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可善可恶
──在人生哲学研究会座谈会讲──
过去本会开会时,本人多半因为远在山中,不能参加,听说本会过去对于人性问题的讨论,颇为详尽。本人以为所说的“人”,照常识说,是万物之灵;照科学说,是最进步的动物,就佛学的意义说,人则为众生中比较重要的一类。至于“性”字的意义,范围很广,中文的用法也有不同,但其最基本的意义,可以说是哲学上的本体性。另一种意义,则为伦理学上的名理性。这两种意义,比较抽象。笫三种意义,则为事物的性,这个意义比较具体。各种事物均有类性,生物的性,普通称为性能。我们所要讨论的人性,因为人是动物的一种,所以他具有普通生物的性能。同时人又为许多事物中的一种,所以他也具有各种事物的物性。我们所要研究的,是人类的特性,和他与其他生物、动物的通性,这是人性论者研究的范围。人性有许多地方与其他动物相同,如食、色等属之。但也有与普通动物性不同的地方,孟子所谓“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时常说,人类是一种理性动物,所谓理性乃系理智与道德的总称。孟子说的人性善,系指人类所应有的理性而言;荀子所说的人性恶,系指人类所常有的动物性而言。因为人类具有理性,亦涵有动物性,所以人性可以善,可以恶,也可以善混恶。如果再从本体性方面看,也可以说人的性是无善无恶的,且是超善恶的。这是本人关于人性的一点意见,还请各位讨论!(陈际湜记)(见军事与政治八卷九期)
猜你喜欢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五·江味农 大明高僧传卷第八·如惺 卷第二·宋濂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八·佚名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五·佚名 弘明集卷第一·僧祐 第十七則 香林坐久成癆·胡兰成 首罗比丘经·佚名 卷第二十四·佚名 卷第十四·宗密 佛说瑜伽大教王经卷第三·佚名 卷第五十五·李通玄 般若灯论释 第九卷·清辨 御选语录卷七·雍正 答朱芾煌问(七则)·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