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三回 畏虎将准部乞修和 望龙髯苗疆留遗恨

  却说罗卜藏丹津远窜后,投奔准噶尔部,依策妄阿布坦。清廷遣使索献,策妄不奉命。是时西北两路清军,已经撤回,惟巴里坤屯兵,仍旧驻扎。雍正五年,策妄死,子噶尔丹策零立,狡黠好兵,不亚乃父。雍正帝拟兴师追讨,大学士朱轼,都御史沈近思,都说时机未至,暂缓用兵,独大学士张廷玉,与上意相合。乃命傅尔丹为靖远大将军,屯阿尔泰山,自北路进,岳锺琪为宁远大将军,屯巴里坤,自西路进,约明年会攻伊犁。雍正帝亲告太庙堂子,随升太和殿,行授钺礼,并亲视大将军等上马启行。是日天本晴朗,忽然阴云四合,大雨倾盆,旌纛不扬,征袍皆湿。不祥之兆。沿途露餐风宿,到了汎地,驻扎数月。会罗卜藏丹津,与族属舍楞,谋杀噶尔丹策零,夺据准部。事泄,丹津被执。身作寓公,还想吞灭主人翁,真正该死!噶尔丹策零遣使特磊到京,愿执丹津来献。于是有旨令两大将军暂缓出师,回京面授方略。令提督纪成斌,副将军巴赛,分摄两路军事。不料噶尔丹策零闻将军召还,竟遣兵二万,入袭巴里坤南境科舍图牧场,抢夺牲畜。纪成斌仓卒无备,不及赴援,幸亏总兵樊廷、副将冶大雄,急率二千兵驰救。总兵张元佐亦领兵来会。力战七昼夜,方杀退敌众,夺回牲畜大半。诏奖樊廷、张元佐等,降纪成斌为副将,仍令傅尔丹、岳锺琪各赴军营。

  傅尔丹容貌修伟,颇有雄纠气象,无如徒勇寡谋,外强中干。一个绣花枕头。先是与岳锺琪同时出师,沿途扎营,两旁必列刀槊,锺琪问他何用?傅尔丹道:“这种刀槊,统是我的家伙,摆立两旁,所以励众。”锺琪微笑,出了营,语自己的将佐道:“将在谋不在勇,徒靠这个军器,恐不中用。这位傅大将军,未免要临阵蹉跌呢!”此次奉命再出,亟至科尔多,策零遣大小策零敦多布,率兵三万,进至科尔多西边博克托岭。傅尔丹闻报,命部将往探,捉住番兵数名回来,由傅尔丹讯问。番兵答道:“我军前队千余人,已至博克托岭,带有驼马二万只,后队现尚未到。”傅尔丹道:“你等愿降否?”番兵道:“既已被捉,如何不降?”傅尔丹大喜,令为前导,即发兵万人随袭敌营。忽有数人入谏道:“降兵之言不可信,大帅宜慎重方好!”傅尔丹视之,乃是副都统定寿、永国、海寿等人,便道:“你等何故阻挠?”开口便说他阻挠,活肖卤莽形状。定寿道:“行军之道,精锐在先,辎重在后,断没有先后倒置的道理,况据降兵报称,敌兵前队,只千余名,驼马恰有二万头,这等言语,显是不情不实,请大帅拷讯降卒,自得真供。”已经道破,人人可晓,偏这傅尔丹不信。傅尔丹叱道:“他已愿降,如何还要拷讯?就使言语不实,他总有兵马扎住岭上,我去驱杀一阵,逐退贼兵,亦是好的。”总是恃勇轻敌。便令副将军巴赛,率兵万人先进,自率大兵接应。巴赛挑选精骑四千,跟降卒前行,作为先锋,三千为中军,三千为后劲,勒马衔枚,疾趋博克托岭。去寻死了。到了岭下,望见岭上果有驼马数十头,番兵数十名,巴赛忙驱兵登岭,番兵立刻逃尽,剩下驼马,被清兵获住。是钓鱼的红曲蟺。复向岭中杀入,山谷间略有几头驼马,四散吃草,仍是诱敌。前锋不愿劫夺,大抵嫌少。只管疾行。后队见有驼马,争前牵勒,猛听得胡笳远作,番兵漫山而来。巴赛亟想整队迎敌,各兵已自哗乱,霎时毡裘四合,把清兵前后隔断,前锋到和通泊陷入重围,只望后队援应,后队的巴赛又望前队回援,两不相顾,大众乱窜。番兵趁这机会,万矢齐射,清兵前锋四千名陷没和通泊,巴赛身中数箭,倒毙谷中。六千人不值番兵一扫,荡得干干净净。

