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五十二

嘉靖四十四年十一月甲午朔

○总理河道漕运工部尚书朱衡劾奏管理曹濮副使柴涞怠缓不任事宜从调处并乞申饬河道漕运二臣协心共济无分彼此仍行各滨河巡抚驻劄近地以便咨确且亲督所属共图成绩诏从之

○戊戌 恭让章皇后忌辰遣中官祭 陵寝

○韩王融燧薨讣闻輙朝三日遣官祭葬如例谥曰定

○己亥 赐赵府管理府事成皋王载王□完书院额名遵道从其请也

○以成国公朱希忠直赞久劳赐其妻故夫人张氏祭葬仍加祭二坛

○升大理寺左少卿潘季驯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贵州道御史陈炌为光禄寺少卿改尚宝司司丞胡杰为国子监司业

○削原任御史黄廷聘职闲住廷聘自浙江巡按代归道出衡山不礼于知县陈安安怒发其行装得所携金银货物廷聘皇恐逊谢乃复还之事闻左都御史张永明劾其骩法黩货大坏宪体遂坐斥

○陕西镇巡官以九月中延绥中路参将鲁□耳□口心□千总指挥权世爵各死事状闻诏赠□耳□口心□都督同知荫一子副千户仍立祠死所祀之世爵赠都指挥佥事袭升其子二级其余功罪下按臣勘奏

○庚子

○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郭朴三载秩满遣中使赍赐宝钞羊酒加太子太保

○升太常寺卿师宗记为礼部右侍郎仍掌寺事

○辛丑

○直隶巡按御史王汝正奉旨籍没逆犯罗龙文家财银十四万二千二百余两尚少银五万两部议将见完银两遵照前旨一半官用一半济边未完者仍严限追角□羊报可

○壬寅

○授滦州民宋槃锦衣卫百户带俸槃丽嫔父也

○改兵部署郎中顾明世为尚宝司司丞

○以灾伤免辽东广宁左□□□土□□等十一卫税粮有差

○癸卯

○户部尚书高燿言国家岁入财赋有限而京边支费无穷即如四十三年发边主客军饷及在内供亿之费共三百六十三万而各项正赋及节年逋欠所入顾止二百四十七万余两出浮于入凡一百一十六万所赖会议各项银六十五万事例银五十一万仅能支给乃今各省会议银两角□羊纳不前事例之开三年限满前项岁例不足银数何从处给议者率请莭省冗费然在今日甚难在内则内府供应百官折俸军刍饷马既毫无可减在外则边鄙多事年例请讨军饷虚冒又日以加多况贫民不可加赋事例复欲停止又岂有神运见输之术以佐军国之需哉迩者 皇上俯从言官之议于屯田申严清理于盐法停止上本似可为兴利之一几然由未知当事者果能祗承 德意而使屯盐之利即兴否也外此所恃者各省之民运耳而有司怠玩旷职催徵不时拖欠数多本部一下催督之檄即以为纷扰一行参降之法即以为苛刻不知国家正赋原非额外加徵于小民而分外过责于有司者也夫耗财者未易裁省生财者未易举行以故今日之理财诚为甚难臣等职司邦计夙夜忧惶竭虑讲求愧无良策查得陕西宁夏镇年例主兵银二万五千两客兵银二万五千两镇主兵银十九万两新增募军料银三万两客兵银八万两甘肃镇主兵银二万两固原镇主兵银七万两岁以为常无所加减其宣大山西三镇四十二年共发过客兵银三十三万两四十三年增至三十九万两至今岁则增为四十五万两至于蓟密诸镇视昔更为倍增推求其故本部每年运发惟据其会计之数以为准而无所裁抑请之于内者不觉其难故用之于外者祇见其易若不早为节制定其规式使边费益糜部发无量非经久计也宜行各边督抚及管粮司官将该镇主客兵钱粮悉心查核如主兵除逃亡老弱外实在兵马几何应用本折几何在客兵亦如之仍查果系百里外方有行粮非关应援之急勿轻调遣本营各自为守不必更调侦探务确防撤以时与夫上边应调兵马其所支给本折大约数岁之中剂量折衷除民运屯粮盐引外每岁应添年例几何议为定额刻期具奏俟本部覆有成命每岁照数给收仍乞明诏申饬诸臣大破积习以实举行如盐引久积湏多方开申屯田荒芜湏从长整理民运并会议各项银两逋欠者湏设法徵角□羊共殚心力务使利兴毙除公私俱足然后各项事例以渐议罢入从之 诏改留湖广武昌卫粮三万四千五百七十余石于徐州给开河夫役将河道银抵捕角□羊京从总理河道尚书朱衡请也

