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百三十四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三十四

白居易

初入峡有感

上有万仭山下有千丈水苍苍两崖间阔狭容一苇瞿唐呀直泻灩澦屹中峙未夜黑岩昏无风白浪起大石如刀剑小石如牙齿一步不可行况千三百里【自峡州至忠州滩险相继凡一十三百里】苒蒻竹篾【音念】欹危檝师趾一跌无完舟吾生系於此常闻仗忠信蛮貊可行矣自古漂沈【一作流】人岂尽非君子况吾时与命蹇舛不足恃常恐不才身复作无名死

过昭君村【村在归州东北四十里】

灵珠产无种彩云出无根亦如彼姝子生此遐陋村至丽物难掩遽选入君门独美衆所嫉终弃出【一作於】塞垣唯此希代色岂无一顾恩事排势须去不得由至尊白黑既可变丹青何足论竟埋代北骨不返巴东魂惨澹

晚云水依稀旧乡园妍姿化巳久但有村名存村中有遗老指点为我言不取往者戒恐贻来者冤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瘢痕

自江州至忠州

前在浔阳日已叹宾朋寡忽忽抱忧怀出门无处写今来转深僻穷峡巅山下五月断行舟灧堆正如马巴人类猨狖矍铄满山野敢望见交亲喜逢似人者

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使君

山束邑居窄峡牵气偏林峦少平地雾雨多隂天隐隐煮盐火漠漠烧畲烟赖此东楼夕风月时翛然凭轩望所思目断心涓涓背春有去雁上水无来船我怀巴东守本是关西贤平生已不浅流落重相怜水梗漂万里笼禽囚五年新恩同雨露远郡邻山川书信虽往复封疆徒接连其如美人面欲见杳无缘

郡中

乡路音信断山城日月迟欲知州近远阶前摘茘枝

西楼夜【一作月】

悄悄复悄悄城隅隐林杪山郭灯火稀峡天星汉少年光东流水生计南枝鸟月没江【一作光】沈沈西楼殊未晓

东楼晓

脉脉复脉脉东楼无宿客城闇云雾多峡深田地窄宵灯尚留焰晨禽初展翮欲知山高低不见东方白

寄王质夫

忆始识君时爱君世缘薄我亦吏王畿不为名利着春寻仙游洞秋上云居阁楼观水潺潺龙潭花漠漠吟诗石上坐引酒泉边酌因话出处心心期老岩壑忽从风雨别遂被簪缨缚君作出山云我为入笼鹤笼深鹤残【一作顦】顇山远云飘泊去处虽不同同负平生约今来各何在老去随所托我守巴南城君佐征西幕年顔渐衰飒生计仍萧索方含去国愁且羡从军乐旧游疑是梦往事思如昨相忆春又深故山花正落

南宾郡斋即事寄杨万州

山上巴子城山下巴江水中有穷独人强名为刺史时时窃自哂刺史岂如是仓粟餧家人黄缣裹妻子【忠州刺史以下悉以畲田给禄食以黄绢支给充俸】莓苔翳冠带雾雨霾楼雉衙鼓暮复朝郡斋卧还起回头【一作首】望南浦亦在烟波里而我复何嗟夫君犹滞此

招萧处士

峡内岂无人所逢非所思门前亦有客相对不相知仰望但云树俯顾惟妻儿寝食起居外端然无所为东郊萧处士聊可与开眉能饮满杯酒善吟长句诗庭前吏散後江畔路乾时请君携竹杖一赴郡斋期

庭槐

南方饶竹树唯有青槐稀十种七八死纵活亦支离何此郡庭下一株独华滋蒙蒙碧烟叶嫋嫋黄花枝我家渭水上此树?前墀忽向天涯见忆在故园时人生有情感遇物牵所思树木犹复尔况见旧亲知

送客回晚兴

城上云雾开沙头风浪定参差乱山出澹泞平江净行客舟已远居人酒初醒嫋嫋秋竹梢巴蝉声似磬

东楼竹

潇洒城东楼绕楼多修竹森然一万竿白粉封青玉卷帘睡初觉欹枕看未足影转色入楼牀席生浮緑空城絶宾客向夕弥幽独楼上夜不归此君留我宿

九日登巴台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闲聼竹枝曲浅酌茱茰杯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临觞一搔首座客亦裵回

东城寻春

老色日上面欢情日去心今既不如昔後当不如今今犹未甚衰每事力可任花时仍爱出酒後尚能吟但恐如此兴亦随日销沈东城春欲老勉强一来寻

江上送客

江花已萎絶江草巳消歇远客何处归孤舟今日发杜鹃声似哭湘竹斑如血共是多感人仍为此中别

桐花

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何此巴峡中桐花开十月岂伊物理变信是土宜别地气反寒暄天时倒生杀草木坚强物所禀固难夺风候一参差荣枯遂乖剌况吾北人性不耐南方热强羸夀夭间安得依时节

