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吹万禅师语录卷之三

嗣法孙灯来重编

普说

普说参禅一法。贵要真参实悟。切不可将杂毒蕴在胸中。何谓杂毒聻。无明烦恼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此是欲界有情杂毒。喜乐舍无心定无想定此是色界有情杂毒。空处定识处定无所有处定非非想处定灭尽定此是无色界有情杂毒。见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此是声闻罗汉杂毒。三增进法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此是权小菩萨杂毒。欢喜地乃至远行不动法云能以一身变现一切色身得身自在能以一心现一切处说法得心自在此是十地菩萨杂毒。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过金刚喻定。便能应现无碍此是等妙二觉杂毒。以圆方觉觉无不圆以觉规圆圆无不觉无一时不圆无一处不觉此是圆觉菩萨杂毒。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此是三世诸佛杂毒。拈椎竖拂行棒行喝瞬目扬眉辊毬舞笏拈古颂古评古别古此是诸大祖师杂毒。大众我问汝等昔在母胎中六根未开知觉未动。此是未生已前。看此中还具许多般也无。及至 地一声。睁眼即见见无分别。张耳即闻闻无分别。鼻里有气嗅无分别。口衔血块味无分别。手捏拳头触无分别。见母不识母。见父不识父。意无分别。此是初生一着。看此中还有许多般也无。长至三五七岁十三四岁。三细并显六粗齐成。如蚕作茧自缠其身。如蛾赴灯自烧其体。反以不常为常。不乐为乐。非我为我。非净为净。竟成四倒。执为我见。复有厌苦欣乐者趣为涅槃。担着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菩提八圣道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又背真常为无常真乐为不乐。真我为无我。真净为不净。凑成八倒执为法见。所以佛言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见得。及达磨航海而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乃至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八个字如一灯然百千灯明明无尽。何谓体自空寂聻。向未生已前六根未开知觉未动处荐取。何谓净智妙圆聻。向初生时见闻觉知全无分别处荐取。今日新戒入山惹得老僧挑出许多葛滕。却也当得入山拄杖子再与一个方儿。两耳担柴。两眼挑水。脚板吃饭。眉毛踢起有人问你作甚么。漫说道冷灰里曾爆豆子。

普说。大慧禅师说尽人间禅病。此是三峰和尚语。然禅本无病。因学人错立知见妄自推排。古人目之为病。如打地和尚凡见僧来问话。便打地。后有人私窃其杖。令僧向前问话。地惟张口。何尝有病。百丈禅师谓众曰汝等与我开义田。我为汝等说佛法。及至开田毕。大众向前求说佛法。百丈展手。何尝有病。高亭隔江见德山。山招手。高亭直趋而过。何尝有病。只者三则公案虽出寻常。却也深险。若谓张口展手是佛法。遍大地人俱在张口展手。为甚么不是。若谓张口展手不是佛法。如何令诸方学人悟去。者里参来参去。将谓张口处是佛性展手处是妙心。才有个认性认心底念头。便落识神。一切禅病生矣。长沙和尚曰学道之人不识真。秪为从前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便是者个说话。

普说。师据座。首座代参头请问法要。师云江游船子钓。树唱柳堤莺。春融三日雨。晚照一溪云。此是法要不是法要。座云白云骑鹤鸟衔风。师云从来达岸者不必问津梁。座归众。乃云坐参一法先以打断葛藤顿断血筋为最义。日用二六时中若有纤毫不如意事关于耳目。则身心不得洁净。工夫不得亲切。又与未坐参者一般。倘能提起话头如银山铁壁。处处木马游春。在在石人观戏。似将一个硬石头垒在胸中。行也如是坐也如是。动也如是。静也如是。美也如是恶也如是。他日洗面摸着鼻孔。行路踢着指头。吃饭触着钵盂。伸手穿着袈裟。硬石头嚗地一下七花八裂。也怪老僧不得。

