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八○八 署云南巡抚刘秉恬奏遵旨查缴应禁书籍并请展限一年折(附清单一)

八○八 署云南巡抚刘秉恬奏遵旨查缴应禁书籍并请展限一年折(附清单一)

乾隆四十六年九月二十八日

署理云贵总督印务 署云南巡抚臣刘秉恬跪奏,为查缴应禁书籍,委员解京,仰祈圣鉴事。

窃查云南省先后查缴过违碍书籍,业经六次,计书一千九百余部,节次奏明解京在案。

臣于上年六月到滇后,卽会同督臣福康安严饬各属实力查办,钦遵于二年限限内俱各呈缴。随据各府厅州县陆续送到违碍书籍,臣等率同司道逐加查阅。嗣钦奉上谕:各种书籍内有不应销毁而印本留有空格者,概行签出解京,俟交馆臣查明酌量填补后,仍行发还。钦此。续又奉到上谕:明仁宗所制《天元玉历祥异赋》及不知撰著名氏之《乾坤宝典》二种,此等天文占验妄言祸福之书,最易淆惑人心,未便存留在外,传谕详悉搜缴解京。钦此。臣等复经遵照饬令各属查缴去后。兹查各属送到书共四百廿五部,计四千八百七十本。臣详加查阅,内向例查禁书三十五种,向未查禁节准各省咨禁书四十四种,又向未查禁经滇省节次黏签奏缴书二十三种外,现又查有朱鹤龄选《杜甫诗》及钱遵王注《草堂诗笺》二种,卷首俱有钱谦益序;又王士祯《精华录笺注》卷首有钱谦益序及古诗一首;又汪份选《庆历读本新编》、陈骐选《明文题荃》二种,内俱有钱谦益文;又《岭云编》一种、韩菼《历科房书选》一种,内有逆犯吕留良批语,俱应摘毁。臣谨开注清单,恭呈御览。仍于书内分晰黏签,同应禁各书另行委员咨送军机处查办。

其各属送到空格书籍,查有孔晁《汲冢周书》、姜希辙《左传统宗》、林云铭《古文析义》、《王十朋全集》、方回选《瀛奎律体》、《杨起元集》、《杨继盛集》、王琦辑《李白文集》、宋荦《施江苏诗》、唐泰《翛园集》、汪森增定《词综》、沈德潜《杜诗偶评》,臣检查书内并有空格,应遵旨签出,现于清单内注明,并将空格之书,一并委员咨送军机处,交馆查办。

至明仁宗《天元玉历》一种,查滇省于四十三年二月内曾经查获一部,奏请销毁。现在仍饬各属,并同《乾坤宝典》一种,遍行严查,务使此等妄言占验祸福之书搜绝根株,以杜邪说而正人心。

臣查滇省士民尚称愿(厚)朴,颇知劝畏,应无藏匿不缴之事。惟是边地辽阔,虽屡经谕识,而穷乡僻壤,时有远出归家闻信后始将应禁书籍呈缴者。又有续准各省咨禁书籍,名目繁多,随到随饬查缴,由近及远,复由各属解省,颇稽时日,诚恐一时未能搜罗净尽,合无仰恳圣恩,准予展限一年,俾得从容查缴。臣仍不时遍加示谕,谆切劝导,将奉行应缴之书,依限悉行缴尽。如再逾限,敢有藏匿违碍书籍,一经发觉,卽行严办。并督率司道,严饬地方官实力遵行,随时严密访查;,以仰副我皇上维风正俗之至意。

至剧本流传,滇省地界边徼,密〔访〕民间尚无传播。臣已屡饬各属一体查禁,如有应营销禁之本,随时酌量办理。

合并陈明,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初一日奉朱批:览。钦此。

附 清单

向例查禁书三十五种,共一百四十五部,一千一百三十本:

《历朝捷录》,五部,共九本。

《通鉴直解》,一部,四本。

《四书语录》,三部,共十二本。

《四书讲义》,九部,共六十七本。

《广治平略》,十部,共一百六十九本。

《羣书备考》,四部,共二十三本。

《明纪会纂》,二部,共十二本。

《大政记》,二部,共十八本。

《明政统宗》,一部,十二本。

《李忠定文集》,一部,五本。

《经济录》,一部,一本。

《鸿猷记》,一部,一本。

《续藏书》,十四部,共一百七十八本。

《天外谈》,二部,共六本。

《眉公杂录》,一部,三本。

《揣摩成》,一部,一本。

《状元策》,一部,三本。

《明通纪》,一部,一本。

《捷录直解》,二部,共五本。

《读史纲》,一部,十七本。

《明世法录》,一部,五本。

《登坛必究》,一部,二十本。

《广东新语》,一部,十二本。

《纲鉴大全》,一部,一本。

《捷录评林》,一部,三本。

《钱牧斋尺牍》,二页。

《捷录大成》,一部,六本。

《捷录大全》,一部,一本。

《四六新书》,六部,共三十六本。

《明纪全载》,六十四部,共四百六十三本。

《唐诗分类详解》,一部,八本。

《古今全史》,一部,四本。

《天佣子集》,一部,五本。

《广古今议论参》,一部,十六本。

《通鉴会纂》,一部,三本。

现准各省咨禁书四十四种,共一百九十部,二千九百三十五本:

《天盖楼庭训遗稿》,一部,一本。

《黄陶庵文稿》,一部,三本。

《广百将传》,二部,十一本。

《古文觉斯》,六部,共三十三本。

《启正大小题文》,一部,三本。

《偈庵集一部》,二本。【真按:标点有误!当作《偈庵集》一部,二本。】

《陈眉公秘籍》,三部,共七十一本。

《眉公诗钞》,一部,一本。

《归震川文稿》,四部,共十七本。

《金正希文稿》,六部,共二十六本。

《说铃》,三部,共四十六本。

《历朝纲鉴辑要》,一部,五本。

《资治纲鉴》,四部,共三十四本。

《登华记》,一部,一本。

《明诗归》,四部,共二十本。

《留青集》,八十七部,共一千八百五十五本。

《徐文长文集》,一部,十二本。

《广名将谱》,一部,五本。

《诗持》,一部,一本。

《吴梅村集》,四部,共二十三本。

《古今治统》,一部,八本。

《唐荆川文》,二部,共二本。

《魏氏全集》,二部,共八十七本。

《今文大小题商》,一部,二本。

《四书朱子异同条辨》,三部,共一百二十二本。

《四书尊注会意解》,六部,共一百十九本。

《古诗归》,一部,十六本。

《看云草堂》,一部,二本。

《唐诗合选》,二部,共十二本。

《戴田有时文》,一部,三本。

《今文得》,一部,十四本

《明纪辑略》,二十二部,共二百九十八本。

《明文传薪》,一部,五本。《黄山志》,一部,七本。

《日知录》,二部,共二十四本。

《四忆堂诗集》,一部,一本。

《结邻集》,一部,四本。 《李笠翁传奇》,一部,九本。

《龙门纲鉴》,一部,十五本。

《金陈合稿》,一部,四本。

《图书编》,一部,五本。《四六全书》,一部,一本。

《李笠翁一家言》,一部,一本。

《尤西堂集》,二部,共四本。

滇省节次奏缴,今又查获书二十三种,共八十二部,七百六十二本:

《王凤洲纲鉴》,七部,共二百四本。

《郭彦博纲鉴明纪》,七部,共五十八本。

《袁黄纲鉴补》,九部,共一百五十七本。

《世史纪要》,三部,共十八本。

《世史类编》,五部,共六十三本。

《广舆记》,六部,共六十一本。

《天盖楼偶评》,四部,共十五本。

《四书难题问答》,九部,共三十七本。

《医贯》,一部,三本。

《吕留良评古文八家》,四部,共二十五本。

《吕留良时文》,三部,共五本。

《质亡集》,二部,共八本。

《大方纲鉴》,三部,共三十六本。

《吕留良评陈际泰文》,一部,四本。

《木增芝山集》,一部,一本。《钱谦益杜诗笺注》,一部,一本。

《半窗史略》,二部,共二十一本。

《吕留良易经详解》,三部,共十四本。

《诗经详解》,一部,二本。《鉴略妥注》,一部,一本。

《通鉴要略》,一部,二本。

《唐诗鼓吹》,四部,十二本。

《黄陶庵集》,四部,共十四本。

向未查禁此次查出应毁书七种,共八部四十三本:

《杜甫诗集》,一本,不全。系朱鹤龄譔。有钱谦益序一篇,应请摘毁。

《杜甫草堂诗笺元本》,一本,不全。系钱谦益族孙钱遵王注。卷首有钱谦益序一篇,应请摘毁。

《精华录笺注》,一本,不全。系王士祯诗。有钱谦益序一篇,古诗一首,应请摘毁。

《庆历读本新编》,二部,共十三本。系汪份选。内有钱谦益文,应请摘毁。

《明文分类大小题荃》,一部,五本。系陈骐评。内有钱谦益文,应请摘毁。

《岭云编》,九本。系明人制艺。内有吕留良评语,应请摘毁。

《历科房书选》,一部,十三本。系韩菼评。内有吕留良评语,应请摘毁。

现奉查缴空格书十二种,共十三部二百二十二本:

《汲冢周书》,一本。系晋孔晁注。

《左传统宗》,一部,十本。系姜希辙辑。

《古文析义》一部,十本。系林云铭评。

宋《王忠文公全集》,一部,八本。系宋王十朋着。【真按:此著录方式与前都不同,疑有误!(宋应在书名号内乎?)】

《瀛奎律髓》,一部,十六本。系宋方回选。

《杨文懿公集》,一部,四本。系明杨起元着。

《杨忠愍公集》二部,共八本。系明杨继盛着。

《李太白文集》,一部,二十四本。系王琦辑注。

《施注苏诗》,一部,二十四本。系宋荦定。

《翛园集》,一本。系明唐泰着。

《词综》,一部,十二本。系汪森增定。

《杜诗偶评》,一部,四本。系沈德潜选。(军机处录副奏折)

猜你喜欢
  卷十一·本纪第十一·脱脱
  宋史全文卷二十一下·佚名
  东游纪·张瀚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九·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七·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四·佚名
  首卷二·佚名
  ●卷一·王锜
  卷三十九·叶盛
  毕义云传·李百药
  卷二十四·佚名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四·雍正
  卷六十六·宋敏求
  选举一五·徐松
  卷五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四十兵部主事陈焯编朱 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司勲吏部郎松之子初学语时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即问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外傅授以孝经读毕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从羣儿戏沙上独端坐用指画沙视之八卦也年

  • 卷一百一十·志第六十三·礼十三等·脱脱

        ◎礼十三   ○上尊号仪 高宗内禅仪 上皇太后皇太妃册宝仪   旧史以饮食、婚冠、宾射、飨宴、脤膰、庆贺之礼为嘉礼,又以岁时朝会、养老、宣赦、拜表、临轩命官附之,今依《政和礼》,分朝会为宾礼,余如

  • 卷四十二·志第九·柯劭忞

      ○天文下   △月五星凌犯及星变下   惠宗元统元年正月癸酉,太白昼见。二月戊戌,复如之。己亥,填星退犯太微东垣上相。丙辰。太阴犯天江下星。三月戊寅,太阴犯太微东垣上相。五月丁酉,荧惑犯太微垣右执法。六月丁

  • 卷之一百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二百二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十三·曾巩

    钦定四库全书 隆平集卷十三 宋 曾巩 撰 侍从 张昭字潜夫河间人旧名昭远避汉祖讳故去其下字十岁诵书数十万言及长经史罔不该洽仕後唐至中书舍人在周为兵部尚书建隆初迁吏部尚书未几以本官致仕

