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 释鸟第十七

[疏]“释鸟第十七”。○释曰:《说文》云:鸟者,羽禽之总名。象形字。《左传》曰“少?氏以鸟名官”之类。此篇广释其名也。

隹其,夫?不?。(今孚?鸠。○夫?,方扶切。不?,方浮切。)

[疏]“隹其,夫?不?”。○释曰:舍人曰:“<鸟隹>,一名夫不。”李巡曰:“今楚鸠也。”某氏引《春秋》云:“祝鸠氏司徒。”祝鸠,即<鸟隹>其、夫不,孝,故为司徒也。郭云:“今孚?鸠。”《诗》曰:“翩翩者<鸟隹>。”毛传云:“<鸟隹>,夫不也。”“一宿之鸟。”郑笺云:“一宿者,一意于所宿之木。”又云:“鸟之谨悫者,人皆爱之。”则此是谨悫孝顺之鸟也。陆机云:“今小鸠也。一名孚?鸠,幽州人或谓之且?皇?,梁宋之间谓之隹,杨州人亦然。”

屈?鸠,鹘舟?。(似山鹊而小,短尾,青黑色,多声,今江东亦呼为鹘舟?。○屈?,居物切。鹘,音骨。舟?,音嘲。)

[疏]“屈?鸠,鹘舟?”。○释曰:《春秋左氏传》云:“鹘鸠氏,司事也。”杜注云:“鹘鸠,鹘雕也。春来秋去,故为司事。”即此屈?鸠也。舍人曰:“屈?鸠,一名鹘舟?,今之班鸠。”孙炎曰:“鹘鸠,一名鸣鸠。”《月令》云:“鸣鸠拂其羽。”郭云:“似山鹊而小,短尾,青黑色,多声,今江东亦呼为鹘舟?。”案,旧说及《广雅》皆云“班鸠”,非也。

?鸠,吉???。(今之布?也。江东呼为???。○?,音尸。吉?,古八切。??,音菊。)

[疏]“?鸠,吉???”。○释曰:《左传》云:“?鸠氏,司空也。”《诗·召南》云:“维鹊有巢,维鸠居之。”皆谓此也。郭云:“今之布?,江东呼为???。”《埤仓》云“吉???”,《方言》云“戴胜”,谢氏云“布?类也”。陆机云:“今梁宋之间谓布?为吉???,一名系?,一名桑鸠。”案,戴胜自生穴中,不巢生。而《方言》云“戴胜”,非也。

笠?鸠,并?笠?。(小黑鸟,鸣自呼,江东名为乌贝?。○笠?,音及。并?,符悲切。)

[疏]“笠?鸠,并?笠?”。○释曰:笠?鸠,一名并?笠?。郭云:“小黑鸟,鸣自呼,江东名为乌贝?。”

且?鸠,王且?。(雕类。今江东呼之为鹗,好在江渚山边食鱼。《毛诗》传曰:“鸟挚而有别。”○且?,七徐反。)

[疏]“且?鸠,王且?”。○释曰:李巡曰:“王且?,一名且?鸠。”郭云:“雕类。今江东呼之为鹗,好在江渚山边食鱼。”《诗·周南》云:“关关且?鸠。”陆机《疏》云:“且?鸠大小如鸱,深目,目上骨露,幽州谓之鹫。而杨雄、许慎皆曰:白{厥鸟}似鹰,尾上白。”○注“《毛诗》传曰:‘鸟挚而有别。’”释曰:此即《关雎》传文也。挚,至也。谓鸟中雌雄情意至厚而犹能有别,故以兴后妃说乐君子,情深犹能不淫其色。

各?,忌?<鸟其>。(今江东呼鸺留?为忌?<鸟其>,亦谓之鸲各?。音格。○忌?,音忌。<鸟其>,音欺。)

[疏]“各?,忌?<鸟其>”。○释曰:各?,一名忌?<鸟其>。郭云:“今江东呼鸺留?为忌?<鸟其>,亦谓之鸲各?。”

甾?,兔?轨。(未详。)立?,天狗。(小鸟也。青似翠,食鱼,江东呼为水狗。○兔?,音兔。立?,音立。)

[疏]“立?,天狗”。○释曰:立?,一名天狗。郭云:“小鸟也。青似翠,今江东呼为水狗。”

鹨,天龠?。(大如?雀,色似鹑,好高飞作声,今江东名之曰天鹨。音绸缪。○鹨,亡侯切。龠?,音药。)

[疏]“鹨,天龠?”。○释曰:鹨,一名天龠?。郭云:“大如?雀,色似鹑,好高飞作声,今江东名之曰天鹨。”“音绸缪”者,《诗·豳风》云:“绸缪牖户。”取其音同,故读从之。

[A13A]娄?,鹅。(今之野鹅。○[A13A],音六。娄?,力于切。)

[疏]“[A13A]娄?,鹅”。○释曰:[A13A]娄?者,野鹅之别名也。郭云:“今之野鹅。”

?,麋鸹。(今呼?鸹。○鸹,古活切。)

