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卷下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复次尊者闻二百亿化种种色华果树林细密满空。而此尊者林中现身。起是神通从空而来三绕彼城。次从空下入长者舍。尔时长者见是相已。问善无毒女言。今此所来有种种色华果树林。林中现身起如是相。入此舍者是汝师邪。女即答言。此非我师。是佛弟子名闻二百亿。此人生已足不履地去地四指。足下有金色毛表其异相。若足履地时。地即六种震动。佛曾谓诸苾刍言。汝等。当知此闻二百亿童子。于九十一劫中皆同此名。随所生处足不履地。此人由起重法精进心故福报无尽。佛说此人精进第一。是此尊者次第而来。

复次尊者毕陵伽婆蹉化大鹅车。现是神通从空而来三绕彼城。次从空下入长者舍。尔时长者见是相已。问善无毒女言。今此所来乘大鹅车现如是相。入此舍者是汝师邪。女即答言。此非我师。是佛弟子名毕陵伽婆蹉。常修悲行。佛说此人悲行第一。是此尊者次第而来。

复次尊者乌陀夷化大马车四宝庄严。现是神通从空而来三绕彼城。次从空下入长者舍。尔时长者见是相已。问善无毒女言。今此所来乘大马车四宝庄严。现如是相入此舍者是汝师邪。女即答言。此非我师。是佛弟子名乌陀夷。此人是释种眷属释种之中。有净饭王白饭王斛饭王甘露饭王。并邪输陀罗娱闭迦没哩誐惹等。六万宫嫔婇女眷属。是诸眷属广大炽盛富乐自在。此人弃舍出家修道而获果证。佛说此人于释种中端严第一。是此尊者次第而来。

复次尊者摩诃劫宾那化室尾迦四宝庄严。而此尊者乘彼室尾迦。现是神通从空而来三绕彼城。次从空下入长者舍。尔时长者见是相已。问善无毒女言。今此所来乘室尾迦四宝庄严。现如是相入此舍者是汝师邪。女即答言。此非我师。是佛弟子名摩诃劫宾那。此人弃舍家族出家修道而获果证。常出软语众所爱乐。佛说此人软语第一。是此尊者次第而来。

复次尊者难陀化大园林华果茂盛。复有鹅雁鹦鹉孔雀舍利啰俱枳罗命命等种种异鸟游集其内。而此尊者在彼园中。现如是相从空而来三绕彼城。次从空下入长者舍。尔时长者见是相已。问善无毒女言。今此所来处大园林。华果茂盛异鸟游集。现如是相入此舍者是汝师邪。女即答言。此非我师。是佛弟子名曰难陀。净饭王之子是佛亲弟。比佛身量而短四指。三十二相庄严具足。此人往昔以清净心。曾于迦叶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塔中。施一伞盖众宝庄严最上殊妙。以是因缘感胜福报。经一千五百生作转轮王。受彼胜福而不出家。乃至于今出家修道而获果证。此人于威仪中密护诸根。佛说此人密护诸根第一。是此尊者次第而来。

复次尊者罗睺罗化作转轮王福德威容胜妙殊特。眷属侍卫七宝具足。有八十四俱胝勇健步兵乌布沙陀等。八万四千最上象兵嚩罗贺迦等。八万四千调善马兵难你瞿沙等。八万四千妙宝车兵。复有无数百千侍卫人众周匝围绕。动百千种微妙音乐。宝严幢幡前后导从。大白伞盖覆轮王顶。现是神通从空而来三绕彼城。未入其舍住处空中。尔时长者见是相已。问善无毒女言。今此所来转轮圣王。福德威容胜妙殊特。象马车步四兵具足。现此胜相住空中者是汝师邪。女即答言。此非我师。是佛弟子名罗睺罗。此人是佛之子。出家学戒而获果证。佛说此人学戒第一。是此尊者现轮王身次第而来。

