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中国和中国佛教的途径
──二十三年八月在庐山大林暑期公开演讲会致闭会词──
听了今天的讲演,对于建设中国佛教和现代中国得到了一种很好的结论:就是博尔教授说到宗教与民族国家的关系,甚为透澈;而是从物质方面研究入手,此可以见到西洋一切学术文化的出发点是在物质。陈居士谈佛教的精神修养,恰是代表了万法唯心的佛学真义。马李两先生讲救民治国纯以人事为本,亦可以窥见中国文化的全豹。这三种皆为建设中国佛教的要素,佛教虽重在精神修养,而教化的设施,就是以自然界为对象,假使离了世界众生,也就无所谓佛教。所以佛教的流行,即有种种道场建筑以为依止的基础,这便有须于博尔教授从物质出发的西洋科学。中国固有的道德学术皆以人事为本,佛教要与中国文化融合为一,以收整兴的功效。于现在国难严重中,尤须采用马、李两先生以人事为本的中国文化,方能建设中国的佛教。复次、这三种又为建设现代中国的要素,有人谓要复兴中国在复兴中国固有文化,而恢复民族的自信力。又有人以为要成现代国家,须将中国以前所有的皆弃而不顾,惟以欧美化为事。中国的思想界现在确潜伏有这两种冲突的势力,前者重在复兴中国的民族,后者重在造成现代的国家。我以为要成现代中国,必不可忘记了“中国”二字;故复兴中国固有文化,实为必须,但同时亦不可忘记了“现代”二字,故对于欧美的现代科学文化,也要适可的选择采用,方可以造成现代中国。中国固有文化自是人事为本的文化,但要有充实的精神修养,才可以表现出来,故应学习佛教的心理训练。复次、要有充实的物质建设,方能树立起来,故应学习西洋的科学技能。大学言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这可以说是完善极了!不过中国原有的学术,只详在修齐治平方面,至于格致诚正,向少致力。格物致知是属于科学研究的;诚意正心是属于精神修养的。中国现在如能对这两方面注意,以科学来补充物质方面之不足,以佛教来补充精神方面之不足,融和贯通起来,方可建设现代中国。今日于此三方面都讲到了,所以我说得到了建设现代中国和中国佛教的一个结论。(心月记)(见海刊十五卷八期)(附注)本文从“大林暑期公开演讲会纪”中录出。
猜你喜欢 敘·海明 开元释教录卷第三·智升 正道品第十二·佚名 卷第二·佚名 圣迦柅忿怒金刚童子菩萨成就仪轨经卷下·佚名 皇明名僧辑略·袾宏 丛林校定清规总要卷下·佚名 优婆塞戒经卷第七·佚名 卷四十一·佚名 卷第十八·李遵勖 卷第九·永觉元贤 目次·佚名 金光明经玄义卷下·智顗 佛说孝子经·佚名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十六·海明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