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之佛教因素
──二十七年春作──
阅东方杂志春季特大号,见其研究中国文化问题之特辑。关于一部分的政党政治盐政、中算、婚制、绘画、医学、交通七篇,关于一般文化的起源发达等五篇,洵皆各有特殊阐发。然要以林惠祥君的中国文化之起源及发达一文为最善,其首先阐明基本的华夏文化之发生及特质,然后再论其由历代逐次吸收而扩展,诚得事理之真而毫无偏见,由之结示其发达之分期,条贯秩然,甚为明晰。所分五期,与余所言中国文化之五个特征,颇可相为发明。兹为表列于下:
一、基本文化生长 时代 自史前至周初───────周秦子学 二、华化诸种文化混合时代自春秋至秦───────汉唐文学 三、域内诸种文化混合时代 自汉至隋───────汉清经学 四、西域印度文化输入时 代 自唐至元───────隋唐佛学 五、欧 洲 文 化东 来 时 代自明至今───────宋明理学
盖周、秦子学,乃上承基本文化以为第一期吸收扩展之结果。汉、唐文学,乃秦、汉及隋、唐两番吸收扩展之成绩。经学成立于汉;成为汉以来佛教之骨干;抵清由理学反动更发挥至极,扩究周秦子学而进入吸收欧洲文化阶段。隋唐佛学则正为印度文化输入成果;宋明理学乃袭取经学与佛学各一分以产生。由此、可见佛教已为中国文化一重要因素。研究中国文化,若无视于佛学,或排于佛学,实为不知中国文化为何物者也!为中国人,又乌可不研究于佛学哉?(见海刊十八卷五期)
猜你喜欢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九卷·宝亮 卷第二十三·元来 卷二·佚名 卷八·佚名 惟日杂难经一卷·佚名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九(论本第三十三第三十四)·窥基 先觉宗乘卷一·圆信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六·佚名 杂行杂修难得实益·印光 卷第二十三·李通玄 大明高僧传卷第二·如惺 卷第三十五·佚名 法句譬喻经双要品第九·佚名 大慧普觉禅师法语 第二十三卷·蕴闻 卷第四十九(第八诵之二)·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