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五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高幢品第二十四之二

尔时。彼恶龙吐舌。舐如来手。熟视如来面。

是时。世尊明日清旦。手擎此恶龙。往诣迦叶。语迦叶曰。此是恶龙。极为凶暴。今以降之。

尔时。迦叶见恶龙已。便怀恐怖。白世尊曰。止。止。沙门。勿复来前。龙备相害。

世尊告曰。迦叶。勿惧。我今已降之。终不相害。所以然者。此龙已受教化。

是时。迦叶及五百弟子叹未曾有。甚奇。甚特。此瞿昙沙门极大威神。能降此恶龙。使不作恶。虽尔。故不如我得道真。

尔时。迦叶白世尊曰。大沙门。当受我九十日请。所须衣被.饭食.床卧具.病瘦医药。尽当供给。尔时。世尊默然受迦叶请。

时。世尊以此神龙著大海中。而彼恶龙随寿长短。命终之后。生四天王天上。是时。如来还止石室。

迦叶供办种种饭食已。往白世尊。饭食已办。可往就食。

世尊告曰。迦叶在前。吾正尔当往。

迦叶去后。便往至阎浮提界上。阎浮树下取阎浮果。还。先至迦叶石室中坐。是时。迦叶见世尊在石室中。白世尊曰。沙门。为从何道。来至石室。

佛告迦叶。汝去之后。吾至阎浮提界上。取阎浮果。还来至此坐。迦叶当知。此果甚为香美。可取食之。

迦叶对曰。我不须是。沙门自取食之。是时。迦叶复作是念。此沙门极有神足。有大威力。乃能至阎浮界上。取此美果。虽尔。故不如我道真。

是时。世尊食已。还在彼止宿。

迦叶清朝至世尊所。到已。白世尊曰。食时以至。可往就食。

佛告迦叶。汝并在前。吾后当往。

迦叶去后。便至阎浮界上。取阿摩勒果。还。先至迦叶石室中坐。迦叶白世尊曰。沙门。为从何道。来至此间。

世尊告曰。汝去之后。至阎浮界上。取此果来。极为香美。若须者便取食之。

迦叶对曰。吾不须是。沙门自取食之。是时。迦叶复作是念。此沙门极有神力。有大威神。吾去之后。取此果来。虽尔。故不如我。我已得道。

是时。世尊食已。还彼止宿。

明日。迦叶至世尊所。而作是说。食时已至。可往就食。

佛告迦叶。汝并在前。吾后当往。

迦叶去后。世尊至北郁单曰。取自然粳米来。还至迦叶石室。迦叶问佛。沙门。为从何道。来至此坐。

世尊告曰。迦叶当知。汝去之后。吾至郁单曰。取自然粳米。极为香好。迦叶。须者便取食之。

迦叶对曰。吾不须是。沙门自取食之。迦叶复作是念。此沙门极有神足。有大神力。虽尔。故不如我得道真。是时。世尊食已。还彼止宿。

明日。迦叶至世尊所。而作是说。食时已至。可往就食。

佛告迦叶。汝并在前。吾后当往。

迦叶去后。世尊至瞿耶尼。取呵梨勒果。先至迦叶石室中坐。迦叶问佛。沙门。为从何道。来至此坐。

佛告迦叶。汝去之后。吾至瞿耶尼。取此果来。极为香美。迦叶。须者可取食之。

迦叶对曰。不须是。沙门自取食之。迦叶复作是念。此沙门极有神力。有大威神。虽尔。故不如我得道真。是时。世尊食已。还彼止宿。

明日。迦叶至世尊所而白。时至。可往就食。

佛告迦叶。汝并在前。吾后当往。

迦叶去后。世尊至弗于逮。取毗醯勒果。先至迦叶石室中坐。迦叶问佛。沙门。为从何道。来至此坐。

佛告迦叶。汝去之后。吾至弗于逮。取此果来。极为香好。迦叶。须者可取食之。

迦叶对曰。吾不须是。沙门自取食之。迦叶复作是念。此沙门极有神力。有大神足。虽尔。故不如我得道真。是时。世尊食已。还彼止宿。