  这时候,傅尔丹已到岭下,暂把大兵扎住,拟窥探前军情形,再定进止。忽见番兵乘高而下,呼声震天,傅尔丹亟命索伦蒙古兵抵御,科尔沁蒙古兵,悬着红旗,土默特蒙古兵,悬着白旗,白旗兵争先陷阵,红旗兵望后遁走。索伦兵惊呼道:“白旗兵陷没,红旗兵退走了。”各军队闻了此语,吓得心惊胆战,你也逃,我也走,只恨爹娘少生两条腿子,拚命乱跑。傅尔丹惊惶失措,也只得且战且走。勇在哪里?番兵长驱掩杀,击毙清兵无数,伤亡清将十余员,只傅尔丹手下亲兵二千名,保住傅尔丹逃回科尔多。番兵俘得清兵,用绳穿胫,盛入皮囊内,系在马后,高唱胡歌而去。清兵都做了入网之鱼。

  败报传到北京,雍正帝急命顺承郡王锡保代为大将军,降傅尔丹职。别遣大学士马尔赛,率兵赴归化城,扼守后路。那边大小策零,既败傅尔丹,遂乘胜进窥喀尔喀,绕道至外蒙古鄂登楚勒河,惹出一个大对头来。这个大对头,名叫策凌,他是元朝十八世孙图蒙肯的后裔,幼时曾居北京,侍内廷,尚公主,后来带了家眷,还居外蒙古塔米尔河。他的祖宗蒙肯,尊奉黄教,达赖喇嘛给他一个三音诺颜的美号。藏俗叫善人为三音,蒙古俗叫官长为诺颜,蒙藏合词,译作汉文,就是好官长的意义。策凌袭了祖宗的徽号,隶入土谢图汗下,他因喀尔喀与准部毗连,预练士卒,防备准寇,适值小策零绕道来攻,策凌先遣六百骑挑战,诱他追来,自率精骑,跃马冲入。敌将喀喇巴图鲁,勇悍善战,持刀来迎,被策凌大喝一声,立劈喀喇巴图鲁于马下。小策零部众,见喀喇被杀,无不股栗,当即退走。策凌追出境外,俘馘数千名,方令退兵。驰书奏捷,奉旨晋封亲王,命他独立,不复隶土谢图。自是喀尔喀蒙古内,特增三音诺颜部,与土谢图、札萨克、车臣三汗,比肩而立了。

