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界身足论后序

  沙门释基制

  界身足论者。说一切有部发智六足之一足也。详夫邃旨冲微。非大圣无以扬其奥。梵言幽秘。非上哲何以绎其真。是以夕[穴/(爿*未)]金容。晨驰白马。译经者结辙。津义者联踪。至于婆沙八蕴。缺五蕴之幽趣。发智六足。无五足之玄文。余旨虽存。尚多纰绠。故使三秦匠彦。穿凿于异端。九土缁英。滞惑于真伪。故我亲教三藏法师玄奘。业该群籍。志隆弘抚。欲使有宗俊颖。不延颈于五天。对法雄杰。怀慷慨于四主。遂以大

  唐龙朔三年六月四日。于玉华宫八桂亭。终译此论。原其大本。颂有六千。后以文繁。或致删略。为九百颂。五百颂者。今此所翻。有八百三十颂。文遗广略。义离增减。详其论始。说起能仁。大德流通遂师名称。尊者世友之所作也。既而道满待机。因圆伫列。神功妙思。繄可殚言。但基虚簉操觚。谬倍函丈。承晖雕斲。受旨执文。惟恐爱海波腾。玄源秘泄。瞩法舟之沦丧。故叙其时事云 

猜你喜欢
  成唯識寶生論卷第三〈一名二十唯識順釋論〉·欧阳竟无
  第十一卷·佚名
  佛说如意轮莲华心如来修行观门仪·佚名
  鼻奈耶卷第一·佚名
  三十年来之中国佛教·太虚
  卷第二十二·佚名
  ●巴黎本神会录·神会
  决定藏论卷上·佚名
  净心诫观法序·道宣
  第二 受相应·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八十六·唐慧琳
  卷五百五十九·佚名
  礼忏文之三·佚名
  卷九·道世
  第三十六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倪翼周·唐圭璋

      待考。   青玉案   烟浓水淡荷香浅。近翠幕、疗弦管,逸气棱层冲碧汉。绝无凡骨,炼成铅鼎,未许童颜换。   长门深锁文君院。前度蛮笺泪痕满。为问乘槎人不远。只消丹桂,一枝分付,早早随伊愿。   又   四时令

  •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一·杨慎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一第一段 总说 西江月天上乌飞兔走,人间古往今来。沉吟屈指数英才,多少是非成败。 富贵歌楼舞榭,凄凉废冢荒台。万般回首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诗曰:为爱青山日倚楼,白云红树两悠悠

  • 卷四百八十三·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八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一百十七 郑善夫 游侠篇 长安逢少年意气何昂昂鸣鞭六陵坂先驱势正强戒途列万骑一一羽林郎铙吹动地来飒沓若云翔面前五花骢宝馽金丝缰腰间双龙劒吴鈎

  • 卷二百七十二·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七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四十二 刘跃 和元衡园居 林竹生凉颸井梧响疎雨层轩临清池宁知有秋暑盍簪得良友高标宛霞举间时不易得信是天所与挥毫总诗流飞

  • 卷二十二·谷应泰

      ○安南叛服成祖永乐元年闰十一月,封黎苍为安南国王。安南古交趾地,唐、虞时曰南交,秦为象郡。汉初,南越王赵陀据之,武帝平南越,置交趾、九真、日南三郡,设刺史。建武中,   任延、锡光为守,教民耕种,制冠履,渐立学校。女子

  • 第六十二回 起义兵三雄同杀贼 拜长史群寇识尊贤·蔡东藩

      却说护军司马傅燮,系北地灵州人氏,本字幼起,嗣慕南容三复白圭,南容春秋时鲁人,事见《鲁论》。乃改字南容。身长八尺,仪表过人,郡将举燮为孝廉,因得出仕;后闻郡将丁忧,也弃官行服,借报知遇;及为护军司马,独谓国家大患,不在贼寇,