是时。迦叶时欲大祠。五百弟子执斧破薪。手擎斧而斧不下。是时。迦叶复作是念。此必沙门所为。是时。迦叶问世尊曰。今欲破薪。斧何故不下也。

世尊告曰。欲得斧下耶。

曰。欲使下。斧寻时下。

是时。彼斧既下。复不得举。迦叶复白佛言。斧何故不举。

世尊告曰。欲使斧举耶。

曰。欲使举。斧寻得举。

尔时。迦叶弟子意欲然火。火不得然。是时。迦叶复作是念。此必沙门瞿昙所为。迦叶白佛。火何故不然。

佛告迦叶。欲使火然耶。

曰。欲使然。火寻时然。

尔时。意欲灭火。火复不灭。迦叶白佛。火何故不灭。

佛告迦叶。欲使火灭耶。

曰。欲使灭。火寻时灭。迦叶便作是念。此沙门瞿昙。面目端政。世之希有。吾明日欲大祠。国王人民尽当来集。设当见此沙门者。吾不复得供养。此沙门明日不来者。便为大幸。

是时。世尊知迦叶心中所念。明日清旦。至郁单曰。取自然粳米。瞿耶尼取乳汁。往至阿耨达泉而食。竟日在彼住。向暮还至石室止宿。

迦叶明日至世尊所。问曰。沙门。昨日何故不来。

佛告迦叶。汝昨日作是念。此瞿昙极为端政。世之希有。吾明日大祠。若国王人民见者。便断吾供养。设不来者。便是大幸。我寻知汝心之所念。乃至郁单曰。取自然粳米。瞿耶尼取乳汁。往阿耨达泉上食。竟日在彼。向暮还至石室中止宿。

是时。迦叶复作是念。此大沙门。极有神足。实有威神。虽尔。故不如我得道真。

是时。世尊食已。还石室止宿。即夜。四天王至世尊所而听经法。四天王亦有光明。佛亦大放光照彼山野。洞然一色。

时。彼迦叶夜见光明。明日清旦。至世尊所。到已。白世尊曰。昨夜是何光明照此山野。

世尊告曰。昨夜四天王来至我所而听法。是彼四天王之光明。

是时。迦叶复作是念。此沙门极有神力。乃能使四天王来听经法。虽有此力。由不如我得道真。

是时。世尊食已。还在彼宿。夜半。释提桓因来至世尊所而听法。天帝光明复照彼山。

时。彼迦叶夜起瞻星。见此光明。明日清旦。迦叶至世尊所。问曰。瞿昙。昨夜光明极为殊特。有何因缘。有此光明。

世尊告曰。昨夜天帝释来至此听经。故有此光明耳。

时。迦叶复作是念。此沙门瞿昙极有神力。有大威神。乃能使天帝释来听经法。虽尔。故不如我得道真。

是时。世尊食已。还在彼宿。夜半。梵天王放大光明照彼山中。至世尊所而听经法。

时。迦叶夜起见光明。明日至世尊所而问曰。昨夜光明倍有所照。胜于日月光明。有何等因缘。致此光明。

世尊告曰。迦叶当知。昨夜大梵天王来至我所而听经法。

是时。迦叶复作是念。此沙门瞿昙极有神力。乃能使我祖父来至此沙门所而听经法。虽尔。故不如我得道真。

尔时。世尊得弊坏五纳衣。意欲浣濯。便作是念。我当于何处而浣此衣。是时。释提桓因知世尊心中所念。即化作浴池。白世尊曰。可在此浣衣。

是时。世尊复作是念。吾当于何处蹋浣此衣。时。四天王知世尊心中所念。便举大方石。著水侧。白世尊曰。可在此而蹋衣。

是时。世尊复作是念。吾何处而曝此衣。时。树神知世尊心中所念。便垂树枝。白世尊曰。唯愿在此曝衣。

明日清旦。迦叶至世尊所。问世尊曰。本无此池。今有此池。本无此树。今有此树。本无此石。今有此石。有何因缘。而有此变。

世尊告曰。此是昨夜天帝释知吾欲浣衣。故作此浴池。吾复作是念。当于何处蹋浣此衣。时四天王知吾心中所念。便持此石来。吾复作是念。当于何处而曝此衣。时树神知我心中所念。便垂此树枝耳。