  小策零败还后,屯兵喀喇沙尔城,至雍正十年六月,纠众三万,偷过科尔多大营,复图北犯。顺承郡王锡保,急檄策凌截击,策凌兼程前进,将至本博图山,忽接塔米尔河警信,准兵从间道突入本帐,把子女牲畜,尽行掠去,策凌愤极,对天断发,誓歼敌军,一面返斾驰救,一面告急锡保,请师夹攻。策凌部下,有一个脱克浑,绰号飞毛腿,一昼夜能行千里,他浑身穿着黑衣,外罩黑氅,每登高峰,探敌虚实,用两手张开黑氅,好像老鹰一般,敌兵就使望见亦疑是塞外巨鹰,不去防备,他却把敌兵情势,望得明明白白,来报策凌。活似戏子中一个开口跳。策凌至杭爱山西麓,得脱克浑报知,敌兵就在山后,便令部兵略略休息,到夜间逾山而下,如风如雨,杀入敌营。这等番兵得胜而归,饱餐熟睡,迨至惊觉,摸刀的不得刀,摸枪的不得枪,也有钻出头而头已落,也有伸出脚而脚已断,也有掣出刀,却杀了自己头目,点起铳,却打了自己部兵,只有脚生得比人长的,耳生得比人灵的,先行疾走,方得逃出。策凌奋力追赶,杀到天明,追至鄂尔昆河,左阻山,右逼水,中间横亘一大喇嘛庙,叫作额尔德尼寺,敌无去路,仍冒死回扑。策凌跃出阵前,也不顾死活,恶狠狠的与敌相搏。究竟敌兵已败,未免胆怯,蒙兵方胜,来得势盛,两下拚命,也有分别。这一场恶战,敌兵一半被杀,一半挤入水中,不但掠去的子女牲畜,尽被策凌夺回,就是小策零带来的辎重甲杖,亦统行丢弃。小策零率领残骑,扒山遁去。策凌满望锡保出兵邀击,谁知锡保所遣的丹津多尔济,观望却避,竟被小策零生还。马尔赛已奉命移守拜达里克城,亦约束诸将,闭门不出。小策零沿城西走,城内将士,请马尔赛发令追袭,马尔赛仍是不允。将士大愤,自出追敌,怎奈敌已走尽,只得了少许敌械,回入城中。策凌一一奏闻,诏斩马尔赛,革锡保郡王爵,封策凌为超勇亲王,授平郡王福彭为定边大将军,代锡保职,用策凌为副手,守住北路。

  时西路将军岳锺琪,驻守巴里坤,按兵不动,只檄将军石云倬等,赴南山口截准兵归路。石云倬迁延不进,纵令溃兵远飏。岳锺琪劾奏治罪,大学士鄂尔泰并劾岳锺琪拥兵数万,纵投网送死之贼,来去自如,坐失机会,罪无可贷,遂诏削岳锺琪大将军号,降为三等侯,寻复召还京师,命鄂尔泰督巡陕甘,经略军务,并令副将军张广泗,护宁远大将军印。广泗奏言准夷专靠骑兵,岳锺琪独用车营,不能制敌,反为敌制,因此日久无功,雍正帝复夺锺琪职,交兵部拘禁。

  张广泗受任后,壁垒一新,无懈可击,准酋噶尔丹策零,亦遣使请和。雍正帝召王大臣会议,或主剿,或主抚,还是雍正帝乾纲独断,对王大臣道:“朕前奉皇考密谕,准夷辽远,不便进剿,只有诱他入犯,前后邀截,方为上策。现经上年大创,他已远徙,不敢深入,我两路大兵,暴露已久,不如暂时主抚,再作远图。”这谕一下,诸王大臣同声赞成,乃降旨罢征,遣侍郎傅鼐,及学士阿克敦,往准部宣抚。准酋欲得阿尔泰山故地,超勇亲王策凌,坚持不可,往复争论,直到乾隆二年,始议定阿尔泰山为界,准部游牧,不得过界东,蒙人游牧,不得过界西,总算勉就和平,这且按下慢表。

  且说中国西南,有一种苗民,很是野蛮,相传轩辕黄帝以前,中国地方,本是苗民居住,后来轩辕黄帝,与苗族头目蚩尤,战了一场,蚩尤战败被杀,余众窜入南方,后复逐渐退避,伏处南岭,名目遂分作几种:在四川的叫作僰;在两广的叫作僮;在湖南贵州的叫作;在云南的叫作倮。这数省中的苗民,要算云、贵最多,官长管不得许多,向来令他自治。地方自治制,要算由苗民发起。他族中有几个头目,总算归官长约束,号为土司。吴三桂叛乱时,云、贵土司颇为所用,事平后,清廷也无暇追究,苗民不服王化,专讲劫掠,边境良民,被他骚扰得了不得,雍正皇帝用了一个镶黄旗人鄂尔泰,做了云、贵总督,他见苗民横行无忌,竟独出心裁,上了一本奏折,内说:“苗民负险不服,隐为边患,要想一劳永逸,总须改土为流,所有土司,应勒令献土纳贡,违者议剿。”这奏一上,盈廷王大臣,统吓得瞠目伸舌,这也是寻常计策,王大臣等诧为奇议,可见满廷多是饭桶,毫无远见。只雍正帝服他远识,极力嘉奖道:“奇臣,奇臣!这是天赐与朕呢。”因饬铸滇、黔、桂三省总督印,颁给鄂尔泰,令他便宜行事。鄂尔泰剿抚并用,擒了乌蒙土司禄万锺,及威远土目札铁匠,镇远叛首刁如珍,降了镇雄土司陇庆侯,及广西土府岑映震,新平土目李百叠,于是云、贵生苗二千余寨,一律归命,愿遵约束。自从雍正四年,到了九年,这五年内,鄂尔泰费尽苦心,开辟苗疆二三千里,麾下文武,如张广泗、哈元生、元展成、韩勋、董芳等,统因平苗升官,鄂尔泰亦受封伯爵,雍正帝连下批札,有“朕实感谢”等语。这位鄂伯爵的功劳,真正是独一无二了。功劳恰也不小。