尔时罗睺罗即以所现转轮王身住彼空中。说伽陀曰。

今我所现轮王身以神通力故如是

如龙有力我亦然七宝四兵皆具足

此所现身而非实神通方便故随宜

长者应当如实知我是佛子罗睺罗

已获果证神通具人天供养悉归依

我依佛敕故今来牟尼大师后当至

 

说是伽陀已即从空下入长者舍。如是等诸有神通大苾刍众。咸依佛敕各现神通。次第来入长者舍中俟佛当至。

尔时世尊知时已至。即入三摩地普遍观察。于是三摩地出已。举身出现青黄赤白种种妙色清净光明。如是色光广大照耀遍舍卫国。乃至福增城中所有一切人众蒙光照者。以佛神力皆见佛身。内外映彻一切无碍。佛放光时大地震动。于是世尊著僧伽梨衣。与彼一切所应随佛。昆努钵陀那等苾刍大众前后围绕。出舍卫国往诣福增城。时娑婆界主大梵天王知是事已。即与色界诸天子众。来佛右边侍卫而行。帝释天主知是事已。即与欲界诸天子众。来佛左边侍卫而行。复有善爱音等五百乾闼婆王。奏百千种微妙音乐引导佛前。又有无数百千天龙鬼神人非人等随从佛后。又有无数天女在虚空中。各持优钵罗华钵讷摩华俱母那华奔拏利迦华天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等。及雨栴檀香末香你誐噜香多誐噜香多摩罗香等种种妙香供养于佛。又复奏彼天妙音乐。有如是等天人大众围绕而行。

尔时路次大旷野中有七千仙人先止于彼。见佛世尊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悉具足。圆光照耀如千日轮。广大巍巍如宝山现。吉祥胜相无有等比。复有微妙金色光明周遍炽盛。如是见已俱近佛前。头面礼足合掌恭敬退住一面。此诸仙人皆以宿种善根力故。而能最先见佛世尊。尔时世尊普遍观察如是七千仙人善根成熟。即于旷野中。乃为如应略说四谛法门。时诸仙人闻是法已。智慧坚固心开意解各各欢喜。即时踊身虚空高二十山峰。俱证须陀洹果。从空下已围绕世尊即同随从。尔时世尊度是七千仙人已。渐次前行将至福增城门。即作是念。此福增城有十八门。我今若从西门而入。余门所有一切人众不能见我。我今宜应于彼诸门各现佛身。随诸门入令一切人皆见佛身。我即实从西门而入。

尔时世尊作是念已。即现其身随诸门入。一一皆有天人大众周匝围绕。当佛入城门时云神通力。自然除去荆棘砂砾。一切不净悉令清净。内外香洁地平如掌无高下相。佛所行处彼彼诸门。有低小者自然高大。有迮狭处自然宽广。城中所有一切象马等类。其性[怡-台+龍]悷不调伏者自然调伏。又复城中一切人民。各各欢喜瞻仰世尊。又复以佛神通力故。其中所有盲者能视聋者能闻哑者能言。乃至诸根不完具者悉得完具。迷惑醉乱颠狂心者皆得醒悟正定不乱。为毒所中者悉离诸毒。互起恚恨者慈心相向。诸怀妊者胎藏安隐生福德子。诸贫匮者自然财宝悉得丰足。佛入城时有如是等希有之事。一切人民皆获利益。佛乃实从西门而入。

尔时世尊既入城已。摄诸化身唯一实身。至谟尸罗长者舍。时善无毒女即谓长者言。此所来者是我大师。号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是时长者并诸眷属。见佛如是神通威德种种相好。心生敬信即各头面礼佛双足。时善无毒女见佛世尊。踊跃欢喜头面礼足合掌向佛说伽陀曰。

我佛常说最上语而能调伏他语言

闻者能生清净心我不见佛深苦恼

佛悲愍故来此中我等今日得大利

我以清净至诚心顶礼如来吉祥足

 

