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金刚寿命陀罗尼念诵法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我今依金刚顶瑜伽经。毗卢遮那报身佛。于色界顶第四禅。成等正觉。即下须弥顶金宝峰楼阁。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如来。皆悉云集前后围绕。异口同音。惟愿世尊转微妙法甚深秘密四种法轮。所谓金刚界轮。降三世教令轮。遍调伏法轮。一切义利成就轮。如是四轮。从毗卢遮那如来心出。一一轮皆有三十七圣者。一一真言一一三摩地一一印契。威仪执持大悲愿力。于杂染佛世界。净妙佛世界。或隐或显轮转利乐。度诸众生各各不同。毗卢遮那佛受诸如来请已。欲转法轮时。即入三摩地。观见摩醯首罗天等刚强难化。执著邪见。非我寂静大悲之身。堪任调伏。于时世尊入忿怒三摩地。从胸臆五峰金刚菩提心。流出四面八臂威德炽盛赫奕难睹降三世金刚菩萨身。遍礼毗卢遮那及一切诸佛。唯愿世尊示教于我。何所为作佛告降三世菩萨。汝今调伏难调诸天。令归依诸佛法僧发菩提心。诸天尽皆归依。唯大自在天恃大威德。来相拒敌。降三世种种苦治。乃至于死。毗卢遮那佛入悲愍大悲三昧耶。说金刚寿命陀罗尼。便入金刚寿命三摩地。乃结印契加持摩醯首罗天。复还得苏。更增寿命。归依诸佛灌顶。授记证得八地。金刚寿命真言曰。

唵嚩日啰(二合)喻矖娑嚩(二合引)贺(引)

佛告执金刚菩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念诵日各三时时别千遍。过去所有恶业因缘。短命夭寿。由持此陀罗尼故。信心清净业障销灭。更增寿命。若有修习三摩地者。现生不转父母生身。获五神通。凌虚自在。说三摩地门。结加趺坐端身闭目。二手重叠安于脐下。于虚空中遍想诸佛。了了分明。即于自身中当心观如满月。光明莹彻。上有五股金刚杵。形渐大如等身。变为降三世菩萨。顶有毗卢遮那佛。从佛遍身遍毛孔中。出甘露灌顶。注自身入于心中。复想金刚萨埵菩萨。即结金刚寿命菩萨陀罗尼印。二手金刚拳。以头指右押左相钩。安于顶上。诵金刚寿命陀罗尼七遍。安于额上。分手系项后。直舒二指。遍身旋转如擐甲胄势。甲胄真言曰。

唵砧(谪簪反)嚩日啰(二合)欲

由加持此印故。获得身如金刚。不坏离诸灾横。见者欢喜生大恭敬。

次说护摩除灾延命坛。治一净室。于东边安金刚寿命菩萨像。悬诸幡盖。像前作三肘方坛。掘深去瓦砾骨灰诸不净物等。如其地无诸秽物还取旧土填之。土若有余是大吉祥相。法易成就。若有秽物。即取河两岸净土填平。和诸香瞿摩夷涂。坛中心画以白粉。作一肘半金刚甲胄。中央穿一炉。深半肘。周围缘。如不欲穿者安火炉。行者火炉前坐。坛四面供养饮食诸果子等。坛四角安瓶。于炉中然炭。先办乳木长十指粗如大指二十一。茎以酥揾两头。诵金刚寿命真言。掷于火中。然炽盛已。即于火中想八叶莲华。于华胎中想阿字。光明遍照。成金刚寿命菩萨。次以四字四明。引请菩萨入火炉。受诸供养。即以右手半金刚印。以水洒火令净。次取一器盛满融酥。以骨屡草青者一茎。揾酥。诵金刚寿命陀罗尼一遍。掷于火中。乃至一百八茎或一千八茎。次后掷烧诸香乳酪。念诵已毕。以三满杓酥倾于火中。初后如是。若能于三长斋月或自本生日。作是供养。能除灾难增益寿命。国土安泰无诸灾疫风雨以时。一切贤圣拥护其人。

金刚寿命陀罗尼念诵法

猜你喜欢
  百千印陀罗尼经一卷·佚名
  金刚仙论 第七卷·佚名
  卷第二十二(第四诵之二)·佚名
  卷二十八·佚名
  楞严经卷第六文句·智旭
  卷第十·佚名
  灵隐寺募化重建罗汉堂启·太虚
  两部大法相承师资付法记下·海云
  瓶沙王问事品第十三·佚名
  金刚藏菩萨·佚名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十·楚石梵琦
  卷四十·佚名
  佛教之初输入附录一:汉明求法说辨伪·梁启超
  金刚仙论 第八卷·佚名
  佛说圣六字大明王陀罗尼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335 ·佚名

    宋太宗 缘识 九重天上帝仙居,愚昧求真道理疏。 混沌初分长日月,精魂聚散记丹书。 离男坎女皆相类,壬子丙西异境殊。 历动因缘随世在,阴功及物最玄珠。 宋太宗 缘识 道在锲夷不易寻,忘言息虑便知

  • 平定金川方略卷十·来保

    閠七月辛未讷亲奏言褒防任举之防已通传各营大臣将弁【臣】前议筑碉之説实缘所费无几贼人坚守不出可乘其来扰得有掩杀乃不得已而为之非借此为制胜良谋今奉圣明指示仰见睿谟逺照苐【臣】等又细加商酌目下虽无大成效每因

