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教的真宗旨

──二十三年八月在庐山大林寺暑期公开演讲会致词──

今天是大林寺公开佛教演讲会之期,虽然本寺每年暑期,照例总有几次公开演讲会,不过今天却又含有一种特殊的意味,这是与以往不同的。一则、欢迎马秀芳将军佛学与救国,二则、又有德国柏林大学教授博尔士满莅会演讲,都是难得的!向来讲讲佛学,总难免一般人的误会,说佛学是消极的。佛法处处要人铲除“贪”、“嗔”、“痴”、“慢”等种种恶习,固可说是消极;至于好的美德,则皆须积极建成,岂能以消极概之?又有多数人以为佛法出印度而印度亡,中国如果弘扬佛法,将亦不免为印度第二。须知印度之佛教衰亡已久,在唐时婆罗门教复兴,过三四百年后,沦为回教民族统治,又数百年乃亡于英;故印度之亡,与佛教无关,而反证之印度的兴盛时代,正是佛教最昌明的时候;可见佛法决不是亡国的毒剂,并且是谋公众之利益,求人生之解放的无上良药!常言“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二语,真可包括佛教大旨!盖佛教出发的动机在慈悲;佛教施展的手段在方便。佛教所谓慈悲,并非“煦煦为仁”;方便也并非“孓孓为义”。凡是违反慈悲之心的动机,则汰而去之,适合慈悲之心的法门,则方便行之。大乘菩萨职在救人济世,保国安民,遇著妨碍保国安民救人济世的,则在政治、军事、教育、文化各方面,以慈悲的心肠,而施方便的手段,以切实降伏制止调治之,能牺牲个己的利益,而谋大众的安乐;这都是从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中流露出来的功德。所以佛教并不是遍于个人修养的;求世界的和平,树人生的公谊,亦皆属分内之事。总之、佛教的真宗旨,在从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性海中,泛溢出来的种种救世济人、保国安民之方便法门的实施;能本此旨践行的,在佛教中就是菩萨。菩萨并非泥塑木雕的偶像,菩萨是真正觉悟的哲人,要能济世保民的才是真菩萨。马将军秀芳对于佛教有真认识,能实行菩萨道,举世咸钦!今天欢迎马将军,就是欢迎活的菩萨,愿大家听活菩萨演讲后,都要发心做菩萨!(心月记)

(见海刊十五卷八期)

(附注)本文从“庐山大林暑期公开演讲会会纪”中节出。


猜你喜欢
  卷第七十·霁仑超永
  佛说大方广未曾有经善巧方便品·佚名
  宗镜录卷第三十七·延寿
  阿育王经 第二卷·佚名
  分灯录跋·朱时恩
  续指月录总目·聂先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下·文偃
  增集续传灯录卷第六·南石文琇
  广百论疏卷第一·文轨
  终南家业卷第一·守一
  大般涅槃经 第十一卷·佚名
  卷第二·佚名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二卷·一行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传外传卷下·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五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五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石堂集陈普字尚德闽之宁德人为恂斋韩氏门人韩出于庆元辅氏盖考亭的派也宋亡后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有石堂集拟古秋声金气流天空露瀼瀼素波合流月淫淫

  • 战败了归来·刘半农

    在街市中看见一幅刻铜画,题目叫“战败者”,画中有一个衣衫蓝缕的兵,坐在破屋旁一块石上,两手捧头,作悲思状。我极爱这画,可又因价钱太大,不能购买,只得天天走这时,向它请安而已。过了许久,这画想已卖去,我连请安的机会也没有了,心

  • 卷三百五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五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七十五 林志【字尚默三山人】 题郑骢马小景 素练泻碧落初日开华容朝回忽矫首如对香炉峰镜览心以化天游趣应同恍然宴坐顷白简遥生风习静窥道妙颐神混

  • 卷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五河汉类五言古赋得秋河曙耿耿     【陈】张正见耿耿长河曙滥滥宿云浮天路横秋水星桥转夜流月下姮娥落风惊织女秋德星犹可见仙槎不复留七言古明河篇         【唐】宋

