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後传卷四     宋 陈傅良 撰闵公

元年春王正月齐人救邢

书救邢溃而迁夷仪也

夏六月辛酉葬我君庄公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落姑季子来归【有传】

此公子友也其称季子何贤之斯不名之不名之斯以美称称之也季友酖牙以立般也而庆父卒贼般於是奔陈闵公立尚幼盟齐侯於落姑请复季友未知孰为之也庆父为之则闵公不弑以闵之见弑则非庆父之意而国人为之也国人之欲归季子以已乱也而季子虽归庆父夫人乱未已俄而弑闵公於是以僖公适邾则国人何贤乎季子微季子则庆父之簒成而庄公之统絶庆父之簒不成庄公之统不絶者季子在也是故奔陈不书如邾不书全季子也

冬齐仲孙来【有传】

书来讥也仲孙湫则齐之命大夫也其书来何是觇鲁也庄公薨子般弑而闵公幼落姑之盟尝以请於齐矣仅能复季子而已而庆父夫人之志未可知也桓公不能正憪然使人以觇鲁曰是可取乎桓公伯诸侯将因人之难以为利书来不书聘所以病齐桓也【赵子云病桓公而嘉仲孙】

二年春王正月齐人迁阳夏五月乙酉吉禘于庄公【有传】禘者何王者享其祖之所自出而以其祖配之也雍之颂曰禘太祖也周有二祖太祖文王也始祖稷也【太祖始祖文见仪礼】祖之所自出者喾也文王配帝於明堂稷配天於郊而喾禘於太庙东迁之後诸侯祖天子矣於是始有太庙则亦有禘【据传吴子夀梦卒临於周庙谓文王也卫蒯瞆之祷曰皇祖文王烈祖康叔文祖襄公是谓三祖晋亳城北之盟亦曰先王先公则鲁卫晋皆祖文武郑祖厉王矣】鲁之郊禘惠公请之【本刘恕外纪】东周之僭礼也孔子曰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又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入太庙每事问盖伤之也然则春秋何以始见於闵公闵公未除丧而亟行於庄公自是用之羣公之庙【据传昭二十五年禘于襄公定八年禘于僖公之类】是故特书之以其不胜讥讥其甚者耳【余具郊语中】

秋八月辛丑公薨

鲁之春秋固书曰公子庆父弑公于武闱圣人修之曰公薨讳之也遇弑君父之大哀也则何忍言之是故书薨而不地且不葬薨十二公所同也不地不葬隐闵所独也然则虽讳而乱臣贼子之狱具矣

九月夫人姜氏孙于邾

文姜孙於齐絶不称姜氏此其称姜氏何文姜无妻道哀姜无母道是故文姜一见贬絶之哀姜再见而後贬絶也贬不於事端则必於其重者莫重於致庙则孙邾犹可言也

公子庆父出奔莒

闵薨不地且不葬乱臣贼子之狱具矣则曷为书庆父如他国庆父贼子般而弑闵鲁臣子无讨焉则书庆父固如他臣也季友於贼般也奔陈於弑闵也适邾须庆父奔而後入立僖鲁之存仅焉耳是故宋万奔陈虽杀之不书庆父奔莒虽杀之不书春秋所以严佚贼之责也季子奔陈不书适邾不书全之也则其严佚贼之责何若季子可与言事存矣事亡则未也有季友在庆父将不免於为戮则曷为谓之无讨均之为佚贼也

冬齐高子来盟【谷梁有传】

来盟言使【据桓十四年郑语】此其不言使何贵之也凡外大夫不言使舍武氏子毛伯【王丧未命】皆私交也【据隐元年祭伯庄二十三年祭叔二十七年莒庆宣五年齐高固之类】非私交也而不言使则未始有大夫者书大夫【楚屈瑕】苟大夫也则不名皆贵之也贵之也者所以别私交也贵之则曷为不言使其谊有君命之所不及也

十有二月狄入卫

於是卫及狄人战于荧泽卫师败绩遂灭卫则其但书入何不以累桓公也凡灭国有存之者则不言灭归德於存之者也有乘而取之者亦不言灭归罪於取之者也是故卫不言灭须句不言灭【事在僖二十一年】

郑弃其师【公羊有传】

於是高克奔陈不书不足书也是故以郑伯克段于鄢为义则太叔不书奔以天王出居於郑为义则王子带不书奔

 

春秋後传卷四

<经部,春秋类,陈氏春秋後传>

猜你喜欢
  成公卷十七(起元年,尽十年)·何休
  高纠治晏子家不得其俗乃逐之第二十九·晏婴
  齐饥晏子因路寝之役以振民第六·晏婴
  卷二十·陈经
  第九部分·毛公
  先儒姓氏·胡广
  难岁篇第七三·王充
  春秋经解六韵·孙觉
  卷十一·王志长
  凡学之道(1)·戴圣
  (十五)阳货篇·钱穆
  卷三百六十八·佚名
  从佛教能否存在谈到轮回·太虚
  六离合辞例释义·太虚
  卷七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回 卖发王家孝传龙氏·佚名

    诗曰:积善余庆福未至修德食报不并行屋漏更遭连夜雨招灾偏遇对头人闲言勾开,书归本史,却说爱姐哭了他祖母一会,把泪痕收住,又儿他娘哭他祖母过哀,连忙上前劝说“娘呀!歇歇再哭罢。该生个法儿,与奶奶先买个灵布才是,难道再哭会子

  • 卷八·王翰

    钦定四库全书梁园寓稿卷八明 王翰 撰七律中秋小酌録呈诸贤友二首浮云四敛见膧胧蟾泣秋霄海雾空万里素虹生碧落九天丹桂堕金风玉光浮动舞衣上银汉横斜醉眼中入手酒杯须强饮不知来岁与谁同待月空庭得月迟月临山顶发清

