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
──二十一年腊月在厦门大学心理学会讲──
一 梦的事实存在 二 中国古书的梦说 三 现代科学的梦说 四 佛学的梦说 五 综合的批评
一 “梦”的事实存在
现在讲到“梦”,以梦为我们研究对象,所以首先要问:梦这个事实是不是存在的?梦是大家都经验到的,我们在睡眠中大概都做过梦的。中国古书上虽说“至人无梦,愚人无梦”,其实愚人并不是无梦,不过做了梦不记忆罢了;至于至人,也不过是做梦来得少些,或来得清明些,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梦的,可知道梦的事实的确是存在的。中国人有梦,外国人也有梦,古人有梦,今人也有梦,空间无论是中外,时间无论是古今,都有梦的事实。所以梦并不是现在才讲到的,试把古今中外的解释引来说一下:
二 中国古书的梦说
中国古书周礼六官中春官所属的太卜,所司有三种卜梦法:一曰、致梦,二曰、觭梦,三曰、咸涉。这种是沿袭、夏、商、周三代将梦的现象予以解释的;如近今流行之玉匣记等,即为此类占梦的书。在列子周穆王篇里说:梦有六种:一曰、正梦、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二曰、噩梦,惊奇异状的梦;三曰、思梦,对于某种事特别思想的梦;四曰、寤梦,清明的梦;五曰、喜梦,非常欢喜的梦;六曰’惧梦,非常惧怕的梦。又云:‘故阴气壮、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壮、则梦涉大火而燔炳,阴阳俱壮则梦生杀之事’等。中国古医书灵枢经说:‘厥气客于心,则梦丘山烟火;客于肺,则梦飞扬,见金钱之奇物’等。中国素来重“气”,就是梦也喜欢用气来解释,以为气凝聚在什么地方,即梦到什么。梦的构成原因与状况也就不同。此外还有比较有学理根据的,是汉朝王符潜夫论里所讲:凡梦有直,有象,有精,有想,有人,有感,有时,有反,有病,有性十种。王符所讲梦在将来能发生什么影响,都是心理或生理的原因所构成。
三 现代科学的梦说
甲、梦的特征 普通生活现象,在醒觉时因为神经系统组织互相联络,所以能照个人的意思去进行;到了疲痨的程度,神经失去了统治的能力,入于睡眠,即常常有梦的事实发生。这种梦,在睡眠的时候,每以为是真的,简直分不出那一件是梦的境界,那一件是醒的境界,这种梦的身心器界与醒的身心器界究竟有什么不同?梦有甚么特征?现在将多数科学者研究的结果,分五种说明如下:第一、是化自他身:梦中所梦到的,当然化生有自身及对象存在,但有时不但是有所梦到的自身及对象,并且还化生许多人共同活动。如梦演讲时,不但是有自己演讲,同时亦有许多听讲的人来共同活动。在所化出的天地万物里,谈笑歌哭,与醒时一样。这种现象,称做化自他身,是梦中最平常的事情。第二、是不觉自身:醒时的活动是和自他相一致的,梦时把自己的身体完全忘掉,梦中所现出来的东西,虽然有种种的不向,可是自身实际上仍睡在床上丝毫没有动作。第三、是不合事实:人当醒时,一切活动都能与事实相符,譬如鸟因有翼所以能飞,人类没有翼当然是不能飞了;可是在梦的时候,也许可以梦到自身从地下飞上天,这种与平常经验事实不相符合的,是在醒时所不能有的。第四、是空时约束:醒时要走到多少路,须费若干的时间,时时觉时空的限制;可是在梦时就不然,夜睡之梦不用说,即午后少睡数十分钟,也或梦做许多事,经过许多地方。岑参诗云:‘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这时醒时是不能够有的。第五、物体移换:梦自己为羊、为牛、为蝴蝶,自己即为牛、为羊、为蝴蝶;梦从山走到海,海也可走上山,万物乃至自身都可移换。梦中的现象,因有许多特征为醒觉世界所不能有的,所以、每有以为很神奇奥秘的。
乙、梦的构成 梦的构成,有生理的,心理的,弗洛德 Freud 约三种说。
一、生理的有三种:一、细胞惰性说:人身细胞活动有惰性,醒时的生理状态,五官百体各尽其职,并且发生强有力的联络,受脑中枢所统率,但在睡眠时陷于惰性,缺少中枢的统一,所以有梦的事实发生,这是文德Wundt 细胞惰性说的说明。二、脑神经及反应说:吾人感官受刺激,由传达神经传达到脑神经,是时脑神经必起一种相应的反应;但在梦的时候就不然,刺激与反应的程度相差甚远,脑神经的反应不能和感官上所受的刺激相当,往往就发生奇怪百出的梦象出来。三、潜病预现说:有人在没有病的时候,就梦自己得到了甚么病,这种梦象从生理上观察起来,以谓此人的身体虽尚康健,但是他的内部组织已经有了某种病的倾向,所以在睡眠的脑神经统治力消失时,常常梦到潜伏中病的状态,而后来所得的病亦完全与所梦的一样。这种裴奈楷 Beueke 的潜病预现说,和中国灵枢经所说的也差不多。
