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六章 众生业报

〔丑扮杨再思叩头上〕自家唐朝杨再思是也。阎罗天子恶我生平为人谄佞。罚我做个叩头虫。逢人便叩。〔内叫〕叩头虫是会说话的。〔杨〕你们不知道。大凡众生有声的都是说话。人自不省。你们不省得福建人乡谈。难道不是言语。〔祝钦明跳上〕自家唐朝祝钦明是也。阎王恶我轻跳。罚我做个虼蚤。到也快活。虱行十步。不如我一跳。〔内叫〕任你会跳。也终日不章人裤裆裏。〔祝〕你不晓得。那孙行者神通。一个筋斗打八万四千里。也终日不章观世音手掌中。〔李林甫上〕自家李林甫是也。只为生前心肠太毒。被阎王罚作大毒蟒蛇。别样也罢。只是饿得荒。〔内叫〕林甫。你自知太毒。何不改变了心肠。〔李〕咳。这是我的旧业障。自古道无毒不丈夫。〔伯嚭上〕自家吴国伯嚭是也。只因生前专一谗谤忠良。陷害伍子胥。被罚做个杜鹃鸟儿。口中终日流血。〔内叫〕你那口血几时流得干。〔嚭〕几时得干。这也是一千年来流不尽的英雄血。〔张昌宗上〕自家张昌宗是也。只因生前无行。淫秽宫禁。被罚做个粪蛆。这粪也觉好生香美。〔内叫〕粪是烂臭之物。如何到说香美。〔张〕这是我宿业所招。你今日移我在沈檀麝脑中。教我好不自在哩。〔元载上〕自家唐朝元载是也。一生贪婪。酷好积聚。财利迷心。不顾后患。被罚作个扑灯蛾儿。狠死向前。不到焦头烂额。也决不肯止。〔王戎上〕自家晋朝王戎是也。一生贪恡。不舍一个钱儿。只一个李子。也钻了核儿与人。被罚做个蜣蜋。终日抱着粪团儿。抵死也不肯放哩。〔宋之问上〕自家唐朝文士宋之问是也。一生文采。只是性行不端。躁进势利。做了明河篇诗儿。妄想非分。阎王爱我文采。恶我无行。被罚做个鹦哥鸟儿。毛羽尽好。说话尽伶俐。只不离了匾毛。〔司马懿上〕自家晋朝司马懿是也。平生为人奸险幽暗。深藏不测。被罚做个癞黑蟆。终日只躱在泥坑裏。好生气闷。〔曹丕上〕自家曹丕是也。生前凭借父亲威势。害尽骨肉。杀尽好汉。淫尽美色。一生享用。富贵滔天。阎王道我也忒受用。忒凶狠过度了。被罚做一个水牯牛。一生耕田拖犂。负重走远。好生辛苦。临了也还要偿人一刀。好苦好苦。〔杨〕列位请了。我们皆因宿罪。堕在苦趣。〔众生〕闻西天祖师来游地府。都要去相见。求他度脱。大家追到这裏。怎的不见。借问路上人。西天祖师那裏去了。〔内应〕祖师回阳界去了也。〔杨〕苦。我辈俱无缘。不得一见圣僧。奈何奈何。虽然苦恼。我们苦中作乐。大家唱个曲儿回去罢。

【降黄龙】〔众〕一辞人世。黄泉路上少亲知。形骸离我。业识相随。白玉黄金将不得。儿啼子哭也为谁。四时麦饭枉传杯。一堆荒土空标纸。垒嘉城只为狐狸造室。叠罗绮单替蝼蚁裁衣。

【油葫芦】泉路茫茫鎭惨凄。何曾分昼夜。那裏辨东西。从前作过自知亏。平生寃债都来至。怎能逃光明业镜台。怎章得检校功曹吏。只道是磨烧千样形骸毁。却怎知黑风一阵又吹回。

【天下乐】造业身躯只一堆。难当众罪归。质对分明事怎推。铜挝儿只乱搥。铁鞭儿只乱挥。唬得人魄散魂飞。

【上马娇】谁知道各众生都会言。肉团儿也有知。一灵与我不差池。又乘着业力为寃对。谋性命。取家赀。残骨肉。啖。膏脂。心棘刺。口戈殳。广造无明。一味贪痴。到此方知悔是迟。任阿旁又入泥犂。