普说。路行跨水复逢羊。独自凄凄暗渡江。日下可怜双象马。二株嫩桂久昌昌。此是西天二十七祖谶达磨入东土底语。前三句事已见过。后一句应见于今。只是不可错会。即如达磨五传至六祖。祖虽接得四十余人。只有怀让青原两派流行。唤作二株嫩桂久昌昌得么。怀让得马祖。马祖得百丈天王。百丈下有临济沩仰。天王下有云门法眼。青原得石头。石头下有洞山。洞山得曹山云居。唤作二株嫩桂久昌昌得么。逮至宋元时。止有临济洞山两宗。临济下有圆悟。圆悟得大慧绍隆。洞山下有丹霞。丹霞得长芦天童绍隆至于龙池。大慧至于朝阳长芦。天童至于湛然博山。唤作二株嫩桂久昌昌得么。诸大老应谶而出。各有机用。如我大慧说一切宗门病痛尽在普说中。锻炼学人偷心尽在入室勘语中。法性宽波澜阔尽在上堂秉拂小参中。至于名公书札居士法语。皆是就机接物应病与药。千变万化无所不至。当时得法者不独出世禅师。且有名公居士七人。比丘尼二人。故存语录三十卷入藏。你看他是甚么作略。老僧于此门庭操履二十载。开堂六次总为撑他门户。比因前后两堂首座书记监院维那期主居士特启老僧升于此座。愿生生世世同续此脉以报佛恩以报师恩。且道此中有甚么奇特。良久云。昆仑奴虬髯客。神出鬼没人莫测。有时化作浪淘沙。转身又是西江月。疑杀天下老禅和。笑倒闹市古弥勒。毗卢顶上出头来。海底红轮一天雪。

普说。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唯有迦叶破颜微笑。及至多子塔前传衣付偈。岂谓后代儿孙全体大用不载于是。但今之得有一橛。见有一隅。却也行棒行喝拈椎竖拂答话下语名曰见地。殊不知早已瑕玷古人了也。若谓行棒行喝拈椎竖拂答话下语皆是宗旨。何故独立五派。既是五派齐行。何故单尊临济。盖临济宗旨悟在棒下用在玄要。所以法源长远。然此玄要岂是临济独创。自古佛佛祖祖个个皆具一句三玄一玄三要。肯自得耳。不但佛法宗旨具此玄要。即世谛语言百工技艺皆亦有之。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有谓临济宗旨但以直捷痛快一着。不用多事。若多事则为旁枝。如是说者当而不当。然而未然。旁亦临济之旁枝。直亦临济之直捷。旁枝直捷取乎弃乎同乎别乎。宁用一半临济乎全用临济乎。譬如一个馒首。已是磨麦为面和水合成。只取馒首宁去麦义。取其麦义舍其水面。殊不知一取馒首三义具足。棒下知机玄要历然。不以智知不以识识。故祖师直用一个参字即是诸药引子。者里不容不会。必曰立此宗者何谓如以一用馒首之喻。个个尽知过去尊宿奚止千百余员。独不肯析其微细究其底蕴。故临济之宗超迈耳。今唯以直捷之处树之。则类为诸宿何有临济。故我大慧老人中兴临济之宗。不唯破碎此宗。抑乃重加注脚。特为学人不会故耳。如水银扑地何曾破碎。如源泉放海何曾注脚。若谓破碎。临济自破。若谓注脚。临济自注。非我大慧破注也。试看临济棒下得悟之后。乃云山僧今日见处与佛祖不别。若第一句中荐得堪与佛祖为师。若第二句中荐得堪与人天为师。若第三句中荐得自救不了。僧便问如何是第一句。济曰三要印开朱点窄。未容拟议主宾分。曰如何是第二句。济曰妙解岂容无著问。沤和争负截流机。曰如何是第三句。济曰但看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里头人。复曰大凡演唱宗乘。一语中须具三玄门。一玄门须具三要。有权有实有照有用。汝等诸人作么生会。此第一番破碎。又云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一喝如踞地狮子。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此是临济大师第二番破碎。小参曰。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夺境不夺人。有时人境两俱夺。有时人境俱不夺。克符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师曰煦日发生铺地锦。婴儿垂发白如丝。符曰如何是夺境不夺人。师曰王令已行天下遍。将军塞外绝烟尘。符曰如何是人境两俱夺。师曰并汾绝信独处一方。符曰如何是人境俱不夺。师曰王登宝殿野老讴歌。符于言下大悟。此第一番注脚。又示众云。我有时先照后用。有时先用后照。有时照用同时。有时照用不同时。先照后用有人在。先用后照有法在。照用同时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敲骨取髓痛下针锥。照用不同时。有问有答立主立宾和泥合水应机接物。若是过量人向未举时撩起便行犹较些子。此第二番注脚。又宾看主。主看宾。主看主。宾看宾。四机亦不离玄要权实之转变。若单用直捷痛快一着。不行玄要宗旨。譬如天下第一等秀才。文虽光芒万丈。只是不肯做官。以谓此是功名于我无益。殊不知做官理事全是文章。出入门户何曾离得。若直体究玄要句法依样描模。不会本命元辰下落。譬如宋儒只能做得四书注子。不能说得本文章句。若是会得。本也本得。注也注得。玄也玄得。要也要得。直捷也直捷得。多事也多事得。正也正得。旁也旁得。他元不是死煞底物件。老僧不妨于临济破碎中更加破碎注脚外更加注脚如何是第一句权衡一把秤如何是第二句一句梅花诗如何是第三句十字街前走马灯如何是金刚王宝剑为斩不平如何是踞地狮子坐断舌根如何是探竿影草你也须是个人如何是一喝不作一喝用昼夜十二时如何是夺人不夺境只见拄杖子不见老僧如何是夺境不夺人老僧放下拄杖子如何是人境两俱夺夜半老僧不行棒如何是人境俱不夺老僧惯打人如何是先照后用我也为你着忙如何是先用后照你也直须自着忙始得如何是照用同时一击雷声天下响如何是照用不同时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送落花如何是宾看主飞鸟投镜子如何是主看宾江洲宿白鹭如何是主看主琉璃碗盛夜明珠如何是宾看宾明月芦花一片白大众若有个旁不肯底出来云老和尚寐语作么我也只得低头归方丈。