[疏]“?,麋鸹”。○释曰:?,一名麋鸹。郭云:“今呼?鸹。”

各?,乌暴?。(水鸟也。似?而短颈,腹翅紫白,背上绿色,江东呼乌暴?。音?。○各?,音洛。暴?,音剥。)

[疏]“各?,乌暴?”。○释曰:各?,一名乌暴?。郭云:“水鸟也。似?而短??,腹翅紫白,背上绿色,江东呼乌暴?。”

舒雁,鹅。(《礼记》曰:“出如舒雁。”今江东呼<鸟可>。音加。)

[疏]“舒雁,鹅”。○释曰:鹅,一名舒雁。今江东呼<鸟可>。某氏云:“在野,舒翼飞远者为鹅。”李巡曰:“野曰雁,家曰鹅。”○注“《礼记》曰:‘出如舒雁。’”○释曰:《聘礼》记文也。案,彼云:“私觌愉愉焉,出如舒雁。”郑注云:“威仪自然而有行列。”是也。

舒凫,鹜。(鸭也。○鹜,音木。)

[疏]“舒凫,鹜”。○释曰:鹜,鸭也。一名舒凫。李巡曰:“野曰凫,家曰鹜。”《礼记·内则》辨鸟之不可食者,云“舒凫翠”。

开?,??。(似凫,脚高,毛冠。江东人家养之以厌火灾。○开?,音额。?,音交。?,音精。)

[疏]“开?,??”。○释曰:??,一名开?。郭云:“似凫,脚高,毛冠。江东人家养之以厌火灾。”

舆,??荼?。(未详。)鹈,夸???。(今之鹈鹕也。好群飞,沈水食鱼,故名ㄜ泽。俗呼之为淘河。○??,音经。荼?,音徒。鹈,音啼。夸?,音乌。??,音泽。)

[疏]“鹈,夸???”。○释曰:舍人曰:“鹈,一名夸???。”郭云:“今之鹈鹕也。好群飞,沈水食鱼,一名ㄜ泽。俗呼之为淘河。”《诗·曹风》云:“维鹈在梁。”陆机《疏》云:“鹈,水鸟。形如鹗而极大,喙长尺馀,直而广。口中正赤,颔下胡大如数斗囊。若小泽中有鱼,便群共抒水,满其胡而弃之,令水竭尽,鱼在陆地,乃共食之。故曰淘河。”

[A157],天鸡。([A157]鸡,赤羽。《逸周书》曰:“文[A157],若彩鸡,成王时蜀人献之。”○[A157],音汗。)

[疏]“[A157],天鸡”。○释曰:[A157],一名天鸡,赤羽之鸟也。○注“《逸周书》”至“献之”。○释曰:云“《逸周书》曰”者,虽是《周书》,不在《尚书》百篇内,故曰《逸周书》。今所谓《汲冢周书》也。云“文[A157],若彩鸡”者,《王会》篇文也。案,彼云“蜀人以文[A157],文[A157]者,若?雉”。孔晁注云:“鸟有文彩者。”是也。云“成王时蜀人献之”者,案,彼孔晁注又云:“王城既成,大会诸侯及四夷。”故知当成王时蜀人献之也。

?,山鹊。(似鹊而有文彩,长尾,觜、脚赤。○?,音握。)

[疏]“?,山鹊”。○释曰:山鹊,一名?。郭云:“似鹊而有文彩,长尾,觜、脚赤。”《说文》云:“知来事鸟也。”

覃?,负雀。(覃?,鹞也。江南呼之为覃?,善捉雀,因名云。○覃?,音淫。)

[疏]“覃?,负雀”。○释曰:覃?,一名负雀。郭云:“覃?,鹞也。江南呼之为覃?,善捉雀,因名云。”

?齿,艾。(未详。)彖?,<鸟其>老。(今?彖?也,俗呼为痴鸟。○彖?,丑绢切。今?,巨炎切。)

[疏]“彖?,<鸟其>老”。○释曰:彖?,一名<鸟其>老。郭云:“?彖?,俗呼为痴鸟。”《字林》云:“勾喙鸟。”

?,安?。(今安?雀。○?,音户。安?,音晏。)

[疏]“?,安?”。○释曰:别二名也。郭云:“今安?雀。”案,舍人、李巡、孙炎、郭氏皆断老上属,?下属。解云:彖?,一名<鸟其>老。安?,一名?。?,雀也。唯樊光断彖?<鸟其>为句,以老下属。注云《春秋》云:“九扈为九农正。”九扈者:春扈,夏扈,秋扈,冬扈,棘扈,行扈,宵扈,桑扈,老扈。是以老为下属,唯安?不重耳。杜预仍云:“老扈,安?。”安?非郭义。

桑?,窃脂。(俗谓之青雀,觜曲,食肉,好盗脂膏,因名云。)