是时。迦叶复作是念。此沙门瞿昙虽神。故不如我得道真。

是时。世尊食已。还于彼宿。是时。夜半有大黑云起而作大雨。连若大河。极为瀑溢。是时。迦叶复作是念。此河瀑溢。沙门必当为水所漂。我今看之。是时。迦叶及五百弟子往至河所。尔时世尊在水上行。脚不为水所渍。是时。迦叶遥见世尊在水上行。

是时。迦叶便作是念。甚奇。甚特。沙门瞿昙乃能在水上行。我亦能在水上行。但不能使脚不污耳。此沙门虽神。故不如我得道真。

是时。世尊语迦叶言。汝亦非阿罗汉。复不知阿罗汉道。汝尚不识阿罗汉名。况得道乎。汝是盲人。目无所睹。如来现尔许变化。故言。不如我得道真。汝方作是语。吾能在水上行。今正是时。可共在水上行耶。汝今可舍邪见之心。无令长夜受此苦恼。

是时。迦叶闻世尊语已。便前头面礼足。我今悔过。深知非法。乃触如来。唯愿受悔。如是再三。

世尊告曰。听汝改过。乃能自知触扰如来。

是时。迦叶告五百弟子曰。汝等各随所宜。我今自归沙门瞿昙。

是时。五百弟子白迦叶言。我等先亦有心于沙门瞿昙。当降龙时。寻欲归命。若师自归瞿昙者。我等五百弟子尽自归于瞿昙所。

迦叶报言。今正是时。然复我心执此愚痴。见尔许变化。意由不解。故自称言。我道真正。

是时。迦叶将五百弟子。前后围绕。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白世尊曰。唯愿世尊听我等得作沙门。修清净行。

诸佛常法。若称。善来。比丘。便成沙门。是时。世尊告迦叶曰。善来。比丘。此法微妙。善修梵行。是时。迦叶及五百弟子所著衣裳。尽变作袈裟。头发自落。如似剃发。以经七日。是时。迦叶学术之具及于咒术。尽投水中。

时。五百弟子白世尊曰。唯愿世尊听我等得作沙门。

世尊告曰。善来。比丘。时。五百弟子即成沙门。袈裟著身。头发自落。

尔时。顺水下流。有梵志。名江迦叶。在水侧住。是时。江迦叶见咒术之具。尽为水所漂。便作是念。咄哉。我大兄为水所溺。是时。江迦叶将三百弟子。顺水上流。求兄尸骸。遥见世尊在一树下坐。及大迦叶五百弟子前后围绕而为说法。见已。便前至迦叶所。而作是语。此事为好耶。本为人师。今为弟子。大兄何故与沙门作弟子乎。

迦叶对曰。此处为妙。无过此处。

是时。优毗迦叶向江迦叶而说此偈。

此师人天贵我今师事之

诸佛兴出世甚为难得遇

是时。江迦叶闻佛名号。甚怀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前白世尊。愿听为道。

世尊告曰。善来。比丘。善修梵行。尽于苦际。

是时。江迦叶及三百弟子即成沙门。袈裟著身。头发自落。是时。江迦叶及三百弟子咒术之具。尽投水中。

尔时。顺水下头有梵志。名伽夷迦叶。在水侧住。遥见咒术之具。为水所漂。便作是念。我有二兄。在上学道。今咒术之具。尽为水所漂。二大迦叶必为水所害。即将二百弟子。顺水上流。乃至学术之处。遥见二兄而作沙门。便作是语。此处好耶。本为人尊。今为沙门弟子。

迦叶报曰。此处最妙。无过此处。

是时。伽夷迦叶便作是念。今我二兄多知博学。此处必是善地。使我二兄在中学道。我今亦可在中学道。是时。伽夷迦叶前白世尊。唯愿世尊听作沙门。

世尊告曰。善来。比丘。善修梵行。尽于苦际。

是时。伽夷迦叶即成沙门。袈裟著身。头发自落。如似剃头。以经七日。

是时。世尊在彼河侧住。尼拘类树下。成佛未久。将千弟子。是皆耆旧宿长。

是时。世尊以三事教化。云何为三。所谓神足教化。言教教化。训诲教化。

彼云何名为神足教化。尔时。世尊或作若干形。还合为一。或不现。或现。石壁皆过。无所挂碍。或出地。或入地。犹如流水。无所触碍。或结跏趺坐。满虚空中。如鸟飞空。无有挂碍。亦如大火山。烟出无量。此日月有大神力。不可限量。以手往捉。身乃至梵天。如是。世尊现神足。

