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力士移山经

西晋天竺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拘夷那竭国力士所生地大丛树间。与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临灭度时。时国臣民皆出来会。佛问阿难。斯国大众何故云集。贤者阿难白世尊曰。有大石山去此不远。方六十丈高百二十丈。妨塞门途行者回碍。五百力士同心议曰。吾等膂力世称希有。徒自畜养无益时用。当共徙之立功后代。即便并势齐声唱叫。力尽自疲不得动摇。音震遐迩。是故[黍-禾+利]民辐凑来观。佛告阿难。改正法服严行视之。阿难受教。即从坐起稽首佛足。独坐[打-丁+他]侍。在佛后翼从而进趣。诸大众五百力士遥睹佛臻。金颜从容威耀巍巍。端正殊妙色像清净。大士相好庄严其身。降伏阴种无有衰入。其心湛然诸根寂定。和悦调隐为天人最。洪焰晖赫晃若宝山。如大炬明照耀幽冥。如大山岗而有积雪。如日之光升于朝阳。如秋月盛众星特明。如转轮王与诸宝臣四部众俱。如树花殖暐晔繁茂。英艳无量超出圣躬。五百力士无数之众。瞻戴神变莫不喜踊。善心荐发普而奉迎。五体自归稽首足下。一心归竦退住一面。

于是世尊问诸力士。汝等。何故体疲色悴。答曰。今此大石方六十丈高百二十丈。欲共举移。始从一日勤身戮力。至于一月永不可动。惭耻无效取笑天下。是以疲竭姿色憔悴。此何所希冀。力士答曰。唯然大圣。我之福力莫能逾者。庶几欲徙石光益于世。著名垂勋铭誉来裔。使王路平直荒域归伏。佛告力士。明汝至愍意不堪任。吾为尔移遂汝本愿。使汝戴功慎无愧惧。力士欢喜启曰。敬从。于时世尊更整法服。以右足大指。蹶举山石挑至梵天。手右掌持抟之。三转置于虚空。去地四丈九尺。还著掌中。三指篾屑吹令销[浿*昜]应时三千大千世界六返震动。时诸力士。见佛神变威灵显发。即怀惶怖衣毛为竖。白世尊曰。此之举指。为是大圣父母恩养乳哺力耶。神足智慧意行力乎。答曰。乳哺之势非余力也。若吾建设神足之力。则能移此三千大千佛之世界。举置殊异百千佛土。都不使人有往来想。不危众生不害地虫。力士又问。乳哺之力何所状像。世尊报曰。凡牛之力百当水牛力一。水牛力百当青牛力一。青牛力百当牦牛力一。牦牛力百当竹牛力一。竹牛力百当草象力一。草象力百当凡象力一。凡象力百当黑象力一。黑象力百当白象力一。白象力百当龙力一。龙力百当可畏力士力一。可畏力士力百当段力士力一。段力士力百当崩堕力士力一。崩堕力士力百当大破坏力士力一。大破坏力士力百当半人乘力士力一。半人乘力士力百当人乘力士力一。人乘力士力百当大人乘力士力一。无央数不如如来至真等正觉乳哺之力。佛告诸力士。汝等当知。是为如来乳哺之力也。诸力士白世尊曰。大圣已现乳哺之力。神足之力为云何乎。佛告力士。忆吾昔者与大目揵连俱游诸国。时谷饥馑。诸比丘众不得分卫。目揵连白佛。谷米踊贵人民馁饿今诸比丘分卫无获。气力衰减不能讲诵。日日转羸惧不全命。往古天地始成之时。地出自然甘露之味。食者康宁四大用安。后人福薄味没于地。今欲反地出古之味。比丘国人普得救命。令得饱满诵经念道。佛告目连。且止。假欲反地。地有虫蛾蠕动之类必被危害。又众人福薄。不应服食古之地味。目连又曰。我将诸比丘及饥羸民。诣郁单曰土。使就食自然粳米。世尊告曰。其有神足者能自致到。未得轻举安能往乎。目连答曰。无神力者。我当扶接使往获安。目连之德威变若斯。计阎浮提广长二十八万里。其地上广下狭。瞿耶尼域广长三十二万里。其地似半月形。弗于逮域广长三十六万里。其地正圆。郁单曰域广长四十方里。其地正方。周回绕山为四方域。满中人民令得神足。如大目连。一一充溢三千大千世界。不及如来神力。百倍千倍万倍亿倍巨亿万倍。计空不比无以为喻。是为如来神足力也。力士又白。大圣。已现乳哺神足之力。愿复示现智慧之力。世尊告曰。计大海深三百三十六万里。广长难限。须弥山王在大海中高三百三十六万里。根在海底亦三百三十六万里。辟方亦尔。其大海水悉可饮尽令无有余。舍利弗智慧不可测量。无能减者。使四方域满中人民。皆令得智慧如舍利弗。一一充溢三千大千世界。不比如来智慧之力。百倍千倍万倍亿倍巨亿万倍。计空不比无以为喻。是为如来智慧力也。

