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会昌以前中华佛教之三大系

  中华所有佛教历史,仅详事实,关于教理变迁之原因与程序,犹少系统之研究。如高僧传、传灯录等,皆一个人一宗派之传记耳。至于学派盛衰之迹,尚难明也。余今提出此问题、亦为研究佛教史者,聊备方案而已。若详细考察,则非短时间所能奏功也。

  我国佛法当以隋唐为全盛,六朝以往具体而微,五代以降缺残难堪。故会昌前后,为佛教盛衰一大枢纽。向别为净土、天台、贤首、涅盘、成实、三论、地论、摄论、俱舍、唯识、禅、律、真言之十三宗,虽涅盘归附天台,地论属隶贤首,摄论并入唯识,然就其学派系统观之,亦各互有时间之关系焉。兹特据会昌以前之宗派分三系而略述之:

  一、道安重行系  晋道安法师者,佛图澄禅师之高弟也。澄师以神通化世,其深行密证可知。先有安世高从事律禅,故道安之所传译,亦注意于律部及诸禅经。苦当时世乱已极,人思超俗,况老庄之学风靡一时,亦与般若空相适应,慧远承之;持律严肃,致力观行,当时认为修最上禅之念佛三昧,汉地净土法门遂滥觞于兹。而最先来汉土传禅之佛陀跋陀罗亦附此焉。北齐慧文禅师创一心三观,为天台宗之祖,亦以修禅为主。慧思禅师、智者大师,从修观行而得法华三昧等,皆由禅定而开发教义者。此宗所依经论,乃法华、涅盘诸经,及智度、中百等论,是天台与四论、涅盘尤有影响关系矣。禅宗开创亦极茫昧,五祖以前授受尚鲜知者,神秀、慧能而后宗风始盛。少林佛陀扇多,为中国最古之传大乘禅者,菩提达摩殆系佛陀扇多之讹欤?道房、慧光继之,遂演成禅宗。但慧光受戒律于道覆,乃转为传四分律之光统律师,复宏十地论及华严,开杜顺华严宗之先河。贤首国师则又收唯识之义以宏恢之,故后世以贤首名华严宗也。

  二、传龙树学系  罗什乃远承龙树之学说,传入中国之第一人。以一身而兼译师及讲师,俾大乘般若之教理遂得弘大发展。且姚秦以前教义未判,罗什而后宗学始分。如初宗四论,继传成实,后宏三论。大小乘宗渐以盛行,而三论则由兴皇传至嘉祥乃大成焉。

  三、传世亲学系  传世亲学说于中国者,其主要人物有三:一、觉爱三藏,即菩提流支,彼先译世亲之十地论而创立地论一宗。光统、惠顺诸师相继宣讲,在隋唐初其传犹盛。迨华严宗兴,此宗遂属之矣。与觉爱同时之佛陀扇多及勒摩那提三藏,其翻译虽亦倾重于世亲系,然不及觉爱之宏富。故菩提流支当与罗什相对,而为传译世亲学说之第一人也。二、为陈真谛三藏,广译法相经论,如摄论、俱舍诸宗,皆兴起于斯时焉。三、唐初玄奘法师,译传最富且精,依所糅成唯识论而唯识宗确然成立。其余俱舍、宣律诸宗,亦藉以盛行光大矣。然道宣律师者,诚融小乘律于大乘律之开祖也。观其判唯识为大乘甚深圆教,而表示其推崇唯识态度,可知其谈教与唯识宗同也。

