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 小品

一 不断鬼事

“恒河水面上,继续来此方,离胎为裸体,汝如一饿鬼;汝着华鬘饰,欲往何处行,汝将住何处?”

“我为一饿鬼,欲往波罗奈,近婆娑婆村,我今欲往彼。

有名之宰相,彼名拘利耶,我今欲见彼,彼将施饿鬼,小麦粉食物,惑施与美衣。

彼于船头立,安置侍浴人,直接与浴时,见知饿鬼体。

着衣饰华鬘,惠施与饿鬼,依此慈悲心,数度施饿鬼。

饿鬼覆毛发,身着一片布,为欲得食物,四面八方去。

或赴至远方,行去又归来,饥饿将气绝,徘徊倒地上。

地上伏倒者,皆为前世业,缺乏慈悲心,痛苦燃饥火。

前世我为恶,家妇或家母,不为清净施,不作安住地。

一〇

多持饮食物,任其为流失,来集出家者,些许亦不施。

一一

贪所不应求,怠慢不修德,少量一抟施,贪欲骂受者。

一二

此家诸女仆,我之装饰品,其他守护物,离我不相伴。

一三

业行竹细工,我视为贱业,造车者不忠,旃陀罗族贱,理发业亦然。

一四

此等下贱人,卑贱之种族,各各再生于,悭贪之归趣。

一五

前世为善业,多作布施行,彼等无嫉妒,来世生天界,耀彼欢喜园。

一六

毗阇延哆宫,其中得欲乐,生为上种族,死为富有身。

一七

重阁之宫殿,椅子羊毛覆,孔雀羽毛附,团扇以持执,生为名种族。

一八

此支及他支,身着华发饰,朝夕向乐土,以念于再生。

一九

无忧唯有乐,三十三天之,大林欢喜园,只容福业者,无福不得来。

二〇

不为福业者,此世无有乐,彼世亦如是无;多为福业者,此世即有乐,来世彼亦然。

二一

如是望慈悲,应多为善业,能为福业者,天界受快乐。”

二 萨努瓦西鬼事

昆帝城长老,萨努瓦西住,布陀波陀名,修习诸善根,出家为沙门。

父母与兄弟,生入阎魔界,此世为恶行,趣入饿鬼界。

彼等生恶趣,骨如针之细,瘠瘦更裸体,恐怖身战栗,如是惨酷相,眼目不忍睹。

彼之一兄弟,独步行细路,手足共爬行,出现长老前。

长老心远离,精进沉默思,饿鬼令彼知前世为兄弟,今入饿鬼界,而向长老言:

“父母亦如是,尊者!……乃至[二]

[彼等在恶趣]……乃至[三]……

我兄施恩惠,为我与慈悲,由汝之恩惠,幸由汝施与,悲惨保生命。”

长老为托钵,他十二比丘,托钵共集来。

一〇

长老告诸人:“汝等之所得,全部给于我。我慈愍亲人,布施与僧众。”

一一

彼等施长老,长老招僧众,如是施与食,为父母兄弟,而以作回施。

一二

施为亲人者,亲人者幸福,刹那食现前。

一三

清净多甘蜜,食得种种味,药味诸食物,兄弟有色力,如此有幸福。

一四

“虽得诸食物,尊者请观察。尊者!如我之愿望,与我诸着物。”

一五

长老褴褛积中选,机织小布片,选择作着物,施与四方僧。

一六

施之而长老,回施母兄弟,为此亲人者,亲人有幸福。

一七

刹那着物现,而后着美服,彼现长老前。

一八

“具多衣幸福,于欢喜王国,尊者!我等更多衣。

一九

诸多美衣服,为我悬空中,绢织毛织品,棉麻高价物,我等心所好,皆可任选挑。尊者!如我之愿望,使我得家住。”

二〇

木叶作小屋,施与四方僧,施之而长老,为父母兄弟,以此作回施。

二一

施为亲人者,亲人者幸福,刹那住屋现。

二二

“家家屋耸立,家屋分四角,住家立平坦,我等之此屋,非是世间物。

二三

我等此家屋,宛如神仙界,煌煌四方辉。

二四

尊者!如我之愿望,使我得饮物。”长老满水钵,施与四方僧。

二五

施之而长老,回施母兄弟。施为亲人者,亲人者幸福。

二六

刹那饮食现,甚深而四角,善作之莲地。

二七

清凉置冷水,水凉满清香,红莲青莲生,亦满水仙香。

二八

池中浴饮后,出现长老前,“尊者!现有多饮物,恶业结苦果。

二九

砂石草地上,回步跛行者,尊者!如我之愿望,愿得有乘物。”

