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秋释例卷十二

经传长厯第四十六之三

僖公元年

正月乙巳小 二月甲戌大 三月甲辰小

四月癸酉大 五月癸卯小 六月壬申大

七月壬寅小 八月辛未大 九月辛丑小

十月庚午大 十一月庚子大 闰十一月庚午小十二月己亥大

七月戊辰

二十七日

十月壬午

十三日

十一月丁巳

十九日

僖公二年

正月己巳小 二月戊戌大 三月戊辰小

四月丁酉大 五月丁卯小 六月丙申大

七月丙寅小 八月乙未大 九月乙丑小

十月甲午大 十一月甲子小 十二月癸巳大五月辛巳

十五日

僖公三年

正月癸亥小 二月壬辰大 三月壬戌小

四月辛卯大 五月辛酉小 六月庚寅大

七月庚申大 八月庚寅小 九月己未大

十月己丑小 十一月戊午大 十二月戊子小

僖公四年

正月丁巳大 二月丁亥小 三月丙辰大

四月丙戌小 五月乙卯大 六月乙酉小

七月甲寅大 八月甲申小 九月癸丑大

十月癸未小 十一月壬子大 十二月壬午小十二月戊申

二十七日

僖公五年

正月辛亥大 二月辛巳大 三月辛亥小

四月庚辰大 五月庚戌小 六月己卯大

七月己酉小 八月戊寅大 九月戊申小

十月丁丑大 十一月丁未小 十二月丙子大闰十二月丙午小

正月辛亥朔日南至

一日【案孔頴达正义云冬至者十一月之中气中气者月半之气也月朔而已得中气是必前月闰闰前之月则中气在晦闰后之月则中气在朔闰者聚残余分之月其中无中气半属前月半属后月是去年当闰十二月十六日已得此年正月朔大雪节故此正月朔得冬至也而杜长厯僖元年闰十一月此年闰十二月又闰之相去厯家大率三十三月耳杜于此闰相去凡五十月不与厯数同者杜推勘春秋日月上下置闰或稀或数自准春秋时法故不与常厯同】