  雍正十年,召鄂尔泰还朝,授保和殿大学士,旋因准部内侵,命督巡陕、甘,经略军务。张广泗又早调任西北,护理宁远大将军事,自是苗疆又生变端,雍正十三年春,贵州台拱九股苗复叛,屯兵被围,营中樵汲,都被断绝。军士掘草为食,凿泉以饮,死守经月,方得提督哈元生援兵,突围出走。哈元生拟大举进剿,怎奈巡抚元展成,轻视苗事,与哈元生意见不合,只遣副将宋朝相,带兵五千,进攻台拱,甫至半途,遇苗民倾寨而来,众寡不敌,相率溃退。苗民遂迭陷贵州诸州县,有旨发滇、蜀、楚、粤六省兵会剿,特授哈元生为扬威将军,副以湖广提督董芳,嗣又命刑部尚书张照为抚苗大臣,熟筹剿抚事宜。

  哈元生沿途剿苗,迭复名城,颇称得手,不想副将冯茂,诱杀降苗六百余名,暨头目三十余人,余苗逃归传告,纠众诅盟,先把妻女杀死,誓抗官兵,遍地蔓延,不可收拾。张照到了镇远,还是腐气腾腾的密奏改流非计,不如议抚。哈元生、董芳,亦因政见不同,互相龃龉。寻议分地分兵,滇、黔兵隶哈元生,楚、粤兵隶董芳,彼此不相顾应,一任苗民东冲西突,没法弭平。朝上这班王大臣,争说鄂尔泰无端改流,酿成大祸,专事咎入,实属可恨!鄂尔泰时已还朝,迫于时论,亦上表请罪,力辞伯爵,雍正帝允如所请,只仍命鄂尔泰直宿禁中,商议平苗的政策。

  张广泗闻鄂尔泰被贬,心中也自不安,奏请愿即革职,效力军前,雍正帝尚在未决。一日,正与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在大内议事,自未至申,差不多有两个时辰,方命退班。鄂尔泰因苗族未平,格外掂念,回到宅中,无情无绪的吃了一顿晚餐。忧心君国,是爱新觉罗氏忠臣。忽见宫监奔入,气喘吁吁,报称:“皇上暴病,请大人立刻进宫!”鄂尔泰连忙起身,马不及鞍,只见门外有一煤主,跨上疾走,驰入宫前,下了马,疾趋入内,但见御榻旁人数无多,只皇后已至,满面泪容。鄂尔泰揭开御帐,不瞧犹可,略略一瞧,不觉哎哟一声,自口而出。正在惊讶,庄亲王果亲王亦到,近瞩御容,都吓了一大跳。庄亲王道:“快把御帐放下,好图后事。”一面并请皇后安,皇后呜咽道:“好端端一个人,为什么立刻暴亡?须把宫中侍女内监,先行拷讯,有究原因方好。”还是鄂尔泰顾全大局,随道:“侍女宫监,未必有此大胆,此事且作缓图,现在最要紧的是续立嗣君。”庄亲王接口道:“这话很是,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留有锦匣,内藏密谕,应即祇遵。”随督率总管太监,到乾清宫取下秘匣,当即开读,乃“皇四子弘历为皇太子,继朕即皇帝位。”二语。是时皇子弘历等,已入宫奔丧,随即奉了遗诏,命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辅政。经四大臣商酌,议定明年改元乾隆。乾隆即位,就是清高宗纯皇帝。但雍正帝暴崩的缘故,当时讳莫如深,不能详考,只雍正以后,妃嫔侍寝,须脱去衵衣,外罩长袍,由宫监负入,复将外罩除去,裸体入御。据清宫人传说,这不是专图肉欲,乃是防备行刺、惩前毖后的缘故。小子不敢深信,雍正帝能侦探内外官吏,宁独不能制驭妃嫔?惟后人有诗一首道。