三〇

长老有裹靴,施与四方僧,施之而长老,回施母兄弟。施为亲人者,亲人有幸福。

三一

在于刹那间,饿鬼乘车来,食物及着物。

三二

“已施家饮食,更于施车物,今且施慈悲。尊者!为称赞牟尼,此之慈悲行,而来此世界。”

三 造车鬼事

“具大神力之女神!汝煌饰宫殿,美辉宝石柱,犹如十五日,满月之月坐。

容颜辉金色,光耀且极美,汝坐高贵椅,无夫汝一人。

莲池多莲华,金砂之所敷,金色水荡漾,不见土绿叶。

此亦有白鸟,快心并悦目,成群水中游,鸣声如天鼓。

草美有光辉,汝倚船头立,双眼浓睫毛,微笑有爱语,手足齐甚美。

清净此天宫,立于平等地,充满快乐园,欢喜并愉悦,汝最上胜者,我来欢喜园,愿与汝共娱。”

“此世为善业,并有精进心,满汝快乐愿,汝将可得我。”

善哉彼女言,彼已为善业,善业为彼女,生为年少者,与彼同住宿。

四 籾壳鬼事

“或者食谷壳,更食己血肉,汝食排泄物,不洁又不快,此为何业果?”

“前世我杀母,又为恶商人,我喜食肉食,妄语且欺人。

我于人间界,为人之家妇,且为一族主,隐慝诸食物,如有求乞者,何物亦不施,且喜作妄语,自言非我家,隐匿食物故,我食排泄物。

此业之应果,妄语业由二,供我好香米,化为排泄物。

可耻为恶业,应果总不失,恶臭并有虫,我食排泄物。”

五 小儿鬼事

善逝不思议,应人而说法,有者持多德,有者德且寡。

小儿舍坟场,度夜舔拇指,得以保生命。药叉在守护,匍匐有动物,有德人之子,生命得无损,犬来舔其足,鸟豺皆不害。

产时不净物,鸟群为运去,目中诸秽物,鸟亦为运啄。此儿无保护,一切皆不设,无药无芥子,亦无芳香物。

既不为占星,亦不为招福,不为撒谷物,此儿陷苦境,夜间之持来,舍弃于墓处。

颤动如鲜酪,身处危险境,为其他生命,共同所守护。人神尊敬彼,佛遇见此儿,见此而记说:

“此儿高贵族,富有人之子,彼如何尽行,宗教之义务;如何为梵行;前生为何业,有此业应果。虽然蒙此忧,彼能享神力。”

“人人对比丘僧团,尊佛为上首,而承事尊敬,此儿之内心,对佛有误解,口出粗恶语,对佛且无礼。

因彼除恶思,后得幸福身,如来在祗园,奉粥七日间。

尽宗教义务,且又为梵行,彼依此善行,得此善应果。彼因蒙受难,然享彼神助。

一〇

彼于百年间,住此人间世,满一切欲望,四大且分离,生为帝释子,再生来此世。”

六 塞利尼鬼事

“裸体且丑态,瘠瘦现血筋,唇皮之突出,瘦者!立此汝为谁?”

“尊者!我是饿鬼女,住恶趣阎魔罗世界,行恶业来此,饿鬼之世界。”

“如何身口意,以造此恶业?如何业应业,而入饿鬼界?”

“游行外乞钱,已有一月余,虽布施为善,未曾作庇护。

河边欲解渴,河中水消失,阴地避暑气,暑气成焦热。

向我凉风吹,吹来如火苦,尊者我言汝,更有更多苦。

往哈斯蒂尼,汝告我母亲,女入阎魔界,因其为恶业,生入饿鬼世。

我往于此处,不云有椅子,只为顾自己,椅实四百千。

是故与布施,愿彼长生命!我母行布施,回施我献物,于此我幸福,以达一切愿。”

一〇

善哉答彼女,哈斯蒂尼行,以语彼女母:“汝女……乃至[六之七]……

一一

汝女于其处,招我……乃至[六之七]前文。

一二

我往于此处,不云有椅子,以为顾自己,椅实四百千。

一三

是故与布施,愿彼长生命,我母行布施,回施我献物,于此我幸福,以达一切愿。

一四

由此我幸福,而达一切愿。”彼母实布施,而行于布施,回施与彼女。饿鬼女幸福,姿体成美丽。

七 猎鹿鬼事(一)

“汝为一青年,天男女所尊,夜间享欲乐,昼间受恼苦,前生行何业?”