[疏]“桑?,窃脂”。○释曰:桑扈,一名窃脂。郭云:“俗谓之青雀,觜曲,食肉,好盗脂膏,因名云。”郑玄《诗笺》云:“窃脂,肉食。”陆机《毛诗疏》云:“窃脂,青雀也。好窃人脯肉脂及?中膏,故以名窃脂也。”诸儒说窃脂,皆谓盗人脂膏,即如下云“窃玄”、“窃黄”者,岂复盗窃玄黄乎?案,下篇《释兽》云:“虎窃毛谓之<戋虎>猫。”?如小熊,窃毛而黄。窃毛皆谓浅毛。窃即古之浅字。但此鸟其色不纯,窃玄,浅黑也。窃蓝,浅青也。窃黄,浅黄也。窃丹,浅赤也。四色皆具,则窃脂为浅白也。而诸儒必为盗窃脂膏者,以此经下别云桑?与窃玄、窃黄等并列,则为浅白者也,《春秋》“九扈”是也。此自别一种青雀,好窃脂肉,目验而然。《诗·小雅》“交交桑扈”是也。且郑玄、郭朴、陆机,皆当世名儒,无容不知窃为浅义,脂为白色,而待后人剥正也。后人不达此旨,妄说异端,非也。

刀?鹩,剖苇。(好剖苇皮,食其中虫,因名云。江东呼芦虎,似雀,青班,长尾。○鹩,力周切。)

[疏]“刀?鹩,剖苇”。○释曰:刀?鹩,一名剖苇。郭云:“好剖苇皮,食其中虫,因名云。江东呼芦虎,似雀,青班,长尾。”

桃虫,鹪。其雌艾?。(鹪{眇鸟},桃雀也。俗呼为巧妇。○艾?,音艾。)

[疏]“桃虫,鹪。其雌艾?”。○释曰:舍人曰:“桃虫名鹪,其雌名艾?。”郭云:“鹪{眇鸟},桃雀也。俗呼为巧妇。”此鹪{眇鸟}小鸟而生雕鹗者也。《诗·周颂》云:“肇允彼桃虫,拚飞维鸟。”毛传云:“桃虫,鹪也。鸟之始小终大者。”陆机《疏》云:“今鹪鹩是也。微小于黄雀,其雏化而为雕,故俗语鹪鹩生雕。”郑《诗笺》云:“鹪之所为鸟题肩也,或曰?,皆恶声之鸟。”其义未详。《方言》说巧妇之名,“自关而东谓之工爵,或谓之过[B184],或谓之女匠?,自关而东谓之宁??。自关而西谓之桑飞,或谓之忄蔑爵”是也。

??,凤。其雌皇。(瑞应鸟。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

[疏]“??,凤。其雌皇”。○释曰:凤,一名??。郭云:“瑞应鸟。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说文》云:“神鸟也。天老曰:凤像,麟前鹿后,蛇颈鱼尾,龙文龟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丹穴。见则天下大安宁。字从鸟凡声。凤飞,则群鸟从以万数。故凤古作朋字。”《山海经》曰:丹穴之山,有乌焉,其状如鹤,五彩而文,名曰凤,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大安宁。京房《易传》曰:凤皇高丈二,汉时凤皇数至。《汉书》云高五六尺,是说凤皇之状也。

即??,?渠。(雀属也。飞则鸣,行则摇。)

[疏]“即??,?渠”。○释曰:即??,一名?渠,水鸟也。郭云:“雀属也。飞则鸣,行则摇。”《诗·小雅》云:“脊令在原。”陆机《疏》云:“大如?雀,长脚,长尾,尖喙,背上青灰色,腹下白,颈下黑如连钱,故杜阳人谓之连钱。”是也。

[QPDL]斯,卑?ス。(鸦乌也。小而多群,腹下白,江东亦呼为卑?乌。音匹。○[QPDL],音预。)

[疏]“[QPDL]斯,卑?ス”。○释曰:[QPDL]斯,一名卑?ス。郭云:“鸦乌也。小而多群,腹下白,江东亦呼为卑?乌。”《诗·小雅》云:“弁彼[QPDL]斯。”毛传云:“[QPDL],卑?ス。”然则此鸟名[QPDL],而云“斯”者,语辞,犹“蓼彼萧斯”之类也。《小尔雅》云:“小而腹下白,不反哺者,谓之雅乌。”《说文》、《字林》皆云“楚鸟”是也。

燕,白ㄕ乌。(ㄕ,颈。○ㄕ,音豆。)

[疏]“燕,白ㄕ乌”。○释曰:ㄕ,项也。《小尔雅》云:“白项而群飞者谓之燕乌。燕乌,白ㄕ乌。”是也。

β,牟??。(鹌也。青州呼牟??。○β,音如。牟?,音谋。)

[疏]“β,牟??”。○释曰:李巡云:“β,鹌,一名牟??。”郭云:“鹌也。青州呼牟??。”田鼠所化者也。《月令》季春“田鼠化为β”是也。

密肌,系英。(《释虫》以有此名,疑误重。)?周。(子?鸟,出蜀中。○?,音携。)

[疏]“?周”。○释曰:子?鸟也,出蜀中。《说文》云:?,蜀王望帝化为子?,今谓之子规是也。

燕燕,?。(《诗》云:“燕燕于飞。”一名玄鸟,齐人呼?。○?,音乙。)

