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法 与 佛 学

──二十年新春在汉口律师公会讲──

今天因罗会长、张会长等相邀,得以参观贵会,并参与贵会会员新年团拜盛典,在此欢欣鼓舞之中,得与各位相聚,诚使我生无限的欢喜庆快之心!

适间罗会长论法与佛学的关系,在佛学之哲理中,确有法学原理。如日本法学博士笕克彦所著法学原理,往往引用佛学,可见佛学与法学本是一贯的。诸位都是法律专家,对于法学自然是有很深切的研究!法学是社会科学之一种,凡一学问必有其根本原理,法律学的根本原理,就是法律哲学。但在中国研究各种的学术,如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以及生物、心理等一切学术,能够从根本原理上推求到佛学的还不多;因向来对于佛学有了错误的观念,以为佛学是不足研究的。这种误会,在旧的观念上,以为佛学是虚无寂灭的,非人生的,非伦理的;有了这种误会,故对于代表佛教的出家僧众,认为他们是向虚无寂灭方面去的,与人生社会无关的。其实佛教不是如此。佛法固然有时讲到空无寂灭,因为人生世界本来不全美善,所以对于其中不美不善部分,要离掉它,要除掉它,但是在离掉除掉之后,还要实现出美善的来,并不是只破坏就算了的。譬如革命,是先要经过破坏的,但是他把原有各种不好的制度和现象破坏了之后,还是要建设出一种新的制度来;一般人初见他破坏的过程,就以为他是消极的,其实不然。中国人对于佛学旧有的误会,亦是如此。到了今日,一般人对于佛法又有了新的误会:其一、以为佛法与革命性是相反的,遂不愿研究佛法,殊不知事实上佛法正是革命的。假使革命只破坏而不建设,那末、亦可以说佛法不是革命的;但革命是破坏了不好的之后,还要建设好的,而佛法正是如此。且可以说:佛法是一种澈底的革命,澈底的破坏和建设。因为、佛法是破迷而成觉的,破妄而成真的,破染而成净;所以佛法是破除种种不美的、不善的,来建设美的、善的,而使一切人民以及众生得到究竟安乐的。故可以说:佛法是革命的,而且是革命最澈底的。

其二、以为佛教是迷信的,因为在社会的风俗习惯上见到一些拜神、度鬼等情形。这些情形,似乎与佛教有很大的关系,其实、这不过是一般通俗的现象,绝不能拿来代表佛教。我们要研究佛之经典,方知佛教之所在。这种通俗的现象之发生,其原因由于中国旧时分两种阶级:其一、为读书人,所谓读孔孟之书;其二、为不读书人,如农工妇女等。以不读书故,一切行为无所规范,为政者应其需要,于是有神道设教,施行之于通俗社会,积习相沿,真义寖失,仪式所存,遂为近来一般稍有国民常识的人认为迷信,而自佛法真理上观之,更应认为迷信。故真正研究佛法者,就应当把这种通俗的迷信,逐渐破除掉。

既将以上的误会解除,才可讲到佛法的法理上来。法之一字,其中本含有法律的意义。但在佛典上用这法字的意义,还要扩大得多,其意就是说:每一事每一物都有其自具的体性,在他的自性上各能表现其式相、作用;凡事物皆一方面自有其体性,一方面又能表出其相用以使人了知,由此事事物物都叫作法。梵文中之达摩,此译为法,即谓各各事物各有自体相用的意思。佛的道理,就是明了这一切法。佛、梵语具云佛陀,译言觉者。就是由不觉之中,打破种种不觉而得到究竟的觉悟,即是对于一切法本来的真象,皆能澈底觉悟,是名为佛。所谓‘法尔如是’,即是在法的本相上不加一点、不减一点、而觉悟之而讲明之。是以佛在当日说法,自谓并未说法。诚以法之为本,本来如是,悟法、说法,并未稍有增加或造作,不过就其本尔者而发现之耳;犹之科学家之发明自然公例是。故佛之说法,即是对于所觉悟的法而讲明出来,使人皆觉悟,因我人于一切法,皆有觉悟之可能也。

