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裴侠传

裴侠字嵩和,河东解地人。

祖父裴思齐,被举荐为秀才,授议郎。

父亲裴欣,博览经史,任魏国昌乐王府司马、西河郡守,追赠晋州刺史。

裴侠自幼聪明,与平常的儿童不一样。

十三岁时,父亲去世,他悲痛哀悼像成年人一样。

州中任命他为主簿,举荐为秀才。

魏正光年间,任奉朝请。

后升任员外散骑侍郎、义阳郡守。

元颢入据洛阳时,裴侠捉住他的使者,烧毁赦免文书。

魏孝庄帝称赞他,授轻车将军、东郡太守,兼防城别将。

后来魏孝武帝与齐神武不和,征调黄河以南军队以作防备,裴侠率领部属赶赴洛阳。

授建威将军、左中郎将。

不久,魏孝武帝西迁,裴侠打算跟随行动,但是妻儿还在东郡。

荥阳人郑伟对他说:“天下已经动乱,尚不知谁将称雄海内。

你不如东行,和妻儿会合,从容选择明主。”裴侠答道:“忠义之道,怎能忽视?我既然拿着人家的俸禄,又怎能因为妻儿而改变主意?”于是跟随魏孝武帝入函谷关,赐爵清河县伯,授丞相府士曹参军。

大统三年(537),率领乡兵参与沙苑之战,率先冲入敌阵。

裴侠原名协,这时,太祖嘉许他的勇敢决断,说“仁者必有勇”,因此令他改名。

以战功晋封侯爵,食邑八百户,授行台郎中。

王思政镇守玉壁时,任命他为长史。

不久,被齐神武围攻。

齐神武写信招降王思政,王思政令裴侠起草回信,言词壮烈。

太祖很赞许,说道:“即使是鲁仲连也无法超过。”授河北郡守。

裴侠生活俭朴,爱民如子,吃的无非是豆麦盐菜。

官吏百姓都很感激他。

该郡旧制,有渔夫、猎人共三十名供奉郡守。

裴侠说:“以口腹之欲来役使别人,我是不干的。”于是全部撤去。

另有丁夫三十人,供郡守驱使。

裴侠也不让他们为自己干活,收取他们代替服役的租税,然后让他们为官府买卖马匹。

日积月累,马匹竟然成群。

离职之时,什么也不要。

百姓歌颂他道:“肥鲜不食,役税不取,裴公清惠,世上典范。”裴侠曾与众多牧守一起拜见太祖,太祖令裴侠站在一边,对牧守们说:“裴侠清廉谨慎,一心为公,为天下第一,今天众人中如有同裴侠一样的,可以同他站在一起。”众人都默然无声,没有人敢于接话。

太祖于是厚赏裴侠。

朝廷内外都表示叹服,称他为“独立君”。

裴侠又写了九世伯祖贞侯潜的传记,认为裴氏的清廉公正,从贞侯潜开始,想让后人奉行此风,凡本族中的知名之士,都给他们一份。

堂弟崔伯凤、崔世彦,当时都担任丞相府佐,讥笑他道:“人生仕进,应当生活富裕,名望又高。

像你这样清苦,究竟想干什么?”裴侠答道:“清廉是为官之本,节俭是修身之基。

况且我们是大族,世代都能成就美名,所以应当做到这样:活着,被朝廷称赞;死后,流芳千古。

如今我侥幸以平庸之才,承蒙特殊的恩遇,我安于穷困,并不是为了追求虚名。

而是志在自我修养,恐怕有辱先人。

我这样做反而被讥笑,还有什么话说?”崔伯凤等人惭愧退下。

大统九年(543),入朝任大行台郎中。

数年后,出任郢州刺史,加仪同三司衔,随即转任拓州刺史,又调任雍州别驾。

孝闵帝登基,授司邑下大夫,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衔,晋封公爵,食邑增至一千六百户。

升任民部中大夫。

当时有奸猾官吏主管仓库,历年贪污,多至千万,等到裴侠上任,全力以赴,揭发治罪,几十天之内,将盗贼奸吏几乎全部肃清。

转任工部中大夫。

大司空府掌管钱物的典事李贵在府中悲伤哭泣,有人问什么缘故,李贵答道:“我所掌管的公物,有不少已经用去,裴公清正严厉,素有威望,我担心遭到责罚,所以哭泣。”裴侠听说这件事,允许他自首。