  • 自序·吴德功

    光绪十三年,台湾巡抚刘铭传令台湾一律清丈,以一条鞭办法,名为地丁。彰化管辖十三堡,清丈一齐起手。其委员、司办多未晓算法,随丈随算,间有舛错,且不辨土宜。若者厥田惟上上,若者厥田惟下下,亦随意填写则数,至于山顶无水之园、海

  • 一八 丁耀卿·周作人

    丁耀卿这名字,大概现今知道的人已经很少了吧。我当初也不认识他,辛丑八月中我同了封德三的一家从乡下来到南京,轮船在下关靠了趸船的时候,有几个人下来迎接,有一个据说是封君的母族长辈,年纪却很青,看他在讲话,可是我一句都听

  • 卷二百六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六十八人物志一百四十八列女传二十八八旗汉军列女传六镶黄旗汉军领催舒九功之继妻张氏镶黄旗汉军敖勒布管世贵之妻李氏镶黄旗汉军马甲金枝之妻周氏镶黄旗汉军马甲贾邦彩之妻宋氏镶黄旗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三·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三 洪武二十年秋七月戊寅朔,以登州卫指挥使谢规为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己卯,享太庙。 庚辰,遣使赐故元降将纳哈出玉带一、金饰香带一、白金一千两、文绮、帛各四十疋、钞一千贯,又以素金

  • 卷十一上 告子章句上(凡二十章)·孙奭

    (告子者,告,姓也;子,男子之通称也;名不害。兼治儒墨之道者,尝学于孟子,而不能纯彻性命之理。《论语》曰:“子罕言命。”谓性命难言也。以告子能执弟子之问,故以题篇。)[疏]正义曰:此篇首论告子言性,所以次于《万章》问孝之篇者,以其

  • 论语精义卷十上·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论语精义卷十上 宋 朱子 撰 子张第十九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范曰见危致命者不为义疚也见得思义不为利回也祭思敬丧思哀举其大者知其细也孔子以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亦可以为今

  • 霸言第二十三·管仲

    霸王之形;象天则地,化人易代,创制天下,等列诸侯,宾属四海,时匡天下;大国小之,曲国正之,强国弱之,重国轻之;乱国并之,暴工残之:僇其罪,卑其列,维其民,然后王之。夫丰国之谓霸,兼正之国之谓王。夫王者有所独明。德共者不

  • 初转法轮与摩诃菩提·太虚

    ──二十九年一月在贝勒纳斯摩诃菩提会欢迎会讲──今天以摩诃菩提会的招集,得与各国的佛徒,在佛初转法轮的座前,共同赞扬三宝;并对太虚及佛教访问团欢迎,曷胜欣快!我觉得我们能在此集会,远承佛的威光。佛在这里转大法轮,平常

  • 佛说玄师颰陀所说神咒经·佚名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闻如是。一时佛游于罗阅只国中鹦鹉树间。是时有一异比丘。于竹园去罗阅只国。适在中间为蛇所啮。复为鬼神所著。复为贼所劫。见佛尔时即往到是比丘所。时玄师颰陀随佛俱往。玄师颰陀即白佛言。

  • 卷第二十七·佚名

    阿毗昙八揵度论卷第二十七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等译定犍度中解脱跋渠第三摄相应在亦尔(胡曰优波蓝) 成就禅无色 七人七顿得由何三昧尽十想。四禅四等四无色定八解脱。八除入十一切入八智三三昧。

  • 袁中郎全集·袁宏道

    《袁中郎全集》,24卷,明袁宏道诗文集。袁宏道 (1568−1610), 字中郎,亦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石头道人。明代文学家。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宏道少年即能文,结文社于公安城南,自为社长。21岁举于乡,25岁成进士,先后两次出

  • 八洞天·徐述夔

    八卷。题“笔炼阁编述”,自序后署“五色石主人题于笔炼阁”。五色石主人即小说《五色石》作者笔炼阁主人,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认为当是清徐述夔别署。白话小说集,每卷演一个故事,共八个故事。目如次:第一卷《补南陔·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