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重刻宗范序

光绪丙戌。岁聿云莫。葭灰既动。瑞雪盈尺。友人杨仁山邮寄是集来吴。同参灵虚道人招余往勘。余见其格律精严。取裁的当。不禁踊跃赞叹曰。伊庵前辈可谓先得我心矣。适有禅客在座。略顾册目。便不启阅。少顷询曰。是篇何人所辑。已得正悟否。灵虚子答云。此公打破漆桶。於向上一着亲入密藏。深叹禅河泛滥。后人无从问津。因於太虚空中倏钉个楔。有定据。无准则。俾人由此契入。不致为黑风噩浪吹入罗剎鬼国。是亦苦心士也。客曰。宗门下事。如电光石火。快便难逢。神龙天马。尚难彷佛。范云乎哉。余应之曰。然子言诚高矣美矣。第徐六担板。见尚未圆。诚能死尽偷心。深入堂奥。必不斥此篇为剩语。客曰。何谓也。余曰。千七百则公案。古人判为烂葛藤。但参学之士。咸如二祖。一言契悟。即证无生。匪特千七百可聿付祖龙。即三藏十二部亦可投之巨浸矣。何则。脚跟下事。本无实法。只要灼破面门。立地构取。则教网纲宗。皆为灵龟迹耳。安所谓范乎。苟不如是。中下之士。智劣心浮。闻多罗一言半偈。如蚊上铁牛。及阅古德机缘。又复汗牛充栋。求其义严旨该。可以契入者。诚不可得。则是集如见角识牛。望烟知火。循类以求。因指见月。较之重溟浩瀚。欲渡无筏者。不啻霄壤矣。客曰。范之义敬闻命矣。终以贯教。其旨云何。余曰。此更作者不得已之苦衷也。参学得悟。如梦里拾金。缘无始气习顿难[泳-永+(翦-月+(耳-一))]净。所谓风停波尚涌。理悟念犹侵也。若不经大冶洪炉锻炼净尽。终是说食不饱。古虽有眼正不贵行履之说。亦祇一期方便。况今古相勘。岂只日劫百倍。如不假弥陀大愿。生入莲花国中。则他日一阴现。依旧落他圈缋。故智如永明。尚有角虎之喻。古来禅德末后归重持名者。不可缕指。后人千万弗及。安可一悟为休。漫云我作得主。吾愿同参上士。既得正悟。正好借一句弥陀。消归秘密藏中。他日与同志诸君上品上升。泛驾於七宝池内。庶不负伊庵先生纂辑是篇接引后进之苦心也。客於是唯唯。灵虚子曰。真兄可谓语言三昧。引人入胜矣。盍不将此段因缘。载诸简端。以为鸿雪之一证乎。余应曰诺。客退。爰笔以为之序。

赐进士出身赏戴花翎补用知府特授浙江湖州府安吉县知县黔筑悟真居士李宗邺撰

猜你喜欢
  卷第八(二诵之二)·佚名
  卷四·佚名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一·佚名
  月灯三昧经卷第十·佚名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六·知礼
  鼻奈耶序·佚名
  维摩经义疏卷第五·吉藏
  第十五 优波离[问]五法·佚名
  卷一 法戒录·周梦颜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二·玄奘
  四分律卷第二十七(二分之六明尼戒法)·佚名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二·佚名
  序·道璨
  普明鴛湖用禪師語錄目次·妙用
  佛说秘密相经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六十五·吴景旭

      壬后集上之上  元诗  月泉吟社  诗评曰诗有六义兴居其一凡隂阳寒暑草朩禽兽山川风景得于适然之感而为诗者皆兴也风雅多起兴而楚骚多赋与比汉魏至唐杰然如老杜秋兴八首深诣诗人阃奥兴之入律者宗焉春日田园杂

  • 卷十三·杜文澜

    卷十三离别难柳永词、万氏注云、此词俱用十二侵韵甚严、按宋韵侵第二十一部、醉思仙[醉思仙]吕渭老词、尚未散拂天香句、万氏谓、不应比前段怎惯不思量句多一字、非散字羡、则拂字羡也、按王氏校

  • 列传第二十七 李宝·魏收

    李宝,字怀素,小字衍孙,陇西狄道人,私署凉王皓之孙也。父翻,字士举,小字武强,私署骁骑将军,祁连、酒泉、晋昌三郡太守。宝沉雅有度量,骁勇善抚接。伯父歆为沮渠蒙逊所灭,宝徙于姑臧。岁馀,随舅唐契北奔伊吾,臣于蠕蠕。其遗民归附者

  • ●卷一  因革第一·王克昌

         殷梦高曰:古今以来,盛衰兴废,势若循环。开辟之初,循蜚疏仡,所纪不可得而知己。若夫《典坟》《丘索》、《禹贡》、《职方》诸书斑斑可考,至于左、史、斑、范百家传记,童而习之。其间惟是天文、地理、星纬、舆图、百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九·佚名

