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千转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咒

大唐总持寺沙门智通译

娜谟曷啰(上)跢娜怛啰耶(余何反)夜(弋可反一)娜么(莫我)阿唎耶跋卢枳羝铄(上)筏啰夜(二)菩提(徒你反)萨跢婆夜(三)莫诃萨跢婆夜(四)莫诃迦噜奶(奴绮反)迦夜(五)跢侄他(六)阇(上)曳阇曳(七)阇(上)夜婆醯(上)你(八)阇(上)榆跢唎(上九)迦(上)罗迦(上)罗(十)么罗么罗(十一)者罗者罗(上十二)绮拏(上)绮拏(十三)萨啰(上)皤(符可反)羯啰(上)摩跋啰(上)拏你迷(十四)薄伽跋底(都你反)娑(上)诃萨啰(平)薄羯羝(十五)萨啰(上)皤菩(上)陀跋卢枳羝(十六)者刍(上眼十七)输(上)噜怛啰(上耳十八)揭啰(上)拏(上鼻十九)是诃(上)皤(舌二十)迦夜(身二十一)末弩(心二十二)毗(上)输达你(二十三)素(上)啰(上)素(上)啰(上二十四)钵啰(上)素啰钵啰(上)素啰(上二十五)萨啰(上)皤菩(上)陀阿(上)提(徒你反)瑟絺(上)羝娑婆诃(二十六)达啰(上)么陀睹揭啰(上)鞞娑(上)婆诃(二十七)阿(上)婆皤(二十八)娑(上)皤婆皤(二十九)达啰(上)摩皤(三十)蒱驮(上)尼(奴移反)曳(三十一)娑婆诃(三十二)

千转印与观世音心印同(唯足不同)头指以去四指反叉。向内相捺。左大指屈入头指中。右大指舒直。向内勿曲。两腕相合。两脚作丁字形。乃右脚直立左膝曲在外。弩跨身屈向左边。以心印当右乳前勿著乳。面作笑颜头向右(手印与观世音心印同唯身脚法用别)每月十五日洗浴于净室。手作心印诵咒。灭四重五逆(此印是阿地多崛多师译出)。

千转云。诵此咒已恶业消灭。至七遍五逆罪灭。若满十遍已罪无不灭。十万遍面见观音种种庄严者。七日之中初作法时。惟得食乳糜苏酪白饼粳米饭。不得食盐酱菜。最后一日勿食。十五日夜空腹。佛前馺馺诵咒无定数。见像动摇。出声唱言善哉。放光明曜。复以真珠宝物安咒师顶上。即知成验。面见观音已。得满一切善愿。又于睡眠中梦见观音种种庄严者。一切善事成就。一切恶业消灭。直转读者亦得灭罪。欲东西行时。先咒手七遍以摩拭面。所至之处无诸灾横若能清净如法常诵不废。得第一地。若有女人能诵持者后成男子。更不重受如是女形。先作坛安置供养备讫。然始诵咒其坛四面各长十六肘。四重作规。院相皆外白色内四色。各一重如似壁势。即是八重也。合五方色四面开门。东西南北相当。正中一重不须开门。大瓦罐八枚瓮子四枚。满盛水插柏及树枝。安水罐瓮中。作白饼粳米饭乳酪苏蜜香果子等供养。然十六枝灯。四门外各插十六只未经用箭。挂五彩线于箭上。取佉陀罗木(紫檀木是)四枝。二长五指二长六指。钉坛四角。散种种时非时花于坛上。又取颇伽木(拘无子少者是)一千八百枚。各长一尺。若一瓦钵若铜钵。和苏乳涂此木枝。咒一枝一遍即掷火中。无佉陀罗木时(赤枣木代亦得)须画一白色观音圣者像。随力大小作。又先翻法云。千劫聚集业障。一时诵念悉皆灭尽。得千佛聚集善根。得背千劫流转生老病死边际。舍此身已即见千转轮圣王。恒持十善。若欲生诸佛净土者。昼夜各三时诵二十一遍。满三七日如其所欲。即于梦中或见佛金色形像及菩萨形像(此是先相即知当生净土)。

上件咒及功能。并是通师总持寺翻梵本出。其印法者崛多师译出。

别译本云。受持法。取突婆香并苗五斤。楮木一千个长一尺。并苏总咒一千遍。临欲烧之。以苏涂木茎及香上。各咒一遍烧之。豫五月六月取牛粪阴干。突婆香水和作泥作场身。二肘圆作场。场上安种种花香。冬月无花刻花安之。然薰陆香。咒师面向东。坐诵满一千遍法成。未咒之时用此咒水二十一遍。或七遍服之。咒水解污净室道场佛堂洗身咒柳枝打病咒水治病并得。各二十一遍。若能一生日别三时时别诵二十一遍。灭罪不可思议通一切用。

千转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咒

猜你喜欢
  卷第三十六·李通玄
  卷二·佚名
  卷十·佚名
  卷二十二·赞宁
  求得现世的安乐·李叔同
  释迦方志卷上·道宣
  指月录卷之十三·瞿汝稷
  卷第十一·佚名
  人性之分析与修证·太虚
  佛说佛名经卷第二十八·佚名
  续高僧传卷第三十一·道宣
  卷第七·通云
  卷十六·赜藏主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八·玄奘
  佛说造像量度经解·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十三·列传第一百一·张廷玉

        徐阶高拱 张居正   徐阶,字子升,松江华亭人。生甫周岁,堕眢井,出三日而苏。五岁从父道括苍,堕高岭,衣挂于树不死。人咸异之。嘉靖二年进士第三人。授翰林院编修,予归娶。丁父忧,服除,补故官。阶为人短小白皙,