  重重寒气逼楼台,深锁宫门唤不开;

  宝剑革囊红线女,禁城一啸御风来。

  据这首诗深意,系是专指女侠,难道是上文所说的吕四娘为父报仇么?是真是假,一俟公论。下回要说乾隆帝事情了。

  ----------

  惟战而后能和,惟剿而后可抚。对待外人之策,不外乎此。准部入犯,非战不可,清世宗决意主剿,善矣。乃误任一有貌无才之傅尔丹,致有和通泊之败,若非策凌获胜,不几殆甚。至苗疆之变,罪不在鄂尔泰,张照、董芳辈实尸其咎。不能剿,安能抚?此将才之所以万不可少也。世宗自矜明察,而所用未必皆材,且反以明察亡身,蒲留仙《聊斋志异》载有侠女一则、或说即吕四娘轶事,信如斯言,精明之中,须含浑厚,毋徒效世宗之察察为也。

猜你喜欢
  东都事略卷五十六·王称
  资治通鉴考异卷十七·司马光
  卷二十四·王当
  一四七六 兵部左侍郎伊龄阿奏查明热河陈设《石渠宝笈》等书俱钤御宝折·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二十七·杜大珪
  两汉笔记卷十·钱时
  卷一百六·张守节
  陈彦回传·张廷玉
  结论·孙中山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四十五·钱若水
  奏谳书十九·佚名
  第七节 经 籍·吕思勉
  180.周世宗斥冯道·林汉达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十·佚名
  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杨梓

    (房玄龄上)一片丹心扶社稷,两条眉锁庙堂忧。坚心主意施公正,报答皇王爵禄恩。下官房玄龄是也。方今唐天子即位,八方宁静,四海晏然,黎民乐业,五谷丰登,喜遇太平时世,为因唐家十路总管,开疆展土,立国安邦,人人饶勇,个个忠良。今日圣

  • 卷二·冯琦

    钦定四库全书 海岱会集卷二 古乐府 鞠歌行          冯 裕 荆山产良璞中有宝玉英卞氏偶得之两献楚王庭前後蔽谗言哀哉怀与平祗闻铄黄金不知毁连城怀璧固其罪献玉仍被刑抱璞空山下呜呜日悲鸣涕尽继以血寸

  • 岁时杂咏巻二十三·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立秋立秋日题安昌寺北山亭孙 逖楼观倚长霄登攀及霁朝髙如石门顶胜拟赤城标天路云虹近人寰气象遥山围伯禹庙江落伍员潮徂暑迎秋薄凉风是日飘果林余苦李萍水覆甘蕉览古嗟夷漫凌空爱泬寥更闻金刹下钟鼓晚

  • 04、入泮·蒲松龄

    高公、高母上云小长命跟他三叔高季去考,已是二十余日。听说考完了好几日了,怎么不见回来?夫人说他三叔是好秀才,又老成,自然教导那孩子或者不差。 [耍孩儿]我那儿心志高,十三岁望进学,跟他叔叔去进场。场里考了好几日,人家童

  • ●袁氏义犬·沈泰

    (海昌玉阳陈与郊编西冷野君徐评武林林宗沈泰、君珊张佩玉阅) 正名为国忘家袁景倩,为家忘国戴僧静。 人心兽面相门獒,人面兽心狄灵庆! △第一出 (〔外袍幞上〕仲尼忧世接舆狂,臧虽殊竟两亡。独掩陈编吊兴废,窗前山雨夜浪浪