力士又白。大圣。已现乳哺神足智慧之力。愿复示现意行之力。世尊告曰。假使兴云充遍四域。及三千大千世界普大霖雨。所由来所经历处。若茎节枝叶花实。若器中水山石草芦。蚑行喘息人物之类。大大小小一一渧皆归巨海。悉能分别追而名之。又皆识炼旋而复之不差其本。如来意力悉知悉了无所挂碍。是为如来意行力也。

力士又白。大圣。已现乳哺神足智慧意行之力。宁复有异超过此者乎。世尊告曰。如来乳哺之力。摩目乾连神足之力。舍利弗智慧之力。声闻缘觉意行之力。不比如来十种之力广远难限。力士问曰。何谓十力。世尊告曰。悉见微妙远近邪正。处处非处处。有限无限。明审如有则悉知之。是一力也。过去来今诸所报应经历之处。明审如有则悉知之。是二力也。禅定正受三解脱门。明审如有则悉知之。是三力也。睹见众生诸力心本本净无所不了。明审如有则悉知之。是四力也。晓众萌类若干种语。心念不同形貌各异。明审如有则悉知之。是五力也。分别群[黍-禾+利]杂种无量情态各异。明审如有则悉知之。是六力也。智慧如海言善无量。追识一切宿命所更。明审如有则悉知之。是七力也。晓了欲缚解缚之要。所在随行应病授药。天眼见人善恶终始殃福所归。明审如有则悉知之。是八力也。道耳彻听闻天人声。蚑行喘息蠕动之音无所不了。明知如有则悉知之。是九力也。佛无诸漏终始永尽无复缚著。神真睿智自知见证。究畅道行可作能作无余生死。睹十方人众生根本无所不察。明审如有则悉知之。是为十力也。诸力士白世尊曰。大圣。已现乳哺神足智慧意行及十种力。宁有殊异复超诸力乎。世尊告曰。一切诸力虽为强盛。百倍千倍万倍亿倍。无常之力计为最胜多所消伏。所以者何。如来身者金刚之数。无常胜我当归坏败。吾今夜半当于力士所生之地而取灭度。于四衢路供养舍利兴建塔寺。所以者何。其四方人赍诸华香。跱立幢幡悬缯铃盖然灯奉进。一切皆就真妙之法。佛于是颂曰。

法起必归尽兴者当就衰

万物皆无常虑是乃为安

得百千金山福祚难为喻

不如供泥塔欣豫归胜寺

获宝百千藏福庆不可计

不如供泥塔喜踊归胜寺

设百千宝车载色如紫金

不如供土寺踊跃归命佛

 

佛说是经时。诸力士众五百人等。知世无常三界难怙。无一真谛唯道可依。贡高即除不计吾我。皆发无上正真道意。应时皆得立不退转之地。有无央数百千天人。远尘离垢诸法法眼生。佛说如是莫不欢喜。各以头面著地。为佛作礼。

猜你喜欢
  百论疏卷中·吉藏
  第四章 第二结集·佚名
  参观陈嘉庚工厂之所感·太虚
  卷第八·佚名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十二·湛然
  佛说首楞严三昧经卷上·佚名
  观世音大悲心陀罗尼·周克复
  卷四十九·佚名
  禅门锻炼说跋·戒显
  阿输迦施土缘品第二十七·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玄奘
  卷十二·佚名
  致海潮音社书·太虚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一卷(出乌波离所问经)·佚名
  答 某 师 书·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史佐尧·唐圭璋

      待考。   苏幕遮   柳重金,梅褪玉。昴宿呈祥,符应生公族。盖世功名夸九牧。黼衮褒扬,庆阀辉南北。   赐宫醪,分笃。天与长生,谩把仙椿祝。好继平阳腾茂躅。富贵千秋,饮听瑶池曲。

  • 刘南翁·唐圭璋

      翰墨大全后甲集卷十所载一词,原题南翁作。丙集卷三另有刘南翁诗,当是同一人之作。   如梦令   春晚   没计断春归路。借问春归何处。莺燕也含愁,总对落花无语。春去。春去。门掩一庭疏雨。

  • 卷八·王世贞

      自三代而後,人主文章之美,无过於汉武帝魏文帝者,其次则汉文宣光武明肃、魏高贵乡公、晋简文、刘宋文帝孝武明帝、元魏孝文孝静、梁武简文元帝、陈陵後主、隋炀帝、唐文皇明皇德宗文宗、南唐元宗後主、蜀主衍、孟主昶

  • 初寮词·王安中

    宋 王安中 撰虞美人【雁门作】千山青比妆睂浅却奈睂峰逺玉人元自不禁秋更算恼伊深处月当楼 分携不见凭阑际只料无红泪万千应在锦囘纹嘱付断鸿西去问行云又星郎才思生雕管四海声名满尊前新唱更新妍况有玊人相劝酡

