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七十四 曹寅李煦奏捐银买米平粜摺

康熙四十七年五月 

管理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管理苏州织造.大理寺卿.兼巡视两淮盐课监察御史臣李煦谨奏:恭请万岁圣安。 

前蒙圣恩,江南平粜,闾阎穷民,俱沾实惠,万姓欢戴,洽髓沦肌,祝颂顶礼,从古未有。今据运道李斯(亻全)详称:两淮商人江楚吉、秦晋兴等,感沐皇仁,俱被圣化,无可报答天恩,情愿于江西、湖广二处出米之处,卖盐买米,即照彼处价值,载回平粜,以广我皇上好生之德。臣等公同会议:多买则江西、湖广之米必贵,彼此必生事端,许共卖盐银内,每十两用一两买米载归,则江、广无米贵之病,而江南缓急接济,不为无益。臣等与运道李斯(亻全),亦同捐出银二万两,往来买米平粜,以鼓励众心。俟买米既至,臣等设法平粜,务使贫民仰沾皇恩。俟米价一贱,即行停止。臣等已一面知会督抚,共力襄事。因关地方事宜,又商人感戴之诚,谨具摺上闻,伏乞圣鉴。 

朱批:此法甚善。惟恐有一图利之意,即反为不美矣!今夏北方雨(“扬”之“扌”换作“日”)时若,似有秋之景。 

[宫中.李煦奏摺]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六 志一百一·赵尔巽
  卷一百四十 慶曆三年(癸未,1043)·李焘
  卷一百 天聖元年(癸亥,1023)·李焘
  ●卷四·陶宗仪
  卷第一百三十六·胡三省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八·乾隆
  卷之十四·佚名
  第六十八卷 忠节 一 二·缪荃孙
  李斯列传第二十七·司马迁
  秦琼传·欧阳修
  卷九十四·阿桂
  提要·允禄
  卷三十六·赵汝愚
  第九章 护法归来·李宗仁
  三十九年(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一十八·彭定求

        卷318_1 【癸巳岁吉甫圜丘摄事合于中书后阁…呈集贤院诸学士】李吉甫   淮海同三入,枢衡过六年。庙斋兢永夕,书府会群仙。   粉壁连霜曙,冰池对月圆。岁时忧里换,钟漏静中传。   蓬发颜空老,松心契独全。赠

  • 七言巻二十三·洪迈

      七言  送蜀客          张籍  蜀客南行祭碧鸡木绵花发锦江西山桥日晚行人少时见猩猩树上啼  蛮中  铜柱南边毒草春行人㡬日到金麟玉镮穿耳谁家女自抱琵琶迎海神  赠道士  茆山近别剡溪逢玉

  • 卷五百七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七十二贾岛哭柏岩和尚苔覆石床新师曾占【一作吾师去】几春写留行道影焚却坐禅身塔院关松雪【一作路】经房锁隙尘自嫌双涙下不是解空人山中道士头髪梳千下休粮带瘦容养雏成大【一作老】鹤

  • 卷五百六十七·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六十七郑嵎郑嵎字宾先大中五年进士第诗一首津阳门诗【并序】津阳门者华清宫之外阙南局禁闱北走京道开成中嵎常得羣书下帷於石瓮僧院而甚闻宫中陈迹焉今年冬自虢

  • 卷四·温庭筠

    钦定四库全书 温飞卿诗集笺注卷四   明 曾益 撰 长洲顾【予咸 嗣立】补 送李亿【一作忆】东归【六言】 黄山远隔秦树【嗣立案西京赋绕黄山而欵牛首注汉书右扶风槐里县有黄山宫杜甫诗两行秦树直】紫禁斜通渭城

  • 弁言·黄宗羲

    本书主要刊载黄宗羲著「赐姓始末」及「郑成功传」两篇;并将「隆武纪年」、「鲁纪年」及「永曆纪年」三篇收为附录,以供参考。所有五文,均採自清宣统二年吴江薛凤昌氏辑编「梨洲遗著彙刊」(上海时中书局印行)。至本书书名,则