小参

小参做工夫犹如丧却生身父母行也思坐也思又如负却许多钱债行也愁坐也愁又如一人与万人战不容眨眼又如堕入千尺井中单单只求出井所以道一念万年去寒灰枯木去一条白练去此正为学人下个做工夫底注脚昔有观桃花而悟者有闻击竹而悟者有触翻溺器而悟者总是念念逼拶忽然到滑石头上嚗地断碎地折便尔七通八达去也时节到来妙理自彰。

小参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者无字如恶龙出洞疾风暴雨轰雷掣电无论山石丛林一水拖尽到者里始会得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本来面目现现成成若是纯任狂慧一向与无明撕结他时恶龙有分既然如是何不早在聚云寺里变个恶龙从自己四大色身中发起疾风暴雨轰雷掣电将无始以来习气窝无明窟人我山烦恼矿现前理障事障佛见法见一齐拖尽成一个空空洞洞底物事好吃老僧一顿拄杖子。

小参祖师门庭魔来杀魔佛来杀佛若起佛见法见文殊堕入铁围山何以故只为诸人昧却平常心地著于奇特妄想才听说个三身四智五眼六通菩提涅槃真如佛性一个个聚头商量胡思乱度以为上上奇特事正如世人差爱异言异服一般若是说个饥来吃饭困来打睡冷来穿衣热来挥扇便尔错过去也试看古人问如何是西来大意庭前柏树子何尝奇特如何是本身卢舍那与我过净瓶来何尝奇特如何是善知识灯笼露柱猫儿狗子何尝奇特奇特且置直今唤甚么作平常心地良久云每日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小参举云门云乾坤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将灯笼来佛殿里把三门向灯笼上老僧者里则不然涅槃之乡常寂之国中有些子密在粪钵将昆仑来大地里把八海向昆仑上恁么道与云门是一是二。

小参学人做工夫参话头先从者一副臭皮袋上痛劄一过你看发毛爪齿皮肤筋骨是地性涕唾精津血液涎沫是水性暖气是火性动转是风性四大分张只今做工夫参话头的又在何处安身立命若在者里参穷之极忽然见得如世小儿藏蒙相似即云在者里师复作猫一声。

小参师云看箭以拂子东指云者一箭射透十方世界一切众生性灵只令山头翻巨浪海底热烽烟枮木口喃喃髑髅泪潸潸以拂子西指云者一箭射断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命根只令撒手堕悬岩吐舌如匾担打碎频伽瓶扯断红丝线以拂子上指云者一箭射开十方世界一切众生慧眼只令顶门光亚竖蓦直走金蛇百千手臂百千执万亿毫端万亿花此是涅槃经上三点老僧用作三箭却也当箭即 当 即箭不曾是释迦眉毛在下衲僧鼻孔掉转僧问射断命根后如何师云斩钉截铁进云如何是鼻孔掉转师云斑竹筒。