  • 元儒考略卷一·冯从吾

    (明)冯从吾 撰赵复字仁甫徳安人元太宗命太子阔出征徳安俘得复时姚枢以行台郎中同行中书省杨惟中从军枢奉命搜访人才见复与语大悦之复以九族俱残不欲生因与枢诀枢恐自裁留帐中共宿既觉月色皓然惟寝衣在遽驰马周号积尸间

  • 一四一 不辩解说下·周作人

    这篇论“辩解”的文章是民国二十九年(一九四〇)里所写,是去今二十年前,那时只为要写一种感想,成功一篇文章,需要些作料,这里边的杨恽嵇康,梭格拉底以及林武师,其实都是肴馔的“垫底”,至于表面的“臛头”实在只是倪元镇这一点。

  • 魏纪二 世祖文皇帝下黄初四年(癸卯、223)·司马光

    魏纪二 魏文帝黄初四年(癸卯,公支223年[1]春,正月,曹真使张击破吴兵,遂夺据江陵中洲。[1]春季,正月,曹真派张击溃吴军一部,攻占江陵的中洲。[2]二月,诸葛亮至永安。[2]二月,诸葛亮到达永安。[3]曹仁以步骑数万向濡须,先扬声欲东

  • 汉纪三十一 淮阳王更始元年(癸未、23)·司马光

    汉纪三十一 淮阳王更始元年(癸未,公元23年)[1]春,正月,甲子朔,汉兵与下江兵共攻甄阜、梁丘赐,斩之,杀士卒二万余人。王莽纳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引兵欲据宛,刘与战于阳下,大破之,遂围宛。先是,青、徐贼众虽数十万人,讫无文书、

  • 卷一百十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十八乐考俗部乐【女乐附见】自周陈以前雅郑淆杂隋文帝平陈尽得清商乐以其源自汉也谓为九代遗声立清商署以肄之乃分雅俗二部雅部如梁之十二雅用

  • 梅贻琦·周诒春

    梅贻琦 字月涵。年二十八岁。生于天津。父伯忱。任盐务事。本籍住址。天津古楼西板桥胡同。未婚。初学于天津南开学校及直隶高等学堂。宣统元年。以官费游美。入瓦思特实业学校。民国三年。得学士学位。被选入某名誉

  • 卷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三 中庸【下】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 此一章书是子思引孔子论政以明中庸之道也通章以人存政举为主而其大要不外乎

  • 后序·吴澄

    礼记纂言後序六经圣人亲所删定秦人燔之礼乐二籍俄空焉世惟周官仪礼廑存而学官罕所传习汉儒所补戴记列於五经纯驳斑如也注疏又颇传以纬学经世之谊郁而未彰今所宗者陈氏集说而已耳朱子尝修正三礼未就惟吴氏纂言伦类明整

  • 卷二·佚名

    阿差末菩萨谓舍利弗。发菩萨心永无穷荆所以者何。不文饰故。亦不谀谄其心质直。故曰殊特。不为绮辞用清净故。平正无邪。其心柔软而无粗獷。笃信真要未曾变改。所立坚强而无动转正住不遥无能憎嫉而尧害者,以何等故无能

  • 卷五百二十一·佚名

    △第三分见不动品第二十五之一时天帝释窃作是念。若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广说乃至一切相智。尚超一切有情之上。况得无上正等菩提。若诸有情闻说一切智智名字深生信解。尚为获得人中善利。及得世间最胜寿命。况

  • 鼻奈耶卷第八·佚名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波逸提法之二佛世尊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未结过中食戒。尊者迦留陀夷日下晡。著衣持钵入舍卫殡陀跋陀。天阴夜黑厚云。掣电霹雳光亘然明。有一妊娠妇女。出外汲水。尊者迦留陀夷至门欲

  • 雪峰语录大尾·雪峰义存

    大羹玄酒为众味王。淡然有余味。云门咸池为众音君。朴然有遗音。与彼肥甘之爽众口。淫哇之荡众耳者。不可同年而语也。雪峰言语简古纯真。淡然味朴。然音不可於众口。如针於众耳。但此中人则染指而领焉。承响而知焉。

  • 水鉴海和尚六会录序·水鉴慧海

    嘉兴大藏经 天王水鉴海和尚六会录水鉴海和尚六会录序从上祖师递代出兴师师授受莫不资承师力提持策引脱去知解机辨纵横皆是师之提奖而然也是以白云端和尚曰今之学者须假悟始得悟了须遇人始得斯乃警诫学者之要言也然

  • 悲惨世界·雨果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代表作。小说以冉阿让的一生为线索。冉阿让出身贫苦,失业后因偷了一块面包而被捕入狱,度过了19年的牢狱和苦役生活。出狱后又有偷窃行为,但受到仁慈的米里哀主教的感化,转变为一个高尚

  • 曾国藩文集·曾国藩

    全面展现曾国藩立德立功立言的巨著。

  • 云巢编·沈辽

    宋代诗文别集。10卷。沈辽撰。前6卷为诗,第7、8卷为杂文,包括赞、序、碑、传、记、书等,第9、10卷为墓志铭、表、启文、祭文、铭、箴等。卷末附黄庭坚赠作者的诗及书信;另外尚有沈辽的妹夫兼亲家所撰墓志铭。此墓志铭

  • 古夫于亭杂录·王士祯

    笔记。清王士祯(1634—1711)撰。六卷。士祯有《王氏渔洋诗抄》已著录。是书为作者罢官归田后所作,写于《香祖笔记》之后。因既无凡例,又无次第,故曰杂录,以所居鱼子山之“古夫于亭”名之。全书四万余字。内容颇杂,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