  • 卷二十·李心传

     边防三  丙寅沙平之变沙平者雅州严道县徼外夷也与碉门寨纔隔一水而寨在州西八十里沙平凡六族其地有葫芦里者本隶荣经县之俟贤乡岁输税米百二十斛于碉门而夷人时至碉门互市蜀之富商大贾皆辐凑焉干道六年春夷人高奴

  • 卷十上·杨士奇

    洪武三十五年秋七月壬午朔告祀 天地于南郊其祝文曰嗣天子臣棣敢昭告于 昊天上帝 厚土皇地祇昔我 皇考太祖高皇帝当元季之乱平定群雄受 天明命奄有天下海内又安三十余年允炆嗣登大位崇信奸回委政近侍改更祖宪戕害

  • 卷之一百二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金佗稡编卷十四·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稡编卷十四宋 岳珂 撰家集五奏议中辞检校少保第四劄子镇宁崇信军节度使神武後军都统制荆湖南北襄阳府路蕲黄州制置使臣岳飞劄子奏臣比具辞免除臣检校少保恩命今月初一日再准尚书省劄子奉圣旨依已降

  • 大历·周绍良

    №大历001【盖】失。【志文】大唐故银青光禄大夫泰州刺史李府君夫人渤海郡太夫人高氏墓志朝议郎□秘书省著作郎张撰郎守太子通事李□正书夫人姓高氏,渤海人也。其先北齐王欢之苗裔,春秋之後,代袭公卿。皇

  • 历书第四·司马迁

    刘洪涛译注【说明】《历书》不在《史记》亡失的十篇之内,主要是司马迁的手笔是无疑的了(也有人持相反意见,如有人说它系妄人抄录《汉志》而成等,多是摘取它的一二纰漏为文,可以不论,)篇末所附《历术甲子篇》序至汉成帝建始四

  • 论女学·梁启超

    《孟子》曰:“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痛哉斯言乎,执一人而目之曰禽兽,未有不色然怒者。然信如子舆氏之言也,则今日之近于禽兽者何其多也!海内之大,员其首、方其足之种,盖四万万。其名之为农、为工、为商、为兵,终身未尝读书

  • 卷首之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首之六天章六皇上御制文八旗姓氏通谱序我祖宗诞膺天命勃兴东土德绥威讋奄甸万姓维时龙从凤附之衆云合响应辐辏鳞集强者率属归诚弱者举属内附我祖宗建师设长以莅之分旗隶属以别之厥有熊罴之

  • 卷七十九·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七十九   宋 程公说 撰次国第一杞        滕薛        莒杞姒姓公爵周二王后其先出自夏禹夏亡汤封夏后于杞周武王克殷求禹之后得东楼公于杞仍封其故国桓二年三年书侯庄二

  • 卷七·范家相

    钦定四库全书三家诗拾遗卷七柳州府知府范家相撰小雅鹿鸣鲁诗司马迁曰仁义凌迟鹿鸣刺焉 蔡邕曰鹿鸣者周大臣之所作也王道衰大臣知贤者幽隠故弹讽谏【文选注载蔡邕琴操】按左传明云鹿鸣所以燕嘉賔也鲁诗之失与关雎同

  • 凡例·李光地

    御纂性理精义凡例一性理之学至宋而明自周程授受粹然孔孟渊源同时如张如邵又相与倡和而发明之从游如吕如杨如谢如尹又相与赓续而表章之朱子生於其後绍述周程参取张邵斟酌於其及门诸子之同异是非然後孔孟之指粲然明白道

  • 刘恭冕后敍·刘宝楠

    班生有言:「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圣人之言,中正和易,而天下万世莫易其理,故曰「微言」,非祇谓性舆天道也。「大义」者,微言之义,七十子之所述者也。今其箸者,咸见论语。窃以先圣存时,诸贤亲承指授,当已属稿,或经先

  • 金光明经序·佚名

    真定府十方洪济禅院住持传法慈觉大师宗颐述  夫灵心绝待。泯万物而独存。妙行难思。诸缘普现。则实际理地。虽不受于一毫。而事相门中。不舍于一法。故如来出世。说金光明经。依清净心。建解脱行。显出尘之经卷。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