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

高峰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卷之二

六祖院住持小师 如瑛 编

入坛佛事门

加持法事陈情文

恭闻佛真法身犹若虗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言念臣僧某甲。幸处中华叨为释子。荷天地包含之德。感君师颁训之恩。意悟宗乘心无退转。昔日阿难遗教洎僧俗以均沾令辰。信士崇因冀存亡而获利。於是冥阳会阐水陆筵开。以臣僧某甲禀性虽愚持心不昧。准灵鹫世尊之教旨。依天台智者之科仪。虑宣扬而无序无伦。恐赞祝而有疎有谬。预陈情素。冒渎觉皇。伏冀慈悲曲垂庇佑。庶使心持法印。中存微妙之自然。口诵真诠。上达圣聪而不外。今则法筵肇建。望赐护持胜会周圆。恭伸忏谢。但臣僧某甲诚惶诚惧。激切屏营之至。

净三业文

切以银河耿耿。玉漏沉沉。一天之斗转星移。万里之风清雾卷。初演渔山之法乐。乍燃鸡舌之明香。击法鼓而吹法螺声闻远迩。礼梵容而歌梵呗迎集圣贤。果簇金盘似沩山而拾得。花攒宝器如善慧以持来。一善才兴。万愆俱雪。身心垢净凭法水以涤除。忿恨业消仗慈风而荡去。致使色身清洁。庶令法体圆明。戒行孤高。慧心不昧。信士伸拳拳之祷。缁流严肃肃之仪。恭谨一心。各净三业。 即请净三业真言。

切以漏滴铜壶。星移银汉。正天籁初沉之际。当尘劳暂息之时。金炉燃遍界之香。玉磬击遏云之韵。花簇簇锦簇簇。灯煌煌烛煌煌。高扬向上宗乘。大作无边佛事。当使身口意业以清净。要令戒定慧根之圆明。教有真言。即当持诵(同前)。

夫以道场冰洁。众志葵倾。焚戒香定香慧香解脱真香。洒佛水法水僧水摩诃演水。花簇三春之锦。灯燃一汉之星。玉磬鸣时振鸿音而戛戛。金铙响处等渔梵以锵锵。道风开优鉢之花。德雨润苾蒭之草。六尘内净而性识圆明。五浊外蠲而法身清净。愿鉴一忱之凡恳。当持三业之真言(同前)。

切以法自心生。心随法变。若能一念清净。是故十方湛然。若皓月之当天。状芙蕖之出水。菩提智性本自圆明。烦恼客尘妄生分别。强去猕猴贪水石。迷来浪荡拾花针。回光皆在於当人。洁净须凭於秘呪(同前)。

金鸭香飘腾瑞气。玉虫灯布灿祥光。欲洁净於六尘。当涤清於三业(同前)。

涂香灌掌语

净澄三业已。内外垢皆无。体同诸如来。身意悉清净。次以涂香清净水讽诵灌掌陀罗尼曰 伽陀。

一滴涂香才点处。六尘垢秽尽消除。次当归命薄伽师。惟愿慈悲垂加护。 讽真言。

祝香文

切以法身不动。凡有感以皆通。圣眼非遥。故无求而不应。欲达十方之信。须传五分之香。是香也。福根种就。心地栽培。清奇本自天然。雕斵岂由人力。兰麝丛中推第一。旃檀林里擅无双。焚时瑞气爇金炉。散处祥云飞玉殿。一缕之寒烟才起。十方之诸佛遥闻。薰成戒定慧香。普献上中下界。欲传妙偈。庸藉洪音。

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光明云台遍法界。供养十方无量佛。供养甚深微妙法。供养四果罗汉僧。供养合会诸圣贤。见闻普薰真常乐。法界人天亦如是。

