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僧谒太虚大师谈话
──二十四年十二月在汕头佛教会──
欧洲拉特维亚国僧人法师帝释鸣与其徒庆喜,信仰大乘法,茹素奉佛,于去年十一月三十日由暹逻来汕,驻锡于汕头佛教居士林。时值太虚法师莅汕演讲,遂于本月廿五晚往佛教会参谒,并面请开示。蒙太虚老法师接见,由记者译述作如下谈话:首由帝释鸣法师陈述来意:“前在欧洲,闻悉大法师驾临法国巴黎,余师徒二人素仰法师硕望,决意前往瞻仰;惟当予等到巴黎时;法师已经转往德国柏林;当即转往柏林,岂料抵柏林时,法师又已离柏林前往英、美。自思今生无缘,数数相左,未能瞻仰法师丰采,心中不无惆怅,而仰慕之殷,亦因是而愈切!至去年,由暹抵汕,闻悉法师住锡广州,宏扬佛法,本欲买舟前往,奈因人地生疏,无人介绍,诚恐到广州时,法师或又他往,岂特徒劳往返,且因经济问题无由解决,是以未能如愿。后闻得法师不日来汕,心中不胜欣喜之至。今专诚奉谒,希不吝珠玉指示一切,以启蒙昧,则荷感莫名矣”!
太虚法师问:“贵师徒二人,不辞跋涉远邦,来到中国,其目的是为游历而来,抑或来中国学习中国语言,及研究中国大乘经典”?
帝释鸣答:“予师徒二人此次来中国,意欲学习中国语言及中国文字,以资研究一切大乘经典,预备将来返欧洲时,宣传大乘佛法,俾欧洲人士得明大乘佛法之微妙。且予在四十二年前。曾经初次到中国,觉得当时大乘佛法异常倡盛,到处寺庙丛林,佛塔林立。继往蒙古、西藏参观,在该处剃度出家,禅心持戒,茹素奉佛,及研究一切经典,但仍不满所欲,屡欲再求深诣,苦乏机缘”。
太虚法师说:“予意贵师徒二人,最好觅一相当地方,可分工合作。老法师已经出家多年,当然经历甚富,且修持有素,可照原来功夫勇猛精进的做去。至于贵徒正在年壮力强,且智慧过人,能通数国方言,将来前程未可限量!倘在中国居住二年后通晓中国语言文字,则可研究中国所有一切大乘经典,或将中国所有大乘经典,翻译为英、德、法文,或将来往德国建设佛学会,传扬佛法,俾佛法能普遍欧洲及全世界,则功德无量,实有厚望焉”!
帝释鸣答:“承老法师指示,实深铭感,抑亦正合予愿”!
太虚法师说:“贵师徒曾到过印度、锡兰、新加坡、缅甸等处否”?
帝释鸣答:“诚然!余等曾经到过。但觉得彼邦人士,均信仰小乘法门,予等以信仰大乘法,故每每为彼邦人士所歧视,有若寇仇;故我等虽曾到彼邦,非特无好印象,且感觉异常困难”。
太虚法师说:“我等信仰佛法,应当破除一切我执我见,故我意再好不要分别大乘小乘,因大乘小乘同是佛说的法,故我等只切实研究佛说的法,不应斤斤计较是大乘抑或小乘,以致互相岐视,而存我执我见,致乖我佛法要旨”。
帝释鸣答:“诚然,大法师不惜大慈大悲心,予等不胜欣喜”!
太虚法师说:“数年前有欧洲僧人某在中国皈依,后有其他教徒请其说法,彼则每每论其他各教的缺点。及后返欧洲时,各国政府均不准其入境。是故我等须要看察情形,根据各国风土人情为依归,因其他各教有许多与佛法相同,应随时用大乘佛法融会而感化之。因各国情形不同,各有各的信仰,若只说其缺点,非独无以感化,且易生反感,是故我希望贵师徒二人分工合作,在中国居住一二年,候学习中国语言文字,或可将中国之大乘经典,翻译成英、德、法文字,将来在德国建设佛教会。因现时德国人民,已感觉其他各教各有各的缺乏,未能圆满,且对于现在科学的进步,有所抵触,并悉唯佛法堪称渊博微妙圆满。是故佛法,现时在德国大有长足进展之势。且德国系在欧洲之中心点,倘在德国建设佛教会,则将来由德国宣传,而普遍英、德、法及其他各国,方能得到真正世界和平,是余愿望!至于能否实现,则不敢断言”。
帝释鸣答:“大法师本大慈大悲之心,用大无畏之精神,相信当然能成功,余等定当遵照大法师指示,勇猛做去,俾佛光得以普照全球,以副大法师之期望”。太虚法师说:“余经已派出学生数名前往西藏学习藏文,又派出学生数名前往锡兰学习巴利文,俟将来各学生学成归国,将中国大乘经典,译成各处文字,以期统一佛法经典,庶不各执我见,佛法方能兴盛”。
帝释鸣答:“大法师眼光远大,无怪全世界人士钦仰,将来佛光能普照全球,实赖大法师大无畏之精神有以成之”。
太虚法师说:“余定于明日趁招商局轮船海元号返申,未悉贵师徒何时动身”?帝释鸣答:“余师徒二人候大法师起程后,亦欲于本月二十三日搭轮赴申一行,因余等未有预备,故未能随老法师同行”。
太虚法师说:“贵师徒二人赴申,最好有熟识之人领导,较为妥善便利”。帝释鸣答:“诚然,兹有丁忠臣善士允与我等同往”。
太虚法师说:“如此甚好!倘有机缘在上海再可相见。余到申大约逗留十日八日,然后前往宁波”。
帝释鸣说:“大法师连日甚忙,且把晤已久,诚有扰大法师精神,抱歉殊甚!再图后会,祝大法师一路平安”!(王进祥译记)(见海刊十七卷五期)
猜你喜欢 三论游意义·硕法师 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佚名 卷第一·义净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十七·楚石梵琦 十住断结经卷第八·佚名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六·宗喀巴 佛说四愿经·佚名 叙·呆翁行悦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三·玄奘 无准师范禅师语录序·无准师范 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一卷·冥祥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二·佚名 降象品第二十五·佚名 第十 无记说相应·佚名 总目卷第二·智旭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