○以四十二年虏犯辽东长安堡等处守臣失备谪东宁卫右所副千户等官王成等五人戍边广宁把总指挥等官徐恩等十七人各赎杖还职

○大学士严讷以疾乞归 上优诏许之仍赐驰驿

○甲辰

○改总督仓场督理西苑农事户部右侍郎张守直为工部右侍郎管理西内工程夺光禄寺寺丞万思谦俸一月以吏部参其考满见部不遵旧仪长揖不跪故也

○革安丘王府辅国将军观熻爵发高墙禁住坐宠妾杀妻为按臣所劾也

○乙巳

○巡按山西御史张槚言往者严嵩与其逆子世蕃奸恶相济顷 皇上纳言官邹应龙议悉寘之法而籍其家矣复显陟应龙以旌其直一时无不翕然称快苐先年首发大奸诸臣如吴时来董传策张翀王宗茂等或杂列戎行或流离瘴疠臣窃痛之乞赦过录用以厉直臣之莭入 上大怒命锦衣卫逮系至京问

○丙午

○礼部拟上迎请奉安 二圣神位于玉芝宫仪注一太常寺备香帛祭品用牲醴一翰林院撰奉安祝文及乐章一前一日司设监会同内阁礼部太常寺等官诣玉芝宫前后殿陈设 神御仪物并乐器一至日司设监备 神位金舆衣冠亭于文章殿门外内侍官奉请 神位于文华殿中遣捧 神位官及各执事官具吉服行一拜三叩头礼毕执事官各就执事遣官各诣 神位前太常寺官跪奉请 神位升舆遣官各恭捧 神位出跪纳舆中先行内侍官捧衣冠安置亭内后随一锦衣卫设伞扇仪卫导从如仪一 神位舆衣冠亭由会极门午门端门 太庙街门至玉芝宫门内丹陛下停止仪卫退遣官易祭服诣 神位舆前太常寺官跪奏请 神位降舆遣官捧 帝位内臣捧 后位并内侍官捧衣冠各奉安于前殿 神座奉安官及捧 神位官各就拜位典仪唱乐舞生就位执事官各司其事典仪唱迎神作乐乐止赞四拜兴平身传赞百官同典仪唱奠帛行初献礼作乐执事官捧帛爵跪献于 神御前讫乐暂止赞跪传赞众官皆跪赞读祝读讫乐复作赞俯伏兴平身传赞百官同乐止典仪唱行亚献礼作乐执事官捧爵各进于 神御前乐止典仪唱行终献礼仪同亚献典仪唱撤馔作乐执事官撤馔讫乐止太常寺官诣 神御前跪奏礼毕请还宫作乐赞四拜兴平身传赞百官同乐止典仪唱读祝者捧祝进帛官捧帛各诣燎位作乐捧祝帛官由中门出各诣燎位赞礼毕乐止各遣官捧 神位并衣冠于后殿奉安行一拜三叩头礼退一是日文官五品以上武官四品以上六科都给事中皇亲指挥千户百户等官各祭服陪祀奏上诏依拟行