香奉献供养佛法僧。弟子今将香奉献。一切众生亦复然。常愿在佛前。

道场初启。香室先兴。腾腾瑞气为台。靉靉祥云作盖。供养佛法僧三宝。闻达天地水万灵。若将表於寸诚。用先焚於百和(同前)。

是香也。檐卜名高。旃檀价重。爇金炉而祥烟靉靆。通璇宇而瑞气氤氲。遍彻十方三宝之前。远达四府万灵之上。通凡心之至恳。为众善之妙门。

是香也。希奇种性。清净根株。或称鸡舌之名。或摽牛首之号。可以灵山达信。海藏通真。薰成戒定慧香。普献佛法僧宝。

安慰文

梵音才起处。法乐乍鸣时。金声震动於山河。玉偈潜惊於天地。切虑诸方。禁忌此处。龙神宁无怖畏之情。庸仗慰安之力。我佛如来教藏中有安慰土地真言。谨当持诵。 伽陀。

岳渎山川诸灵贶。此间土地众龙神。才闻宣演妙真言。各镇方隅生欢喜。 讽真言。

恭闻巍巍金相。皎皎玉毫。道为三界之师。德作四生之父。行则梵王前引。动则帝释後随。菩萨周围。修罗外护。万亿幢旛闪闪。百千锣鼓喧喧。破荡风云。沸腾江海。乾闼婆兜鍪发焰。夜叉众戈戟生寒。才至门庭恐惊禁忌。我佛如来教有安慰土地真言。谨当持诵(同前)。

净水文

法筵光启。诚意精虔。欲迎诸圣以来临。必藉四方之清净。故凭法水灌洒道场。其水也。崑仑孕秀。河汉流芳。莲华香里碧波寒。杨柳枝头甘露洒。蓬岳之三山对揖。曹溪之一派长流。鼓祥风而玉皱千江。翻骤雨而银推四渎。禹门春暖鱼透三层。庄海秋高鹏搏万里。七宝池中标玉字。九龙口里浴金仙。群生藉此润焦枯。大地因兹消垢秽。用凭佛水。普洒法筵。荡除万劫之昏蒙。永获一真之清净。 伽陀。

菩萨柳头甘露水能令一滴洒十方腥膻垢秽尽蠲除令此道场悉清净 讽真言。

夫水也。灵派自高。妙源谁究。四海月明夜湛湛乎玉洁[泳-永+水]清。九江风静时浩浩乎霜飞雪莹。滋乎小。滋乎大。无所不宜。决之东。决之西。何方不利。曹溪旧传一滴。药山曾指四来。上善推其嘉声。良柔全其真性。滴之乃骨毛轻爽。可以除有漏之尘烦。饮之则心胆清凉。可以消无边之热恼。是以甘露王碧琉璃瓶内。观自在绿杨柳枝头。洒之则点点无私。沾之则时时有润。用凭佛水。普净法筵(同前)。

是水也。方圆随器。盈虗任时。春泮冬凝。坎流艮止。浩浩乎妙源莫测。滔滔乎灵派难穷。碧涧藏龙。寒潭浸月。或在君王龙笔下化作恩波。或居菩萨柳枝头洒为甘露。一滴才飞。十方俱洁(同前)。

去秽文

切以物之利地也其情常混。水之成道也其心善渊。修诸六府则全所养之宜。配以五行则尽所润之美。动则轻风生浪。静而皎月澄辉。仰如来兴造化之功。本军吒利加持之力。化此德水作诸净涂。天不爱其道降而为甘露之祥。地不爱其宝涌而为醴泉之瑞。无一物不被沾濡之惠泽。使十方皆为清净之道场。教有伽陀。去其秽污。