李贵承认贪污钱五百万。

裴侠的肃清奸猾,都像这样。

当初,裴侠曾病重,大司空许国公宇文贵、小司空北海公申徽都来问候他。

裴侠所住草房,竟然透风漏雨。

宇文贵等人回去,把情况告诉皇帝。

皇帝怜悯他如此贫苦,为他建造一所宅第,并赏赐良田十顷,奴隶、耕牛、粮食等,全部备足。

士绅们都以此为荣。

武成元年(559),在任职内去世。

追赠太子少师、蒲州刺史,谥号为“贞”。

河北郡前任功曹张回及官吏、百姓等人,感念裴侠留下的仁惠,作颂纪念他的清名功德。

儿子裴祥,为人忠恳谨慎,有治理繁难的才能。

早年担任成都县令,清廉不如裴侠,而果断超过他。

后来授长安县令,权贵们都害怕他。

升任司仓下大夫。

裴侠去世后,裴祥悲痛过度,竟因此而死。

裴祥之弟裴肃,正直磊落又有才能技艺。

天和年间,被举荐为秀才,授给事中士。

后来升任御正大夫,赐爵胡原县子。

猜你喜欢
  國朝獻徵錄卷之四十七·焦竑
  闲燕常谈 全文·董弅
  卷十五 周郑李三刘江汪郭伍萧李卢朱王魏列传第十二   ·陆游
  大事记续编卷七十三·王祎
  卷之三百七十七·佚名
  别集下卷五·宋名臣言行录
  通鉴纪事本末卷七上·袁枢
  卷三十二·司马迁
  卷九十六 上 西域传 第六十六上·班固
  胡国珍传·魏收
  萧正则传·李延寿
  元仲景传·李延寿
  附録六·佚名
  卷一百三十五·佚名
  朱友渔·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白石道人诗说 全文·姜夔

    大凡诗,自有气象、体面、血脉、韵度。气象欲其浑厚,其失也俗;体面欲其宏大,其失也狂;血脉欲其贯穿,其失也露;韵度欲其飘逸,其失也轻。作大篇,尤当布置:首尾匀停,腰腹肥满。多见人前面有余,后面不足;前面极工,后面草草。不可不知也。

  • 郴江百咏·阮阅

      东楼   危城雉堞对东山,谁剏高楼十二栏。独鹤不来松已老,春风动处日三竿。   上仙阁   曲槛危梯紫翠中,苏仙宅畔古城东。不须更着登山屐,万岫千峯一日穷。   俯春亭   城上危亭可摘云,四邉山色翠为邻。下窥

  • 卷358 ·佚名

    苏辙 吕希道少卿松局图 溪回山石间,苍松立四五。 水深不可涉,上有横桥渡。 溪外无居人,磐石平可住。 纵横远山出,隐见云日莫。 下有四老人,对局不回顾。 石泉杂风松,入耳如暴雨。 不闻人世

  • 卷六十·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六十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朱子文公集钞朱子文公讳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中绍兴进士第历事高孝光宁四朝仕至转运副使崇政殿说书焕章阁待制致仕年七十一卒理宗赠太师封信

  • 卷二·佚名

    乔梦符绿幺遍【自述】不占龙头选,不入名贤传。时时酒圣,处处诗禅。烟霞状元,江湖醉仙。笑谈便是编修院。留连,批风切月四十年。升平乐【悟世】肝肠百炼炉间铁,富贵三更枕上蝶,功名两字酒中蛇。尖风薄雪,残杯冷炙,掩清灯竹离茅

  • 性情集巻三·周巽

    (元)周巽 撰○五言古诗题吉文殷仲朂修竹亭诗君子有髙节气凌青云端开轩来舞鹤鸣箨惊栖鸾帘影揺翡翠佩声戛琅玕行吟何洒落啸歌自盘桓云来书台逺月照文水寒焉得共觞咏筠窓聴清弹希文堂为罗宗文题城南罗隠君简黙重髙谊仰希