○丁未

○分遣刑部署郎中方良曙周聚星周汝德应存卓喻显科黄国华陈忠翰樊垣华汝砺俞汝器员外葛纶平康裕夏道南大理寺署左寺正高文荐署右寺正彭汝贤往各处恤刑良曙北直隶文荐直隶江南聚星江北汝德浙江纶江西存卓福建显科湖广国华河南康裕山东忠翰山西垣陕西汝砺四川道南广东汝器广西汝贤云贵

○革大同总兵官姜应熊任仍令总督军门提问具奏以总督尚书赵炳然劾其贿虏不忠故也

○戊申

○奉安 睿宗献皇帝 慈孝献皇后神位于玉芝宫命成国公朱希忠行礼大学士徐阶捧主赐希忠阶及部臣高拱等各银币有差

○己酉

○浙江巡抚都御史刘畿奏浙省自有倭警以来以兵饷浩钜加徵山荡税银五万五千余两缘山多荒石荡多潴水比之成熟田亩不同小民不胜其困今幸海波不扬宜从汰省臣多方访询极力撙莭凡裁革各衙门冗役银三千七百余两量减各营炊爨火兵银一万二千余两扣除湖台水陆官兵银二千八百余两发义乌兵畨休回县减粮团操省银八千七百余两共减去银二万七千三百有奇可免山荡税额之半请四十五年为始酌量减派以苏民困巡按御史庞尚鹏亦以为言部覆报可

○户部议覆直隶巡按御史张振之条陈漕运八事一将十三总卫所掌印官与卫官每岁更畨领运如旧运官果能完掣通关无过者即令掌印催办一年运务一运完各择水次贿赂公行以致道里远近不均宜行漕司通将各司府领运把总等官水次充运悉如议单从公编定先本府州县次及别府别省一迩来漕运疲敝官多畏避以致弊端百出宜行漕司通行十三总精选贤能官员预定领帮次序以杜推调一各处有司催徵迟误以致粮运愆期宜令各抚按官转行所在有司将额徵钱粮预贮水次俟官军到日即与交兑一水次米色专责有司严行监兑主事查验临清米色专责运官严行通判管粮郎中查验各分等则呈报总督及巡仓衙门如有滥恶及插和等弊参究罚治一羡余给赏本以优恤贫军但船到有先后完粮有迟早宜酌情法之中分为两次给散如船粮抵湾查无起欠即将羡余银两先给一分资具回南余一分验明贮库姑俟各旗完掣通关照前给领如有起欠挂欠者悉行扣贮通库一湖广江西水灾重大原派漕粮宜权行改折收贮太仓听放月粮不得别有那移入允行

○庚戌

○万岁山坛举一阳大典分遣公张溶侯顾寰伯方承裕尚书郭朴高燿高拱祭告朝天等六宫庙

○辛亥 孝惠皇后忌辰遣都督佥事沉至祭 茂陵 孝烈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兴宁伯徐梦旸祭 永陵 命山西副总兵都督佥事孙吴挂印充总兵官镇守大同

○癸丑冬至大祀 天于 圜丘先期视牲请配及是日行礼俱命成国公朱希忠代遣玉田伯蒋荣彭城伯张熊成安伯郭应乾清平伯吴家彦分祭 八陵锦衣卫都指挥王极祭 恭仁康定景皇帝中官祭 恭让章皇后 宪庙废后吴氏锦衣卫都指挥陈书祭 孝洁皇后及哀冲 庄敬二太子各陵坟

○甲寅

○文武百官各朝服诣皇极门行五拜三叩头礼奉表贺冬至免宴赐莭钱钞

○朝鲜国王李峘遣陪臣刑曹参判崔希孝等来贺冬至进马及方物宴赏如例

○丙辰

○以盗劫四川荣昌县库夺兵备副使周镐分守参议余田分巡佥事乔应光重庆府知府程学博俸一月

○戊午

○升山东按察使陈庆为广西右布政使工科左给事中张岳为云南左参议广东道御史郑洛为四川右参议尚宝司少卿崔学履河南道御史樊献科江西道御史朱纲俱为按察司副使户科右给事中周舜岳广西道御史郭天禄俱为佥事学履河南献科天禄俱山东纲陕西舜岳广东