地水火风合阴阳而并立。腥膻秽垢混凡圣以同居。烦恼忧深。爱憎业重。每被四蛇煎逼。又为二鼠侵凌。五盖未除。八垢难去。故凭法水而涤荡一切昏蒙。密藉真言而蠲除万般秽浊。

普变文

切以香云靉靆。花雨缤纷。梵音响震於九天。法乐声喧於十地。旛幢杂彩平分三岛。烟霞灯烛交光移下。一天星斗六和罗列。三德宣扬。大开香积之厨。普献仙源之果。金言高演。玉轴频宣。装严於紫磨相前。铺设於碧莲台畔。迎请千贤万圣。归依五眼六通。望法驾以光临。迓香车而下降。切虑所陈供养难使遍周。须仗真言悉令充足。 伽陀。

佛赐阿伽甘露水。僧持变化不思议。一财一食量无边。万圣千贤皆充足。 讽真言。

赞三宝文

恭惟佛宝者。积广大因。成满月相。功高无上而不可极。行深无际而不可穷。皇矣金粟如来。大哉毗卢尸祖。昭彻自效。独行最真。道将莫测而其测愈深。功将莫传而其传愈远。不生不灭巍巍坐断涅盘城。无古无今寂寂不离安养国。演三乘法谛於金刚座上。开四无碍辨於鹿野苑中。伏波旬外道而屈膝受降。驱猛虎毒龙而敛威驯伏。日月出矣晃如眉际之毫光。江汉濯乎浩若胸中之教海。涅不缁而磨不磷。德将同於大虗。火不爇而水不濡。行将固於金玉。处妙有而不有。居无为而不为。天龙恭敬而未甞解颜。帝释钦崇而何曾外顾。端严甚微妙。号曰天人师。泽浸无垠。化施不宰。说法则言近而旨远。启教则源深而流长。名差别而有法身报身。世数异而论大劫小劫。现神通则高七多罗树。示妙相则过须弥山王。确其然乎。信不诬矣。伏愿暂别水轩月殿。缓乘风马云车。旌[施-也+童]耀五彩辉华。仙乐播八音嘹喨。放玉毫而照群品。洒甘露而润焦枯。既有感以皆通。顾何求而不应。仰惟圣驾。俯降道场。

法宝者。大觉遗言。群生法乐。甚深奥义。秘密玄文。龙王敬而海藏收。帝释钦而天神捧。阿蜀王亲写者三藏刺血抽毫。梁武帝顿悟者一诚度僧建寺。言其远则有裴相国训圆觉之义。白居易书光明之文。语其近则有王舒王译金刚之词。张无尽注法华之论。五千余卷之贝叶洋洋乎哉。一十二部之梵书浩浩如也。诵之者如瞽刮膜忽覩青黄。悟之者如天去云灿见星斗。翻译既凭於罗什大士。显灵须仗於法兰上人。亘古繇今经天纬地。其事则思而隐。其言则曲而中。为一切生死之权门。作万世不刊之典要。昔日灵山会上惟闻付与饮光。当时大庾岭头岂凭传与神秀。钦载护持者国王帝主。使丕图而并固乾坤。信受奉行者土地人民。获洪休而克昌厥後。可以为三途之惠炬。可以为六道之梯航。簧鼓其词者譬如把火烧天空自委苶。赘疣其说者犹似仰空射箭徒招陆沉。所谓尽精尽微不增不减。有如此者其功成哉。伏愿象驾峥嵘远远负离华藏海。龙王踊跃駸駸捧出水晶宫。玉函开而檀轴铮鏦。宝氎舒而墨光灿烂。回鸾鼓舞。返鹊毰毸。如云汉以为章。若大观而在上。庶使手披目覩去妄念而达正宗。意想心持契本源而悟真谛。中怀激切不自皇宁。稽首归依。虔诚拜请。