住金陵观音庵小参从上古人单要明心见性所以世尊上座文殊白椎世尊便下座逮至达磨安心二祖忏罪怀让打牛行棒行喝竖拂画相皆未尝违背又天竺波罗提对异见王语其略曰王若见性必在作用其作用者当有其八在腹曰胎生下名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法界收来在一微尘知者唤作佛性不知唤作精魂末代学者不识饭是米做衣是绵成混于宗师门下学得几句转语记得几则公案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出了山门狂走四方向无智人前胡打乱喝或遇哺啜 糁一顿伸脚高卧鼾鸣达旦鸣呯是道果若是易得耶果若是行履耶果若是证悟耶昔神光未见达磨头痛半日先变骨为五峰雪腰断臂方许可字马祖得心于怀让后执劳一十五年末后开堂犹令侍者问得三十年不少盐酱之语始为法子长庆坐破七个蒲团赵州八十行脚似者等勤苦艰辛较今之参禅者则从上老宿与之提草鞋亦无用处所以五祖衣钵不付神秀上座而付有发碓头我固不当如是饶舌恐渐渐支离习染成风却又辜负现前出手眼之人。

小参末法时代去圣远矣所出法门苗裔多务驰逐荡丧己灵纵有参禅慕道者亦各任性担板堕入狂慧执着之见每见棒喝堂中有顺朱填墨者矣棒喝室里有敲关击节者耶临济云大凡演唱宗乘一语中须具三玄门一玄门须具三要有权有实有照有用汝等诸人作么生会复以四喝四宾主四料拣重重显示况复曹洞之三渗漏五君臣五王子彼虽出自青原最初同一心宗既会得临济宗旨必会得沩仰云门法眼三宗三宗既会则曹洞之宗当会矣天目中峰有五家之评谓沩仰严谨曹洞细密临济痛快云门高古法眼简明然五者果可缺一乎用痛快以绝狐窠使学人游于细密而严谨居处自然高古发药自然简明何不可之有哉今也不然且言饮酒食肉无非宗旨持戒习定俱成系缚长发彩衣高歌谈笑谓为出格标榜吾是以痛哭也流涕也长太息者也诸仁者宁可不作佛不作祖断不可不具三无漏学以趋百尺之竿头以究五宗之玄旨也。

小参大凡学人请益问处真实方见答处的当若问答相违则聋瞽不相入矣不见云门大师出语高古不堕常流后至曹洞门庭循规蹈矩细细讨论正见他法海神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才显出老作家手段到乾峰峰示众云法身有三种病二种光须是一一透得更须知有向上一窍门出众云秪如庵内人为甚不知庵外事峰呵呵大笑门云犹是某甲疑处峰云你是甚么心行门云也要和尚相委峰云直须恁么始得稳坐地门云喏喏到曹山山示众云诸方尽把格则何不与他道却令他不疑去门出众云密密处为甚么不知有山云秪为密密所以不知有门云此人如何亲近山云莫向密密处亲近门云不向密密处亲近时如何山云始解亲近门云喏喏到疏山山上堂云病僧咸通年前会得法身边事咸通年后会得法身向上事门出众云如何是法身边事山云枯桩门云如何是法身向上事山云非枯桩门云还许学人说道理也无山云许门云和尚道枯桩岂不是法身边事山云是门云道非枯桩岂不是法身向上事山云是门云秪如法身还该一切也无山云法身周遍岂得不该门指净瓶云秪如净瓶还该法身也无山云阇黎莫向净瓶边觅门礼拜直者三段因缘一一透得可为万世法程见地行履无不具足若有个旁不肯底道和尚吃了常住饭为甚打别人葛藤但向道病多谙药性得效敢传方。