  • 提要·潘阆

    逍遥集一巻 别集类二【宋】【臣】等谨案逍遥集一巻宋潘阆撰阆大明人晁公武读书志谓其字为逍遥江少虞事实类苑则谓其自号逍遥子少虞説或近是欤太宗时召对赐进士第后坐事亡命真宗捕得之释其罪以为滁州防军阆在宋初去五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五十一·徐乾学

    宋纪一百五十一孝恭懿圣皇帝【起柔兆困敦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徳祐二年春正月丁卯朔元兵蚁附登潭州城知衡州长沙尹谷寓城中时方为二子行冠礼或曰此何时行此迂阔事谷曰正欲令儿曹冠带见先人于地下耳既毕礼乃积薪扃户朝

  • ●卷二·徐世溥

    五月初七日辛未,七百骑至石头口,传为鲍瑞王兵,又曰九江裨将吴高败兵。及见其红缨白帐,始议筑城。明日,西岸哭声震野,铁骑满西山矣。大队从东路走南昌,而以偏师先从麦源青岚诸道搜西山而后出,故未下营,已血刃数十里。癸酉,声桓兄

  • 第二六八呈同治九年十一月十八日一一七○一--七·佚名

    铺户陈恒裕号呈称:该大枋实系己物,催淡水分府查验给领,如有虚词冒认,愿甘坐罪;批:毋庸多渎被告住做状自稿干证住歇家地保住认戳具呈人铺户陈恒裕号,住竹南一保中港街,同安属、离城二十五里经承代书原差

  • 八七一 谕所有此次热河呈进四库全书着于七月陆续发回·佚名

    八七一 谕所有此次热河呈进四库全书着于七月陆续发回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十七日武英殿奏,呈进子、集两部第一分全书,业经装成列架,并添派缮书各签之进士王鹏等十三人赶缮各签请旨一疏,奉谕旨:知道了。所有此次热河呈进四库全

  • 卷四·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四 唐 张守节 撰 周本纪第四         史记四 周后稷【因太王所居周原因号曰周地理志云右扶风县岐山西北中水乡周太王所邑括地志云故周城一名美阳城在雍州武功县西北二十五里即太

  • 卷二十九刑法志三·黄遵宪

    第二章违警罪公判在违警罪裁判所所应受理者:一,书记局从检察官之求请而发传唤状于被告人者。二,因预审判事或上等裁判所判决宣告移转于本管者。第三百二十一条,上等裁判所谓初认为轻罪,即经审判更认为违警罪,移之本管裁判所

  • 虞庆则传·魏徵

    虞庆则是京兆栎陽人,本姓鱼,他的祖上曾辅佐赫连氏,于是在灵武安家,世代都是北方的豪杰。 父亲虞祥,曾任北周灵武太守。 庆则小时候就雄健罢毅,性情倜傥,身高八尺,有胆略有气概,擅长讲鲜卑话。 他常常身披沉重的铠甲,腰带两革建,

  • 敬翔传·欧阳修

    敬翔字子振,同州冯翊县人,自己说是唐代平阳王敬晖的后代。少年好学,长于撰写文书,乾符年间,参加进士考试落选,于是客居大梁。翔的同乡王发当汴州观察支使,翔前往投靠。过了很久,王发一直没有推荐他做官,翔更加窘困,只好给别人书

  • 卷一百二十六之三·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六之三 朱批田文镜奏摺 雍正二年十二月初四日署理河南廵抚印务【臣】田文镜谨 奏为 圣恩之高厚无极微【臣】之图报愈难谨缮摺覆奏仰

  • 卷一·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诗所卷一大学士李光地撰国风一朱传之説备矣周南文王之时殷都以北渐染汚俗惟南国服从文王之化延及江沱汉沔汝坟之间闻风慕义形于讴歌文王以服事殷而黎庶归心焉故孔子曰三分天下有其二也及武王受命周召二公

  • (十三)·钱穆

    第十三目辨异端之学。先秦诸子,惟道家庄老与儒家孔孟立言最相近。但庄老多本自然,孔孟则本人文。庄老非不言人文,孔孟亦非不言自然,但立言本源异,则推演所及亦必异。故后起儒学每视庄老道家为异端。佛教主出世,其为异端更显

  • 卷三百九十七·佚名

    △初分胜义瑜伽品第七十五之二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平等性中。诸差别相皆不可得。则诸异生若随信行若随法行若诸第八若诸预流若诸一来若诸不还若诸阿罗汉若诸独觉若诸菩萨摩诃萨众若诸如来应正等觉。如是一

  • 贤劫经卷第七·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千佛兴立品第二十一  尔时喜王菩萨复白佛言。善哉世尊。愿说贤劫诸佛名号。及佛父母佛子侍者。上首圣尊诸弟子等。舍利光明寿命长短。比丘众会法立年数。种姓佛教经法流布。所可度脱诸天人

  • 大唐内典录卷第八·道宣

    京师西明寺释氏撰历代众经见入藏录第三序曰。自初录已来。帝年显矣。至于条例杂丛交加。固难料简。良由随译人代所出论经注解撰述不局伦次。所以依之编录无得分衢。今则随乘大小据译单重。经律论传条然取别。犹依旧例

  • 篆刻十三略·袁三俊

    篆刻论著。清袁三俊著。袁三俊,字籲尊,号抱翁,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童时好篆刻。治印师秦汉。作者针对清初印坛在印学上的一些弊病,如傲漫、轻浮、呆板等,从正面立论分成:“学古、结构、章法、满、纵横、苍、光、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