彼云何名为言教教化。尔时。世尊教诸比丘。当舍是.置是。当近是.远是。当念是.去是。当观是.不观是。彼云何当修是.不修是者。当修七觉意。灭三结。彼云何当观.当不观者。当观三结.沙门善。所谓出要乐.无恚乐.无怒乐。彼云何不观。所谓三沙门苦。云何为三。所谓欲观.恚观.怒观。彼云何念。云何不念。尔时。当念苦谛。当念习谛。当念尽谛。当念道谛。莫念邪谛。有常见.无常见。有边见.无边见。彼命.彼身。非命.非身。如来命终.如来不命终。有终.有不终。亦不有终.亦不无终。莫作是念。

彼云何名为训诲教化。复次。当作是去.不应作是去。作是来.不应作是来。默然作是言说。当持如是衣.不应持如是衣。应如是入村.不应如是入村。是谓名为训诲教化。

是时。世尊以此三事。教化千比丘。是时。彼比丘受佛教已。千比丘尽成阿罗汉。是时。世尊以见千比丘得罗汉。尔时阎浮里地有千阿罗汉及五比丘。佛为六师。回坐向迦毗罗卫。是时。优毗迦叶便作是念。世尊何故向迦毗罗卫坐。

是时。优毗迦叶即前长跪。白世尊曰。不审如来。何故向迦毗罗卫坐耶。

世尊告曰。如来在世间。应行五事。云何为五。一者当转法轮。二者当与父说法。三者当与母说法。四者当导凡夫人立菩萨行。五者当授菩萨别。是谓。迦叶。如来出世当行此五法。

是时。优毗迦叶复作是念。如来故念亲族本邦。故向彼坐耳。

是时。五比丘渐来至尼连水侧。到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是时。尊者优陀耶遥见世尊向迦毗罗卫坐。见已。便作是念。世尊必当欲往至迦毗罗卫见诸亲里。是时。优陀耶即前长跪。白世尊曰。我今堪任欲有所问。唯愿敷演。

世尊告曰。欲所问者便问之。

优陀耶白世尊曰。观如来意。欲向迦毗罗卫。

世尊告曰。如是。如汝所言。优陀耶当知。先至白净王所。吾比后当往。所以然者。刹利之种先当遣使令知。然后如来当往。汝到。语王。却后七日。如来当来见王。

优陀耶对曰。如是。世尊。是时。优陀耶即从坐起。整衣服。礼世尊足。于世尊前不现。往至迦毗罗卫。到真净王所。到已。在王前立。

尔时。真净王在大殿上坐。及诸婇女。是时。优陀耶飞在空中。时真净王见优陀耶手执钵。持杖而在前立。见已。便怀恐怖。而作是说。此是何人。人耶。非人耶。天耶。鬼耶。阅叉.罗刹.天.龙.鬼神耶。