僧宝者。因心修慧。缘性悟宗。欲超十地而先学十科。欲透三关而先明三业。不羇世态离绝攀缘。宛然尘垢之外而物莫能撄。泛若不系之舟而道将自化。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诬。久居知识之丛林。深造祖师之阃域。日将月就。修行如履於坚冰。进道若初成山如覆於始篑。灌花引水摘叶寻枝。身如出岫之浮云可知自在。志若摩天之鵰鹗始信孤高。咄下悟玄机。捧头明要旨。有喝散白云之意气。有打破虗空之钳鎚。卷舒立方外乾坤。纵横挂域中日月。以柔弱谦下为表。以蕴空括澹为宗。续焰联芳传衣嗣祖。十问而九不答。目击道存。一喝而三日聋。言由在耳。修己於己独取後。爱人於人未甞先。乘般若舟而游阿耨池中。抱兔角杖而息珊瑚树下。眉垂一握雪坐来惟觉瀑潭秋。衲拥半肩云行处渐离尘世远。是非双泯。名利两忘。或默或语而性自明。不有不无而心自确。诚哉是也。亶其然乎。伏愿高卷云衣。跨玉麒麟而暂离禅席。缓挑囊鉢。携楖栗杖而略下绳床。随步散香花。纵意吟风月。蹑五缀玉盂渡海。飞六鐶金锡凌空。愿临娑婆世界证明。休向百尺竿头进步。我今稽首恭俟来临。信士鞠躬虔诚拜请。

信心肃穆。缁意精专。楞伽韵彻於三天。般若声闻於十地。大雄垂世如月现於澄潭。圣力兴慈似声传於空谷。四生慈父。三界医王。应供於天上人间。利济於他方此土。作希有之佛事亘古穷今。阐最上之法门超凡入圣。端坐於千花台上常放白玉毫光。声遍於十方界中广布黄金色相。千百亿身而示现有感皆通。三十二种以庄严无方不见。是夜法筵启建。胜会精严。先迎佛法僧三宝为作证明。次召天地水万灵俯垂享鉴。伏愿放玉毫而晃耀。舒金色以光辉。百千圣众参随。万亿神灵围遶。皆依次第降临道场。不舍慈悲证明功德。

赞护法文

参随三宝。护法四王。显圣德以昂藏。挺神仪而伟异。杖宝劒而妖魔碎胆。撼金铃而外道寒心。壮气腾腾。威风凛凛。动则旌旗蔽日。行则戈戟森云。顾盻五岳倾。叱咤万灵伏。现神威而莫测。护教法以长存。功实难量。德难具述。受今虔请。愿赐降临。

大轮结界文

切闻佛慈广大赞莫能穷。教法流传。求之心应于之夜。宝香轻喷。银烛高辉。然恐外道天魔别生遮障。使此灯光香气未获通闻。须凭我佛威光。令得法印成就。庶使天魔拱手外道归心。拥护道场严持坛界。今则金铃慢撼宝杵盘旋。歌扬海潮之音。讽诵竺乾之呪。敢借一轮净地。结成百宝坛场。先当召请六天王。次诵瑜珈五部教。伏愿三身调御四智能仁。同赐降临证明结界。

(举)本师释迦(众和)牟尼佛(跪膝举铃云)。

释子特宣金口教  惟凭我佛玉毫光  陈请法驾护道场  是仗真言秘密偈  声声上彻天仙界  句句下开地狱门  若有魍魉及邪魔  立殄归降於正道  欲求严洁十方界  先须启请六天王  闻宣秘语降临来  证我加持结坛界

谨爇眀香。稽首和南。一心奉请千百亿化身本师释迦如来。光含万像。德庇四生。巍巍光降道场。历历证明结界。信士虔诚。躬伸设拜。

上来迎请六方天王降临道场。为今宵夜代佛行持法事。臣僧结定六方界。莫与邪魔侵道场。能令法席镇光辉。赞演如来真实议。香烟起处为界。灯光照处为界。香水洒处为界。梵音彻处为界。铃声振处为界。铙锣响处为界。结天界。结地界。结方隅界。须凭功德。已遂周圆召三界圣。聪望万灵感格。今依科教。禀奉遗言。先陈启请。次诵真诠。伏冀洪慈。密垂加护(就举铃云)。