○以江西南昌等府各州县灾伤准改折兑军兑淮额米三之

○辛酉

○升古北口副总兵署都指挥佥事郭琥为署都督佥事充总兵官镇守延绥山西太原参将署都指挥佥事王玉为都督佥事充五军营副将

○升蓟镇参将黄演山西西路参将马举燕河营参将王治道俱充副总兵官演协守延绥举协守山西治道分守辽阳

○癸亥

○升大理寺右少卿邹应龙为本寺左少卿左寺丞裴天祐为右少卿 选授博士郑钦行人曹当勉张崇伦推官王谟舒化周世选方岳李台岑用宾知县张卤张国彦刘早俱给事中谟吏科化钦俱户科世选卤礼科岳国彦兵科当勉刑科台工科崇伦南京吏科用宾南京户科早南京兵科行人吴从宪推官王时举房楠王同道孙以仁李惟观陈烈知县李江周咏王友贤蒋机郜永春刘翾戚于国王宗载赵睿蔡应杨王原相李复聘俱试监察御史时举楠俱浙江道同道江江西道咏福建道以仁友贤湖广道机山东道永春翾河南道于国陕西道惟观广东道宗载广西道睿四川道应扬云南道原相南京河道复聘南京广东道烈南京四川道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八·刘昫
  卷九十一·志第五十八·柯劭忞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三十四·杨仲良
  第五十二回 唐肃宗称尊灵武 雷海青殉节洛阳·蔡东藩
  ●卷第二十三·胡三省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八·佚名
  ◎官场百弊有引 观渡闲人·费行简
  一五一九 军机大臣庆桂等奏文渊阁空函书籍排架完竣折·佚名
  卷四十二·温达
  卷八十八 西域传第七十八·范晔
  刘浚传·沈约
  陈亮传·脱脱
  卷三百四十一·杨士奇
  梁福初·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序·龚鉽

    余居浮梁幕四年。浮梁去景德镇二十里。每常往返必过镇。尔时谒御窑厂探坯房窑户。看满窑辄经日二三。朋好多土著。为指窑瓷攻苦皆一。一穷其原委。余为谱之歌诗得百首闲及风俗。旣泛舟江淮乃失之时。隔七庚率从友人处

  • 卷五十六·徐世昌

    查慎行查慎行,初名嗣琏,字夏重,又字悔余,号初白,海宁人。康熙中以举人召直南书房。癸未赐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有《敬业堂集》。(王渔洋曰:“夏重诗,黄晦木先生常比之剑南。余谓以近体论,剑南奇创之才,夏重或逊

  • 巻十六·邵浩

    钦定四库全书坡门酬唱集卷十六宋 邵浩 编东坡和陶拟古九首有客叩我门系马门前栁庭空鸟雀噪门闭客立久主人枕书卧梦我平生友忽闻剥啄声惊散一杯酒倒裳起谢客梦觉两愧负坐谈杂今古不答顔愈厚问我何处来我来无何有酒尽

  • ●崇禎長編卷之三十二·汪楫

      崇禎三年三月   ○崇禎三年三月   三年庚午三月辛巳朔陞玄默為戶科都給事中補朱文煥為戶科給事中   予原任都督任景春祭葬   壬午大學士李標五疏求退優旨准馳驛回籍   癸未吏部尚書王永光疏參署選

  • 第八十八回 兴党狱缇骑被伤 媚奸珰生祠迭建·蔡东藩

      却说魏忠贤既除杨、左诸人,遂拟力翻三案,重修光宗实录。御史杨维垣,及给事中霍维华,希旨承颜,痛诋刘一燝、韩、孙慎行、张问达、周嘉谟、王之寀,及杨涟、左光斗诸人,请旨将《光宗实录》,续行改修。又有给事中杨所修,请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纪昀