  • ◎帝系二·徐天麟

    ○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杂录附)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适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外戚传。)昭灵后,高祖母媪也,尝息太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交龙于上,已而有娠,遂产高祖,高祖即位,追尊母媪为昭灵

  • 卷第十二·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五张慎言(子履旋) 徐石麒(子尔榖) 张有誉 解学龙 练国事张慎言(子履旋)徐石麒(子尔榖)张有誉解学龙练国事张慎言字金铭,阳城人;万历庚戌(一六一○)进士。天启时,除

  • 武皇帝实录卷之四·佚名

    壬戌天命七年正月,扎伦卫送巴革贝勒子卧齐里桑来质,于是遂放巴革还。 十八日,帝率诸王臣征取广宁,留宗弟多毕、背胡吉、沙进、及素把海姑夫素把海,哈达国万汗之孙,帝以宗弟吉白里杜吉胡之妹妻之,故称姑夫沙进等统兵守辽阳。

  • 原序·赵汸

    春秋属辞原序春秋古史记也夏商周皆有焉至吾孔子则因鲁国之史修之以为万代不刋之经其名虽同其实则异也盖在鲁史则有史官一定之法在圣经则有孔子笔削之旨自鲁史云亡学者不复得见以验圣经之所书往往混为一涂莫能致辩所幸

  • 第四十八卦:《井卦》·佚名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井,羸其瓶,凶。【白话】《井卦》:象征无穷:改变迁移城邑不会使水井发生改变和迁徙,井水不会枯竭也不会溢满,来来往往的人都到井里来打水。提水提到井口眼看就要上

  • 八经·韩非

    一、因情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柄者,杀生之制也;势者,胜众之资也。废置无度则权渎,赏罚下共则威分。是以明主不怀爱而听,不留说而计。故听言不

  • 延恩安禅师·惠洪

    禅师名法安。生许氏。临川人也。幼事承天沙门慕闲。年二十。以通经得度。游方谒雪窦显禅师。显殁。依天衣怀禅师。众推其知见。又遍历诸家。耆宿指目。为饱参。来皈临川。见黄山如意院。败屋破垣。无以蔽风雨。安求居

  • 广衍品法句经第二十九(十有四章)·佚名

    广衍品者,言凡善恶积小致大证应章句。施安虽小,其报弥大,慧从小施。受见景福,施劳於人,而欲望祐。殃咎归身,自遘广怨,已为多事。非事亦造,伎乐放逸,恶习日增。精进惟行,习是舍非,修身自觉。是为正习,既自解慧,又多学问。渐进普广,油

  • 放逸品第十·佚名

    昔佛在世时。有五百贾客从海中出。大持七宝还归本国。经历深山为恶鬼所迷不能得出。粮食乏尽穷顿困厄遂皆饿死。所赍宝货散在山间。时有沙门在山中学。见其如此便起想念。吾勤苦学道积已七年不能得道又复贫穷无以自济

  • 清朝通典·佚名

    《清朝通典》是记清前中期典制沿革的政书,原名《皇朝通典》,简称 《清通典》。清嵇璜、刘墉(均见“清朝文献通考”)等奉敕编纂。书成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有清武英殿本、光绪间浙江书局本、《万有文库》“十通”合刻

  • 清宫二年记·德龄

    德龄原著,顾秋心译述。本书作者原系西太后慈禧身边七个得宠的女官之一。该书是慈禧太后御前一等女官公主德龄在慈禧身边生活两年的回忆录。它侧重于记述慈禧太后的饮食起居、生活情趣、内心世界、听政内幕及光绪皇帝

  • 史纠·朱明镐

    六卷,明朱明镐撰。是书考订诸史书法之谬及其事迹之抵牾,上起《三国志》,下迄《元史》,每史各为一编。作者通过对史书的考订,阐发了他的史学主张。①他认为纪传体史书的本纪不能太简略。卷4中说:“纪略传详,史体固然;过加删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