早祭风伯因怀李十一舍人

远郡虽褊陋时祀奉朝经夙兴祭风伯天气晓冥冥导骑与从吏引我出东垧水雾重如雨山火高於星忽忆早朝日与君趋紫庭步登龙尾道却望终南青一别身向老所思心未寜至今想在耳玉音尚玲玲

花下对酒二首

蔼蔼江气春南宾閠正月梅樱与桃杏次第城上发红房烂簇火素艳纷团【一作粉围】雪香惜委风飘愁牵压枝折楼中老太守头上新白髪冷澹病心情暄和好时节故园音信断远郡亲宾絶欲问花前尊依然为谁设引手攀红樱红樱落似霰仰首看白日白日走【一作委】如箭年芳与时景顷刻犹衰变况是血肉身安能长强健人心苦迷执慕贵忧贫贱愁色常在眉欢容不上面况吾头半白把镜非不见何必花下杯更待他人劝

不二门

两眼日将闇四肢渐衰瘦束带賸昔围穿衣妨【去声】寛袖流年似江水奔注无昏昼志气与形骸安得长依旧亦曾登玉陛举措多纰缪至今金阙籍名姓独遗漏亦曾烧大药消息乖火候至今残丹砂烧乾不成就行藏事两失忧恼心交鬭化作顦顇翁抛身在荒陋坐看老病逼须得医王救唯有不二门其间无夭夀

我身

我身何所似似彼孤生蓬秋霜翦根断浩浩随长风昔游【一作於】秦雍间今落巴蛮中昔为意气郎今作寂寥【一作莫】翁外貌虽寂莫中怀颇冲融赋命有厚薄委心任穷通通当为大鹏举翅摩苍穹穷则为鹪鹩一枝足自容苟知此道者身穷心不穷

哭王质夫

仙游寺前别别来十年余生别犹怏怏死别复何如客从梓潼来道君死不虚惊疑心未信欲哭复踟蹰踟蹰寝门侧声发涕【一作泪】亦俱衣上今日泪箧中前月书怜君古人风重有君子儒篇咏陶谢辈风流嵇阮徒出身既蹇屯【一作连】生世仍须臾诚知天至高安得不一呼江南有毒蟒江北有妖狐皆享千年夀多於王质夫不知彼何德不识此何辜

东坡种花二首

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杏【一作李】梅百果参杂种千枝次第开天时有早晚地力无高低红者霞艳艳白者雪皑皑游蠭逐不去好鸟亦来栖【一作栖来】前有长流水下有小平台时拂台上石一举风前杯花枝?我头花蘂落【一作入】我怀独酌复独咏不觉月【一作日】平西巴俗不爱花竟春无人来唯此醉太守尽日不能回

东坡春向暮树木【一作下】今何如漠漠花落尽翳翳叶生初【一作初舒】每日领童仆荷鉏仍决【一作凿】渠剗土壅其本引泉溉其枯小树低数尺大树长丈余封植来几时高下随扶疎养树既如此养民亦何殊将欲茂枝叶必先救根株云何救根株劝农均赋租云何茂枝叶省事寛刑书移此为郡政庶几甿俗苏

登城东古台

迢迢东郊上有土青崔嵬不知何代物疑是巴王台巴歌久无声巴宫没黄埃靡靡春草合牛羊缘四隈我来一登眺目极心悠哉始见江山势峰叠水环回凭高视聼旷向远胷襟开唯有故园念时时东北来

哭诸故人因寄元八

昨日哭寝门今日哭寝门借问所哭谁无非故交亲伟卿既长往质夫亦幽沦屈指数年世收涕自思身彼皆少於我先为泉下人我今头半白焉得身久存好狂【一作怀】元郎中相识二十春昔见君生子今闻君抱孙存者尽老大逝者已成尘早晩升平宅开眉一见君

郡中春讌因赠诸客

仆本儒家子待诏金马门尘忝亲近地孤负圣明恩一旦奉优诏万里牧远人可怜岛夷帅自称为使君身骑牂牁马口食涂江鳞闇澹绯衫故斓斑白髪新是时岁二月玉历布春分颁条示皇泽命宴及良辰冉冉趋府吏蚩蚩聚州民有如蛰虫鸟亦应天地春薰草席铺坐藤枝酒注樽中庭无平地高下随所陈蛮鼓声坎坎巴女舞蹲蹲使君居上头掩口语衆宾勿笑风俗陋勿欺官府贫蠭巢【一作窠】与蚁穴随分有君臣