小参不道无禅只是无师师胜资强古有明鉴昔者大慧祖师初参奉圣初问云承和尚有言金莲从地涌宝盖自天垂为是神通妙用为是法尔如然初云金莲从地涌宝盖自天垂慧云鸾凤不栖荆棘树燕雏犹恋旧时巢初云多年不见你有许多说话慧云只如适才僧问昔日世尊今日和尚又作么生初喝一喝慧云者一喝未有主在初取拄杖稍迟慧云掣电之机徒劳伫思拂袖归众据他者些作略已是惯排阵势临阵不怯底手段后参湛堂准准云你今日为甚么鼻孔无半边慧云宝峰门下准云杜撰禅和一日侍准入乡村准指王十官人问曰此官人贵姓慧云姓梁准以手抹额曰怎奈姓梁底少个幞头慧云幞头虽无鼻孔仿佛准云杜撰禅和乃归僧堂看经准问云看甚么经慧云金刚经准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为甚么云居山高宝峰山低慧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准云你到做得座主使下秪者三劄从前临阵惯敌底枪刀器械都不见了又参圆悟悟令下东山水上行底语连下四十九转不契一日圆悟在天宁上堂举僧问云门如何是诸佛出身处门云东山水上行若是天宁则不然设有僧问如何是诸佛出身处但向他道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慧于座下始有悟入自谓畅快平生悟见而谓曰也不意你到者个田地可惜死了不曾活得不疑言句是为大病不见道悬岩撒手自肯承当绝后再苏欺君不得又令参有句无句底公案苦参不入问悟曰和尚昔曾请益师翁来师翁有语不妨拈出悟曰老僧曾问先师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时如何先师云描也描不成画也画不就又问树倒藤枯句归何处先师云相随来也慧于此方得彻悟遂举淆讹公案答无滞碍大众你看此老若不遇湛堂圆悟两员真宗匠早已堕入野狐队里要且是他虚心受炼实领钳锤才得如是透脱所以语有真语有实语有相似语有合头语量有现量有比量见有了了见有相貌见果能透得者些关节始可唤作真正师真正禅莫只学个名字禅和子口口吐出野狐涎将来有甚么用所以古人道参须实参悟须实悟阎罗大王不怕多语。

小参举长沙岑命僧问惠安因缘师云长沙老汉未守本分且要管人屋上霜惠安长老退己让人却也受屈不少古人道心如工技儿意如和技者五识观技众看来大好一场曲调一个运筹帷幄一个折冲千里一个死守聊城惹得箭头带纸倘不是五丁力士自西来一向危乎高哉则屙金铁牛作么生到得浣花溪里去。

小参举万法归一因缘师云者不唧溜汉动辙说万称一较百数千且要见丁子有尾若不是赵老在大日山中推出一个无孔锤来依旧教人郎当不少。

小参举临济云有一无位真人在汝等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看师云聚云者里又不然三世诸佛历代祖师一切天人阿修罗等俱在无位真人面门出入已证据者不消看得未证据者不消看得恁么道有过无过。

弥陀会圆满请小参佛界世界皆在一心十善十恶不离方寸迷云覆之净地乃成渣滓日轮照之浊土尽是琉璃又安知日可冷迷可悟复乎无住之本也老僧恁么道不过效云仙之扇耳切不可认却红罗昧却面目复颂曰从是西方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十万亿佛土回互不回互回而更相涉不尔依位住有佛世界随缘自在手把猪头口诵净戒名曰极乐绵絮为脚先吃冷淘后吃馎饦其土有佛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号阿弥陀上宫秦娥春草碧色秋水绿波今现在说法付了言无法各各须自悟悟了无无法。

小参举灵云睹桃花因缘师云打破鬼门关日轮正当午一箭中红心大地无寸土玄沙闻得不免倒退三千里灵云见得依旧畅快平生何故酒逢知己杯杯乐话不逢时句句愁。

小参举乾峰举一不得举二因缘师云乾峰老汉虽解山头鼓浪海底扬灰怎奈跛脚云门原是惯吞秦时 轹钻底人出来道个南山起云北山下雨管教乾峰只得趁风倒雨坛一场败阙。

          嗣法孙灯慧重梓

吹万禅师语录卷之三终

嘉兴大藏经 吹万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四十八卷·佚名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八·欧阳竟无
  新译大乘起信论序(实叉难陀译)·马鸣
  雜阿含經卷第十二·欧阳竟无
  佛说遗日摩尼宝经·佚名
  颠海心韵自叙·太虚
  入誉论品第七·佚名
  卷第七·佚名
  卷第十六(张字号)·朱时恩
  卷第四十五·佚名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下·周梦颜
  百丈怀海禅师广录(四家语录卷三)·百丈怀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六十·欧阳竟无
  卷一百·佚名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六·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二十五·彭定求

        卷725_1 【书怀】于邺   长安多路岐,西去欲何依。浮世只如此,旧山长忆归。   自离京国久,应已故人稀。好与孤云住,孤云无是非。   卷725_2 【书情】于邺   负郭有田在,年年长废耕。欲磨秋镜净,恐见白头生

  • 卷七十七·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七十七目録【一百二字】齐天乐【上】周邦彦【二首】杨无咎刘圻父姜夔张辑高观国【三首】史逹祖【五首】方岳翁孟寅洪瑹方千里吴文英【九首】陈允平【二首】文天祥【二首】周密【六首】王沂

