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真宗旨
──二十三年八月在庐山大林寺暑期公开演讲会致词──
今天是大林寺公开佛教演讲会之期,虽然本寺每年暑期,照例总有几次公开演讲会,不过今天却又含有一种特殊的意味,这是与以往不同的。一则、欢迎马秀芳将军佛学与救国,二则、又有德国柏林大学教授博尔士满莅会演讲,都是难得的!向来讲讲佛学,总难免一般人的误会,说佛学是消极的。佛法处处要人铲除“贪”、“嗔”、“痴”、“慢”等种种恶习,固可说是消极;至于好的美德,则皆须积极建成,岂能以消极概之?又有多数人以为佛法出印度而印度亡,中国如果弘扬佛法,将亦不免为印度第二。须知印度之佛教衰亡已久,在唐时婆罗门教复兴,过三四百年后,沦为回教民族统治,又数百年乃亡于英;故印度之亡,与佛教无关,而反证之印度的兴盛时代,正是佛教最昌明的时候;可见佛法决不是亡国的毒剂,并且是谋公众之利益,求人生之解放的无上良药!常言“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二语,真可包括佛教大旨!盖佛教出发的动机在慈悲;佛教施展的手段在方便。佛教所谓慈悲,并非“煦煦为仁”;方便也并非“孓孓为义”。凡是违反慈悲之心的动机,则汰而去之,适合慈悲之心的法门,则方便行之。大乘菩萨职在救人济世,保国安民,遇著妨碍保国安民救人济世的,则在政治、军事、教育、文化各方面,以慈悲的心肠,而施方便的手段,以切实降伏制止调治之,能牺牲个己的利益,而谋大众的安乐;这都是从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中流露出来的功德。所以佛教并不是遍于个人修养的;求世界的和平,树人生的公谊,亦皆属分内之事。总之、佛教的真宗旨,在从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性海中,泛溢出来的种种救世济人、保国安民之方便法门的实施;能本此旨践行的,在佛教中就是菩萨。菩萨并非泥塑木雕的偶像,菩萨是真正觉悟的哲人,要能济世保民的才是真菩萨。马将军秀芳对于佛教有真认识,能实行菩萨道,举世咸钦!今天欢迎马将军,就是欢迎活的菩萨,愿大家听活菩萨演讲后,都要发心做菩萨!(心月记)
(见海刊十五卷八期)
(附注)本文从“庐山大林暑期公开演讲会会纪”中节出。
猜你喜欢 卷第七十·霁仑超永 佛说大方广未曾有经善巧方便品·佚名 宗镜录卷第三十七·延寿 阿育王经 第二卷·佚名 分灯录跋·朱时恩 续指月录总目·聂先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下·文偃 增集续传灯录卷第六·南石文琇 广百论疏卷第一·文轨 终南家业卷第一·守一 大般涅槃经 第十一卷·佚名 卷第二·佚名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二卷·一行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传外传卷下·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