    万历四十年九月壬辰朔前庚寅大学士李廷机奏臣年老多病自春至今比奉 圣谕欲臣少俟今又数日非臣决去 皇上未必放臣阁臣受恩深重原非他臣比臣独殿诸臣之后而迟于尚书孙丕扬者已七月固足以明阁臣之不敢造次以礼始终亦可

  • 卷之五十·佚名

    光绪三年。丁丑。夏四月。丙戌朔。享太庙。遣惇亲王奕誴恭代行礼。内记注○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诣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甲寅。皆如之。内记注  ○谕内阁。崇厚等

  • 序·恽毓鼎

    自忌讳排比之法行,而国史为官书;朝野朝野所传闻,其軼事时见诸野史,虽或爱憎发於恩,是非生於党议,而朝局真相,亦颇存焉。毓鼎侍先帝十九年,侍螭头、领兰台,居皆史职。起居注名记言动,第录排日諭旨,而以懋勤殿內记注附益之。史馆作

  • 三十六 江宁织造曹寅奏请应于何处伺候摺·佚名

    康熙四十三年十二月十二日 江宁织造.郎中臣曹寅谨奏:臣同李煦已造江船及内河船只,预备年内竣工。臣等应于何处伺侯,伏俟圣旨,臣等慎密遵行。 朱批:已有旨了。尔等照旧例伺候。

  • 附录一·陈乃干

    徐闇公先生传东海先生传徐都御史传书鲒埼亭集徐闇公传后明封光禄大夫柱国少师都御史徐公神道碑祭大中丞闇公老祖台老社翁文祭文庚午冬书稿华亭徐闇公先生诗文集序徐闇公先生诗集后序钓璜堂存稿目录徐闇公先生传同安林

  • 历代名贤确论卷三十五·佚名

    始皇四【二世附】茅焦谏迁太后【陈黯】甘罗【栁州】韩非【温公】李斯赵髙【颍滨 东坡】蒙恬【温公 颍濵】茅焦谏迁太后陈黯曰或问古之士能直谏不君之君者其谁为最曰有谏者齐人茅焦曰夏无龙逄耶殷无比干耶曰不以之无

  • 卷十六·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史纂通要卷十六元 胡一桂 撰唐【下】德宗【文帝】适【代宗长子己未五月即位庚申建中四兴元一贞元二十在位二十六年】即位之初罢贡献罢黎园使【及乐工三百人余隷太常】却祥瑞却金银贡器出宫人【三百人】

  • 宋纪十四 太宗明皇帝中泰始三年(丁未、467)·司马光

    宋纪十四 宋明帝泰始三年(丁未,公元467年) [1]春,正月,张永等弃城夜遁。会天大雪,泗水冰合,永等弃船步走,士卒冻死者太半,手足断者什七八。尉元邀其前,薛安都乘其后,大破永等于吕梁之东,死者以万数,枕尸六十余里,委弃军资器械不可胜

  • 卷四十二·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四十二玉藻第十三之二始冠缁布冠自诸侯下达冠而敝之可也【冠古乱反布冠如字下并同敝音弊本亦作弊】正义郑氏康成曰缁布冠本太古耳非时王之法服也 孔

  • ·启蒙之道··王守仁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明&middot;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阳明平定江西的动乱后,得胜班师。此文是临行前为晓喻赣南各县父老乡亲,兴立学社而颁布的文告。刘伯颂,生平不详。蒙以养正,意为蒙稚的时候应当培养纯正无邪的品质

  • 略论朱子学之主要精神·钱穆

    中国学术有一特征,亦可谓是中国文化之特征,即贵求与人同,不贵与人异。请从孔子说起。孔子自言其为学曰:&ldquo;述而不作,信而好古。&rdquo;人之为学,能于所学有信有好,称述我之所得于前人以为学,不以自我创作求异前人为学。故

  • 志愿真诚·梁漱溟

    刚才时济云先生对于此次毕业分发出去服务的同学讲话,提出志愿真诚四字来勉励大家。志愿真诚四个字,话很平常,谁都会说;因为大家常说这个话,便几乎没有味道了。可是实在说,我们往前做事情,都要依靠这点,我想是对的。第一因为我

  • 卷上·印光

    一函遍复一函遍复(语虽拙朴,义本佛经。若肯依行,其利无穷。)(民国二十一年)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为一切上圣下凡,令其于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于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此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信,则信我此世

  • 北斗七星护摩秘要仪轨·佚名

    大兴善寺翻经院灌顶阿阇梨述  我今为末世薄福众生故。说是北极七星供养护摩次第仪则。于静室中作一水坛。或方或圆各足一肘。以茅香甘松熏陆龙脑白檀五味和合泥涂之。其坛场内安著圆炉。饮食果子分别置之。烧食谓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