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申五月〖燕归梁〗(末扮杨文骢冠带上)南朝领略风流尽,新立个妙龄君;清江隔断浊烟尘,兰署里买香薰。下官杨文骢,因叙迎驾之功,补了礼部主事。盟兄阮大铖,仍以光禄起用。又有同乡越其杰、田仰等,亦皆补官,同日命下,可称一时之盛 
-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六十目録【九十五字】满庭芳【上 又一体】宋徽宗晏几道苏轼【六首】黄庭坚【四首】秦观【四首】晁补之【五首】陈师道李之仪【二首】毛滂【二首】舒亶 
-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三十五竹类五言古咏竹          【齐】谢 朓窗前一丛竹青翠独言奇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月光踈已宻风来起复垂青扈飞不碍黄口得相窥但恨从风箨根株长别离秋竹曲    
- ○高祖皇后李氏高祖皇后李氏,唐明宗皇帝女也。后初号永宁公主,清泰二年封魏国长公主。自废帝立,常疑高祖必反。三年,公主自太原入朝千春节,辞归,留之不得,废帝醉,语公主曰:“尔归何速,欲与石郎反邪?”既醒,左右告之,废帝大悔。公主 
-   政宣上帙十八。   起宣和五年六月五日丙戌,尽十二月三日壬午。   五日丙戌张瑴诣宣抚司纳土。   状曰:权管勾平州节度使兼诸军都统张瑴状自安真深入北朝皇帝西狩不返诸路寇兵充斥道途塞绝当道无所依托承天朝 
- 宋宁宗一乙卯庆元元年。上,光宗皇帝第三子也,母曰慈懿皇后李氏。光宗在泰邸,慈懿梦日队于庭,以手承之,已而有娠。孝宗乾道四年十月丙辰秋分而生上,五年正月赐名。十一月乙丑,授右千牛卫大将军。淳熙五年十月戊午,除明州观察使 
- 正德十二年十一月癸酉朔上驻大同是日钦天监进正德十三年大统历如例给赐群臣颁行天下浙江杭州府雷鸣 丁丑坐虏入甘州甘峻等堡都指挥王杲等守备不设发充军总兵官王勋以去任夺俸三月 太监温传旨以南京内官监太监刘璟守备 
- 陆龟蒙字鲁望,是陆元方的第七代孙。父陆宾虞,以擅文任侍御史。龟蒙少年清高豪放,通晓《六经》要旨,尤其精通《春秋》。考进士,一试不中,便去投湖州刺史张抟与其交游,张抟历任湖州、苏州刺史,聘陆龟蒙为自己的副手。曾到饶州,三 
- 齐纪三 齐武帝永明八年(庚午,公元490年) [1]春,正月,诏放隔城俘二千余人还魏。 [1]春季,正月,南齐武帝颁下诏令,命令释放在隔城战斗中俘虏的二千多名士卒,送还北魏。 [2]乙丑,魏主如方山;二月,辛未,如灵泉;壬申,还宫。 [2]乙丑(二十六 
-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幸鲁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幸鲁盛典卷二十七圣驾幸阙里恭纪翰 林 院 编 修【臣】李孚青百代留元气千秋仰素王龟峯钟秀异麟绂啓遐昌紫贝开阊阖青霄下凤凰文蓍徴瑞产古桧发新芳典则绳虞夏明禋盛汉 
-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声闻品第三  时无垢称作是思惟。我婴斯疾寝顿于床。世尊大悲宁不垂愍。而不遣人来问我疾。尔时世尊知其所念。哀愍彼故告舍利子。汝应往诣无垢称所问安其疾。时舍利子白言。世尊。我不堪任诣 
- 第二一心所摄门中。然此一门乃含多意。且分二别。一推末归本门。二如来于此下。本末依持门。今初依论三观。初约相谛。即当第二第一义谛观。论生起云。云何第一义差别如是证第一义则得解脱彼观故。此明修观所以。以第 
- 地理杂志。清陈朝龙等撰。十二卷。该县旧无专志,光绪年间,奉檄设局,聘人采访,由朝龙等编辑,约于光绪二十年(1884)成册,约十九万字。悉依台湾省通志局颁发程式。冠总目、总括。正文分沿革、城池、山川、庄社、街市、水利、碑 
- 正一指教斋清旦行道仪。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系早期天师道斋仪。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述科仪,所祭神与《正一指教斋仪》同,仪中包括读词、四方朝等。 
- 小说。东晋葛洪(284—364)撰。十卷。洪有《抱朴子》已著录。作者自序云此书为回答弟子滕升怀疑神仙之说及补刘向《列仙传》之简略而作。前此秦人阮仓记有神仙数百人,刘向仅记七十一人。此书上自黄帝时代之广成子下至 
- 编年体史书。四卷。明陆世仪撰。约成书于清初。本书记事,始于天启元年(1621年)陈晋卿等改为知社,终于崇祯九年(1636年)徐怀丹作复社十大罪檄文,按编年体叙述。在正文之前,冠以《复社总纲》,将崇祯元年(1628年)至十六 
- 一卷,隋阇那崛多译。佛对弥勒说东方佛余九方九佛之名号功德及神咒。 
- 简称《金刚经集验记》。佛教感应集。唐开元六年(718)孟献忠撰。三卷。是记述因诵持《金刚经》而获灵验的佛教故事书。全书分六篇:(1)救护篇,十九则;(2)延寿篇,十二则;(3)灭罪篇,三则;(4)神力篇,十六则;(5)功德篇,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