[疏]“燕燕,?”。○释曰:燕燕,又名?。郭云:“一名玄鸟,齐人呼?。”此燕燕即今之燕,古人重言之。《诗》云:“燕燕于飞。”《汉书》童谣云“燕燕尾涎涎”是也。孙炎、舍人以?周、燕燕、?,为一物三名。郭所不取也。○注“《诗》云”至“呼?”。○释曰:《诗》云“燕燕于飞”者,《邶风》卫庄姜送归妾之诗也。云“一名玄鸟”者,案《月令》仲春之月“玄鸟至”,以其色玄,故谓之玄鸟是也。云“齐人呼?”者,案《商本纪》云:简狄“行浴,见玄鸟隋其卵,取而吞之,因孕生契”。诸纬?皆言简狄吞?卵而生契,是玄鸟又名?也。

鸱?,宁??。鸱类。○鸱,尺之切。?,音遥。宁?,音宁。?,音决。

[疏]“鸱?,宁??”。○释曰:舍人云:“鸱?,一名宁??。”郭云:“鸱类。”《诗·豳风》云:“鸱?鸱?。”毛传云:“鸱?,宁??。”陆机《疏》云:“鸱?似黄雀而小,其喙尖如锥,取茅秀为窠,以麻纟失之,如刺袜然。县着树枝,或一房,或二房。幽州人谓之宁??,或曰巧妇,或曰女匠。关东谓之工雀,或谓之过羸。关西谓之桑飞,或谓之袜雀,或曰巧女。”先儒皆以为今之巧妇。郭注此云:“鸱类。”又注《方言》云:“宁??,鸱?,鸱属。”非此小雀明矣。是与先儒意异也。今《尔雅》以郭氏为宗,且依郭氏。

狂,茅鸱。(今ζ?鸱也,似鹰而白。)怪鸱。(即鸱鸺也,见《广雅》。今江东通呼此属为怪鸟。)枭,鸱。(土枭。○枭,音娇。)

[疏]“狂,茅鸱。怪鸱。枭,鸱”。○释曰:此别鸱类也。茅鸱,一名狂。《广雅》云:“茅鸱,ζ?也。”郭云:“今ζ?鸱也,似鹰而白。”怪鸱,《广雅》谓之鸱鸺。郭云:“今江东通呼此属为怪鸟。”枭,一名鸱。郭云:“土枭。”《说文》云:“枭,食母,不孝之鸟,故冬至捕枭磔之。”字从鸟首在木上。《诗·陈风》云:“墓门有梅,有?萃止。”毛传云:“恶声之鸟也。”一名鹏,一名枭,一名鸱。《大雅·瞻?》云:“为枭为鸱。”陆机云:“?大如班鸠,绿色,恶声之鸟也。入人家,凶。贾谊所赋?鸟是也。其肉甚美,可为羹?霍,又可为炙。汉供御物,各随其时。?冬夏常施之,以其美故也。”

皆?,刘疾。(未详。)生哺,っ。(鸟子须母食之。)生?蜀,雏。(皆自食。○皆?,音皆。っ,古?切。?蜀,音啄。雏,仕俱切。)

[疏]“生哺,っ。生?蜀,雏”。○释曰:辨鸟子之异名也。鸟子生须母哺而食者,名っ,谓燕雀之属也。《史记》赵武灵王探雀っ而食之是也。鸟子生而能自啄食者名雏,谓鸡雉之属也。《礼记·内则》云:“雏尾不盈握弗食”是也。

爰居,杂县。(《国语》曰:“海鸟爰居。”汉元帝时琅邪有大鸟如马驹,时人谓之爰居。)

[疏]“爰居,杂县”。○释曰:爰居,海鸟也。大如马驹,一名杂县。汉元帝时琅邪有之。○注“《国语》”至“爰居”。○释曰:云“《国语》曰‘海鸟爰居’”者,案《鲁语》云:“海鸟曰爰居,止于鲁东门之外三日,臧文仲命国人祭之。展禽曰:‘越哉,臧孙之为政也!夫祀,国之大节也;节,政之所成也。故制祭祀以为国典。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今海鸟至,巳不知而祀之,以为国典,难以言仁且知矣。无功而祀之,非仁也;弗知而弗问,非知也。今兹海其有灾乎?夫广川之鸟兽,皆知辟其灾。’是岁,海多大风,冬暖。”是其事也。

春?,分?盾?。夏?,窃玄。秋玄,窃蓝。冬?,窃黄。桑?,窃脂。棘?,窃丹。行?,??。宵?,啧啧。(诸?皆因其毛色、音声以为名。窃蓝,青色。○分?,音汾。盾?,敕伦切。?,音即。啧,音责。)