八月甲午

十七日

九月戊申朔日食

一日

十二月丙子朔

一日

僖公六年

正月乙亥大 二月乙巳小 三月甲戌大

四月甲辰大 五月甲戌小 六月癸卯大

七月癸酉小 八月壬寅大 九月壬申小

十月辛丑大 十一月辛未小 十二月庚子大

僖公七年

正月庚午小 二月己亥大 三月己巳小

四月戊戌大 五月戊辰小 六月丁酉大

七月丁卯大 八月丁酉小 九月丙寅大

十月丙申小 十一月乙丑大

传闰十一月乙未小【案左传有闰月惠王崩之文故此条独加传字】

十二月甲子大

僖公八年

正月甲午小 二月癸丑大 三月癸巳小

四月壬戌大 五月壬辰小 六月辛酉大

七月辛卯小 八月庚申大 九月庚寅大

十月庚申小 十一月己丑大 闰十一月己未小十二月戊子大

十二月丁未

二十二日

僖公九年

正月戊午小 二月丁亥大 三月丁巳小

四月丙戌大 五月丙辰小 六月乙酉大

七月乙卯小 八月甲申大 九月甲寅小

十月癸未大 十一月癸丑大 十二月癸未小三月丁丑

二十一日

七月乙酉

七月无乙酉八月二日也日月必有误

九月戊辰

十五日

甲子

十一日

僖公十年

正月壬子大 二月壬午小 三月辛亥大

四月辛巳小 五月庚戌大 六月庚辰小

七月己酉大 八月己卯小 九月戊申大

十月戊寅小 十一月丁未大 十二月丁丑小

僖公十一年

正月丙午大 二月丙子大 三月丙午小

四月乙亥大 五月乙巳小 六月甲戌大

七月甲辰小 八月癸酉大 九月癸卯小

十月壬申大 十一月壬寅小 十二月辛未大

僖公十二年

正月辛丑小 二月庚午大 闰二月庚子大三月庚午小 四月己亥大 五月己巳小

六月戊戌大 七月戊辰小 八月丁酉大

九月丁卯小 十月丙申大 十一月丙寅小十二月乙未大

三月庚午日食

一日

十二月丁丑

十一月十二日也书于十二月从赴也

僖公十三年

正月乙丑小 二月甲午大 三月甲子小

四月癸巳大 五月癸亥大 六月癸巳小

七月壬戌大 八月壬辰小 九月辛酉大

十月辛卯小 十一月庚申大 十二月庚寅小

僖公十四年

正月己未大 二月己丑小 三月戊午大

四月戊子小 五月丁巳大 六月丁亥小

七月丙辰大 八月丙戌大 九月丙辰小

十月乙酉大 十一月乙卯小 十二月甲申大八月辛卯

六日

僖公十五年

正月甲寅小 二月癸未大 三月癸丑小

四月壬午大 五月壬子小 六月辛巳大

七月辛亥小 八月庚辰大 九月庚戌大

十月庚辰小 十一月己酉大 十二月己卯小经五月日有食之传曰不书朔与日官失之也九月壬戌

十三日

己卯晦

三十日【案孔颖达正义云公羊谷梁传皆以晦为谓昼日暗也杜以长厯推己卯晦九月三十日春秋值朔书朔值晦书晦无义例也】

十一月壬戌

十四日

丁丑

二十九日

僖公十六年

正月戊申大 二月戊寅小 三月丁未大

四月丁丑小 五月丙午大 六月丙子小

七月乙巳大 八月乙亥小 九月甲辰大

十月甲戌小 十一月癸卯大 十二月癸酉小正月戊申朔

一日

三月壬申

二十六日

四月丙申

二十日

七月甲子

二十日

十一月乙卯

十三日

僖公十七年

正月壬寅大 二月壬申大 三月壬寅小

四月辛未大 五月辛丑小 六月庚午大

七月庚子小 八月己巳大 九月己亥小

十月戊辰大 十一月戊戌小 十二月丁卯大闰十二月丁酉小

十月乙亥

八日

十二月乙亥

九日

辛巳

十五日

僖公十八年

正月丙寅大 二月丙申小 三月乙丑大

四月乙未小 五月甲子大 六月甲午大

七月甲子小 八月癸巳大 九月癸亥小

十月壬辰大 十一月壬戌小 十二月辛卯大五月戊寅

十五日

八月丁亥葬齐桓公

经传俱言八月无丁亥误也

僖公十九年

正月辛酉小 二月庚寅大 三月庚申小

四月己丑大 五月己未小 六月戊子大

七月戊午小 八月丁亥大 九月丁巳小

十月丙戌大 十一月丙辰大 十二月丙戌小六月己酉

二十二日

僖公二十年

正月乙卯大 二月乙酉小 三月甲寅大

闰三月甲申小【案赵汸春秋属辞引长厯僖二十年闰二月当是写之讹】四月癸丑大 五月癸未小 六月壬子大

七月壬午小 八月辛亥大 九月辛巳小

十月庚戌大 十一月庚辰小 十一月己酉大五月乙巳

二十三日

僖公二十一年

正月己卯小 二月戊申大 三月戊寅大

四月戊申小 五月丁丑大 六月丁未小

七月丙子大 八月丙午小 九月乙亥大

十月乙巳小 十一月甲戌大 十二月甲辰小十二月癸丑

十日

僖公二十二年

正月癸酉大 二月癸卯小 三月壬申大

四月壬寅小 五月辛未大 六月辛丑小

七月庚午大 八月庚子小 九月己巳大