以上所讲,为佛法的名义。至于佛法的内容如何,即觉悟的所知为何,今概括而略说之:凡是一件一件的事物,把它分开来看,或单纯的、或复杂的,都叫做法;小之一微尘,大之一世界,乃至空中包括无量星球,皆在法的范围之中。然无论大的、小的、单纯的、复杂的法,皆是众缘所成,佛法谓之“因缘所生”;即是无论何法,皆不是单独成功,而是很多的关系所构成,例如成一国家,必须有领土、人民、法律、制度等,外而国际间之其他各国关系,以及自然界的水、火、日光、空气等,如是各种关系条件之结合,始能成一个国家。此上乃就大者而言,小者、虽一草一木,必须种子、水、土、肥料、日光等始成。故知一切法无论大小,皆是由众缘所成,由其密切的众缘推至疏远的众缘,则要推及无穷尽而此法始获成立。故吾人欲明了一法之究竟,势必对于与此法有关之一切法,皆悉明了方可;推之其他一一法,亦复如是。是以每一法一有任何活动变化,即足以影响其他一切法,故一一法为一切法所成,一一法又为能成其他一切法之缘。法法相关,法尔如是,故知此理在一切法无不平等,绝非有某一特别法能生一切法、而不待他法缘成。如世所谓创造之神等等,此等在佛法斥之为不平等因。是以佛法谓一切法入一,一摄一切法,一切事事物物莫不如是。此理、吾辈稍一留心,对于凡一事物皆可研究而明了,所谓俯拾即是者也。关于此理,吾曾于海潮音杂志上,著现实主义以发明之。诚以一切法都是现成如此的,事实如此的,一方是无我的,众缘所生成的,一方又每一法都是活动的中心,故每一法都是自由的,而一切法都能转变其他一切的;同时、其他一切法亦复如是。故知一切法,是普遍的,是平等的、是自由的,是一摄一切、一遍一切的,这就是佛法上的宇宙法理。

将此法理应用到民主国家与大同社会,很是一贯相通。因这种法尔如是的法理,是由宇宙观可以贯通到人生观、社会观的,因一一法每一刹那都有变动,各自有其一种因果,非另有主宰者造因果于其间也。民主国家主权在人民全体,是由个个国民共同的力量、共通的关系所造成,所谓民有、民治、民享者是。故此宇宙的大原理以建立民主国家,最为相宜。而建设国家者,能依此理为心理建设,然后从事民主国家之建立,则尤为稳固不可摇动。以上就国家言,若论及大同世界,更与佛法相合。即每一人是大同世界的独立分子,大同世界是每一人的直接团体,即是所谓每一法都是法界的一分子,法界是每一法的总合体。法界如是,人的社会世界亦如是。上来就法浬的意思,归究到佛法的原理来建设民主国家和大同世界的关系,略说如此。

各位都是对于法学有精深研究者,今我不过就佛法与民主国家、大同世界的组织法,约略言之。曾记维摩诘经中,言及维摩诘菩萨在社会上作种种不同的人,有一次作法律家,其中有一句谓:‘入治政法,救护一切’。盖任何时地,立法原意,皆系公平善意。乃有一般不明正法正理的人,往往发生强凌弱、众暴寡的流弊,是以必须有一种平正之心,以为之救济护持。故施行法律的,应先明白是理,执持公平,救护弱小。今各位皆是法律家,皆能如是实行者。吾因现在佛教正信会讲维摩经,感触及之,深以各位即是佛法之真正实行者,故特将佛法的法提出,供各位讨论。(周文澜记)(见演说集)

  


猜你喜欢
  不可求神通及现身成佛·印光
  卷第三十四·佚名
  卷十·佚名
  在家众之学佛方法·太虚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六十·欧阳竟无
  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慧思
  慈力王血施缘品第十二·佚名
  附錄淨譯藏譯二本衆學法對勘表·欧阳竟无
  佛说较量寿命经·佚名
  第十五 优波离[问]五法·佚名
  卷第二十六·佚名
  缁门警训卷第六·如卺
  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四·欧阳竟无
  起世因本经卷第四·佚名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之十·高启

    呉郡髙啓季迪著南州徐庸用理编题董元战沙龙人间滴罢天瓢水归护

  • 卷69 ·佚名

    丁谓 酒 渌蚁含柔旨,清醇泛烈芳。 帝樽甘露醴,天宴碧霞浆。 千酿富难敌,万钱酬亦当。 宜遵三爵礼,莫羡百壶章。 丁谓 菊 陶令重时芳,钟繇帝赍靟。 清香宜桂酒,冷艳压萸房。 羽客长生助,

  • 卷三百五十四·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五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七十四 周忱【字恂时庐陵人】 藏书室 素性昧生殖贮积维简编羣经既并蓄百氏无弃捐所至每充栋来往劳车船及兹获安居插架牙