“前世王舍城,乐住美山窟,赤血涂满手,残酷猎鹿者。

残酷暴虐手,人中持恶心,常喜害他物,行为不自制。

我有亲切友,信深优婆塞,彼对我同情,屡屡来相劝。

不可为恶业,以免堕恶趣,死后望幸福,自制不杀生。

我愿求幸福,与彼具友情,虽闻同情言,但我未相从。不至持正智,以长离诸恶。

贤明我之友,使我入正戒,白昼虽杀生,夜晚我持戒。

昼间为杀业,夜间守戒制,夜晚受保护,白昼来恶趣,我为猛犬啮。

依此行业果,夜享天界身,昼受猛犬攻,全身受啮恼。

一〇

若汝依正信,奉行善逝教,归信常专念,完全得不死,以达无为境。”

八 猎鹿鬼事(二)

“家屋高耸立,楼阁纯毛被,汝坐椅子上,享乐闻天乐。

然此深夜更,当为早晨时,被舍于墓处,以受种种苦。

汝之身口意,如何为恶事,如何业应果,汝得受此苦?”

“前世王舍城,乐住美山窟,赤血涂满手,猎鹿残酷者。

我有亲切友,信深优婆塞,彼友为比丘,瞿昙之声闻。

彼亦……乃至[七之四~一〇]……”

九 诈欺鬼事

“花环与腕环,为汝之装饰,体漾白檀香,清净之颜色,辉耀如太阳。

诸多非人等,为汝作随从,童女有一万,为汝作随伴。

手着金指环,身着金色装,汝持大神力,容貌人畏敬。

自割己背肉,己肉自己食,如何身口意,以作诸恶业?如何业应果,以餐自背肉?”

“我于生前世,自为不利行,两舌与妄语,或去为诈欺。

或我赴人中,应语真实时,无视现前法,从事非法事。

今自餐背肉,业者餐自背。

那拉陀!此是汝所见,皆应施慈悲,劝人皆称善,勿食己背肉;勿作中伤语,亦勿为妄语。”

一〇 不敬塔鬼事

“汝停在空中,腐败漾恶臭,尸虫齐来集,食汝恶臭口。

前世为何业,刀剑自割胸,伤口洒矾咸,再三再四割?

如何汝之身,以作恶业行,如何业果报,汝得受此苦?”

“我住王舍城,美乐山窟中,我为支配者,己身持多财。

此为前世妻,我女与义女。我有好香树,树名达玛拉,我有青莲华,拒不敬佛塔,依此恶业果,

我等各受苦,有八万六千,骂敬佛塔者,地狱食谷壳。

或供养佛塔,而行大祭时,以现于恶意,彼等各分裂。

见人空中来,庄严持花环,受此业应果,彼等富幸福。

而此不思议,见之以惊叹,归依圣贤人,归命大牟尼。

一〇

我由此处去,我身受人胎,供养诸佛塔,从此不怠慢。”

猜你喜欢
  瑞龙璋禅师·惠洪
  卷七十(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卷一百·佚名
  琳法师别传序·彦悰
  卷十五·佚名
  卷下·佚名
  观音义疏记卷第三·知礼
  中一下·元照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一)·太虚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九·圆悟克勤
  百和尚语录序·佚名
  佛说如意摩尼陀罗尼经·佚名
  卷第二十五·志磐
  卷第六·佚名
  佛教之僧自治·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遯庵先生段克己(二妙集)·顾嗣立

    克己,字复之,河东人,世居绛之稷山。幼时与弟成己并以才名,礼部尚书赵秉文识之,目之曰「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里。金末以进士贡。北渡后,与成己避地龙门山中,余廿年而卒,人称为遯庵先生。泰定间,孙吏部侍郎辅合克己、成己

  • 卷四百四十一·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四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七十五 陈烓 松迳风 一迳深且纡森森覆松栝清风池上来幽思与之发逸响谐素琴凉隂散缃帙弘景或可邀高怀共清豁 山寺夏游 素

  • 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三十五·赵尔巽

      许定国刘良佐 左梦庚郝效忠、徐勇、卢光祖 田雄马得功张天禄弟天福、赵之龙 孙可望白文选   许定国,河南太康人。明崇祯间,官山西总兵官。李自成围开封,趣定国赴援,师次沁水,一夕师溃,逮治论死。寻复授援剿河南总兵官

  • 第四十三回 覆叛巢智全符氏女 投火窟悔拒汉家军·蔡东藩

      却说河中叛帅李守贞,被围逾年,城中粮食已尽,十死五六,眼见是把守不住。左思右想,除突围外无他策。乃出敢死士五千余人,分作五路,突攻长围的西北隅。郭威遣都监吴虔裕,引兵横击,把河中兵扫将过去,五路俱纷纷败走,多半伤亡。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六·佚名