时善无毒女说伽陀已。即取牛头栴檀香水奉佛洗足。佛洗足已处于最上庄严宝座。诸苾刍众亦各洗足次第而坐。尔时善无毒女即持清净上味饮食。自手奉上供佛世尊及苾刍众。长者并眷属亦各持食奉上于佛及苾刍众。如是次第行食已遍。佛及苾刍随应而食。是时福增城中一切婆罗门长者居士。外道尼乾陀等。无数百千人众悉诣长者舍欲观世尊。彼等意谓。长者住舍而甚迫迮不能容受尔许人众咸起碍想。

尔时世尊知其意已。即变长者舍作水精舍。内外莹彻广博严净。令诸人众各得观佛无所妨碍。是诸人众各见佛已。心大欢喜异口同音。说伽陀曰。

今此长者舍而水精所成

摩尼及真金诸宝皆映现

清净复广博如天帝释宫

各得见世尊斯为甚希有

我等一切众瞻仰住佛前

咸生清净心恭敬合掌礼

牟尼处众会如星中现月

功德所庄严是故我归命

 

尔时世尊饭食已讫。诸苾刍众亦各食讫。于是世尊不起于座。与无数百千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并余婆罗门长者居士外道尼乾陀。乃至善无毒女及谟尸罗长者。妻子眷属如是等众。周匝围绕听佛说法。

尔时世尊普为大众。如应演说苦集灭道四谛法门。佛说是法门时。诸外道中有善根成熟者。闻法欢喜生净信心归依世尊。随其所应而获利益。又复众生有得住暖位者。有得住顶位者。有得住忍位者。有得须陀洹果者。有得斯陀含果者。有得阿那含果者。有得阿罗汉果者。谟尸罗长者闻佛说法发清净心。如其所应亦得利益。善无毒女以宿善根力。及闻说法得须陀洹果。

尔时诸苾刍俱白佛言。世尊。善哉希有。此善无毒女。真是善知识。因此女故多人获益。而能如是施作佛事。佛言。诸苾刍。汝等当知此善无毒女。非唯今日于我法中为善知识能作佛事。此人已于过去佛法中。为善知识开导他人施作佛事。汝等善听我今略说。时诸苾刍受教而听。