时。真净王问优陀耶曰。汝是何人。又以此偈向优陀耶说。

为天为是鬼干沓和等乎

汝今名为谁我今欲知之

是时。优陀耶复以此偈报王曰。

我亦非是天非是干沓和

于是迦毗国大王邦土人

昔坏十八亿弊魔波旬众

我师释迦文是彼真弟子

时。真净王复以此偈。向优陀耶说。

谁坏十八亿弊魔波旬众

谁字释迦文汝今叹说之

是时。优陀耶复说此偈。

如来初生时天地普大动

誓愿悉成办今曰号悉达

彼降十八亿弊魔波旬众

彼名释迦文今日成佛道

彼人释师子瞿昙次弟子

今日作沙门本字优陀耶

是时。真净王闻此语已。便怀欢喜。不能自胜。语优陀耶曰。云何。优陀耶。悉达太子今故在耶。

优陀耶报言。释迦文佛今日现在。

时王问言。今已成佛耶。

优陀耶报言。今已成佛。

王复问言。今日如来竟为所在。

优陀耶报言。如来今在摩竭国界尼拘类树下。

时王报言。翼从弟子斯是何人。

优陀耶报曰。诸天亿数及千比丘.四天王。恒在左右。

时王问言。所著衣服。为像何类。

优陀耶报言。如来所著衣裳。名曰袈裟。

时王问言。食何等食。

优陀耶报言。如来身者。以法为食。

王复问曰。云何。优陀耶。如来可得见不。

优陀耶报言。王勿愁悒。却后七日。如来当来入城。

是时。王极欢喜。不能自胜。手自斟酌。供养优陀耶。

是时。真净王击大鸣鼓。敕国界人民。平治道路。除去不净。以香汁洒地。悬缯幡盖。作倡伎乐。不可称计。复敕国中诸有聋.盲.喑.哑者。尽使不现。却后七日。悉达当来入城。

是时。真净王闻佛当来入城。七日之中。亦不睡眠。

是时。世尊以至七日。便作是念。我今宜可以神足力。往诣迦毗罗卫国。是时。世尊即将诸比丘。前后围绕。往诣迦毗罗卫国。到已。便诣城北萨卢园中。

是时。真净王闻世尊已达迦毗罗卫城北萨卢园中。是时。真净王将诸释众。往诣世尊所。

是时。世尊复作是念。若真净王躬自来者。此非我宜。我今当往与共相见。所以然者。父母恩重。育养情甚。是时。世尊将诸比丘众。往诣城门。飞在虚空。去地七仞。是时。真净王见世尊端政无比。世之希有。诸根寂静。无众多念。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自庄身。发欢喜之心。即便头面礼足。而作是说。我是刹利王种。名曰真净王。

世尊告曰。令大王享寿无穷。是故。大王。当以正法治化。勿用邪法。大王当知。诸有用正法治化者。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

是时。世尊即空中行。至真净王宫中。到已。就座而坐。

时。王见世尊坐定。手自斟酌。行种种饮食。见世尊食竟。行净水。更取一小座而听经。

尔时。世尊与真净王渐说妙义。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不净行。出要为乐。尔时。世尊见王心开意解。诸佛世尊常所说法。苦.习.尽.道。尽向王说。

是时。真净王即于座上。诸尘垢尽。得法眼净。

是时。世尊与王说法已。即从座起而去。

是时。真净王普集释众。而作是说。诸沙门等。颜貌极丑。刹利之种。将诸梵志众。此非其宜。刹利释种还得刹利众。此乃为妙。

诸释报言。如是。大王。如大王教。刹利还得刹利众。此乃为妙。

是时。王告国中。诸有兄弟二人。当取一人作道。其不尔者。当重谪罚。

时。诸释众闻王教令。诸有兄弟二人。当取一人为道。其不从教。当重谪罚。

是时。提婆达兜释种语阿难释言。真净王今日有教。诸有兄弟二人。当分一人作道。汝今出家学道。我当在家修治家业。

是时。阿难释欢喜踊跃。报言。如兄来教。

是时。难陀释语阿那律释言。真净王有教。其有兄弟二人者。当分一人作道。其不尔者。当重谪罚。汝今出家。我当在家。

是时。阿那律释闻此语已。欢喜踊跃。不能自胜。报曰。如是。如兄来教。

是时。真净王将斛净.叔净释.甘露释。至世尊所。尔时。驾四马之车。白车.白盖。白马驾之。第二释乘青车.青盖。青马驾之。第三释乘黄车.黄盖。黄马驾之。第四释乘赤车.赤盖。赤马驾之。是时。诸释有乘象者。有乘马者。皆悉来集。

是时。世尊遥见真净王将诸释众而来。告诸比丘。汝等观此释众。并观真净王众。比丘当知。三十三天出园观时。亦如此法。无有异。

是时。阿难乘大白象.白衣.白盖。见已。告诸比丘。汝等见此阿难释乘白象.白衣不乎。

诸比丘对曰。唯然。世尊。我等见之。

佛告比丘。此人当出家学道。第一多闻。堪侍左右。汝等见此阿那律不乎。

诸比丘对曰。唯然。见之。

佛告比丘。此人当出家学道。天眼第一。是时。真净王及兄弟四人。并难陀.阿难。皆步进前。除去五好。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尔时。真净王白佛言。昨日夜生此念。刹利之众不应将梵志众。还将刹利众。此是其宜。我便告令国中。诸有兄弟二人者。便取一人。使出家学道。唯愿世尊听出家学道。