十月己亥大 十一月己巳小 十二月戊戌大八月丁未

八日

十一月己巳朔

一日

丙子

八日

丁丑

九日

僖公二十三年

正月戊辰小 二月丁酉大 三月丁卯小

四月丙申大 五月丙寅小 六月乙未大

七月乙丑小 八月甲午大 九月甲子小

十月癸巳大 十一月癸亥小 十二月壬辰大五月庚寅

二十五日

僖公二十四年

正月壬戌小 二月辛夘大 三月辛酉小

四月庚寅大 闰四月庚申小 五月己丑大六月己未小 七月戊子大八月戊午小九月丁亥大 十月丁巳小 十一月丙戌大十二月丙辰大

二月甲午

四日

辛丑

十一日

壬寅

十二日

丙午

十六日

丁未

十七日

戊申

十八日

三月己丑晦

二十九日

僖公二十五年

正月丙戌小 二月乙卯大 三月乙酉小

四月甲寅大 五月甲申小 六月癸丑大

七月癸未小 八月壬子大 九月壬午小

十月辛亥大 十一月辛巳小 十二月庚戌大闰十二月庚辰小

正月丙午

二十一日

三月甲辰

二十日

四月丁巳

四日

戊午

五日

癸酉

二十日

十二月癸亥

十四日

僖公二十六年

正月己酉大 二月己卯小 三月戊申大

四月戊寅小 五月丁未大 六月丁丑小

七月丙午大 八月丙子小 九月乙巳大

十月乙亥小 十一月甲辰大 十二月甲戌小正月己未

十一日

僖公二十七年

正月癸卯大 二月癸酉大 三月癸卯小

四月壬申大 五月壬寅小 六月辛未大

七月辛丑小 八月庚午大 九月庚子小

十月己巳大 十一月己亥小 十二月戊辰大六月庚寅

二十日

八月乙未

二十六日

乙巳公子遂帅师入杞

九月六日也有日而无月也

十二月甲戌

七日

僖公二十八年

正月戊戌小 二月丁卯大 三月丁酉小

四月丙寅大 五月丙申小 六月乙丑大

七月乙未小 八月甲子大 九月甲午小

十月癸亥大 十一月癸巳小 十二月壬戌大正月戊申

十一日

三月丙午

十日

四月戊辰

三日

己巳

四日

癸酉

八日

甲午

二十九日

五月丙午

十一日

丁未

十二日

己酉

十四日

癸丑

十八日

癸亥

二十八日【案杜预集解云经书癸丑书癸亥经传必有误】

六月壬午

十八日

七月丙申

二日

冬壬申

十月十日也十二月十一日亦有壬申有日无月无以折正也

丁丑

十月十五日也十二月十六日亦有丁丑有日无月无以折正也

僖公二十九年

正月壬辰大 二月壬戌小 三月辛卯大

四月辛酉小 五月庚寅大 六月庚申小

七月己丑大 八月己未小 九月戊子大

十月戊午小 十一月丁亥大 十二月丁巳小

僖公三十年

正月丙戌大 二月丙辰小 三月乙酉大

四月乙卯小 五月甲申大 六月甲寅小

七月癸未大 八月癸丑小 九月壬午大

闰九月壬子大 十月壬午小 十一月辛亥大十二月辛巳小

九月甲午

十三日

僖公三十一年

正月庚戌大 二月庚辰小 三月己酉大

四月己卯小 五月戊申大 六月戊寅小

七月丁未大 八月丁丑小 九月丙午大

十月丙子小 十一月乙巳大 十二月乙亥小

僖公三十二年

正月甲辰大 二月甲戌小 三月癸卯大

四月癸酉小 五月壬寅大 六月壬申大

七月壬寅小 八月辛未大 九月辛丑小

十月庚午大 十一月庚子小 十二月己巳大四月己丑

十七日

十二月己卯

十一日

庚辰

十二日

僖公三十三年

正月己亥小 二月戊辰大 三月戊戌小

四月丁卯大 五月丁酉小 六月丙寅大

七月丙申小 八月乙丑大 九月乙未小

十月甲子大 十一月甲午小 十二月癸亥大四月辛巳

十五日

癸巳

二十七日

八月戊子

二十二日

十有二月公至自齐乙巳公薨于小寝陨霜不杀草李梅实

乙巳十一月十二日也经书十二月误也周十一月今九月霜当微而重重又不能杀草所以为异也旧说公以十二月薨文二年经书冬公子遂如齐纳币言礼也患其未二十五月在丧因以闰数父母防以再朞有加故必二十五月故以三年为称也若益之一月则当有渉四年者也畧而计闰则当有二年而阕者故重丧以三年数则不数闰轻防以月数乃数闰也今十一月薨文二年十一月则二十五月防事毕十二月遣纳币于礼无违故传善之

文公元年

正月癸巳大 二月癸亥小 三月壬辰大

闰三月壬戌小【案有于是闰三月之文故特加字】

四月辛卯大 五月辛酉小 六月庚寅大

七月庚申小 八月己丑大 九月己未小

十月戊子大 十一月戊午小 十二月丁亥大二月癸亥日食

一日

传曰于是闰三月非礼也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余于终履端于始序则不愆举正于中民则不惑归余于终事则不悖