  • 卷一百五十八·志第一百十一·选举四等·脱脱

        ◎选举四   太祖设官分职,多袭五代之制,稍损益之。凡入仕,有贡举、奏荫、摄署、流外、从军五等。吏部铨惟注拟州县官、幕职,两京诸司六品以下官皆无选;文臣少卿、监以上中书主之,京朝官则审官院主之;武臣刺

  • 卷五百二十四 列传三百十一·赵尔巽

      ◎藩部七   ○唐努乌梁海 阿尔泰乌梁海 阿尔泰淖尔乌梁海   唐努乌梁海,在乌里雅苏台之北,东南土谢图汗部,南赛音诺颜部,西阿尔泰乌梁海,西南紥萨克图汗部,北俄罗斯。有总管五:曰唐努,曰萨拉吉克,曰托锦,曰库布苏库勒诺

  • 卷之五·佚名

    丁酉春二月丙午朔遣耿炳文刘成自广德取长兴张士诚将赵打虎以兵三千迎战败之追至城西门打虎走湖州○戊申耿炳文克长兴获战船三百余艘禽士诚守将李福安答夫蛮等义兵万户蒋毅率所部二百人降有儒士温祥卿者避乱挈家来归炳

  • 卷之一百四十九·佚名

    光绪八年。壬午。秋七月。乙酉朔。享太庙。遣怡亲王载敦恭代行礼。外记  ○上诣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癸丑皆如之。内记○云贵总督刘长佑等奏遵饬。统领防军候补道沈寿榕带领各营。克日出关。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九·纪昀

    列传元 【十三】○元十三张晋亨【好古】 王珍杨格济格刘敏王檝王守道高宣焦德 裕石天麟 李邦瑞杨奂贾居贞张晋亨王珍杨格济格刘敏王檝王守道高宣焦德裕石天麟李邦瑞杨奂贾居贞△张晋亨张晋亨字进卿冀州南宫人其兄同

  • 三、孟懿子南宫敬叔学礼孔子考·钱穆

    (附:南宫敬叔南容非一人辨)《世家》&ldquo;孔子年十七,孟釐子卒,懿子及南宫敬叔往学礼焉。&rdquo;崔述云:&ldquo;《春秋传》此文在昭公七年,(按今《史记》鲁楚两《世家》及《年表》,并误在昭公八年。)由襄公二十二年递推之,则孔

  • 卷五·惠栋

    钦定四库全书九经古义卷五      长洲恵栋撰毛诗古义王伯厚云近世说诗者以闗雎为毕公作谓得之张超或谓得之蔡邕未详所出栋案艺文类聚三十五卷载张超诮青衣赋云周渐将衰康王晏起毕公喟然深思古道感彼闗雎性不防侣

  • 卷十一(惟净译)·佚名

    尔时除盖障菩萨白佛言:世尊,此法云何能证。云何能解。佛言:善男子,出世间慧乃能证入内自明解。除盖障菩萨言:岂非慧证即是自心内解入邪。佛言:不也善男子,何以故?慧但如实能观诸法。由身作证故。除盖障菩萨言:若诸善男子,岂非以

  • 大乘无量寿宗要经·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僧。千二百五十人大菩萨摩诃萨众。俱同会坐。尔时世尊。告曼殊室利童子。曼殊上方有世界。名无量功德聚。彼土有佛。号无量智决定王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 太上赤文洞古经·佚名

    有动之动,出于不动;有为之为,出于无为。

  • 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佚名

    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又名《太上洞玄灵宝五篇真文赤书》,简称《赤书真文》。道教古《灵宝经》之一,约成书于东晋。陆修静《灵宝经目》已着录。原书二卷,今《正统道藏》本分作三卷,收入洞真部本文类。本书列于道教灵

  • 金人铭·黄帝

    《汉书。艺文志》有《黄帝铭》六篇,今已亡。《金文铭》据学者考证,即为《黄帝铭》六篇之一(王应鳞《〈汉书。艺文志〉考》)。《金文铭》载刘向《说苑。敬慎篇》:“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左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名其背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