开元寺东池早春

池水暖温暾水清波潋灩簇簇青泥中新蒲叶如剑梅房小白裹柳彩轻黄染顺气草熏熏适情鸥泛泛旧游成梦寐往事随阳焱芳物感幽怀一动平生念

东溪【一作涧】种柳

野性爱栽植植柳水中坻乘春持斧斫裁截而树之长短既不一高下随所宜倚岸埋大干临流插小枝松柏不可待楩柟固难移不如种此树此树易荣滋无根亦可活成隂况非迟三年未离郡可以见依依种罢水边憩仰头闲自思富贵本非望功名须待时不种东溪柳端坐欲何为

卧小斋

朝起视事毕晏坐饱食终散步长廊下卧退小斋中拙政自多暇幽情谁与同孰云二千石心如田野翁

步东坡

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种植当岁初滋荣及春暮信意取次裁无行亦无数绿隂斜景转芳气微风度新叶鸟下来萎花蝶飞去闲携斑竹杖徐曳黄麻屦欲识往来频青芜【一作苔】成白路

徵秋税毕题郡南亭

高城直下视蠢蠢见巴蛮安可施政教尚不通语言且喜赋敛毕幸闻闾井安岂伊循良化赖此丰登年案牍既简少池馆亦清闲秋雨檐果落夕钟林鸟还南亭日潇洒偃卧恣疎顽

蚊蟆

巴徼炎毒早二月蚊蟆生咂肤拂不去绕耳薨薨声斯物颇微细中人初甚轻如有肤受谮久则疮痏成痏成无奈何所要防其萌麽虫何足道潜喻儆人情

登龙昌上寺望江南山怀钱舍人

骑马出西郭悠悠欲何之独上高寺去一与白云期虚槛晚潇洒前山碧参差忽似青龙合同望玉峰时因咏松雪句永怀鸾鹤姿六年不相见况乃隔荣衰【昔尝与钱舍人登青龙寺上方同望蓝田山各有絶句钱诗云偶来上寺因高望松雪分明见旧山】

郊下

西日照高树树头子规鸣东风吹野水水畔江蓠生尽日看山立有时寻涧行兀兀长如此何许似专城

遣怀

乐往必悲生泰来由否极谁言此数然吾道何终塞尝求詹尹卜拂龟竟默默亦曾仰问天天但苍苍色自兹唯委命名利心双息近日转安闲乡园亦休忆回看世间苦苦在求不得我今无所求庶离忧悲域

岁晚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负冬日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

委顺

山城虽荒芜竹树有嘉色郡俸诚不多亦足充衣食外累由心起心寜累自息尚欲忘家乡谁能算官职宜怀齐远近委顺随南北归去诚可怜天涯住亦得

宿溪翁【时初除郎官赴朝】

衆心爱金玉衆口贪酒肉何如此溪翁【一作何此溪上翁】饮瓢亦自足溪南刈薪草溪北修墙屋岁种一顷田春驱两黄犊於中甚安适此外无营欲溪畔偶相逢庵中遂同宿辞翁向朝市问我何官禄虚言笑杀翁郎官应列宿

重过夀泉忆与杨九别时因题店壁

商州南十里有水名夀泉涌出石崖下流经山店前忆昔相送日我去君言还寒波与老泪此地共潺湲一去历万里再来经六年形容已变改处所【一作泉水】犹依然他日君过此殷懃吟此篇

西掖早秋直夜书意【自此後中书舍人时作】

凉风起禁掖新月生宫沼夜半秋闇来万年枝嫋嫋炎凉递时节钟鼔交昏晓遇圣惜年衰报恩愁力小素餐无补益朱绶【一作绂】虚纒绕冠盖栖野云稻粱养山鸟量能私自省所得已非少五品不为贱五十不为夭若无知足心贪求何日了

庭松

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台朝昏有风月燥湿【一作温】无尘泥疎韵秋槭槭【一作瑟瑟】凉隂夏凄凄春深微雨夕满叶珠蓑蓑【一作漼漼】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四时各有趣万木非其侪去年买此宅多为人所咍一家二【一作三】十口移转就松来移来【一作近松】有何得但得烦襟开即此是益友岂必交贤才顾我犹俗士冠带走尘埃未称为松主时时一媿怀