于僖公之末年失不置闰误于此年三月置闰故时达厯者讥之

四月丁巳

二十七日

五月辛酉朔

一日

六月戊戌

九日

十月丁未

二十日

文公二年

正月丁巳小 闰正月丙戌大 二月丙辰大三月丙戌小 四月乙卯大 五月乙酉小

六月甲寅大 七月甲申小 八月癸丑大

九月癸未小 十月壬子大 十一月壬午小十二月辛亥大

二月甲子

九日

丁丑

二十二日

三月乙巳

二十日

四月己巳

十五日

八月丁卯

十五日

文公三年

正月辛巳小 二月庚戌大 三月庚辰大

四月庚戌小 五月己卯大 六月己酉小

七月戊寅大 八月戊申小 九月丁丑大

十月丁未小 十一月丙子大 十二月丙午小四月乙亥

二十六日

十二月己巳

二十四日

文公四年

正月乙亥大 二月乙巳小 三月甲戌大

四月甲辰大 五月甲戌小 六月癸卯大

闰六月癸酉小【案赵汸春秋属辞引长厯之文四年闰三月当是写之讹】七月壬寅大 八月壬申小 九月辛丑大

十月辛未小 十一月庚子大 十二月庚午小十二月壬寅

十二月无壬寅五年正月四日也日月必误【案此则经文实是冬十有二月壬寅夫人风氏薨而今三家注疏本俱误作十有一月案十一月庚子朔三日为壬寅不得谓无壬寅也因各本经文俱讹故订其失于此】