佛言。诸苾刍。过去世中人寿二万岁时。有佛出世名曰迦叶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彼佛一时。在波罗奈国仙人堕处鹿野园中。与苾刍众俱。彼国有王名为哀愍。其王具大福德正法治世。王有一女生已自然顶有金鬘。乃为彼女立名金鬘。王所爱念。即敕后妃宫嫔眷属。养育侍卫后至成长。彼女以其宿善根力。于佛法中深生爱乐。闻佛在彼鹿野园中。即与五百宫嫔眷属围绕。往诣鹿野园中瞻礼世尊。到已至诚头面礼足。佛即如应为说法要。彼闻法已心生净信。面白佛言。我自今日乃至尽寿。常以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奉上世尊。作是白已即如其言。常以四事供给世尊。时彼哀愍王。忽于一夜得十种梦。一者梦见有一大象从窗牖出。身虽得出尾为窗碍。二者梦见有一渴人井随其后。是人宁忍于渴终不取饮。三者梦见有人以其真珠贸易于麨。四者梦见有人以其栴檀香木贸易常木。五者梦见有一大园华果茂盛。忽为猛风吹落散坏。六者梦见有诸小象。驱大香象奔走而出。七者梦见有一猕猴身有粪秽。四向驰走污诸猕猴众皆回避。八者梦见有一猕猴于一处坐。有众猕猴为作灌顶。九者梦见一张白[疊*毛]。有十八人各各执夺少分而[疊*毛]不破。十者梦见有多人众聚集一处。互相斗诤论竞是非。此等是为所得十梦。王睡觉已作是思惟。我得此梦是不吉祥。岂非于我坏寿命邪。作是念已至明旦时。即集群臣共议斯梦。是时诸臣皆悉不能定其善恶。王复召一婆罗门具说十梦。令其伺察善恶之相。婆罗门言。大王当知。此梦不祥。愿王作法破不祥事。王言。汝法云何。婆罗门言。王所爱念彼金鬘女。一切人民亦悉爱重。愿王今时以此爱女。破身出血流为江河。剖腹取肠联作城邑。若作是法。即能破彼不祥之事。若不如是。于王寿命有所损失。尔时王言。我于今时宁自失命。而终不害彼金鬘女。作是言已王入后宫。搘颐不悦默然而坐。时金鬘女见王默坐。有愁忧相。来诣王前即白王言。我父何故有愁忧相思惟何事。愿王今说。尔时彼王具以十梦及婆罗门言。为金鬘女说。彼女闻已复白王言。去此不远鹿野园中。迦叶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与苾刍众而现集会。我今与王同诣于彼。以梦问佛。佛是一切智者。必能为王说善恶相。时哀愍王即如其言。与金鬘女及诸臣从。诣鹿野园佛世尊所。至已头面礼世尊足退坐一面。彼金鬘女及诸臣从。亦各礼佛一面而从。是时复有诸婆罗门长者居士亦在佛会。尔时彼佛即为哀愍王及诸会众。如应说法示教利喜已。佛即默然。彼哀愍王从座而起住立佛前。具以十梦次第而说。说已复言。我以此缘。恐于寿命有所损失。愿佛悲愍为我开决。佛言。大王。勿怖勿怖。如所得梦皆非汝事。亦非今时善恶之相。于汝寿命亦无损失。大王当知。是未来世中人寿百岁时。有佛出世名释迦牟尼十号具足。彼佛住世演说诸法教化众生。如其所应作佛事已而入涅槃。入涅槃后于遗法中苾刍弟子诸所作事。王今此梦是彼前相。我今为王次第而说。如王所梦有一大象从窗牖出。身虽得出尾为窗碍者。是彼佛入涅槃后。于遗法中有婆罗门长者居士若男若女。弃舍眷属出家学道。虽出家已。心犹贪著名利俗事不能解脱。如王所梦有一渴人井随其后。是人宁忍于渴终不取饮者。是彼遗法中有诸苾刍。为婆罗门长者居士说佛经典。彼婆罗门等心生厌舍不乐听受。如王所梦有人以其真珠贸易于麨者。是彼遗法中有诸苾刍弟子。不能依佛正典修习根力觉道禅定出世间法而复爱乐修习世间经书咒术歌咏言颂。如王所梦有人以其栴檀香木贸易常木者。是彼遗法中有诸苾刍。以佛经典。贸易世间经书外道典籍。如王所梦有诸小象驱大香象奔走而出者。是彼遗法中有诸破戒无德苾刍。见彼持戒有德苾刍众共嫌恶。巧设方便摈令远去。如王所梦有一大园华果茂盛。忽为猛风吹落散坏者。是彼遗法中有诸清净持戒具德多闻苾刍。安止僧伽蓝摩。为彼所有不修身不修心不修慧粗恶苾刍众共毁坏彼僧伽蓝摩。如是坏已。复令清净苾刍最胜事业亦悉破坏。如王所梦有一猕猴身有粪秽。四向驰走污诸猕猴。众皆回避者。是彼遗法中有诸破戒苾刍。自破净戒不具惭愧。而复返于清净信心王臣之前。毁谤持戒有德苾刍。如王所梦有一猕猴于一处坐。有众猕猴为作灌顶者。是彼遗法中不修胜行无德苾刍。众共成立为僧中上首。统摄有德修胜行者。如王所梦一张白[疊*毛]有十八人。各各执夺少分而[疊*毛]不破者。是彼遗法中有诸弟子异见兴执。以佛教法分十八部。虽复如是而佛教法亦不破坏。如王所梦有多人众聚集一处。互相斗诤论竞是非者。是彼遗法中有诸苾刍。聚集议论世间名闻利养等事。由此因缘相互斗诤不能寂静。渐使世尊清净法灭。大王。如是十梦皆非汝事。是彼之相汝不应怖。寿命无失宜自安意。尔时哀愍王闻佛为说所梦事已。心大欢喜礼彼佛足还复王宫。诸苾刍。彼迦叶如来。为哀愍王说所梦已。复为众会说四谛法。时彼会中有八万四千人。皆悉见谛而获利益。诸苾刍。于汝意云何。彼金鬘女。于彼佛法中为哀愍王作善知识建立佛事者。岂异人乎。即今善无毒女是。诸苾刍。是故当知此善无毒女。已于过去佛法中为善知识。今于我法中亦与多人为善知识。使令多人皆获利益。尔时诸苾刍复白佛言。世尊。彼迦叶佛时金鬘女者。以何因缘生已自然顶有金鬘。又复何缘得生王家受大富乐。佛言。诸苾刍。彼金鬘女过去世时。于波罗奈国为一贫女。周行求乞诸庄严具及以涂香。于一缘觉塔中。庄严涂饰起清净心。发是愿言。愿我以此善根世世所生顶有金鬘。生大富家富贵自在施作佛事。诸苾刍。彼时贫女者。即彼迦叶佛法中金鬘女是。以其善根及大愿力。于五百生中在在处处生已。自然顶有金鬘。诸苾刍。是故今时此善无毒女。以其过去善根及大愿力。今得生此给孤独长者大富之家。而善开导施作佛事。是故当知。决定善业决定善报。于一切时一切处无能散失。彼彼业因彼彼果报。如外地界彼坚实性。而非水火风界流润等性。如是蕴处界等彼彼差别。所有一切众生作善恶业。亦复如是。彼彼业因差别有异。彼彼果报所得非一。假使经于百劫之中。而因果法决定无失。佛言。诸苾刍。是故善男子善女子。应当于佛法僧深生净信尊重恭敬。于此经典谛信受持。宣通流布如理修行。汝等诸苾刍。亦如是修学。

