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警语序
警乃醒觉之义,或云惊也。譬有贼瞰巨室,主人张灯夜坐堂皇之上,謦欬作声,贼惧不能便,稍尔昏睡则乘间而入,橐为之倾。故严城击柝,刁斗鸣辕,卒有变而无虞,以其警备于机先也。
人有生死大患,乃万劫不醒之长梦,况亦为贼媒,日劫家宝,不有大觉之雄痛语警醒,则终身醉梦,了无悟日,非但睡时做不得主,即白昼开眼,魔语尤甚。故博山大师乘悲愿力,来作大医王,用一味伽陀,遍疗狂狷业病,故有示禅病警语五章,直捷简当,把参禅骨髓中病都说透过,其开示做工夫语,最为吃紧,真是禅门一种切要新书,亦救世之金丹九转也。
夫禅也,假名无体,何有病乎?盖参禅人多起执情谬解,被心意识哄杀,不向机境上求,便向学解中讨,或被古人言句碍膺,或向死水里浸杀,或坐在无事甲里;不是灵利心死不得,便是痴着心转不得,故命根难断,生灭宛然,通身都是我病,非是禅有病也;甚则成枉着魔,佛亦不可救,此名业病,亦非禅病也;假饶死得种种心,不肯做工夫与法身理相应,不曾踏着向上关捩,坐在饭箩里轻安自在,只个轻安正是禅病。故僧问古德:如何是清净法身?德云:无量大病源此语,如栗棘蓬,吞吐诚难。古人从真参实悟中,病过一番来,其垂手处自不乱下针锥,要个绝气息识痛痒底汉,方肯诊视。是以识病乃能去病,调己然后调人,可谓三折肱为良医欤。
博山大师自来参究此道,极是融通,凡有言句,皆中肯綮,非故为高妙玄着之谈,使人不知,乃平日亲证实履境界,见到说到,行到用到;其义理精明,辨才无碍,所以快说禅病,如握秦宫玉镜,照见群僚肝胆,一毫隐讳不得。古今踞曲盝床,称善知识说禅者,如师之妙罕俪然。
禅病最难说,说亦不能尽,何哉?病即法身之病,法身无数,病宁有极?善救法身病者,以病为妙剂,以病为家常茶饭,以病为贴肉汗衫,在善葆之而已。古人于病假中游戏而为佛事,盖看破法身无主,病自霍然。故洞山道:“老僧看时不见有病,特由妄想执着,故禅病竞生”。昔佛说楞严,五蕴魔事及外道遍计,即是今人禅病中事。然着即成魔,计则名外,不着不计亦为病,所以云:“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法华云:有一导师,善知通塞险难道路,故能导彼众人,前至宝所。
然则大师此书,正末世舟航,初心径路,岂但有益于今日,亦有补于将来。决欲参禅做工夫,求大悟门,肯细观此书,大有相为作略:能使疑情发不起处发起,病根点不破处点破,如披沙露宝,要渠自取,如开雾见天,使人不迷;截路中有出身之路,死句里有活人之句,如圆珠走盘,不滞一语。其妙用如此,人人知此用心,可以坐睡见道,不费许多草鞋钱,直到大安乐田地,与佛祖同一鼻孔通风。有能以此自警者而警众,复以此自愈者而愈人,亦名现在医王,使祖师命脉流通,国脉与慧脉并固,庶不负大师垂示之方便愿力云尔,是为序。
万历辛亥岁孟秋月信州弟子刘崇庆和南题
猜你喜欢 诸寺方丈暨众耆宿请启·如玺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一·玄奘 卷第二十二·白岩净符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十二·海明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十三·法藏 卷五十四·彭绍升 第二十二卷·佚名 祖师道影传赞记(附)·德清 虚堂和尚语录 第九卷·智愚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三·湛然 重刻宗范序·钱伊庵 卷第十一·佚名 卷第八·元来 方外之交·佚名 卷一百七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