【寄生草】受苦无宁息。号声不住嘶。剑和刀当做衣穿体。魄和骸一似粮舂碓。水和浆那得充饥馁。更可怜形粗七尺广由旬。又可奈日长一夜如年岁。

【后庭花】想当初只凭着莽见识。又倚着粗血气。争名利直做千年计。道光阴相延万岁期。绮罗堆。田宅美。官高身贵。眼前花且受些。身后事不须提。说天堂你好痴。论地狱在那裏。毁如来绝影迹。拨因果没巴臂。

【靑歌儿】呀。谁想道善与恶有人有人密计。因与果到头到头难避。无漏无差毫与厘。脱得泥犁。挣得轮回。面目虽殊。业趣还随。披毛带角总堪悲。下场头看我辈。

【尾声】叩头虫体疲。毒蟒蛇腹馁。跳蚤儿几时章得人裩裤内。蛆虫儿怎当恶滋味。黑蟆儿受用些土气息。灯蛾儿恋火坑。蜣蜋把粪丸儿当做了宝贝。水牯牛拖犂负重无休息。只有鹦哥儿毛羽美。杜鹃儿说曾为蜀望帝。可也没个凭据。劝世人及早回头策厉。莫待失了人身呵那裏去还寻你。〔并下〕

猜你喜欢
  补遗 卷九·袁枚
  第三十七章 郊行卜佛·屠隆
  伊川击壤集》卷之十四·邵雍
  ◆匊溜生周砥(荆南倡和集 履道集)·顾嗣立
  第二折·孟汉卿
  第三折·李寿卿
  我有一个恋爱·徐志摩
  卷十八·王十朋
  卷527 ·佚名
  卷七十七·陈起
  卷三百三十七·陈思
  色彩·闻一多
  卷二百七十三·曹学佺
  御选宋诗卷十八·康熙
  ●霓裳续谱 卷七·王廷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亮·唐圭璋

      亮字同甫,婺州永康人。生于绍兴十三年(1143)。淳熙中,诣阙上书。光宗绍熙四年(1193),策进士,擢第一,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司厅公事,未至而卒,年五十二。端平初,谥文毅。有龙川文集三十卷。   水调歌头   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 ◆姚文献公枢(雪斋集)·顾嗣立

    枢字公茂,号雪斋,营州柳城人。后迁洛阳。少笃于学,自期甚高。宋内翰九嘉识其有王佐略。岁壬辰,杨中书惟中与偕觐元太宗,为燕京行台郎中,未几辞去。岁庚戌,元世祖召居潜邸。中统元年,拜东平宣抚使。明年,召拜太子太师,辞不受,改大

  • 卷一百十七·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十七   明 冯惟讷 撰 陈第十 张君祖【按张君祖庾僧渊诸诗皆恬澹雅逸有晋风历选陈诗无此作也考高僧传有康僧渊竺法雅者并在晋成帝时疑即此人欤广宏明集云陈张君祖既不能明姑列于此 以

  • 第十七场·田汉

    [许卨家。许卨 (唱)前敌后方同作战,只从乱世识忠奸。——兄弟何在?许卨弟 (上)在。许卨 可曾问过江东县县太爷向各绅户劝捐之事?许卨弟 方才问过了。江夏县言道,绅户捐的很少;倒是贫寒人家听说为抗金兵,募集军饷十分踊跃,昨

  • 怀虑第九·陆贾

    怀异虑者不可以立计,持两端者不可以定威。故治外者必调内,平远者必正近。纲维天下,劳神八极者,则忧不存于家。养气治性,思通精神,延寿命者,则志不流于外。据土子民,治国治众者,不可以图利,治产业,则教化不行,而政令不从。苏秦、张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七·佚名

    正统三年冬十月壬子朔享 太庙○以下元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遣中官祭司井之神○榜葛剌国遣使臣下儿耶眉等来朝贡麒麟白鹦鹉红鹦哥白鸠等物赐宴并赐织金袭衣彩币有差○太子太保成国公朱勇等言行在户部会官计议欲调