二、心理的有二种:一、观念复起说Copernicus:一切观念都存在人的脑中,复起与否,看它原有势力之强弱为断;假使势力强大,虽醒意识亦不能支配,何况在梦中的意识,已经非常薄弱,只好任观念势力自己起伏,形成种种的梦了。二、想像说:醒时由意识结合旧观念,可以成为想像。梦中的意识,虽无支配能力,但有时也忽明忽闇,以半意识的想像操纵其间。翻希奈尔 Fecinel 所谓记忆复象,就是想像说的一个代表。
三、弗洛特 Freud 是近代一个特殊的心理学家,他对梦中说明最多,所以讲到梦特别要提到他。弗氏以为精神作用有三部份:一、现意识之下,还有潜意识,潜意识都是从许多被压迫的欲望所构成;现意识仿佛是统一的政府,潜意识如有许多被压服的叛民。但是这被压迫的潜意识欲望,虽为现意识所压迫,但是还有机会,还是勃勃欲试。在睡眠中现意识一经松懈,隐意识乘隙表现出来,就成各种的梦。这是弗氏梦为隐意识表现的说明。二、是欲望的满足:弗氏分两重的我,一种社会我,一种自我。人类因为社会、风俗、法律等关系,各种欲望不能随各人而得满足,这是无可如何的,因此就有许多欲望压伏;可是这些欲望的潜势完全没有失掉,遇有机会还要出来活动,所以在睡眠中各种的梦,就为给被压伏的各种欲望得到满足。三、是检察与遏抑:弗氏既发见梦就是表现一种不曾满足的自我中心的欲望,这些欲望因为被压伏在潜意识之中,所以在梦中表演出来。可是现意识遇见潜意识这样的表现,是一定要加以检察与遏抑的。在梦中现意识虽比较来得忽略,可是潜意识还不敢公然大胆的呈现出来,有许多和现代风俗习惯相合的,虽不妨表现出来,但有许多违背伦俗的便不敢公然现出来。于是就利用化装的方式现出来:在化装的分析中,就有隐义(LatentCoutent)和显义(Manifest Content)。显义乃梦的化装,隐义乃梦的真意,所以要研究梦的真意,非探索其隐义不行。但这派有多种的基本欲望说:弗洛特主性欲说:弗氏说梦乃潜意识所含欲望的求得满足,但是这些欲望最基本的是属于那一种呢?在弗氏则以为都是属于性欲的。以性欲是人类最基本的欲望,一切道德文化他都用性欲来说明,所以他用象征符号来解释一切梦,亦不外就是以象征化的性欲来解释。此外、还有德勤尔,以为人类基本欲并不是性欲,而是权力欲,因为人类有好高威权的本能;这种欲望不能满足,就化生种种的梦。又永格的学说:谓性欲、权力欲,还不是基本欲,基本的欲在求生存。各个人求生存的欲望甚高,而平日的生活则甚庸碌,乃只好到梦中去求满足了。
四 佛学的梦说
甲、梦的意义 佛学上说“梦”是什么东西?佛学谓一切众生有八种识: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梦既不是前五识,也不是末那及阿赖耶两识,乃是第六意识在睡眠时的心心所相应活动,这种活动就是梦。所以梦是睡眠相应的第六意识心心所,而与他识无关。在第六意识有有漏无漏之分,在诸佛圣人的意识是无漏的,在平常人类的意识是有漏的。有漏之意识,又有五俱及独行之分;五俱意识是眼识乃至身识之五官感觉之一,与第六意识同起的作用,此在醒时才有,如见色、闻声等。独行意识乃离开眼、耳、鼻、舌、身五官感觉之后,单独构成的。但独行意识的范围亦甚宽大,又分三位:一、清醒的时候,心力分散而非集中统一的为散位独行意识;二、经过修定工夫而增加许多超越的力量,为定位独行意识;三、梦时前五识不起现行,唯是第六意识之分别现忆,为梦位独行意识。而不称为睡眠意识者,因平常所谓睡眠,只是指血液的休息状态,而梦是睡眠时的意识现起活动,此可知梦是第六意识在睡眠中现出来的。有了梦位意识的见分相分同时现起,就是有梦了。
乙、睡眠心所 梦是在睡眠中演成的。要知道梦是什么,兼要知道睡眠。通常所谓睡眠,但是生理的;而佛典所谓睡眠心所,则是心理的。成唯识论云:‘眠谓睡眠,令身不自在昧略为性,障观为业’。‘谓睡眠位身不自在,心极闇劣,一门转故。昧简在定,略别寤时,令显睡眠非无体用,有无心位假立此名。如余盖缠心相应故’。睡眠心所,乃第六意识作用之一,谓意识心理作用与定心所合作,则成定位意识;与睡眠心所共起活动,就成为梦。
丙、梦的来源 睡眠不定就成为梦。佛典善见律说梦的来源有四种,大智度论、毗婆娑论说有五种,内容所讲大同小异。今用毗婆娑论的五种:第一种、是由“诸病”:即身体上四大不调发生出来的病态,如身体在冷则梦水,身体感暖则梦火,即由生理关系而生梦。第二种、是由“思惟”:即心理有所希求,因感情和思想的不安宁就生梦,略同前心理说中的观念复起及想像二说。第三种、是由“曾更”:即前所经过留下来的习气,在梦中重演出来;凡人生的经验,都谓之曾更。第四种、是由“当有”;这种、在现代科学没有讲到,所谓当有,就是将来要实现的事情,先在睡眠的梦中发现出来。到了某时某月某日所发现的事情,果如睡眠的梦中所梦见的。余从前在湖北听一个人说,他在武汉起义前,有一晚上梦见许多人没有辫子,过了几天果然革命军政府成立,大家都剪了辫子,这是由当有的梦底一个例证。这种梦的性质,虽然有时发现,不过不是常有的。第五种、是由“他引”:由人心力底关系,所引生的梦,简名之曰“他引”。他字所包括的很广,凡他心等关系皆属之。譬如母亲爱子的关系,心理上有种像磁石相引的力一样,子女远别,常常梦见母亲的现状。从前伍廷芳说:可由梦中和朋友通信会晤,亦是“他引”的功用吧!