竹窗

常爱辋川寺竹窗东北廊一别十余载见竹未曾忘今春二月初卜居在新昌未暇作廏库且先营一堂开窗不糊纸种竹不依行意取北檐下窗与竹相当绕屋声淅淅逼人色苍苍烟通杳霭气月透玲珑光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独此竹窗下朝回解衣裳轻纱一幅巾小簟六尺牀无客尽日静有风终夜凉乃知前古人言事颇谙详清风北窗卧可以傲羲皇

同韩侍郎游郑家池吟诗小饮

野艇容三人晩池流浼浼悠然依櫂坐水思如江海宿雨洗沙尘晴风荡烟霭残阳上竹树枝叶生光彩我本偶然来景物如相待白鸥惊不起緑芡行堪采齿髪虽已衰性灵未云改逢诗遇杯酒尚有心情在

晚归有感

朝吊李家孤暮问崔家疾【时李十一待郎诸子尚居忧崔二十二员外三年卧病】回马独归来低眉心郁郁平生所善者多不过六七如何十年间零落三无一刘曾梦中见元向花前失【刘三十二校书殁後尝梦见之元八少尹今春樱桃花时长逝】渐老与谁游春城好风日

曲江感秋二首【并序】

元和二年三年四年予每岁有曲江感秋诗凡三篇编在第七集卷是时予为左拾遗翰林学士无何贬江州司马忠州刺史前年迁主客郎中知制诰未周岁授中书舍人今游曲江又值秋日风物不改人事屡变况予中否後遇昔壮今衰慨然感怀复有此作噫人生多故不知明年秋又何许也时二年七月十日云耳

元和二年秋我年三十七长庆二年秋我年五十一中间十四年六年居谴黜穷通与荣悴委运随外物遂师庐山远重吊湘江屈夜聼竹枝愁秋看灩堆没近辞巴郡印又秉纶闱笔晚遇何足言白髪映朱绂销沈昔意气改换旧容质独有曲江秋风烟如往日

疎芜南岸草萧飒西风树秋到未【一作来】几时蝉声又无数莎平緑茸合莲落青房露今日临望时往年感秋处池中水依旧城上山如故独我鬓间毛昔黑今垂素荣名与壮齿相避如朝暮时命始欲来年顔巳先去当春不欢乐临老徒惊误故作咏怀诗题於曲江路

玩松竹二首

龙蛇隐大泽麋鹿游丰草栖凤安於梧潜鱼乐於藻吾亦爱吾庐庐中乐吾道前松後修竹偃卧可终老各附其所安不知他物好

坐爱前檐前卧爱北窗北窗竹多好风檐松有嘉色幽怀一以合俗念随缘息在尔虽无情於予即有得乃知性相近不必动与植

衰病无趣因吟所怀

朝餐多不饱夜卧常少睡自觉寝食间多无少年味平生好诗酒今亦将舍弃酒唯下药饮无复曾欢醉诗多聼人吟自不题一字病姿与【一作引】衰相日夜相继至况当尚少朝弥慙居近侍终当求一郡聚少渔樵费合口便归山不问人间事

逍遥咏

亦莫恋此身亦莫厌此身此身何足恋万劫烦恼根此身何足厌一聚虚空尘无恋亦无厌始是逍遥人

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三十四

猜你喜欢
  文珏·唐圭璋
  周文谟·唐圭璋
  惠洪·唐圭璋
  提要·康万民
  第五十五章 法眷聚会·屠隆
  古今滑稽联话五·范左青
  ◆周左丞伯琦(近光集 扈从诗)·顾嗣立
  渚山堂词话卷二·陈霆
  四集卷六·乾隆
  二集卷七十九·乾隆
  卷二十六·佚名
  补遗卷二·陈元龙
  卷二百四十一·佚名
  卷二·王建
  原序·乐雷发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过旧居(初稿)·戴望舒

    静掩的窗子隔住了尘封的幸福,寂寞的温暖饱和着辽远的炊烟——陌生的声音还是解冻的呼唤?……挹泪的过客在往昔生活了一瞬间。

  • 第四回 铁路官员·德龄

    其中有一辆车是我们可以不必注意的,因为它实在是毫无可以值得我们注意的东西。那就是一辆专供各个工役堆放衣箱,网篮,铺陈等等杂货的车子。但是这车上,却老是有人在忙乱着,因为每当这些工役们发现自己所穿的宫袍已满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六·佚名

    正统十四年三月辛巳朔琉球国中山王尚思达遣使臣梁同等奉表来朝贡马及方物赐宴并赐金织纻丝袭衣彩叚表里等物有差○监察御史丁瑄等奏福建尤溪贼首郑永祖胁从四千人来攻延平府都指挥雍野蒋贵等各帅官军民壮三千人分路剿