  复有涅盘与真言二宗,涅盘为中国所新创,印度无源可寻。道生惠观诸师盛讲斯经于南方,惠静、昙斌等人亦宏此宗于北地,而介于慧远、罗什二系之间,遂为构成天台宗之一要素。密教、在中国十三宗中最为晚出。由显教进转为密教,亦由教理而进于行果也。盖显密二教相为表里,显教是依佛之声教以彰学理者,密教是依佛之果德以轨观行者。故密教之秘密多用显教而诠表,如胎藏界之教理依般若,金刚界之教理依唯识,是显教之二宗,与密教之二界,其相应一贯之迹尤显然可见矣。且一行阿阇黎之大日经疏,其说明与天台之释法同。盖一行本天台学者,其趋势自应如是。故一行禅师之受密教,其立足处则为天台之教义;不空三藏之受密教,其立足处则在华严之理论。今日本之东密、台密二派,即一行及不空之所传也。

  由前三系,可以概括诸宗。但慧远一系,是依自己修证而宏扬佛法,乃以中国人依佛经律修证之所得为主,根底下潜伏有中国思想之特质,非专传印度之学说者。唯罗什一派,则为传龙树之空宗:觉爱一系,则为传世亲之有宗。或以佛陀跋陀罗禅师对罗什另列为一系,不甚恰当。以跋陀罗传禅中国,虽不无影响于重行之道安慧远系,其译僧祇律与华严经等,其主要则在他人也。

  如上记述,殊多脱略,谨列表以明其概要:

              佛陀跋陀罗道安重行系……慧远………净土宗……天台宗……禅  宗……贤首宗                        涅槃宗                慧光传龙树学系……罗什………四论宗……成实宗……三论宗……真言宗              勒摩那提    真谛      玄奘传世亲学系……觉爱………地论宗……摄论宗……唯识宗……宣律宗              佛陀扇多              俱舍论

    此三系中,尤以道安、慧远一系为有特色。盖流衍蕃变,而有中国思想潜注其底间也。试再为一表以见其概──

     依 般 若          承 上 集     禅律行证          中修净土     道安………慧远………注重修行即为净土宗─┐             ┌───────────────┘             │    法华涅盘             └吸收        演教即为天台宗………专崇证悟即为禅宗─┐                   及龙树系              ┌───────────┘                                         │                                         │    华严楞伽                                         └吸收        演教即为贤首宗                                               及世亲学    此中国晚唐以来之佛教,所由行证不出禅、净,教理不出贤、台欤!   (观空记)(见海刊六卷五期)

 


猜你喜欢
  太虚法师在欧洲·太虚
  覆王弘愿居士书(七通)·太虚
  第一 蕴相应·佚名
  卷第六十二·佚名
  起世因本经卷第七·佚名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 第六卷·宗泐
  慈仁品第七·佚名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五·智旭
  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第五·圆照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八卷·佚名
  净土圣贤录续编卷二·胡珽
  卷第二·佚名
  卷第七·佚名
  卷九·赜藏主
  卷第一百七·霁仑超永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十二出 惊破·陆采

    【杏花天】〔老旦上〕婚姻自古天排列。纵人意不容伊拆决。枉劳口舌百千折。到底终须定迭。姻缘姻缘。事非偶然。行事在人。成事在天。好笑我的相公。把女孩儿许下王仙客。又要番悔。今被老身再四苦劝不过。只得许允

  • 卷347 ·佚名

    苏轼 少年时,尝过一村院。见壁上有诗,云:夜凉疑有雨院静似天僧。不 佛灯渐暗饥鼠出,山雨忽来修竹鸣。 知是何人旧诗句,已应知我此时情。 邵伯梵行寺山茶 山茶相对阿谁栽,细雨无人我独来。 说似与

  • 卷四·李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诗删卷四明 李攀龙 编晋乐府惟汉行【傅】危哉鸿门防沛公几不还轻裘入人军投身汤火间两雄不俱立亚父见此权项庄奋劔起白刃何翩翩伯身虽为蔽事促不及旋张良慴坐侧高祖变龙顔赖得樊将军虎叱项王前嗔

  • 卷一百三十三·列传第二十·宋濂

        

  • 卷之二百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十四·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录卷十四瓦尔喀地方伊尔根觉罗氏赫臣       喀齐兰卓礼喀      景文以上俱有传和托理      庵卜禄以上俱附载松花江地方伊尔根觉罗氏顾乔       雅尔布苏寜