    嘉靖二十四年十二月庚寅朔○辛卯以山东都司掌印署都都指挥佥事贾席充右参将协理漕运○壬辰授服阕庶吉士林树声为翰林院编修○癸巳 慈孝献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沈王胤栘为其世子恬烄乞 祖训敬一箴及五经四书大学衍

  • 萧孝友传·脱脱

    萧孝友,字挞不衍,乳名陈留。开泰初,因为是皇亲,任为小将军。太平元年(1021),因为行大册礼,升为左武卫大将军、检校太保,赐名孝友。重熙元年(1032),累迁为西北路招讨使,封兰陵郡王。八年(1039),进封为陈王。在此之前,萧惠任招讨使

  • 方克勤传·张廷玉

    方克勤,字去矜,宁海人。元末,台州人民举起反元义旗,吴江同知金刚奴奉行省命令募水兵抵御。克勤献策而金刚奴不采纳,便逃入山中。洪武二年(1369),克勤被任命为县训导,因母老辞职归家。四年召至京师,吏部主试中第二名,特授为济宁

  • 弇山堂别集卷十七·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竒事述二三鄂公唐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敬徳宋少保万寿观使鄂国公岳飞明太子少保中书平章军国重事鄂国公常遇春三公皆封鄂皆骁勇善战称万人敌而勋位亦相类常公与尉迟公俱谥忠武岳公初谥武穆后改谥亦忠

  • 提要·周怡

    臣等谨案讷溪奏疏一巻明周怡撰怡字顺之号都峰改号讷溪太平人嘉靖戊戌进士怡初居吏垣以言事忤严嵩廷杖下锦衣狱三年世宗感箕仙之言得与杨爵刘魁同出狱未几以熊浃劾箕仙诬妄激世宗怒复逮入狱又二年始得释隆庆初召为太常

  • 帝学卷四·范祖禹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濬哲明孝皇帝上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濬哲明孝皇帝大中祥符八年十二月封寿春郡王九年正月命尚书戸部郎中直昭文舘张士逊戸部员外郎直史舘崔遵度并爲王友眞宗宣谕曰儿子才七歳朕每

  • 尚书古文疏证卷五上·阎若璩

    第六十五今之尧典舜典无论伏生即孔安国原只名尧典一篇盖别有逸书舜典故魏晋间始析为二然慎徽五典直接帝曰钦哉之下文气连注如水之流虽有利刃亦不能截之使断惟至姚方兴出妄以二十八字横安于中而遂不可合矣今试除去读之

  • 卷三·佚名

    △无常品下虽寿百岁,亦死过去,为老所压,病条至际。昔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天人龙鬼众生之类广演法教。时国王波斯匿母年过百二十卒得重病。非医药所疗神祇不能救。不经日夜遂便命终。王及大臣如法葬送。油酥华香事

  • 宝授菩萨菩提行经正文·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广严城大林楼阁中。与大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除诸重担所作已办。如大龙王。心善解脱慧善解脱

  • 古农佛学答问卷五·范古农

    利他功德门(一) 福 亲问:父母年迈,疾病日多,为子者,如何可使父母转趋康健寿考之境,令不受龙钟之苦。诵经可能达此目的否。答:诵药师经金刚经均可。但须戒杀放生。问:子欲报亲恩,除父母在应尽孝道外,更欲为其修福,百年后得往生极乐

  • 隱元禪師語錄序·隐元

    不慧默,仔細披閱,隱元禪師三會開堂語錄,出入始終黃蘗山者,什九應請福嚴龍泉者,不過什一。自前丁丑,以迄後辛卯結制解制,大開罏韝二十四番,多在黃蘗。至如運水擔柴搬磚弄瓦建殿,閱藏百堵俱興了。中天老人四十年法席種種未了之事

  • 冯少墟集·冯从吾

    二十二卷。明冯从吾撰。冯从吾,字仲好,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万历十七年 (1589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谥恭定。著有《冯少墟集》、《元儒考略》、《冯子节要》、《古文辑选》等。冯从吾诗文初刻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

  • 玉斗山人集·王奕

    元代诗文别集。3卷。王奕(或作王弈)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王奕原撰有《斗山文集》12卷,《梅岩杂咏》7卷,今均未见传本。今存《玉斗山人集》3卷原名《东行斐稿》,系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乡

  • 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佚名

    三卷,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同《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分为十三品,第十二品月首,即世王太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