[疏]“春?”至“啧啧”。○释曰:李巡云:“诸?别春夏秋冬四时之名。??、啧啧,鸟声貌也。”郭云:“诸?皆因其毛色、音声以为名。窃蓝,青色。”案,昭十七年《左传》云:“九?为九农正。”以此八?并上“?,安?”为九。贾逵注云:“春?,分循,相五土之宜,趣民耕种者也;夏?,窃玄,趣民耘苗者也;秋?,窃蓝,趣民收敛者也;冬?,窃黄,趣民盖藏者也;棘?,窃丹,为果驱鸟者也;行?,??,昼为民驱鸟者也;宵?,啧啧,夜为农驱兽者也;桑?,窃脂,为蚕驱雀者也;老?,??,趣民收麦,令不得晏起者也。”舍人、樊光注《尔雅》,其言亦与贾同。其意皆谓以?为官,还令依此诸?而动作也。然则趣民耕耘及收敛、盖藏其事,可得召民使聚而总号令之。其为果驱鸟、为蚕驱雀、岂得多置官,方使之就果树、入蚕室为民驱之哉?又昼驱鸟,夜驱兽,不可竟日通宵常在田野,溥天之下,何以可周?且其言不经,难可据信也。故郭氏及杜预皆不从也。

皂?乏?,戴{任鸟}。({任鸟}即头上胜,今亦呼为戴胜。皂?乏?犹复???,语声转耳。○皂?,彼及切。乏?,皮及切。{任鸟},音赁。)

[疏]“皂?乏?,戴{任鸟}”。○释曰:李巡云:“戴胜,一名皂?乏?。”郭云:“{任鸟}即头上胜,今亦呼为戴胜。皂?乏?犹复???,语声转耳。”《月令》季春云“戴胜降于桑”。《方言》云:“燕之东北朝鲜洌水之间谓之??丕?。自关而东谓之戴{任鸟},或谓之戴颁,或谓之戴胜。东齐吴扬之间谓之{任鸟}。自关而西谓之服??,或谓之复???。”

{纺鸟},泽虞。(今?固泽鸟。似水?,苍黑色,常在泽中。见人辄鸣唤不去,有象主守之官,因名云。俗呼为护田鸟。○{纺鸟},孚往切。)

[疏]“{纺鸟},泽虞”。○释曰:泽虞,一名{纺鸟}。郭云:“今?固泽鸟,似水?,苍黑色,常在泽中。见人辄鸣唤不去,有象主守之官,因名云。俗呼为护田鸟。”《说文》云:“?固,?也。”《声类》云:“?固?,恋惜也。”以此鸟恋惜池泽,见人不去,因名?固泽鸟也。

鹚,壹?。(即鸬鹚也。觜头曲如钩,食鱼。○鹚,音慈。壹?,于计切。)

[疏]“鹚,壹?”。○释曰:别二名也。《字林》云:“似?而黑。”郭云:“即鸬鹚也。”

鹩,鹑。其雄皆?,牝Φ。(鹑,鹌属。○Φ,音脾。)

[疏]“鹩,鹑。其雄皆?,牝Φ”。○释曰:李巡曰:“别雄雌异方之言。”鹑,一名鹩,其雄名皆?,其牝名Φ。郭云:“鹑,鹌属。”鹌,即上云“β,牟??”,田鼠所化者。鹑,旧云:“虾蟆所化者也。”

尔?,沈凫。(似鸭而小,长尾,背上有文。今江东亦呼为尔?。音施。)

[疏]“尔?,沈凫”。○释曰:尔?,一名沈凫。郭云:“似鸭而小,长尾,背上有文。今江东亦呼为尔?。”陆机云:“大小如鸭,青色,卑脚,短喙,水鸟之谨愿者也。”《大雅》云:“凫?在泾。”

幼?,头?。(似凫,脚近尾,略不能行。江东谓之鱼?。音<骨尧>箭。○幼?,音拗。?,许交切。)

[疏]“幼?,头?”。○释曰:幼?,一名头?。郭云:“似凫,脚近尾,略不能行。江东谓之鱼?。音<骨尧>箭。”嫌读为?青之?,故音之。《山海经》云:青要山,“畛水出焉,北注河。其中有鸟名幼?,状如凫,青身朱目赤毛,食之宜子”。是也。

??鸠,寇雉。(??大如鸽,似雌雉,鼠脚,无后指,岐尾。为鸟憨急,群飞,出北方沙漠地。○??,丁刮切。)

[疏]“??鸠,寇雉”。○释曰:寇雉,一名??鸠。郭云:“??大如鸽,似雌雉,鼠脚,无后指,岐尾。为鸟憨急,群飞,出北方沙漠地。”又谓之??。下云“寇雉,??”是也。

萑,老兔?。(木兔也。似鸱鸺而小,兔头,有角,毛脚。夜飞,好食鸡。○萑,音丸。)

[疏]“萑,老兔?”。○释曰:老兔?,一名萑。郭云:“木兔也。似鸱鸺而小,兔头,有角,毛脚。夜飞,好食鸡。”

突?鹕鸟。(似雉,青身,白头。○突?,音突。鹕,音胡。)

[疏]“突?鹕鸟”。○释曰:突?鹕,鸟名也。郭云:“似雉,青身,白头。”