  • 陪张燕公登南楼·张说

    赵冬曦抑郁何以欢,阴氛亦登望。 孤岛轻雾里,行舟白波上。 目劳西北云,心醉东南嶂。 昔日青谿子,胡然此无状。

  • 崔涂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崔涂字礼山 ,江南人。文德进士。久在巴、蜀、 湘、鄂、秦、陇等地作客,多羁愁别恨之作,情调抑郁低沉。《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孤 雁 崔涂 几行归塞尽, 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 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 关月冷相

  • 九四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呈续购书集清单并报前获各书分别办理呈送折·佚名

    九四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呈续购书集清单并报前获各书分别办理呈送折乾隆三十八年七月十九日闽浙总督臣钟音、福建巡抚臣余文仪、福建学政臣汪新谨奏,为钦奉上谕事。窃照案准礼部咨,钦奉上谕,采访遗书,臣等钦遵办理,业将已购

  • 文德长孙皇后传·欧阳修

    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河南府洛阳县人。其祖先出自北魏拓拔氏,因后来成为魏宗室的长房子孙,故称之为长孙氏。高祖长孙稚,任大丞相,封冯翊王。曾祖长孙裕,封平原公。祖父长孙兕,任左将军。父亲长孙晟,字季,涉猎书史,矫健勇猛

  • 抄思传(附别的因传)·宋濂

    抄思,乃蛮部人,号答禄,其先祖泰阳为乃蛮部酋长。祖父叫曲书律,父名敝温。抄思骁勇善战,二十五岁时随从太祖征伐,在攻破代、石二州的战争中,他冒着矢石,每次最先登城。雁门之战,屡战屡捷。太宗命睿宗伐金,抄思披坚持锐与金兵战斗

  • 卷六十一·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六十一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宋理宗时诏求言处州教授陈埙上封事曰上有忧危之心下有安泰之象世道之所由隆上有安泰之心下有忧危之象世道之所由污故

  • 第十章 12·辜鸿铭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辜讲有一次刚刚当孔子从宫廷应诏回到家,听说国家的马厩着火,他首先问,“是否有人受伤? ”而没有问马的状况。辜解今曰地方一有事故,内外衮衮诸公,莫不函电交驰,亟问曰:“伤羊乎? ”不问民。

  • 卷二十八·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毛氏传卷二十八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二十有五年春齐崔杼帅师伐我北鄙前年春孟孝伯受晋命伐齐齐报之公将告晋孟公绰曰崔子将有大志必速归齐师果还夏五月乙亥齐崔杼弑其君光齐棠公【棠邑大夫】之妻美棠公

  • 凡例·王樵

    一蔡氏传经体不得不简是编欲以羽翼之故不厌详体各不同也一义理蔡传发明已尽今欲学者认归切己可用故多引之使近不欲推之使逺昔汉武帝以尚书为朴学弗好司马迁叙七国楚汉事使人如见而五帝三代本纪殊不逮诸篇盖迁有史材无

  • 卷四十七·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四十七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四十七四望山川史记封禅书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汉书注师古曰谓夏都安邑殷都朝歌周都洛阳】故嵩高爲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四渎咸在山

  • 一字重音说·章太炎

    中夏文字率一字一音,亦有一字二音者,此轶出常轨者也。何以证之?曰:高诱注《淮南&middot;主术训》曰:鵕寿,读曰私鈚头。二字三音也。(按私鈚合音为鵕,谆脂对转也。头为寿字旁转音。)既有其例,然不能征其义。今以《说文》证之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八·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八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菩提品第七云何菩提。谓略说二断二智。是名菩提。二断者。一烦恼障断。二所知障断。二智者。一烦恼障断故。毕竟离垢一切烦恼不随缚智。二所知障

  • 达生编·亟斋居士

    产科著作。1卷。清·亟斋居士撰。刊于1715年。内容有原生、临产、真诀条辨等14篇及格言、方药等。作者主张临产时沉着镇静,掌握“睡、忍痛、慢临盆”六字诀,尽可能不服药或少服药,所论多为经验之谈。本书文字通俗,内

  • 寒山子诗集·寒山

    一卷。附《丰干拾得诗》一卷。唐寒山子(生卒年不详)撰。寒山子又称“寒山”。贞观中天台广兴县僧。因居于寒岩,自号寒山子。平生与僧人丰干、拾得友善。此集收诗三百一十三首,前有闾丘胤序,附丰干诗二首,拾得诗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