  • 卷之一千三百六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纪昀

    列传宋 【一百一】○宋一百一赵方贾涉扈再兴孟宗政 张威赵方贾涉扈再兴孟宗政张威△赵方赵方字彦直衡山人父棠少从胡宏学慷慨有大志尝见张浚于督府浚雅敬其才欲以右选官之棠不为屈累以策言兵事浚奇之命子 栻与棠交方

  • 第七节调处·佚名

    第一之一诉状及批具状人古阿兴,年五十三岁,住○○里大港口庄,离城○里。具呈:大港口庄古阿兴,年五十三岁,为逞凶赶杀,被砍重伤,恳恩提案惩办,以儆凶顽事。缘兴住居港口庄耕种为业,本年二月初二日,有本庄李阿二放水灌田,伊自己水圳

  • 卷八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八十一 宋世系表畧 赵氏世居涿郡唐幽都令脁是为僖祖朓生珽唐御史中丞是为顺祖珽生敬涿州刺史是为翼祖敬生宣祖弘殷周检校司徒封天水县男是为皇考娶杜氏生太祖讳匡胤太祖始生於洛阳夹

  • 朱文略传·李延寿

    ..朱文略,..朱荣的第五子,承袭哥哥叉罗的爵号为梁郡王。他聪明英俊,倜傥风流,学会了多方面的技能。齐文襄帝高澄曾命章永兴在马上弹琵琶,演奏了十多支曲子,试着让他记录下来,他写下了八支。高澄跟他开玩笑说“:聪明人大多不长

  • 赵安传·张廷玉

    赵安,狄道人。堂兄赵琦,是土指挥同知,因犯罪被处死,赵安被贬去戍守甘州。永乐元年,他进献马匹,被授予临洮百户,出使西域。随从北征有功,累升为都指挥同知。宣德二年,松潘番人反叛。赵安充任左参将,随从总兵官陈怀将他们讨平,进升

  • 卷二百十三·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十三明 杨士奇等 撰法令宋徽宗时御史中丞朱谔上奏曰陛下手诏屡下恻怛愿治然吏奉行者多安於苟简或怀二三柅置不行使悳音善教无由下达愿分命使者刺举诸道有受令而不行及行令而不尽者论

  • 四一 高等法院·邹韬奋

    十二月四日的下午一点半的时候,我们刚才吃完午饭,公安局第三科科长跑进来,说立刻要送我们到苏州高等法院去。我们突然得到这个“立刻”动身的消息,想打个电话给家属通知一下,免得家人挂念,而且我们里面还有人要叫家属送铺盖

  • 卷十六·程公说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十六   宋 程公说 撰世谱七世谱叙篇考异下宋公子戴公为一世 生四子曰武公曰皇父充石【后为皇氏】曰好父说【后为华氏】曰乐术【后为乐氏】为二世 武公生二子曰宣

  • 朝鲜志·佚名

    域外地理著作。 明佚名撰。二卷。卷首略叙疆域沿革,正文以京都、风俗、古都、古迹、山川、楼台六目为经,以所属京畿、忠清、庆尚、全罗、黄海、江源、平安、咸镜八道为纬,备载朝鲜历史沿革、京都宫殿,堂、阁、亭、坛庙;风

  • 书集传·蔡沈

    《尚书》学著作。宋蔡沈所作《尚书》注本。六卷。蔡从学于朱熹,朱熹死前一年命蔡作此书,故书中不少地方融进了朱熹的学说成果。其自序说:“沈自受读以来,沈潜其义,参考众说,融会贯通,乃敢折衷。微辞奥旨,多述旧闻。二

  • 咒魅经·佚名

    亦称《咒媚经》。佛教经典。著译者不详。一卷。谓佛在舍卫国对诸大众宣说曾有老狐作魅蛊害人之种种情状,时大力菩萨请问解救众生之法,佛作答复。本经最早见录于隋《法经录》,被判为伪经。但是否由中国人所撰,尚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