  • 一九三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柯瑾所请刷印藏书扣俸承买毋庸议折·佚名

    一九三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柯瑾所请刷印藏书扣俸承买毋庸议折乾隆三十九年九月三十日多罗质郡王臣永瑢等谨奏,为遵旨议奏事。掌广东道监察御史柯瑾条奏,请刷印藏书扣俸承买一折,乾隆三十九年九月初五日奉旨:着交办理四库

  • 卷十八 魏书十八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第十八·陈寿

    ( 李典传、李通传、臧霸传、文聘传、吕虔传、许褚传)李典传,李典字曼成,山陽县钜野人。他的叔父李乾,气概雄伟,在乘氏县聚积了几千家宾客,初平年间带着这些人投奔了曹操。在寿张打败了黄巾军,又跟随曹操攻打袁术,讨伐徐州。吕

  • 燕铁木儿传·宋濂

    燕铁木儿,姓钦察氏,床兀儿第三子,世系见《土土哈传》。武宗即位前曾镇守北方,燕铁木儿为其近卫军十余年,深受宠爱。武宗即位,拜为正奉大夫、同知宣徽院事。皇庆元年(1312)袭任左卫亲军都指挥使。泰定三年调任同佥枢密院事。

  • 卷二百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四帝系考皇族【臣】等谨按马端临考历代皇族止标大略其於宋代亦惟书某字辈若干人未尝一一数其命名稽其世系而胪列之也况当末季天属絶少求诸史文

  • 钦定南巡盛典卷六十·高晋

    目録海塘【六】 钦定南巡盛典卷六十海塘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初一日闽浙总督三寳浙江巡抚王亶望奏言窃照仁和海宁二州县一带海塘工程沙水情形例应按月绘圗恭进兹据布政司国栋杭嘉湖海防道董世宁将二月分望汛情形禀报到【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原文】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译文】 子贡问怎样修养仁德。孔子说:“工匠要做好工作,必须先磨快工具。住在一个国家,要侍奉大夫中的贤人,与士人中的仁人

  • 卷八·刘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传卷八宋 刘敞 撰宣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继弑不言即位此其言即位何如其意也公子遂如齐逆女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遂何以不称公子一事而再见者卒名也夫人何以不称姜氏贬曷为贬丧娶也丧娶者公也曷为

  • (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卷第二·陈梦雷

    北齐北齐置昭元寺。设大统诸员。以掌佛教 按隋书百官志后。齐昭元寺。掌诸佛教。置大统一人。统一人。都维那三人。亦置功曹。主簿员。以管诸州郡县沙门曹显祖天保二年。诏稠禅师至邺都。建寺居之。帝请受菩萨戒 按

  • 佛说阿弥陀经疏·元晓

        唐海东新罗国沙门元晓述将释此经。三门分别。初述大意。次释经宗致。其第三者。则入文释。第一述大意者。夫众生心之为心也。离相离性如海如空。如空之故无相不融。何有东西之处。如海之故无性是守。岂无动静

  • 卷第七十二·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七十二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五世随录吉州青原净居眉庵秀禅师金陵夏氏子。弱岁投宝光寺出家。首谒天童。後参金粟乘。一见针

  • 卷第十·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十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三世之一(南岳下第二世之一) 洪州百丈山怀海大智禅师。(嗣马祖)再参马祖。祖於禅床角。取拂子示之。师曰

  • 女论语·宋若莘

    封建社会传统女教之书之一。唐代女学士宋若莘撰,其妹宋若昭对书进行了申释。共10篇,包括立身、学作、学礼、早起、事父母、事舅姑、事夫、训男女、营家、侍客、和柔、守节等十二章,体例仿效《论语》。以前秦设学授业的女

  • 南华真经章句音义·陈景元

    道教经籍。北宋陈景元撰。14卷。该书把《庄子》33篇分为255章,按每章大旨命题,称为章句;对每章中所释之句,只为所注字加注音,释义,称为音义。故名。如《逍遥游》分为“顺化逍遥、极变逍遥、无己逍遥、无功逍遥、无名

  • 宝葫芦的秘密·张天翼

    当代长篇童话。张天翼著。《中国少年报》于1956年10月4日至11月5日曾选载部分章节,翌年1月至4月号《人民文学》全文登完。1958年3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单行本。曾译成蒙古文、维吾尔文、朝鲜文分别由内蒙古人民出

  • 北山录·神清

    中国佛教论著。又称《北山语录》、《参元语录》、《北山参元语录》等。唐梓州慧义寺沙门神清撰。十卷。神清(?—820),俗姓章,字灵庾。昌明(今四川彰明)人。少年时习儒典,多闻强记,工于诗文。年长投绵州(今四川绵阳)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