丁、梦位意识与其他七识及五根关系 做梦的本身固然是第六意识睡眠相应心心所的活动,但是第六意识与眼识,乃至末那、阿赖耶识及五根亦有间接底关系。第七识与第八识是永不相离的,平常经验的印象,普通心理学以为是藏在脑府,在佛典则谓藏在第八识里;可知“曾更”及“思惟”的梦,都是与七识或八识所受熏的习气有关系。至于与前五识所依的五根底关系,不过没有十分显明,譬如以磨墨的声音影响到梦舂米,尤其是与身根的关系更切。由此可知梦位意识与七八二识一定有关系,与前五根识亦有相当的间接关系。
戊、梦的空有及俱非 在佛典或说梦是空无的:如一般的经论多用梦来讲空,如人生如梦等说。或说是实有的:一切有部以为除自我是空,其余一切法都是有的;如现代新实在论所说,不惟具体的事物是有,即概念也是有的。这一切有部以为梦的事物虽有时不合事实,其实梦的构成是实在的;如梦有角之马,乃从角与马相加而成。
或说非有非无的,如二十唯识的即空即有说:以梦喻天地人物都是唯识所现,如梦位意识所现的宇宙万有一样。然实际上,南普陀有一定的处所,开花有一定的时节,如何是唯识?故二十唯识以梦的功用来显唯识,以平常根身、器界都是共不共业所感所变的,都是如幻如化没有实体的,故二十唯识以梦位意识所现,既不是实有,亦不是全空,构成即空即有、非有非空的如幻有说。但照二十唯识论所说,则醒时的世界与梦时的世界殆无分别。然则前所言梦的几种特征,不几可以推翻吗?以醒与梦既无分别,自无特征可言了。故应进一步更讨论到梦与醒觉!
己、梦与醒觉 梦位的意识比较醒觉时与五根身同时现起来的五俱意识薄弱。复次、醒觉的根身、器界乃是第八识共同变现,梦时只第六意识睡眠相应心心所活动而有。更简单的说:醒觉位乃八个识所现,梦位但意识所现,范围之大小自不全同。在佛典上以醒觉时人生为“业识所现的梦”,经相当的训练修证,也有再醒的希望,所谓大梦然后大觉。乃指无明业力空掉了,成为大觉而言,犹之睡眠亦可醒觉一样。无如睡眠、业识所现如梦中境象;不过吾人破无明的盲动,完成大觉,与睡眠后的醒觉是不一样的。佛学的目的,端在求破无明后的大觉。
五 综合的批评
依中国、西洋、佛学的梦说看来;中国古书许多的梦说,缺少科学的根据,没有系统的组织,固然比不上西洋;但是西洋的梦说,在每小部份或有明确的研究,但是还没有说到“当有”、“他引”的梦;从佛学上梦的构成五因来看,前三种与中西洋略同,后二种中国略有说及,而佛学有独到之处。所以佛学对梦的研究,比较来的完密!(虞德元记)(见海刊十四卷八期)
猜你喜欢 大光明藏目录·宝昙 卷第六十二·霁仑超永 序·宗鉴 漆园指通序·净挺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五·佚名 第八十則 趙州孩子六識·胡兰成 卷第六·道忞 福盖正行所集经 第十二卷·龙树 为求受皈戒诸官兵说法·太虚 笑隐欣禅师语录卷之三·大訢 卷第十一·呆翁行悦 折疑论叙·佚名 卷第二十七·雷庵正受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六·欧阳竟无 续灯正统目录·别庵性统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