  •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九中·袁枢

    宋 袁枢 撰唐平辽东唐髙祖武徳四年秋七月乙丑髙句丽王建武遣使入贡建武元之弟也五年上以隋末战士多没于髙丽是嵗赐髙丽王建武书使悉遣还亦使州县索髙丽人在中土者遣归其国建武奉诏遣还中国民前后以万数七年春二月丁

  • 韩褒传·李延寿

    韩褒字弘业,颍川颍阳人。祖父韩瞔,官魏平凉郡守、安定郡公。父韩演,曾任恒州刺史。  韩褒少年时就有不俗的志向,喜欢读书而又不拘守章句。他的老师感到奇怪,询问原因,韩褒回答说“:读书常常是为了从中得到教益,至于商榷考较

  • 吴处厚传·脱脱

    吴处厚,邵武人,考中进士。仁宗屡次丧失皇子,吴处厚上奏说:“臣曾读《史记》,考察赵氏的兴废本末,在屠岸贾之难时,程婴、公孙杵臼都以死来保全赵氏孤儿;宋有天下后,不见对他二人忠义的表彰,应该访察他们的墓地,建成他们的祠堂。”

  • 齐纪十 和皇帝中兴元年(辛巳、501)·司马光

    齐纪十 齐和帝中兴元年(辛巳,公元501年) [1]春,正月,丁酉,东昏侯以晋安王宝义为司徒,建安王宝寅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1]春季,正月,丁酉(初二),东昏侯任命晋安王萧宝义为司徒,任命建安王萧宝寅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

  • 62.缇萦救父·林汉达

    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出身低微,在汉高祖在世的时候是个不得宠的妃子。她怕住在宫里受吕后的陷害,就请求跟着儿子住在代郡。住在代郡不像在皇宫里那么阔气,因此,娘儿俩多少知道一些老百姓的疾苦。汉文帝即位不久,就下了一道诏

  • 提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毛诗集解        诗类提要【臣】等谨案毛诗集解四十二卷不着编录人名氏集宋李樗黄櫄两家诗解合为一编附以李泳所订吕氏释音樗字若林闽县人尝领乡贡着毛诗详解三十六卷櫄字实夫

  • 礼以道其志(1)·戴圣

    ——音乐是治国安邦的工具【原文】礼以道其志(2),乐以和起声(3),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4)。礼、乐、政,其极一也(5),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6)。【注释](1)本节选自《乐记.乐本》。(2)道:同“导”,诱导。。(3)

  • 卷八·严粲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缉卷八 宋 严粲 撰 郑    国风 【谱曰初宣王封母弟友於宗周畿内咸林之地是为郑桓公今京兆郑县是其都也为幽王大司徒甚得周衆与东土之人问於史伯曰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史伯曰其济洛

  • 深叹心不胜习·梁漱溟

    深叹心不胜习,只有悲悯自己以及众生,无可高慢。凡高慢者皆在习中,正可怜悯耳。又悟心不胜习者,正由于心之未得认识,故珍之好之无由,颠来倒去乃无非习矣!可叹!自念我有悲愿是真的。首先对自己习深障重业力缠缚之苦与夫眼见众生

  • 金七十论卷上·佚名

    宋元续入藏诸论金七十论三卷外道迦毗罗仙人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此是外道迦毗罗仙人造二十五谛非是佛法)  三苦所逼故  欲知灭此因  见无用不然  不定不极故  说此偈缘起。昔有仙人名迦毗罗。从空而生自然四

  • 合部金光明经卷第三·佚名

    隋大兴善寺沙门释宝贵合梁三藏真谛译  陀罗尼最净地品第六  是时师子相无碍光焰菩萨。与无量亿众从座俱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顶礼佛足。以种种华香宝幢幡盖。以为供养而作是言。以几因缘得菩提心。何者

  • 如实论·佚名

    陈真 谛译如实论反质难品一卷陈天竺三藏真谛译反质难品中无道理难品第一论曰。汝称我言说无道理。若如此者。汝言说亦无道理。若汝言说无道理。我言说则有道理。若汝言说有道理。称我言说无道理者。是义不然。复次无

  • 卷第八·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目录卷第八卷三十九南岳下第十三世 云居佑禅师法嗣  罗汉院系南禅师 慈云彦隆禅师  子陵山自瑜禅师 东山景福省悦禅师  白藻清俨禅师 宝相元禅师  永丰慧日庵主 南峯永程禅师  智海佛印智清禅

  • 金鳌退食笔记·高士奇

    宫苑志。清高士奇(1644—1703)撰。二卷。士奇有《扈从东巡日录》已著录。此书系作者供奉内廷,公余之暇偶访曩时旧闻,征信载记,康熙二十三年(1648)成书。约二万四千字。所著是书2卷,上卷介绍了太液池、瀛台、乐成殿、

  • 葬法倒杖·杨筠松

    一卷,旧本题唐杨筠松撰。筠松不见於史传,惟陈振孙《书录解题》载其名氏。《宋史·艺文志》则但称为杨救贫,亦不详其始末。惟术家相传以为筠松名益,窦州人。掌灵台地理,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广明中遇黄巢犯阙,窃禁中玉函秘术以

  • 黄金策·刘基

    《黄金策》题明.刘基著。刘基,字伯温,明朝开国重臣,精通术数。此书为火珠林卦法的集大成之作,是研究火珠林法的经典。明清术士莫不奉之圭臬。目前在民间流传甚广的《卜筮全书》、《增删卜易》、《卜筮正宗》都收录了此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