狂,梦鸟。(狂鸟,五色,有冠,见《山海经》。)

[疏]“狂,梦鸟”。○释曰:梦鸟,一名狂,五采之鸟也。○注“狂鸟”至“山海经”。○释曰:案《大荒西经》云:栗广之野,“有五采之鸟,有冠,名曰狂鸟”,是也。

皇,黄鸟。(俗呼黄离留,亦名搏黍。)

[疏]“皇,黄鸟”。○释曰:舍人曰:“皇,一名黄鸟。”郭云:“俗呼黄离留,一名搏黍。”《诗·周南》云:“黄鸟于飞。”陆机《疏》云:“黄鸟,黄丽?留也。或谓之黄栗留。幽州人谓之黄?。一名仓庚,一名商庚,一名[B132]黄,一名楚雀。齐人谓之搏黍。常葚熟时来在桑间,故里语曰:‘黄栗留,看我麦黄葚熟不。’亦是应节趋时之鸟也。”自此以下,诸言仓庚、商庚、[B132]黄、楚雀、仓庚、[B132]黄之文,与此一也。

翠,鹬。(似燕,绀色,生郁林。○鹬,音聿。)

[疏]“翠,鹬”。○释曰:李巡曰:“鹬,一名为翠。其羽可以为饰。”樊光云:“青羽,出交州。”郭云:“似燕,绀色,生郁林。”《说文》云:“翠,青羽雀也。”案《汉书》尉他献文帝翠鸟毛,然则鹬羽可以饰器物。故僖二十四年《左氏传》郑子臧“好聚鹬冠”是也。

ケ,山乌。(似乌而小,赤觜,穴乳,出西方。○ケ,音蜀。)

[疏]“ケ,山乌”。○释曰:山乌,一名ケ。郭云:“似乌而小,赤觜,穴乳,出西方。”

蝙蝠,服翼。(齐人呼为?只?墨,或谓之仙鼠。)

[疏]“蝙蝠,服翼”。○释曰:蝙蝠,一名服翼。郭云:“齐人呼为?只?墨,或谓之仙鼠。”《方言》云:“蝙蝠,自关而东谓之服翼,或谓之仙鼠。自关而西秦陇之间谓之蝙蝠。北燕谓之?只?墨。”

晨风,?。(鹞属。《诗》曰:“<鸟穴>彼晨风。”○?,之然切。)

[疏]“晨风,?”。○释曰:舍人曰:“晨风,一名?,挚鸟也。”郭云:“鹞属。”陆机云:“?似鹞,黄色,燕颔,勾喙,乡风摇翅,乃因风飞急,疾击鸠鸽燕雀食之。”○注“《诗》曰:‘<鸟穴>彼晨风。’”○释曰:《诗·秦风·晨风》篇文也。

{杨鸟},白{厥鸟}。(似鹰,尾上白。○{厥鸟},巨月切。)

[疏]“{杨鸟},白{厥鸟}”。○释曰:{杨鸟},一名白{厥鸟}。郭云:“似鹰,尾上白。”

寇雉,??。(即??鸠也。)真?,[B177]母。(似乌暴?而大,黄白杂文,鸣如鸽声,今江东呼为蚊母。俗说此鸟常吐蚊,故以名云。○真?,音田。[B177],音文。)

[疏]“真?,[B177]母”。○释曰:真?,一名[B177]母。郭云:“似乌暴?而大,黄白杂文,鸣如鸽声,江东呼为蚊母。俗说此鸟常吐蚊,因以名云。”[B177]、蚊,音义同。

??,须[B184]。(??,???。似凫而小,膏中莹刀。○??,音梯。[B184],音螺。)

[疏]“??,须[B184]”。○释曰:??,一名须[B184]。郭云:“??,???。似凫而小,膏中莹刀。”

鼯鼠,夷由。(状如小狐,似蝙蝠,肉翅。翅尾项胁毛紫赤色,背上苍艾色,腹下黄,喙颔杂白。脚短,爪长,尾三尺许。飞且乳,亦谓之飞生。声如人呼,食火烟。能从高赴下,不能从下上高。○鼯,音吾。)

[疏]“鼯鼠,夷由”。○释曰:鼯鼠,一名夷由。郭云:“状如小狐,似蝙蝠,肉翅。翅尾项胁毛紫赤色,背上苍艾色,腹下黄,喙颔杂白。脚短,爪长,尾三尺许。飞且乳,亦谓之飞生。声如人呼,食火烟。能从高赴下,不能从下上高。”

仓庚,商庚。(即[B132]黄也。)失?,?[A104]。(未详。○失?,大结反。?,音步。[A104],音豉。)鹰,来?鸠。(来?,当为爽?字之误耳。《左传》作“?鸠”是也。)

[疏]“鹰,来?鸠”。○释曰:樊光曰:“来鸠,爽鸠也。”《春秋》曰:“爽鸠氏司寇。”鹰鸷故为司寇。郭云:“来?,当为?字之误耳。《左传》作‘?鸠’是也。”案,昭十七年《左传》郯子曰:“少?氏以鸟名官。”“爽鸠氏,司寇也。”杜注云:“爽鸠,鹰也。鸷,故为司寇,主盗贼。”是也。