奉请恒沙悉地众  法身圣者大轮王  瑜伽五部曼拏罗  灌顶金刚为上首  一身现出百八臂  手手皆结陁罗尼  涌大火头霹雳声  降伏妖魔诸外道  空中跳踯轮刀劒  口中哮吼似雷鸣  回睛转眼掣电光  忿怒攒眉实可畏  有大神通自在力  随声应念尽遥闻  来往由如一刹那  圣者威雄不可测  手持金索降魔杵  足踏宝石镇阎浮  童子四面散天华  来结道场三昧界  大轮圣者降临来  大轮圣者降临来

为今宵夜代佛行持法事。臣僧(某甲)一心请(起身巡座念真言云)。

南无悉揭哩耶坠尾伽南娑婆达多誐多南怛枳多唵毗卢神毗卢施摩诃斫伽罗拔折哩拔折那萨多萨多娑罗帝娑罗帝怛罗曳怛罗曳毗多摩尼三[口*半]叱宁达罗摩哩悉羯哩耶娑婆诃

天阿苏罗药叉等  来听法者应志心  拥护佛法使长存  各各勤行世尊教  诸有听徒来至此  或居地上或虗空  常於人世起慈心  日夜自身依法住  愿诸世界常安隐  无边福智益群生  所有罪障悉消除  远离众苦归圆寂  每用戒香涂莹体  常持定服以资身  菩提妙果遍庄严  随所住处常安乐  菩提妙果遍庄严  供主虔诚常安乐  菩提妙果遍庄严  合道场人常安乐

六方拥护有鎡基  十道归降无尽期  如违三宝真诠教  头破七分似阿梨

是夜道场严净结界云周。先迎三宝为作证明。次召万灵望垂降驾。供主虔诚。恭身拜请。

高峰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卷之二

猜你喜欢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六卷·慧远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四·佚名
  说无垢称经卷第四·佚名
  卷第九十九·佚名
  林野奇禪師語錄卷第三·通奇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三·念常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卷下·窥基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九·楚石梵琦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玄奘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四·法藏
  三坛传戒正范卷二·读体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十之一·智旭
  碧岩录卷第三·圆悟克勤
  卷第七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江西诗派小序·刘克庄

    [宋] 刘克庄 撰         山谷国初诗人,如潘阆、魏野,规规晚唐格调,寸步不敢走作。杨、刘则又专为昆体,故优人有寻扯义山之诮。苏、梅二子,稍变以平淡豪俊,而和之者尚寡。至六一、坡公,巍然为大家数,学者宗焉。然二公

  • 卷三百十 元豐三年(庚申,1080)·李焘

      起神宗元豐三年十一月盡是年十二月   十一月己丑朔,翰林天文院言,日食,雲陰不見。又言,巳時六刻,雲開見日,不及所食分數。宰臣王珪等上表賀。(舊紀書日食不見,新紀削去。)   辛卯,詔提舉教習馬軍所,見教諸將下馬軍兵級,除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五·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一百四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刘喜奎钟情差遣官·宣南吏隐

    赵在湘川行,间寂寞。曾纳鄂人钱雅文之养女为妾,以慰客怀。回津之后,忽又垂涎于女伶刘喜奎,常于晚间招之入署。演戏一折,赐金一千八百不等,初意将纳之下陈矣。某年在保庆寿招待员中有蔡成之其人,陆军部之差遣也。喜奎自京奉召

  • 卷之一百七·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一百七 传第九十一 哈密回部总传 哈密回部在嘉峪关外至 京师七千一百八十里东界喀尔喀西界吐鲁番南至沙碛北至天山界巴里坤邑十有三曰苏们哈尔辉曰阿思塔纳曰托和齐曰拉卜

  • 评鉴阐要卷六·乾隆

    唐代宗仆固怀恩反纲仆固怀恩之反虽骆奉仙辛云京激成然皆由代宗不从顔真卿李抱真之言用郭子仪为镇抚以致披猖若此及乎怀恩拒命逆子伏诛乃云信不及人勲臣颠越益形昏愦可笑耳养仆固怀恩女册为崇徽公主嫁回纥目怀恩反叛即