  • 卷之二百九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十三·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卷十三乾隆二十六年八月庚午谕参赞大臣阿桂等速奏追捕塞卜腾情形上谕军机大臣曰阿桂奏称询问从哈萨克来投之厄鲁特等据供伊等系辉特属人为塞卜腾所擒中途抛弃今塞卜腾已入俄罗斯等语所

  • 六朝通鉴博议卷九·李焘

    (宋)李焘 撰作淮堰十三年二月魏降人王足陈计求堰淮水以灌寿阳上以为然使水工陈承伯材官将军祖暅视地形咸谓淮内沙土漂轻不坚实功不可就上弗听发徐扬民率二十户取五丁以筑之假太子右卫率康绚都督淮上诸军事并护堰作于锺

  • 卷一百上·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一百上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叙传第七十上 班氏之先与楚同姓令尹子文之後也【○宋祁曰今越本无之字】子文初生弃於瞢中而虎乳之【

  • 唐纪十四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下之上贞观十九年(乙巳、645)·司马光

    唐纪十四唐太宗贞观十九年(乙巳,公元645年) [1]六月,丁酉,李世攻白岩城西南,上临其西北。城主孙代音潜遣腹心请降,临城,投刀钺为信,且曰:“奴愿,城中有不从者。”上以唐帜与其使,曰:“必降者,宜建之城上。”代音建帜,城中人以为唐兵

  • 提要·康熙

    【臣】等谨案庭训格言一卷雍正八年世宗宪皇帝追述圣祖仁皇帝天语亲录成编凡二百四十有六则皆实录圣训所未及载者盖我世宗宪皇帝至孝承顔特防眷注宫闱问视之暇从容温谕指示独详而帝徳同符心源黙合聆受亦能独契故防绎旧

  • 提要·何异孙

    【臣】等谨按十一经问对五卷题本题何异孙撰不着时代考其第二卷中论孟子彻法助法称大元官制承宋职田则当为元人第一卷中论论语莫春者称王稼村先生于杭州府学讲此一章稼村为王义山之号义山宋景定中进士入元官江西儒学提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四·念常

      唐。  ⊙(庚辰) 懿宗漼(宣宗长子。好声乐游宴。委政群僚。复迎佛骨而曰。生见之死无恨。年三十六崩。葬简陵。在位十四年)改咸通。  ⊙(壬午) 杭州大慈山寰中禅师。蒲阪人也。姓卢氏。顶骨圆耸其声如钟。出

  • 呈五次中央执监会国民政府请愿文·太虚

    ──十七年夏呈──为请愿事:窃维先总理之三民主义,为中国文化及近代思想之精华所萃,其精深博大,能容纳且发挥各时代各民族之特长,尤为救国救世界不刊之典。故现今中国之佛教,亦应以三民主义为准绳,革除帝制时代之弊习,发扬大

  • 卷第三·道世

    诸经要集卷第三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敬塔部第二(此有七缘)摄念部第三(此有四缘)  &middot;述意缘  &middot;引证缘  &middot;兴福缘  &middot;感报缘  &middot;旋塔缘  &middot;入寺缘  &middot;修故缘述

  • 增修教苑清规卷上·佚名

    祝赞门第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自三公九卿百官以至於庶民皆有常职职不修而罚从之故不得不尽其职也况国家不以此责吾徒而优礼过之盖尊其道而崇其教焉尔为吾徒者盍思所以报酬之道其於盛演宗猷阴翊王化当尽

  • 贤首五教仪·续法

    亦称《华严五教仪》,简称《五教仪》。佛教著述。清续法集录。六卷。内容是概述贤首法藏的判教学说及华严宗的主要教义。鉴于当时义学沙门轻视法藏等的《华严经》注疏,天台宗人亦攻击华严宗“有教无观”,续法乃依其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