  • 世家卷第十八 高丽史十八·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毅宗二。○(癸酉)七年春正月辛卯朔放朝贺。癸卯赐元子名泓后改称祈。甲辰燃灯王如奉恩寺。乙卯出御长源亭。二月辛未以于邦宰为刑部尙书

  • 王广渊传·脱脱

    王广渊,字才叔,大名府成安人。庆历年间,将其曾祖王明之集子呈给皇上,皇上诏令欲选王明之后人入朝做官,王广渊推荐了他的弟弟王广廉,而他自己则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而任大理法直官、编排中书文字。任职期间,他裁定了宋朝历代皇

  • 一四二、公孙龙说赵惠文王偃兵考·钱穆

    《吕氏春秋?审应览》:“赵惠文王谓公孙龙曰:寡人使偃兵十余年矣,而不成,兵不可偃乎?龙对曰:偃兵之意,兼爱天下之心也。不可以虚名为,必有其实。今蔺、离石入秦,而王缟素布總。东攻齐得城,而王加膳置酒。是非兼爱之心也。此

  • 卷十八·杨简

    钦定四库全书慈湖诗传卷十八    宋 杨简 撰周颂於穆清庙肃雝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於人斯於者叹美之辞穆者深远之貌清者洁清也大抵皆赞美之辞相助祭者显者仪

  • 卷一百八十七·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八十七邢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六十观象授时唐书志日躔盈缩略例曰北齐张子信积候合蚀加时觉日行有入气差然损益未得其正至刘焯立盈缩躔衰术与四象升降麟德术因之

  • 提要·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御纂春秋直解        春秋类提要【臣】等谨按御纂春秋直解十五卷乾隆二十三年奉勅撰以十二公为十二卷荘公僖公襄公篇页稍繁各析一子卷实十五卷大防在明尼山本义而铲除种种

  • 闵公·闵公元年·左丘明

    【经】元年春王正月。齐人救邢。夏六月辛酉,葬我君庄公。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落姑。季子来归。冬,齐仲孙来。【传】元年春,不书即位,乱故也。狄人伐邢。管敬仲言于齐侯曰:「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宴安鸩毒,不

  • 佛说四泥犁经·佚名

    东晋西域沙门昙无兰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大泥犁。云何为四。诸比丘。提舍大泥犁。瞿波离比丘大泥犁。禘婆达兜大泥犁。末佉梨大泥犁。诸比丘。彼提舍大泥犁。身出火焰

  • 菩萨戒本疏卷下(之本)·义寂

    新罗沙门义寂述释轻戒中大分亦三。一结起总摽。二次第别释。三说竟总结。就别释中。四十八轻随文所结。凡为五段。段末皆指余文。应有广说。此五段中随文克取皆通三聚。段段皆说离恶摄善益生义。故从宗多论。前十重戒

  • 卷第九·道世

    诸经要集卷第九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择交部第十六(此有五缘)思慎部第十七  &middot;述意缘  &middot;善友缘  &middot;恶友缘  &middot;债负缘  &middot;惩过缘述意缘第一夫理之所穷。唯善与恶。顾此二途。倏

  • 混俗颐生录·佚名

    题“茅山处士刘词集”。《宋志》、《通志》著录,盖撰于宋。养生专著。宋·刘词撰。二卷,凡10篇。作者本着普及养生知识的宗旨,选录“历试有验之言”编撰成书。全书分述了饮食、饮酒、患劳、患风、户内、禁忌及春夏秋

  • 癸辛杂识·周密

    宋代文言轶事、志怪小说。宋周密撰。六卷(前集一卷,后集一卷,续集二卷,别集二卷)。密有《齐东野语》已著录。此书因作于杭州癸辛街,因以为名。与所作《齐东野语》大致相近。然《野语》多考证旧文,记朝廷大政,此则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