  • 卷一百三十六·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三十六  明 冯惟讷 撰 隋第七 徐仪【东海郯人陵之第三子少聪警仕陈位尚书殿中监入隋炀帝召为学士寻除着作佐郎】 暮秋望月示学士各释愁应教 碣石寒光远【阙】 秋色高长洲正下叶曲岸巳

  • 卷八·李心传

     时事一  史文惠以论储副受知史文惠初为学官以论储副事受知高皇遂谕大臣令除馆职且曰此乃是一人才也后四日又兼二王府教授及阜陵封建王文惠为王上乞扈从视师奏疏语在阜陵继统事中高皇闻知其奏出于公语大臣曰此真王

  • 卷二十六 武宗·王夫之

      〖一〗   呜呼!士生无道之世,而欲自拔于流俗,盖亦难矣。文宗凭几之际,李玨等扳敬宗子成美而立之,仇士良废成美,立武宗。武宗立,玨与杨嗣复以是窜逐,于是而李宗闵之党不容于朝,政柄之归必于李德裕,此屈伸之势所必然者也。

  • ●卷第二十九·胡三省

    【汉纪二十一】起上章执徐,尽着雍困敦,凡九年。孝元皇帝下永光三年〔(庚辰、前四一)〕①春,二月,冯奉世还京师,更为左将军,赐爵关内侯。②三月,立皇子康为济阳王。〔济,子礼翻。〕③夏,四月,平〔【章:乙十一行本「平」上有「癸未」

  • 卷之三百二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一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之二百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樊子盖传·魏徵

    樊子盖字华宗,庐江人。 祖父樊道则,梁国的越州刺史。 父亲樊儒,侯景之乱时投奔北齐,官至仁州刺史。 樊子盖开始当武兴王的行参军,后出京任慎县县令,东汝、北陈二郡的太守,员外散骑常侍,封爵富陽县侯,食邑五百户。 北周武帝平定

  • 卷二十五·乾隆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卷二十五重农桑雍正元年癸卯四月乙亥上谕戸部朕临御以来宵旰忧勤凡有益于民生者无不广为筹度因念国家承平日久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

  • 卷十七·佚名

    <经部,诗类,毛诗李黄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十七   宋 李樗黄櫄 撰下泉思治也曹人疾共公侵刻下民不得其所忧而思明王贤伯也洌【音列】彼下泉浸彼苞稂【音郎】忾【苦盖反】我寤叹念彼周京洌彼下泉浸彼苞萧忾

  • 第二十八卦:《大过卦》·佚名

    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白话】《大过卦》象征极为过分:房屋的栋梁受重压而弯曲;利于前去行事,亨通顺利。《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唏世无闷。【白话】《象辞》说:“《大过卦》的卦象是巽(风)下兑

  • 卷十六·李光坡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述注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述注卷十六安溪 李光坡 撰少牢馈食礼第十六郑目録云诸侯之卿大夫祭其祖祢于庙之礼羊豕曰少牢○疏曰郑知诸侯之卿大夫者曲下云大夫以索牛用夫牢是天子卿大夫明此用少牢

  • 卷十·佚名

    △明法品第十四尔时精进慧菩萨。问法慧菩萨言:佛子。初发心菩萨。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之藏。以大庄严而自庄严。乘一切智乘入菩萨离生道。远离世间志求正觉。诸佛所住皆以得祝决定成就无上菩提。彼菩萨摩诃萨。云何修习功

  • 彰化节孝册·吴德功

    本书全一卷,吴德功纂辑。此为彰化在清同治十二年、光绪十二年及日据以后所采近三百人节孝妇女名册(内有二人于光绪十三年请旌、一人于十五年请旌),有传附列者约及百人。卷端,并有「节孝名称及报请理由」一则。书末,今另加一

  • 铁道游击队·刘知侠

    长篇小说。刘知侠著。写于1952年至1953年,1954年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出版后被改编成电影、连环画、电视连续剧等,并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作品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鲁南枣庄的一批煤矿工人和铁路工人,不堪忍受日军的屠

  • 续诗品·袁枚

    清代诗论著作。1卷,由32首四言诗组成。袁枚著。书前有作者小序,称“余爱司空表圣《诗品》,而惜其只标妙境,未写苦心,为若干首续之”。袁枚此书正是讲诗法之作,如“崇意”、“精思”、“博习”、“选材”、“布格”、“择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