世尊告曰。善哉。大王。多所饶益。天.人得安。所以然者。此善知识良祐福田。我亦缘善知识。得脱此生.老.病.死。

是时。诸释众便得为道。

是时。真净王白世尊曰。唯愿世尊教诲此新比丘。当如教诲优陀耶。所以然者。此优陀耶比丘极有神力。愿优陀耶比丘恒在宫中教化。使众生之类。长夜获安隐。所以然者。此比丘极有神力。我初见优陀耶比丘。便发欢喜之心。我便作此念。弟子尚有神力。况彼如来而无此神力乎。

世尊告曰。如是。大王。如大王教。此优陀耶比丘极有神力。有大威德。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第一弟子。博识多知。国王所念。所谓阿若拘邻比丘是。能劝化人民。优陀耶比丘是。有速疾智。所谓摩诃男比丘是。恒喜飞行。所谓须婆休比丘是。空中往来。所谓婆破比丘是。多诸弟子。所谓优毗迦叶比丘是。意得观空。所谓江迦叶比丘是。意得止观。所谓象迦叶比丘是。

尔时。世尊广与真净王说微妙之法。尔时。王闻法已。即从坐起。头面礼足。便退而去。

尔时。诸比丘及真净王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五

猜你喜欢
  卷第六·佚名
  放逸品第十·佚名
  卷第十六·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八·玄奘
  贺白国防部长就职电·太虚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十下·智顗
  度五比丘品第十七·佚名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第六·窥基
  卷第二·佚名
  知五阴慧章第二·佚名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五·子璇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十卷·佚名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恭述本师德惠·印光
  卷第十三·佚名
  卷第三十二·智旭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十五出 杨公劾奸·王世贞

    【点绛唇】〔末上〕斗转参横玉壶传点天阶晓。钟鸣长乐。仙仗千官遶。甲帐徐开殿影齐。三更津吏报朝鸡。风回上苑炉烟袅。日上瑶天雨露低。万国衣冠春共育。五云环佩晓相携。琐闱禁闼重重闭。郞吏何须上谏书。自家乃

  • 第二折·王实甫

    (长老引行者上)(长老云)明心不把优花捻,见性何须贝叶传。日出冰消原是水,回光月落不离天。贫僧是这白马寺中长老。为贫僧积功累行,累劫修来,得悟大乘三昧,住持在此寺,朝参暮礼。今日上堂做罢好事,在此闲坐。行者,山门前觑者,看

  • 四集卷十三·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十三古今体一百二十六首【癸巳五】西直门外作岁举常雩总为民由来无事合躬亲致斋应返彤宫宿必告询安谒畅春前朝甘雨又频沾夹路农田取次觇柳陌凭舆晓凉切麦宜寒尔王

  • 卷七十三·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七十三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杨万里西归集钞初离常州夜宿小井清晓放舩拦街父老不敎行出得东门已一更一事新来偏可意梦中闻打放舩钲晨炊只煮野蔬汤更?鲜鱼买一双病眼未能禁晓日西窗莫闭闭东窗春旱

  • 梅花字字香前集·郭豫亨

    元 郭豫亨 撰诗为吟梅字字香骚人阁笔费评章近来行軰无和靖谁道花中有孟尝氷玉精神霜雪操珍珠楼阁水晶乡东君见借阳和力合有春风到草堂【圆悟 卢钺 高菊磵白玉蟾翁元广诚斋 康节 戴石屏】左手支頥引白云梅邉日日

  • 卷四十·佚名

    十月初八日(壬寅),孙士毅奏言:委守备沈德清、千总庄大进带同兵丁三十二名,将赴台兵丁棉衣、鞋、裤、帐房等项,分载两船,运送厦门。九月初五日,在粤东澄海县开行。九月十八日,接护南澳镇副将郑元好禀称:『前赴闽省铜山沿海一带巡

