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复长沙赵省长等电

随机推荐

  • 全闽诗话卷七·郑方坤

    ○明郑善夫郑善夫字继之闽县人弘治乙丑进士除戸部主事理浒墅闗正徳初逆瑾乱政力告得请筑少谷草堂于金鳌峰作迟清亭以见志焉居六载起改礼部祠祭武皇南狩与诸曹郎黄巩等跪阙门泣谏杖阙下寻复乞归嘉靖初用荐起南刑部改稽

  • 第一幕·老舍

    第一场时间 古时候,有那幺一天的上午。地点 山涧有一条独木桥的地方。人物 王小二 李八十〔幕启:一片美丽的山景,比图画还更好看。山脚有一条溪涧,很深,上边有个独木桥,极难走。林中百鸟争喧。忽然鸟声静下来,自远而近传

  • 卷二十七补编·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二十七补编王维文杏馆文杏裁为梁香茒结为宇【西京杂记初脩上林苑羣臣逺方各献名果异树杏二文杏蓬莱杏司马相如赋饰文杏以为梁水经注泉陵县有香茒气甚芬香明皇帝诗野老茒为屋】不知栋里云去作人

  • 读礼通考卷一百十三·徐乾学

    丧制六过于礼干学案先王制礼酌为中制贤者无过不肖者无不及乃有哀伤过情不能裁抑至于灭性者不胜丧也练缟纎采不以时变三年之后犹余悲哀者过期也自轻其身却絶菜果或蹈履危险者过毁也凡此皆过于礼者也又有轻丧觧官古制有

  • 附录·高岱

    鸿猷录十六卷(通行本) 明高岱撰岱字伯宗京山人嘉靖庚戌进士官景王府长史是书乃岱官刑部主事时作仿纪事本末之体所录凡六十事每事标四字为题前叙后论起于龙飞淮甸终于追戮仇鸾皆事之关于用兵者也前有自序曰厯代实录秘不

  • ◎催妆诗(都是个听而不闻枉为了绝妙新词)·李定夷

    武昌某巨绅,生有一女,耳甚聋。现年方二九,字候补知事陈某之子。孰知陈子,耳亦重听。民国六年某月某日,为其合卺之期。大拙山人作诗四首以戏之,诗曰:“花烛双辉照洞房,居然一对小鸳鸯。笑他别有三痴样(鄂谚一聋三痴),万唤千呼始出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十八·阿桂

    五月己酉阿桂丰升额海兰察额森特奏言查木思工噶克本属进取勒乌围正路为贼人要门户贼人见官兵占住最高峯顶因于十四日攅集丑类悉力合冲经穆哈纳曹顺国兴等督率各兵分头迎杀计此一日之内贼人散而复聚退而复进者七次均

  • 第二章 李鸿章之位置·梁启超

    中国历史与李鸿章之关系 本朝历史与李鸿章之关系欲评骘李鸿章之人物,则于李鸿章所居之国,与其所生之时代,有不可不熟察者两事。一曰李鸿章所居者,乃数千年君权专制之国,而又当专制政体进化完满,达于极点之时代也。二日李鸿

  • 虞世基传·魏徵

    虞世基字茂世,会稽余姚人。 父亲虞荔,陈国的太子中庶子。 世基小时即很沉静,喜怒不形于色,博学有高才,兼善草书、隶书。 陈国的中书令孔奂见了,感叹说:“南方人才之所以优秀,就因为有了这个人啊!”少傅徐陵听到他的大名,召他去,

  • 焦德裕传·宋濂

    焦德裕,字宽父,远祖焦赞曾随宋丞相富弼镇戍瓦桥关,从此成为雄州人。父名焦用,在金朝为官,由束鹿县令升千户,守雄州北门。太祖兵至,州人开南门投降,焦用仍拼命抵抗,终被生擒。太祖见他忠义,释而不杀,恢复其原来官职。焦用奉命进军

  • 孙应奎传·张廷玉

    孙应奎,字文宿,洛阳人。正德十六年(1521)中进士。授官章丘知县。嘉靖四年(1525)孙应奎被调进朝廷任兵科给事中,上疏奏言说:“只有忠厚刚直、纯洁坚定的人才能担当辅臣之大任。今朝大学士杨一清虽然练达国体,但向来善于变通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六十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五 洪武四年五月壬子朔。 癸丑夏至,祭皇地祗于方丘。 甲寅,以中书右司郎中吕本为左司郎中,擢陕西行省郎中樊思明为福建行省参政。 乙卯,免江西秋粮。诏曰:“朕起布衣,深知民间疾苦,及亲率六师南征

  • 卷八十二(曹魏三藏法师康僧铠译)·佚名

    △郁伽长者会第十九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陀林中。给孤穷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五千人。弥勒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断正道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如是等而为上首。尔时世尊,与於无量百千大众

  • 佛说力士移山经·佚名

    西晋天竺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佛游拘夷那竭国力士所生地大丛树间。与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临灭度时。时国臣民皆出来会。佛问阿难。斯国大众何故云集。贤者阿难白世尊曰。有大石山去此不远。方六十丈高百二十丈。

  • 第四卷·佚名

    生死品之二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彼比丘受阴地分。略如六天之所知见又复云何得第五地。又彼比丘。已谛见受彼六天众既作业已。观想阴相分别思量。何者地中。我共彼想行于白法。正思惟已。一分中行。

  • 毗尼母经卷第五·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尔时佛在波罗奈。五比丘往白世尊。听诸比丘畜何等药。佛言。听诸比丘畜陈弃药。乃至流离亦听畜。治病药有四种。中前服药不得中后七日终身服也。中后药中前亦得服之。不得终身畜也。中后

  • 三光注龄资福延寿妙经·佚名

    三光注龄资福延寿妙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经文仅二百余字。谓天之三光与人身相应,人若耳不乱听,眼不恶视,鼻不闻嗅,口不杂昧,则「虚中三光,周流遍体」,寿命可与天同。能服金液还丹,亦

  • 何耶揭唎婆像法·佚名

    全一卷。译者佚名。为密教有关马头观音之仪轨。又称贺耶揭哩婆仪轨。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何耶揭唎婆,为梵语Hayagri^vah! 之音译,意译作马首,即指马头观音,为密教八大明王之一。本经内容叙述马头观音之画像法、咒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