文公五年

正月己亥大 二月己巳大 三月己亥小

四月戊辰大 五月戊戌小 六月丁卯大

七月丁酉小 八月丙寅大 九月丙申小

十月乙丑大 十一月乙未小 十二月甲子大三月辛亥

十三日

十月甲申

二十日

文公六年

正月甲午小 二月癸亥大 三月癸巳大

四月癸亥小 五月壬辰大 六月壬戌小

七月辛卯大 八月辛酉小 九月庚寅大

十月庚申小 十一月己丑大 十二月己未小闰十二月戊子大

八月乙亥

十五日

十一月丙寅

十一月无丙寅十二月八日也日月必有误

文公七年

正月戊午大 二月戊子小 三月丁巳大

四月丁亥小 五月丙辰大 六月丙戌小

七月乙卯大 八月乙酉小 九月甲寅大

十月甲申小 十一月癸丑大 十二月癸未小三月甲戌

十八日

四月戊子

二日

己丑

三日

文公八年

正月壬子大 二月壬午大 三月壬子小

四月辛巳大 五月辛亥小 六月庚辰大

七月庚戌小 八月己卯大 九月己酉小

十月戊寅大 十一月戊申小 十二月丁丑大【案是年本无闰赵汸春秋属辞引长厯云文公八年闰七月当是抄撮之讹】

八月戊申

三十日

十月壬午

五日

乙酉

八日

丙戌

九日

文公九年

正月丁未小 二月丙子大 三月丙午大

四月丙子小 五月乙巳大 六月乙亥小

七月甲辰大 闰七月甲戌小 八月癸卯大九月癸酉小 十月壬寅大 十一月壬申小十二月辛丑大

正月己酉

三日

乙丑

十九日

二月辛丑

二十六日

三月甲戌

二十九日

九月癸酉

一日

文公十年

正月辛未小 二月庚子大 三月庚午大

四月庚子小 五月己巳大 六月己亥小

七月戊辰大 八月戊戌小 九月丁卯大

十月丁酉小 十一月丙寅大 十二月丙申小三月辛卯

二十二日

文公十一年

正月乙丑大 二月乙未小 三月甲子大

四月甲午大 五月甲子小 六月癸巳大

七月癸亥小 八月壬辰大 九月壬戌小

十月辛卯大 十一月辛酉小 十二月庚寅大十月甲午

四日

文公十二年

正月庚申小 二月己丑大 三月己未大

四月己丑小 五月戊午大 六月戊子小

七月丁巳大 八月丁亥小 九月丙辰大

十月丙戌小 十一月乙卯大 闰十一月乙酉小十二月甲寅大

二月庚子

十二日

十二月戊午

五日

文公十三年

正月甲申小 二月癸丑大 三月癸未大

四月癸丑小 五月壬午大 六月壬子小

七月辛巳大 八月辛亥小 九月庚辰大

十月庚戌小 十一月己卯大 十二月己酉小五月壬午

一日

十二月己丑

十二月无己丑十一月十一日日月误也

文公十四年

正月戊寅大 二月戊申小 三月丁丑大

四月丁未大 五月丁丑小 六月丙午大

七月丙子小 八月乙巳大 九月乙亥小

十月甲辰大 十一月甲戌小 十二月癸卯大五月乙亥

四月二十九日书于五月从赴也

六月癸酉

二十八日

七月乙卯

七月无乙卯上有六月下有八月则误在日

九月甲申

十日

文公十五年

正月癸酉小 二月壬寅大 三月壬申小

四月辛丑大 五月辛未大 六月辛丑小

七月庚午大 八月庚子小 九月己巳大

十月己亥小 十一月戊辰大 十二月戊戌小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传曰非礼也日有食之天子不举伐鼓于社诸侯用币于社伐鼓于朝以昭事神训民事君示有防威古之道也

戊申

八日

文公十六年

正月丁卯大 二月丁酉小 三月丙寅大

四月丙申小 五月乙丑大 闰五月乙未小六月甲子大 七月甲午小 八月癸亥大

九月癸巳小 十月壬戌大 十一月壬辰小十二月辛酉大

六月戊辰

五日

八月辛未

九日

十一月甲寅

二十三日

文公十七年

正月辛卯小 二月庚申大 三月庚寅小

四月己未大 五月己丑小 六月戊午大

七月戊子小 八月丁巳大 九月丁亥大

十月丁巳小 十一月丙戌小 十二月乙卯大四月癸亥

五日

六月癸未

二十六日

郑文公二年六月壬申

庄二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案庄二十三年六月癸丑朔壬申当是二十日】

四年二月壬戌

庄二十五年二月无壬戌三月二十日也日月必有误也

文公十八年

正月乙酉小 二月甲寅大 三月甲申小

四月癸丑大 五月癸未小 六月壬子大

七月壬午小 八月辛亥大 九月辛巳小

十月庚戌大 十一月庚辰小 十二月己酉大二月丁丑

二十四日

五月戊戌

十六日

六月癸酉

二十二日

春秋释例卷十二

猜你喜欢
  卷之七·罗汝芳
  卷之十 缪称训·高诱
  卷一百二十二·陈祥道
  钦定书经传说汇纂卷五·王顼龄
  卷六·吕祖谦
  卷一百九十八·秦蕙田
  道虚篇第二四·王充
  雄雉·佚名
  卷十一·严粲
  山师/都司马·佚名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佚名
  卷三百一十一·佚名
  卷二·赞宁
  妙法莲华经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五卷·宝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徐照·唐圭璋

      照字道晖,又字灵晖,号山民,永嘉人。与徐玑、翁卷、赵师秀,号永嘉四灵。   瑞鹧鸪   两多庭石上苔文。   门外春光老几分。   为把旧书藏宝带,   误翻残酒湿绡裙。   风头花片难装缀,   愁里莺声怯听闻。

  • 陈与义·唐圭璋

      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本蜀人,后徙居河南叶县。生于元祐五年(1090)。登政和三年(1113)上舍甲科。绍兴中,历中书舍人,拜翰林学士,寻参知政事。以病乞祠,提举洞霄宫。绍兴八年(1138)卒,年四十九。有无住词。   法驾导引   世传

  • 古赋辨体巻七·祝尧

    元祝尧 撰唐体尝观唐人文集及文苑英华所载唐赋无虑以千计大抵律多而古少夫古赋之体其变久矣而况上之人选进士以律赋诱之以利禄耶葢俳体始于两汉律体始于齐梁俳者律之根律者俳之蔓后山云四律之作始自徐庾俳体卑矣而加

  • 提要·孙绍远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声画集        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声画集八卷宋孙绍逺编绍逺字稽仲其自署曰谷桥未知谷桥何地也所録皆唐宋人题画之句曰古贤曰故事曰佛像曰神仙曰仙女曰鬼神曰人物曰美人曰

  • 唐风集巻三·杜荀鹤

    唐 杜荀鹤 撰今体五言七言絶句凡五十二首感寓大海波涛浅小人方寸深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春闺怨朝喜花艳春暮悲花委尘不悲花落早悲妾似花身马上行五里复五里去时无住时日将家渐逺犹恨马行迟钓叟茅屋深湾里钓船横竹门