尔时世尊为诸苾刍说善无毒女往昔因缘已如先。已为善无毒女及谟尸罗长者眷属乃至福增城中婆罗门长者居士等。并余一切天人大众。随其所应宣说正法各获利益。于时世尊及苾刍众。即于会中隐身不现。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还复现身。佛说此经已善无毒女等。长者诸眷属诸苾刍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猜你喜欢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十四·佚名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十二·佚名
  佛说灌顶伏魔封印大神咒经卷第七·佚名
  本愿药师经古迹下·太贤
  幻事品第四·佚名
  潮音草舍诗存序·太虚
  卷第四十四·白岩净符
  简介·多罗那他
  瑜伽论记卷第十四(之上)(论本第五十三至五十四)·遁伦
  卷一·佚名
  卷二十·佚名
  十九、平常是道·慧开
  大乘庄严经论 第九卷·无著
  南明禅师语录序·佚名
  卷三百九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巻一·顾瑛

    钦定四库全书草堂雅集卷一元 顾瑛 编陈基字敬初台之临海人明敏好学受知于晋卿黄先生明春秋后以举子业无益于学克志为古文诗章同辈虽极力追之不能及名重于时游京师公卿争与之交而其德性慎重事亲尤尽孝望而知其为君子

  • 卷一百六十八·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六十八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四十五 彭汝砺 瓦鼓【自新建令仲文得之】 客游南昌归归我四瓦鼓浑完自甄冶质朴排罂甒触之散遗声往往中商羽声来殆天得不用询有瞽野心爱不彻取之置林宇竹

  • 提要·金履祥

    【臣】等谨案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十八卷外纪一卷举要三卷元金履祥撰履祥字吉父婺之兰谿人从学於同郡王栢何基得朱子之传当宋末造尝上书献海道捣虚之策不用德佑初以迪功郎史馆编校起之弗就闭户着书居仁山之下学者称为

  • 竹书统笺卷八·徐文靖

    康王【笺按周本纪成王崩太子钊立是为康王】名钊【笺按顾命曰王崩太保命仲桓南宫毛俾爰齐侯吕伋以二千戈虎贲百人逆子钊于南门之外延入翼室恤宅宗蔡传曰逆太子钊于路寝门外引入路寝翼室为忧居宗主也】元年甲戌春正月王