    宦者传宋 【一】○宋一窦神宝 王继恩 李神佑刘承规 阎承翰 秦翰周怀政 张崇贵 张继能卫绍钦窦神宝王继恩李神佑刘承规阎承翰秦翰周怀政张崇贵张继能卫绍钦△窦神宝窦神宝初为黄门太平兴国中从军太原擐甲登城中

  • 钦定辽史语解卷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辽史语解卷一【按辽以□伦语为本语解内但释解义概不复注索伦语其中姓氏地名官名人名无解义者俱以今地名八旗姓氏通谱官名改字面订之】君名【按辽世系编次其非太祖本支者列於後后妃 皇子 公主附】奇

  • 跋·阮旻锡

    是书为金山钱鲈芗先生熙泰所藏,向无刊本。先生后裔选之茂才慨假录副,俾付印刷,藉以流传。全书行款悉仍原式,间有疑义,亦不敢窜易,所以存旧也。校者跋。

  • 卷十五·孔毓圻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幸鲁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幸鲁盛典卷十五康熙二十八年己巳秋八月诏修阙里孔子庙衍圣公【臣】孔毓圻奏为圣主重道极隆吁请勅修阙里圣庙以光盛朝大典事【臣】窃惟我皇上以不世出之圣当大有为之时文治

  • 卷二十一·纪昀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二十一通政使司表<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二十一通政使司国朝官制通政使司通政使满洲汉人各一人【满洲初系二品顺治十五年改为三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十九·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九 洪武十一年六月辛丑朔,命齐王榑复之凤阳。 戊申,改黎州长官为安抚司,以长官芍德为安抚使。 己酉,以兵部尚书李焕文为吏部尚书,户部侍郎王琚为兵部侍郎,吏部尚书陈铭为都督府掌判官。 壬子,遣

  • 卷第四·马永卿

      章圣皇帝东封,礼成,幸曲阜县,谒先圣庙,时丁晋公扈从。前一日,与同辈两三人先驰至庙,省视馔具,因入后殿,乃孔子妃也。问于孔氏族,孔氏之妃何姓,延祐、延渥同对曰:&ldquo;孔子年十九娶于宋之其官氏女,而生伯鱼,伯鱼年五十而卒,时

  • 卷九·敖继公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説卷九     元 敖继公 撰公食大夫礼第九注曰于五礼属嘉礼防曰此篇鱼肠胃伦肤皆七篇末云上大夫鱼肠胃伦肤若九若十有一下大夫则若七若九则此大夫谓子男之下

  • 付嘱品第十·释法海

    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忽有人问汝法,出语

  • 四十二章经讲录·太虚

    悬论 一 明胜义 二 释经题 释经 甲一 总起分 甲二 正说分 &n

  • 第十品·佚名

    第一章 灭论今称灭论。此处,言&ldquo;求再生&rdquo;是有分心(识)灭,同时言&ldquo;所作&rdquo;善或不善之四蕴及心等起色之五蕴生,其等言[五蕴]未生之有分心既灭时,应有相续中断者,乃安达派之邪执。一(自)求再生之五蕴不灭时,所作

  • 道光来安县志·刘廷槐

    道光本《来安县志》原由符鸿主持纂修。符鸿,湖南益阳人,乙丑(1805,嘉庆十年)进士,道光二年冬到任来安县令。道光三年清廷诏令各省纂修省志,因纂修《安徽通志》需向各府县征县志,符鸿遂组织人力在伍斯殡志的基础上纂修新志,至

  • 雍正四川通志·黄廷桂

    四十七卷首一卷,清黄廷桂纂修。黄廷桂(1691-1759),汉军镶红旗人,字丹崖。康熙末以世荫起家,历任宣化总兵,四川提督,甘肃巡抚,两江、四川总督,武英殿大学士等。乾隆二十年(1755)任陕甘总督,时值清军入新疆平阿睦尔撤纳及大小和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