  • 附录二·恽毓鼎

    恽毓鼎奏议选。经济特科敬陈管见折。(〔光绪〕戊戌年正月二十七日)奏为经济特科宜议登进之途,以展人才而收实用,敬陈管见,恭折仰祈圣鉴事。臣伏读本月初七日谕旨,举行经济特科,试以所长,听候擢用,所以破庸陋拘孪之习,求专门异等

  • 杜僧明传·姚思廉

    杜僧明字弘照,广陵临泽人。身体矮小,可胆气过人,果敢有力,爱好骑马射箭。梁大同年间,卢安兴为广州南江督护,杜僧明与哥哥杜天合以及周文育都被卢安兴劝导,请他们一同前往,接连征讨俚、獠,立有战功,担任新州助防。杜天合也有才干

  • 卷六十九·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六十九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官制上仁宗论详定官制    刘 敞臣等昨奉敕为翰林学士韩绦上言国家奄有四海承平百年官制未修方苦其陋欲望讨论唐百官制

  • 卷十四·程川

    <经部,五经总义类,朱子五经语类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十四钱塘程川撰易十四上经七屯利建侯此占恐与乾卦利见大人同例亦是占者与爻相为主宾也曰然但此亦大槩如此到占得时又看如何若是自卜为君者得之则所谓建

  • 学蔀通辨卷之七·陈建

    续编上此卷所载着佛学变为禅学所以近理乱真能溺高明之士文饰欺诳为害吾道之深也朱子曰佛教初入中国只是修行说话如四十二章经是也初问只有这一卷经其中有云佛问一僧汝处家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问弦缓如何曰不呜矣弦急如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七·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二分正定品第八十一   [一]爾時具夀善現白佛言.世尊.是諸菩薩摩訶薩爲住正性定聚爲住不定聚耶。佛告善   現.是諸菩薩摩訶薩皆住正性定聚.非不定聚。具夀善現復白佛言.是諸菩薩摩

  • 唯识三十论题前谈话·太虚

      ──二十五年四月在武进佛学会讲──  这唯识三十论的中心理论,即是阐述“唯识”。没有讲到论文以前,先检讨他的历史发展,明了论的内容──特殊的学理,以作佛学全学程的思想体系之研究,和观察唯识学在佛学上之位置;更

  • 苏悉地羯啰经卷中·佚名

        大唐中天竺三藏输波迦罗译  扇底迦法品第十三  扇底迦法。补瑟征迦法。阿毗遮噜迦法。前虽通说。犹未能周。今更重宣广其义理。此三种法速成者。应当如法次第行之。若扇底迦念诵及作除灾护摩法者。归命三

  • 卷第三十九·普瑞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三十九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疏第九总释名题等者总字二释一所释题为总故次疏云今初总题包於别义则一总题包众多之别义此对所诠名总又疏序云大方广佛华严经即无尽修多罗之总名以虽展至无尽皆名大

  • 第三十二章 上生兜率宫·佚名

    大塔之伞盖工事,涂垩工事未完之时,王已罹近死之疾。(一)彼[王]由提伽瓦毗[村]令呼其弟提沙来言:&ldquo;大塔未完,终其工事!&rdquo;(二)以兄[王]罹重病故,彼令缝工以净白布造覆布,令掩其塔,(三)令涂工于其处作水满瓶之列,[以描]扩五指掌之列,使

  • 神相铁关刀·陈抟

    相术书。假托宋陈抟撰。山阴梧冈山人订。为近世坊间流行的相书之一。为江湖术士所习用。《神相铁关刀》涵盖了相学的四大类基本内容:一是基础类,包括十三部位、流年运气、五星六曜、五岳四渎等;二是综合类,包括精神、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