以为治,何其异邪?方陶唐氏之用人也,必须佥举而后举之,又必反覆难疑,然后用之,至于虞氏。咨俞一出,诸已有其举之莫或废也。未尝一言,以疑其臣下举之之私,与人材之滥者。朝

  • 卷之七百四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一○八札光绪二年五月十八日一一三○五-一·佚名

    福建按察使张,饬淡水厅造报参罚事件札淡水厅(注一)钦加布政使衔、福建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统辖全省驿传事务、策勇巴图鲁张为饬催造报事。照得奉准部咨,文武各衙门,应将已未开报参罚事件,按月分造确册

  • 豫章文献王萧嶷传·李延寿

    豫章文献王萧嶷,字宣俨,是齐高帝的第二个儿子。宽厚仁慈、弘博高雅,有成大器的度量,高帝对他特别钟爱。在宋朝做官担任尚书左户郎,钱塘令。高帝击破薛索儿,改封在西陽,而把他先前的爵位赐给了萧嶷,为晋寿县侯。后来担任武陵内

  • 结论·梁启超

    新史氏曰:吾侪读史何为乎?察往以知来,鉴彼以诲我而已。吾读泰西列国近世史,观其事业及其人物,无不使吾气王而神往,而于意大利建国史,尤若养养然有所搔抓于余心,趯趯然有所刺激于余脑。使余笑,使余啼,使余醉,使余舞。余求其故而不

  • 通制条格卷第三十·拜住

     营缮  造作至元二十八年六月,中书省奏准《至元新格》:诸营造皆须视其时月,计其工程,日验月考,毋使有废。惟夫匠病疾、雨雪妨工者除之。其监造官仍须置簿常切拘检,当该上司时至点校,不致虚延日月,久占夫工。诸造作物料须选

  • 238.萨尔浒大战·林汉达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又花了两年多时间整顿内部,发展生产,扩大兵力。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召集八旗首领和将士誓师,宣布跟明朝有七件事结下了冤仇,叫做“七大恨”。第一条就是明朝无故挑衅,害死了他的祖父和父亲。为了报仇雪恨

  • 卷一百四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四十六刑部二十一南京刑部见今十三司带管衙门浙江清吏司大名公主府      光华郡主府魏国公        英国公宁阳侯        广恩伯广宁伯        襄城伯安平伯 

  • 地理志二·佚名

    珍山郡◎珍山郡:知郡事一人,本百濟珍同縣,新羅爲黃山郡領縣,高麗爲進禮縣任內。恭讓王二年庚午,〈大明高皇帝洪武二十三年。〉以高山監務兼差。本朝太祖二年癸酉,以安太祖胎室,陞知珍州事。太宗十三年癸巳,例改珍山郡,別號玉溪

  • 卷三十三·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三十三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三十三日月蕙田案大戴礼保传传天子春朝朝日秋暮夕月国语天子大采朝日少采夕月周官典瑞王搢大圭执镇圭缫借五采五就以朝日玉藻天子朝日

  • 第六卦:《讼卦》·佚名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白话】《讼卦》象征打官司:这是因为诚实守信的德行被阻塞,心中畏惧有所戒备引起,坚守正道居中不偏会有吉祥;坚持把官司打到底则有凶险,如有德高望重的大人物出现

  • 轻重第十四·桓宽

    【题解】轻重之学,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政治、经济理论,内容包括比较广泛,举凡古代封建国家权衡轻重所采取的政治、经济、财政、贸易的政策或措施,均属于这一理论的应用范畴。这次盐、铁会议中,突出地反映了汉武帝所制定的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六十五·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五分根栽品第二十二之二   爾時善現便白佛言.此諸菩薩行甚深義。佛告善現.如是如是此諸菩薩行甚深義.善   現當知此諸菩薩能爲難事.謂所行義雖復甚深而於聲聞獨覺地法能不作證。

  • 卷第三十五·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三十五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大乘论藏 释经论第一之二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四十卷北作六十卷) (南颇牧用军最北用军最精宜威)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将释经义,总

  • 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智顗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记辩法相第一夫行人欲度生死大海。登涅槃彼岸者。必须了达妄惑之本。善知至道出要。妄惑之本。是即意之实际。至道出要。所谓反照心源。识之实际即是正因佛性。反照心源即了因也。而此二因。

  • 龙朱·沈从文

    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均作于1928年秋冬。1931年8月上海寻乐轩初版。收《龙朱》、《媚金·豹子·与那羊》等短篇小说5篇。主人公龙朱是湘西白耳族苗人中最出色的美男子,一个勇武、智慧的武士。一次,他和对山女人对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