鹣鹣,比翼。(说已在上。)

[疏]“鹣鹣,比翼”。○释曰:鹣鹣,比翼鸟名也。说在《释地》篇。故注云“说已在上”。

[B132]黄,楚雀。(即仓庚也。○[B132],音离。){列鸟},斫木。(口如锥,长数寸,常斫树食虫,因名云。○{列鸟},音列。)

[疏]“{列鸟},斫木”。○释曰:斫木鸟,一名{列鸟}。郭云:“口如锥,长数寸,常斫树食虫,因名云。”

{敫鸟},唐?屠?。(似乌,苍白色。{敫鸟},音激。唐?,音唐。屠?,音徒。)

[疏]“{敫鸟},唐?屠?”。○释曰:{敫鸟},一名唐?屠?。郭云:“似乌,苍白色。”

鸬,诸雉。(未详。或云即今雉。)鹭,舂Θ。(白鹭也。头、翅、背上皆有长翰毛。今江东人取以为睫?离,名之曰白鹭?。○Θ,音锄。)

[疏]“鹭,舂Θ”。○释曰:鹭,一名舂Θ。郭云:“白鹭也。头、翅、背上皆有长翰毛。今江东人取以为睫?离,名之曰白鹭?。”《诗·陈风》云:“值其鹭羽。”陆机《疏》云:“鹭,水鸟也。好而?白,故谓之白鸟。齐鲁之间谓之舂Θ。辽东乐浪吴杨人皆谓之白鹭。青脚,高尺七八寸,尾如鹰尾,喙长三寸,头上有长毛十数枚,长尺馀,毵毵然与众毛异。好欲取鱼,时则弭之。今吴人亦养焉。楚威王时,有朱鹭合沓飞翔而来舞,则复有赤者,旧鼓吹《朱鹭曲》是也。然则鸟名白鹭,赤者少耳。

鹞雉。(青质,五采。○鹞,音遥。)乔?雉。(即乔?鸡也,长尾,走且鸣。○乔?,音骄。)?雉。(黄色,鸣自呼。○?,音卜。)?雉。(似山鸡而小,冠。背毛黄,腹下赤,项绿色鲜明。)秩秩,海雉。(如雉而黑,在海中山上。)翟?,山雉。(尾长者。○翟?,音狄。)[A181]雉,?雉。(今白?也,江东呼白[A181],亦名白雉。○[A181],音汗。?,丁罩切。)雉绝有力,奋。(最健斗。)伊洛而南,素质、五采皆备成章曰?。(?亦雉属,言其毛色光鲜。○?,音晖。)江淮而南,青质、五采皆备成章曰鹞。(即鹞雉也。)南方曰[C120],东方曰甾?,北方曰希?,西方曰尊?。(说四方雉之名。○[C120],音俦。甾?,音缁。希?,音希。尊?,音尊。)

[疏]“鹞雉”至“西方曰尊?”。○释曰:别诸雉之名也。“雉”者,郭云“青质五采”,即下文“江淮而南”者是也。云“乔?雉”者,郭云:“即乔?鸡也。长尾,走且鸣。”《说文》云:“乔?,长尾雉,走鸣。乘?以尾为防钅乞着马头上。”《诗·小雅》云:“有集维乔?。”陆机《疏》云:“乔?,微小于翟也。走而且鸣曰‘乔?乔?’。其尾长,肉甚美。故林木山下人语曰:‘四足之美有キ,两足之美有乔?。’キ者,似鹿而小。”是也。《山海经》女几山“其鸟多白乔?”。云“?雉”者,雉之黄色,鸣自呼者名?。云“?雉”者,案《山海经》牝山之上“鸟多赤?”。郭注云:“即?雉也。”《尚书》谓之“华虫”。《周礼·春官·司服》职云“?冕”,七章之服也,画此?雉。郭云:“似山鸡而小,冠、背毛黄,腹下赤,项绿色鲜明。”云“秩秩,海雉”者,海雉,一名秩秩。郭云:“如雉而黑,在海中山上。”云:“翟?,山雉”者,山雉,一名翟?。郭云:“尾长者。”今俗呼山鸡是也。云“[A181]雉,?雉”者,别二名也。郭云:“今白?也,江东呼白[A181],亦名白雉。”云“雉绝有力,奋”者,谓雉之壮大有力能斗者名奋。郭云:“最健斗。”云“伊洛而南,素质、五采皆备成章曰?”者,李巡曰:“素质,五采备具,文章鲜明曰?。”孙炎曰:“?雉,白质,五色为文也。”郭云:“?亦雉属,言其毛色光鲜,王后之服以为饰。”案《周礼·内司服》云:“王后之六服,衤韦衣。”郑注云:“王后之服,刻缯为之形而采画之,缀于衣以为文章。衤韦衣,画?者。”是也。云“江淮而南,青质、五采皆备成章曰鹞”者,有雉,青质,五采备具而成文章,名曰鹞雉。郭云:“即鹞雉也,亦王后之服以为饰。”《周礼》云“揄狄”。郑注云“揄狄,画摇者”是也。摇与鹞音义同。云“南方曰[C120],东方曰甾?,北方曰希?,西方曰尊?”者,郭云:“说四方雉之名。”《左传》曰:“五雉为五工正。”杜预取此四方之雉,并上“?雉”以为五也。必取?雉者,伊洛,土之中区,故与四方之雉为五也。樊光、贾逵以此五雉分属五土,无所冯据,不可采用。故略而不言。