  • 列传第四十一 孙惠 熊远 王鉴 陈頵 高崧·房玄龄

    孙惠,字德施,吴国富阳人,吴豫章太守贲曾孙也。父祖并仕吴。惠口讷,好学有才识,州辟不就,寓居萧沛之间。永宁初,赴齐王冏义,讨赵王伦,以功封晋兴县侯,辟大司马户曹掾,转东曹属。冏骄矜僭侈,天下失望。惠献言于冏,讽以五难、四不可,劝

  • 列传第一百三 刘蕡·欧阳修

    刘蕡,字去华,幽州昌平人,客梁、汴间。明《春秋》,能言古兴亡事,沈健于谋,浩然有救世意。擢进士第。元和后,权纲驰迁,神策中尉王守澄负弑逆罪,更二帝不能讨,天下愤之。文宗即位,思洗元和宿耻,将翦落支党。方宦人握兵,横制海内,号曰“

  • 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四·赵尔巽

      荣禄 王文韶 张之洞 瞿鸿禨   荣禄,字仲华,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人。祖喀什噶尔帮办大臣塔斯哈,父总兵长寿,均见忠义传。   荣禄以荫生赏主事,隶工部,晋员外郎。出为直隶候补道。同治初,设神机营,赏五品京堂,充翼长,兼专

  • 卷一百六十一 表一·赵尔巽

      ◎皇子世表一   自周室众建同姓,穆属维城;炎汉以降,帝王之子,靡不锡以王爵。考帝系者,于以见亲亲之谊焉。清初封爵之制,未尝釐定,武功、慧哲、宣献诸王,皆以功绩而获崇封。崇德元年,定九等爵。顺治六年,复定为亲、郡王至

  • 卷之一千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九十八·佚名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三月。甲午朔上御经筵。讲毕。赐大学士、九卿、詹事、及讲官等宴。  ○原任河道总督王新命、以修理永定河、绘图呈览。上披阅指问良久。顾王新命曰、此图曲折阔狭、与河形不符。如一百八

  • 一七 花牌楼下·周作人

    我与花牌楼作别,已经有六十多年了,可是我一直总没有忘记那地方,因为在那一排三数间房屋内,有几个妇女,值得来说她们一说。其中的一个自然是那主妇,就是潘姨太太,据伯升告诉我们,说是名叫大凤,乃是北京人氏,因为身份是妾,自然有些

  • 少帝本纪·沈约

    少帝号义符,字东兵,武帝长子。生母是张夫人。晋义熙二年(406),出生在京口。武帝一直没有男孩,少帝出生,他很高兴。少帝十岁,被封为豫章公嫡长子。少帝有臂力,擅长骑射,懂得音律。宋建国,封为宋王嫡长子。元熙元年(419),晋升为宋

  • 吕诲传·脱脱

    吕诲,字献可,开封人。祖父吕端,曾任太宗、真宗朝的宰相。吕诲性格纯朴敦厚,在家时就勤奋好学,不随便同人交往。考中进士后,由屯田员外郎升为殿中侍御史。当时普通大臣大多上书互相攻击、揭发,吕诲说“:台省谏官有权上告各种事

  • 卷十一·吕祖谦

    <经部,春秋类,左氏传续说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传续说卷十一   宋 吕祖谦 撰定公季孙曰子家子亟言于我未尝不中吾志也【元年】此见得子家子为三家所敬爱处使鲁当未逐季氏之前能用子家则昭公必不至于如此子家子不

  • 昭公·昭公三年·左丘明

    【经】三年春王正月丁未,滕子原卒。夏,叔弓如滕。五月,葬滕成公。秋,小邾子来朝。八月,大雩。冬,大雨雹。北燕伯款出奔齐。【传】三年春,王正月,郑游吉如晋,送少姜之葬。梁丙与张趯见之。梁丙曰:「甚矣哉!子之为此来也。」子大叔

  • 佛说不增不减经·佚名

    元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不可称计。尔时慧命舍利弗。于大众中即从坐起。前至佛所到已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合掌白佛言。世尊

  • 金刚寿命陀罗尼念诵法·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我今依金刚顶瑜伽经。毗卢遮那报身佛。于色界顶第四禅。成等正觉。即下须弥顶金宝峰楼阁。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如来。

  • 闲居丛稿·蒲道源

    元代诗文别集。26卷。蒲道源。《四库全书》曾据江苏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本集主要版本有元至正十年(1350)刊本、明祁氏澹生堂抄本以及数种清抄本,各本内容基本一致。卷首有至正十年黄溍序。署“男蒲机类编”、“门

  • 朝鲜王朝实录[燕山君日记]·佚名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