  • ◎职官十一·徐天麟

    ○集议(下)议民政文帝元年三月,诏曰,方春和时,吾百姓鳏寡孤独穷困之人,或阽于死亡,其议所以振贷之。(本纪。)后元年,诏曰,间者数年比不登,其与丞相列侯吏二千石博士议之,有可以佐百姓者无有所隐。(同上。)武帝时,公孙宏奏言禁民亡得挟

  • 鸿猷录卷一·高岱

    高岱 龙飞淮甸 集师滁和 定鼎金陵 ○龙飞淮甸 高皇帝先世江东句容人 大父熙祖渡淮家泗州 父仁祖偕 陈太后始迁濠之西乡复迁太平乡生四子长南昌王今靖江王其后也次旴■〈日台〉王次临淮王俱无后 高皇帝季子也陈太

  • 汉纪五十一 孝灵皇帝下中平五年(戊辰、188)·司马光

    汉纪五十一 汉灵帝中平五年(戊辰,公元188年) [1]春,正月,丁酉,赦天下。 [1]春季,正月,丁酉(十五日),大赦天下。 [2]二月,有星孛于紫宫。 [2]二月,有异星出现于紫微星旁。 [3]黄巾余贼郭大等起于河西白波谷,寇太原、河东。 [3]黄巾军

  • 卷十九·黄训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名臣经济录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十九明 黄训 编吏部【验封 稽勲 考功】封赠防叙议广东都指挥使狄崇王臻言妻阮氏等封淑人已没仍乞封次妻何氏等为淑人诏下廷臣议太师韩国李善长及礼

  • 提要·张原

    【臣】等谨案玉坡奏议五巻明张原撰原字士元三原人正徳甲戌进士授吏科给事中以疏论时事谪贵州新添驿丞嘉靖元年召复故官坎坷八年其志不挫益以慷慨直谏自许如正殷通等陞职世袭疏赵云陞命疏选近习疏请逐太监萧敬二疏论锦

  • 卷十二下 告子章句下·孙奭

    孟子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五霸者,大国秉直道以率诸侯,齐桓、晋文、秦缪、宋襄、楚庄是也。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是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谓当孟子之时诸侯及大夫也。诸侯,臣,总谓之

  • 景公猎逢蛇虎以为不祥晏子谏第十·晏婴

    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见虎,虎

  • 卷十四·真德秀

    <子部,儒家类,西山读书记钦定四库全书西山读书记卷十四宋 真德秀 撰长幼常棣燕兄弟也闵管蔡之失道故作常棣焉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毛氏曰常棣棣也鄂犹鄂鄂然言外发也韡韡光眀也○朱氏曰不犹岂不也此燕

  • 周书·梓材·佚名

    王曰:「封,以厥庶民暨厥臣达大家,以厥臣达王惟邦君,汝若恒越曰:我有师师、司徒、司马、司空、尹、旅。」曰:『予罔厉杀人。』亦厥君先敬劳,肆徂厥敬劳。肆往,奸宄、杀人、历人,宥;肆亦见厥君事、戕败人,宥。王启监,厥乱为民。曰:『

  • 难问品第五·佚名

    于是明网菩萨。白世尊曰:持心梵天。而从如来闻说大哀。所分别法不喜不慼。持心答曰:设族姓子修知二行。彼人则有欢喜愁慼。真际所处永无二事。由是之故不喜不慼,犹如幻师所幻奇异之术。又彼化人所行而至无喜无慼。是族姓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三·澄观

    疏。今初十魔下分三。一总释为魔之义。二然四魔下对四辩异。三若欲下与四相摄疏。二有十魔下分二。先总释业相。二十中下释文疏。二于蔽度下释第二句分二。一总释文意。二夫真道者下立理。于中有二先约智说则蔽度两亡

  • 卷二十九·性音

    宗鉴法林卷二十九 集云堂 编 大鉴下十世 汾州太子院善昭禅师(首山念嗣) 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青绢扇子足风凉。 中峰本云。拈得便用。道出平常。山高水阔。地久天长。青绢扇子足风凉。是拈得便用耶。道出常情

  • 台战演义·佚名

    章回小说。二集十二卷。近代无名氏著。叙大将军刘永福于安南抗清,百战百胜,后移师台湾。甲午以后,清廷割地赔款,将台岛割与倭寇。倭寇登台后,陷台北、基隆。刘大将军与丘逢甲等连出奇计,大挫倭兵,并擒倭酋桦山氏,台民誉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