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邵陵殇王刘友传

邵陵殇王刘友字仲贤,是明帝的第七个儿子。

后废帝元徽二年(474),太尉、江州刺史桂陽王刘休范谋反被杀。皇室弱小,刘友只五岁,出外当使持节,督江州豫州的西陽新蔡晋熙三郡诸军事,南中郎将,江州刺史,封爵绍陵王,享受二千户租税待遇。州府文书案件和臣子官吏百姓不需避讳有无的“有”。顺帝即位,进号左将军,改为都督。升明二年(478),转官都督南豫豫司三州诸军事,安南将军,南豫州刺史,历陽太守。三年(480),死了。没有儿子,封建的王国被取消。

猜你喜欢
  梁臣传第十·欧阳修
  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四·赵尔巽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佚名
  卷之二百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零八·佚名
  提要·解缙
  第九九单同治十三年九月廿五日一一三○四-八·佚名
  卷二十九·宇文懋昭
  卷十一·高士奇
  志卷第十六 高丽史六十二·郑麟趾
  ●附·文秉
  安国传·张廷玉
  卷六十四·佚名
  卷七十六·佚名
  卷二十一拯救·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涣·唐圭璋

      周必大周益国文忠公集泛舟游山录乾道丁亥(1167)五月庚子纪事。谓王涣,新宜春丞,从政郎。洪迈夷坚志补卷二十四龙阳王丞条谓王涣字季光,乾道末年为武陵宰。周、洪所称之王涣,当为一人。又,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四谓仁宗庆历

  • 程梅斋·唐圭璋

      西江月   赠造浮桥匠者簇   刻木工夫最巧,舆梁底事尤精。玉虹饮水映波明。彼此往来利济。   真个作家手段,从今名播寰瀛。人从鳌背获安行。镇作城南景致。

  • 第四十二回 老命妇病在膏肓·陈端生

    第四十二回老命妇病在膏肓诗曰:改装潜出避爹娘,亿女情深黯自伤。辗转愁肠谁可诉?病源从此入膏肓。话说孟相府也令家人到来问候郡主,昨日回来安否?并带了孟夫人赏赐江妈的一两银子,一匹青绸,交付王府门官送入宫内。节孝夫人

  • 卷五十四·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五十四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朱松韦斋诗钞朱松字乔年号韦斋新安人文公朱子其嗣也第进士除秘书省正字建炎绍兴间诗名藉甚闻河南程子之学捐弃旧习朝夕研讨久而深有所得赵鼎督川陕荆襄招为属不就鼎再

  • 原序·王安石

    唐百家诗选原序音有妙而难赏曲有高而寡和古今通然无惑乎唐百家诗选之沦没於世也予自弱冠肄业於香溪先生门尝得是诗於先生家藏之秘窃爱其拔唐诗之尤清古典丽正而不冶凡以诗鸣於唐有惊人语者悉罗於选中於是心惟口诵几欲

  • 明秀集补遗·蔡松年

    月华清江神子慢声声慢石州慢尉迟杯蓦山溪鹧鸪天江城子好事近佚句○月华清楼倚明河山蟠乔木故国秋光如水常记别时月冷半山环佩到而今桂影寻人端好在竹西歌吹如醉望白苹风里关山无际 可惜琼瑶千里有年少玉人吟啸天外脂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九·佚名

    万历十六年六月癸丑朔原任吏部尚书严清奏谢存问报闻○命按察使丘浙知府杨沂周良贵致仕参政应存卓林偕春调用以吏科张鼎思劾其不职也○升遵化守备朱士元昌平游击○甲寅原任郧阳巡抚右佥都御史今逮问李材奏辩御史苏瓒论

  • 卷九十八·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九十八 唐 张守节 撰 传靳蒯成列传第三十八  史记九十八 阳陵侯传寛以魏五大夫骑将从为舍人起横阳【括地志云故横城在宋州宋城县西南三十里按盖横阳也】从攻安阳【後魏地形志云己氏有安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三·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三 朱批田文镜奏摺 雍正六年六月二十一日河东总督【臣】田文镜谨 奏为微【臣】恭受 天恩奏请 圣训事窃【臣】一介庸愚至微极

  • 国风·郑风·佚名

    缁衣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

  • 卷四 四之一·孔颖达

    ◎王黍离诂训传第六○陆曰:王国者,周室东都王城畿内之地,在豫州,今之洛阳是也。幽王灭,平王东迁,政遂微弱,诗不能复雅。下列称风,以“王”当国,犹《春秋》称王人。王城谱王城者,周东都王城畿内方六百里之地。○正义曰:《车攻序》

  • 广言·孔鲋

    晏、明,阳也。旰、晏,晚也。算、丽,数也。叜、艾,老也。佥、皆,同也。交、校,报也。舒、布,展也。扬、翥,举也。索、略,求也。获、干,得也。奚、害,何也。里、度,居也。周、浃,匝也。充、该,备也。列、厥,陈也。轓、辀,舆也。废、措,置

  • 卷七二·邱濬

    ▲明道学以成教(下) 《中庸》曰: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朱熹曰:“达道者天下古今所

  • 卷七十一上·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七十一上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十九上文公五年考异足利本传冬楚子燮灭蓼作楚公子燮永懐堂同注蓼国今安丰蓼县永懐堂无国字释文燮息例反【三叶】元文例作协 渐似廉反注沈滞

  • 第一 捭阖 6·王诩

    【原文】故捭者,或捭而出之①,或捭而纳之②;阖者,或阖而取之,或捭而去之。捭阖③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一陰一陽一,四时开闭,以化万物④。纵横反出,反覆反忤⑤,必由此矣。【注释】①出之:取而用之。②纳之:采纳。③捭阖:即开合

  • 实质与影像·钱穆

    我尝把人生分别为物质的与精神的。在精神人生中,又分别为艺术的、科学的、文学的、宗教的与道德的。人生始终是一个进展,向外面某种对象闯进而发现,而获得,而创新。人生既是一种向前闯进,则不能不附随着一种强力。没有强力

  •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佚名

    十卷。撰人不详。书中有大德五年 (1301)吴郡徐元瑞 《吏学指南序》,“圣朝”字俱跳行,《永乐大典》多引用,《四库全书总目·杂家类存目》据此断为元人书无疑。黄虞稷《千顷堂书目》疑为熊宗立(生卒年不详)撰。其书主

  • 太上上清禳灾延寿宝忏·佚名

    太上上清禳灾延寿宝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唐宋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忏文乃太上所说,用于消灾延寿。内载五十一位上清天尊名号及忏悔文式。宣称凡清信男女,若遇灾病,当于本命日、甲子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