  • 卷之一千四百四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七百五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纪昀

    列传唐 【四十六】○唐四十六王思礼 鲁炅王难得【子颜用】辛云京【京杲】 冯河清 李芃李叔明【升】曲环 王虔休卢羣李元素 卢士玫王思礼鲁炅王难得辛云京 【辛京杲】冯河清李芃李叔明曲环王虔休卢羣李元素卢士

  • 古镜新记二·胡兰成

    古镜新记二我乡下招魂是小孩遭逢邪祟,受惊得病了,一人前导,手执扫帚畚箕,又记得好像是米筛,上覆一块布,一人跟在後头,出去到那失落魂魄的地方,前导的人喊:某人啊,回来嗄跟在後头的人即答应:噢,回来了如此叫声应声引回到家里,把

  • 二十八年(上)·佚名

    (乙未)二十八年大明萬曆二十三年春正月1月1日○朔甲戌,上在貞陵洞行宮。王世子問安。○大臣及二品以上、六曹堂上,全數問安。答曰:「知道。」○卯時,上行望闕禮于時御所。○注書李德溫,賑濟場摘奸後,啓曰:「臣往賑濟別場,取考今

  • 卷十一·蔡清

    <经部,四书类,四书蒙引钦定四库全书四书防引卷十一     明 蔡清 撰滕文公章句上滕文公为世子【减四十四字】世子太子也【注】或谓天子之子为太子诸侯之子为世子非也周公立教世子之法成王亦称世子则世子太子天

  • 卷二十·蔡卞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名物觧卷二十宋 蔡 卞 集觧杂觧庙制  诗序统觧庙制臣等谨案周礼夏后氏世室堂脩二七广四脩一五室三四歩四三尺殷人重屋堂脩七寻崇三尺四阿重屋周人明堂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郑氏

  • 卷三十六·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三十六丧服小记丧服小记盖对丧大记而言乃仪礼第十二篇疏义朱子谓是丧服传也丧服为正经篇名正经之後有记既以补经文所未备此篇详於丧服又补正经後记之所未备以所记之事较小故名小记斩衰括髪

  • 第三·佚名

    △二法品第二之一吾从世尊,闻如是语。刍当知。若有刍。成就二分。於现法中。多诸忧苦。无喜乐祝有灾有患。有恼有烧。有罪有责。为诸有情同梵行者之所诃毁。身坏命终。生诸恶趣。云何为二。一於根门。不能守护。二於饮

  • 渐备一切智德经卷第二·佚名

        西晋月支三藏竺法护译  兴光住品第三  金刚藏曰。佛子菩萨大士。已得究畅第二住地。便入第三。寻当思惟。性行十事。何谓为十。一曰志性清净。二曰性行明达通利。三曰消灭淡泊其意。四曰心怀无垢瑕秽。五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七·圆晖

      从此大文第二。明四缘。于中分二。一明四缘。二别解等无间。初就明四缘中。文复分三。一明四缘体。二明缘中作用。三明法从缘生。且第一明缘体者。论云。广说因已。缘复云何。颂曰。  说有四种缘  因缘五因性

  • 卷第一百四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四十一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大种蕴第五中执受纳息第四之五四念住者。一身念住。二受念住。三心念住。四法念住。然此念住总说唯一。谓心所中一慧自性。根中慧根。力中慧力

  • 卷第十六·普瑞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十六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疏对向者俱舍论文向前涅盘疏配释也对观亦论文观前四谛亦疏配属问何故望涅盘名对向不名对观耶望四谛名对观不名对向耶答探玄第一云一对向谓因智趣向涅盘二对观谓果智观

  • 栾城集·苏辙

    诗文别集。北宋苏辙(1039—1112)撰。四集九十六卷。辙有《诗集传》已著录。是编有正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四卷,三集十卷,《应诏集》十二卷,正集为元祐以前之作有诗十六卷,赋一卷,辞诗、铭赞一卷,新论、策问各一卷,书、记各二卷,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