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沟通汉藏文化说到融合汉藏民族
──二十七年九月在汉藏教理院讲──
今天、本院欢迎喜饶大师,还有格桑委员及与喜大师同来的根桑格什、杨质夫先生。对喜大师,我们全体员生同有极深的敬仰!因为、喜大师在西藏佛法研究上、修持上,是一位很有地位和权威的老格什,为近来内地在佛法上有信仰和研究者的众所知识。去年、喜饶大师受中央为五大学聘作学术上的演讲;顷又为国民参政会之参政员。这次、到本院来游览参观,因得欢迎为全体员生演讲,的确是很有殊胜的机缘,这就是欢迎喜大师的缘起本院名汉藏教理院,固在专门研究佛教学理,而同时还含有沟通汉藏文化和联络两民族间感情的意义;然实际还是在沟通汉藏的教理工作。以佛法讲:大概分为教、理、行、果的四个阶段。行与果是以教理为基本的。教即是从释迦如来以及三乘圣者果海中流出的教典。在平常大约把教典分成三大系统:即巴利文、汉文、藏文是。在此教典的系统上,或此有彼无、或此无彼有,所以都有必须沟通的意义。现在于藏文移译为汉文的移译风气,今本院等在内地已大打开。但有些从印度传来重要的经论,在汉文是有,而为藏文所无,现在还少有人从事译汉文为藏文的工作;且在西藏连这种风气还未有人提倡。这是要希望以喜大师在西藏的资望,把它提倡起来的。这是关于教的。
理、即汉藏彼此向来各别所宗尚、所阐扬的佛法上重要道理。近来关于西藏的,如菩提道次第义、中观月称义等,也都有人在注意翻译及研究讲习了。在这种意义上,内地所有的禅、台、贤各宗义理,有许多已经是喜大师知道的;也希望将此种带到西藏去阐扬,一开拓西藏向来所传的风尚。
每个民族文化,因地域、时期、皆有一种风俗习惯上的范围;从好的方面说,往往由此能达到人心统一;从坏的方面说,有时也因此而滞塞、拘泥。内地从本人在武昌办佛学院作一般的佛学研究之后,将中国各宗向来的成见,已使之打开。喜大师此次到内地来,固然一方在宣扬西藏文化,同时也能观察到内地的风俗环境与佛学思想,希望将来能使西藏也在向来传统的束缚上解放出来。这样、才能做到汉藏教理的彻底沟通,同时、也澈底做到了汉藏两民族文化和感情的沟通。这就是今天欢迎喜饶大师的特殊意义。(见海刊十九卷十期)
猜你喜欢 明网菩萨光品第一·佚名 卷第六十七·德清 第十七則 香林坐久成癆·胡兰成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佛陀波利译)·佚名 指月录卷之二十八·瞿汝稷 寸丝不挂·佚名 第四卷·慧沼 信力入印法门经卷第四·佚名 卷第十四(第三诵之一)·佚名 说无垢称经疏卷第五(末)·窥基 第七 质多相应·佚名 卷十三(法眼宗)·佚名 卷下·熊十力 卷第二十·李通玄 卷第二十·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