  • 首卷二·佚名

    圣祖仁皇帝实录 首卷二目录卷之一顺治十八年正月至二月卷之二顺治十八年三月至五月卷之三顺治十八年六月至七月卷之四顺治十八年闰七月至九月卷之五顺治十八年十月至十二月卷之六康熙元年正月至七月卷之七康熙元年八

  • 四四七 军机大臣拟赏四库全书馆哈密瓜人员名数单·佚名

    四四七 军机大臣拟赏四库全书馆哈密瓜人员名数单乾隆四十二年十月二十七日拟赏哈密瓜人员名数单:四库全书馆总裁。查四库全书总裁共十员,除臣等军机处行走及懋勤殿行走者已蒙恩特赏外,余总裁四员,酌拟每员赏瓜一圆。英廉

  • 卷之一百十八·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一百十八 传第一百二 原封贝勒品级固山贝子鄂对列传【居新疆之回爵今袭散秩大臣晋固山贝子】 鄂对库车人祖玛尔咱尼默特父颇喇特世居库车鄂对嗣凖噶尔胁徙伊犁居河北固勒

  • 靖海志卷二·彭孙贻

    海盐彭孙贻羿仁氏著壬辰(顺治九年、永历六年)正月初二日,成功督师至海澄港,潮水大涨,直至中权关下,郝文兴开城率将士出降,授前锋镇,挂印。以参军黄维璟知县事。初十日,成功进兵江东,遣各镇攻长泰县。至溪西,击败漳州援兵。廿三日

  • 卷七十·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七十明 杨士奇等 撰法祖宋光宗时军器少监兼权侍左郎官刘光祖上圣范劄子曰臣猥以虚庸待罪册府伏见陛下引见羣臣若内若外各极所对不倦听纳臣於此时获望清光虽欲竭其愚衷补报万一而智虑踈短

  • 附录一·史洁珵

    三破.七辩明.颜茂猷(光衷)一破安不善者之习心习见读李登案(见性行门):课士以十年,其概也,科甲成否之大较也。使登不闻神言,则少年乡举,骄淫横佚,自以为福分止此耳。而旁观者亦莫窥其微,遂疑天道。不知有根器的人,高才绝智,实天付之以

  • 菩萨念佛三昧经卷第二·佚名

    宋天竺三藏功德直译  神通品第三  尔时长老舍利弗。长老目揵连。长老阿难。诸天魔梵。及阿修罗。沙门婆罗门。阎浮提人咸生是念。今日如来应正遍知。以何因缘于大众中。直说念佛三昧名字。不为一切广演分别。便从

  • 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序·佚名

    终南山丰德寺律师道宣撰  观夫。法王利见。权巧殊途或声光动人。或开智摄物。立仪列相兴像。设之机缘。聚砂涂香表乘。时之净养。斯德有归。可略言也。有师子庄严王菩萨者。学周八藏。智越五乘。籍胜报而开教端。寄

  • 日瓦戈医生·帕斯捷尔纳克

    苏联长篇小说,帕斯特尔纳克(1890~1960)著。1987年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蓝英年等译。小说描写了十月革命前后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1905年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国内战争、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建

  • 顺治出家·陈莲痕

    长篇小说。陈莲痕著。1933年上海神州书局出版。他是第一个给后久留下不解之迷的清帝,甚至连他的结局也是如此扑朔迷离,有人说他死于天花,有人说他丧命花柳,更有人说他看破红尘出家当了和尚。

  • 坚固女经·佚名

    全一卷。又称牢固女经。隋代那连提耶舍(517~589)译于开皇二年(582)。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内容引述坚固女优婆夷为不断绝佛种与一切智种,并为利益一切众生,乃发无上菩提心愿,而非为无始无际流转生死之恐怖;故经中基于大乘之立

  • 咒魅经·佚名

    亦称《咒媚经》。佛教经典。著译者不详。一卷。谓佛在舍卫国对诸大众宣说曾有老狐作魅蛊害人之种种情状,时大力菩萨请问解救众生之法,佛作答复。本经最早见录于隋《法经录》,被判为伪经。但是否由中国人所撰,尚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