  • 余集卷十七·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余集卷十七古今体三十四首【戊午一】戊午元旦元之三更六之三嘉庆乾隆父子覃训政心仍昼宵笃承欢膝下凊温谙知予望捷衷均苦翦逆同筹不尽谈吉戊向阳旋宝运喜旌应即到西南元旦试笔二首虽云归政仍勤政觉

  • 陈石遗先生谈艺录·黄曾樾

    师云:诗之为道,足以怡养天机,作者固宜求工,然过事苦吟,未免自录苦恼。盖作诗不徒於诗上讨生活,学问足,虽求工,亦不至於苦也。俞恪士自卸疆提学使任回京,尝言此後当不复作诗,某诗功恐亦止於是。每一诗成,刻画景物,非无逼肖处,然几病

  • 道峡似巫山·张说

    朱使欣江如晓天静,石似暮云张。 征帆一流览,宛若巫山阳。 楚客思归路,秦人谪异乡。 猿鸣孤月夜,再使泪沾裳。

  • 卷四百六十·列传第二百一十九·列女·脱脱

        ◎列女   朱娥 张氏 彭列女 郝节娥 朱氏 崔氏 赵氏 丁氏 项氏 王氏二妇徐氏 荣氏 何氏 董氏 谭氏 刘氏 张氏 师氏 陈堂前 节妇廖氏 刘当可母 曾氏妇 王袤妻 徐端友妻 詹氏女 刘生妻 谢泌妻 谢枋得妻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六·佚名

    弘治三年三月癸丑朔○甲寅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恕上疏乞致仕曰臣年七十有五加以衰病一宜去典选日久怨恨者多怨则谤生谤则祸至二宜去保傅之官不能尽辅弼之道无补于国家失中外之望三宜去伏望放归田里别选硕德重望者俾典铨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五·佚名

    万历七年三月丙午朔孝肃皇后忌辰祭 裕陵遣新建伯王承勋行礼○辅臣张居正等题该文书房口宣 圣意 圣躬万安 两宫圣母例有进奉及内外人等合行赏赉目今内库缺乏欲传取光禄寺银十万两应用臣等看得该寺积贮银两本以供办

  • 卷之二百七十七·佚名

    光绪十五年。十一月。戊午。谕内阁、前因安徽宿松霍邱等州县。被水成灾。经陈彝奏请拨款赈抚。当即照所请行。本日据沈秉成奏、各属秋禾歉收。复经降旨将各灾区应徵钱漕。分别缓徵。藉纾民力。惟念该省沿江之安庆、

  • 张易之、张昌宗传·欧阳修

    张易之尚在少年时代就靠祖辈的功勋当官,连续升为尚乘奉御。到了二十岁,身材修长,皮肤白皙,姿态优美,音乐技艺多数通晓。武则天皇后执政时,太平公主推荐他的弟弟张昌宗,得到侍奉武后的机遇。张昌宗向武后介绍说张易之才干超过

  • 卷首上·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首上衍经之序邢昺正义曰案孝经遭秦坑焚之后为河间顔芝所藏初除挟书之律芝子贞始出之长孙氏及江翁后苍翼奉张禹等所説皆十八章及鲁恭王壊孔子宅得古文二十二章孔安国作刘向校经籍比量二本

  • 卷之二十三·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二十三义昆弟之义万章问曰:敢问,或曰:放者,何谓也。曰:象不得有为於其国,天子使吏治其国,而纳其贡税焉。故谓之放。岂得暴彼民哉。录曰:愚观象之不善不至,若後世之甚也。夫以管蔡监殷,曹参相齐,贾生相梁,董子相江都,天子

  • 阿吒婆拘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神咒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梁录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中。尔时王舍城内有一比丘。为贼所劫为蛇所螫。为鬼所娆受大苦恼。尔时鬼神大将阿吒婆拘。见是比丘受如是苦心生怜愍。即往佛所至佛所已。头面礼足在一面立。

  • 佛法金汤编卷第十五·岱宗心泰

    会稽沙门 心泰 编天台沙门 真清 阅朱熹熹。字元晦。号晦庵。新安人。绍熙中除焕章阁待制。理宗朝赠太师。封徽国公。谥文公。公少年不乐读时文。因听一尊宿说禅直指本心。遂悟昭昭灵灵一着。十八岁请举。时从刘屏

  • 医宗己任编·杨云峰

    医学丛书。8卷。清·杨乘六辑,王汝谦补注。成书于1725年(雍正3年)。作者取“以天下为己任”之意,故以“己任”为书名。全书辑评清代医著四种,即高鼓峰《四明心法》(3卷)、《四明医案》(1卷)及吕用晦《东庄医案》(1卷)

  • 顶生王故事经·佚名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即中阿含四洲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