鸟鼠同穴,其鸟为<鸟余>,其鼠为<鼠突>。(<鼠突>如人家鼠而短尾,<鸟余>似??而小,黄黑色。穴入地三四尺,鼠在内,鸟在外。今在陇西首阳县鸟鼠同穴山中。孔氏《尚书传》云:“共为雄雌。”张氏《地理记》云:“不为牝牡。”○<鸟余>,音徒。<鼠突>,音突。)

[疏]“鸟鼠同穴,其鸟为<鸟余>,其鼠为<鼠突>”。○释曰:《尚书·禹贡》云:“导渭自鸟鼠同穴。”不言鸟兽之名,故此释之也。李巡云:“<鸟余>、<鼠突>,鸟鼠之名。共处一穴,天性然也。”郭云:“<鼠突>如人家鼠而短尾,<鸟余>似??而小,黄黑色。穴入地三四尺,鼠在内,鸟在外。今在陇西首阳县鸟鼠同穴山中。孔氏《尚书传》云:‘共为雄雌。’张氏《地理记》云:‘不为牝牡。’”郭氏并载此言,未知谁得其实也。

鹳专?,??柔?。如鹊,短尾,射之,衔矢射人。(或说曰:鹳专?、??柔?,一名{隋女}羿。○鹳,音欢。专?,音团。??,音福。柔?,音柔。射,食亦切。)

[疏]“鹳专?,??柔?。如鹊,短尾,射之,衔矢射人”。○释曰:鹳专?,一名??柔?。郭云:“或曰:鹳专?、??柔?,一名{隋女}羿。”案,字书云:“{隋女},古以为懈惰字。羿,古之善射者。”此言鸟捷劲,虽羿之善射,亦懈惰不敢射也,故以名云。郭《图赞》云:“鹳专?之鸟,一名{隋女}羿。应弦衔镝,矢不着地。逄蒙缩手,养由不睨。”

鹊贝?丑,其飞也<羽?>。(竦翅上下。○<羽?>,音宗。)

[疏]“鹊贝?丑,其飞也<羽?>”。○释曰:贝?,伯劳也。<羽?>,竦也。丑,类也。鹊贝?之类,不能翱翔远飞,但竦翅上下而已。

鸢乌丑,其飞也翔。(布翅翱翔。○鸢,音玄。)

[疏]“鸢乌丑,其飞也翔”。○释曰:鸢,鸱也。鸱鸟之类,其飞也布翅翱翔。

鹰隼丑,其飞也?。(鼓翅??然疾。)

[疏]“鹰隼丑,其飞也?”。○释曰:舍人曰:“谓隼鹞之属也。”??,其飞疾羽声也。郭云:“鼓翅??然疾。”是急疾之鸟也。《说文》云:“隼,鸷鸟也。”陆机云:“隼,鹞属也。齐人谓之击征,或谓之题肩,或谓之雀鹰,春化为布?者是也。”

凫雁丑,其足蹼,(脚指间有幕蹼属相着。○蹼,音卜。)其踵企。(飞即伸其脚跟企直。)

[疏]“凫雁丑,其足蹼,其踵企”。○释曰:凫,水鸟也。雁,阳鸟也。蹼,犹蹼属相着之谓也。踵,脚跟也。凫雁之类,脚指间有幕蹼属相着,飞则伸其脚跟企直也。

乌鹊丑,其掌缩。(飞缩脚腹下。)

[疏]“乌鹊丑,其掌缩”。○释曰:掌,足也。乌鹊之类,飞时缩足于其腹下。

亢,鸟咙。(咙谓喉咙。亢即咽。)其?长,嗉。(嗉者,受食之处,别名嗉。今江东呼?长。○亢,户郎切。嗉,音素。)

[疏]“亢,鸟咙。其,?长嗉”。○释曰:别鸟咽嗉之名也。亢者,鸟喉咙也。其受?长处名嗉。郭云:“咙谓喉咙。亢即咽也。嗉者,受食之处,别名嗉。今江东呼?长。”

鹑子,文?。β子,宁?。(别鹌鹑雏之名。○文?,音文。)

[疏]“鹑子,文?。β子,宁?”。○释曰:别鹌鹑雏之名也。鹑之子雏名文?,β之子雏名宁?。

雉之暮子为鹨。(晚生者,今呼少鸡为鹨。○鹨,力救切。)

[疏]“雉之暮子为鹨”。○释曰:鹨是雉晚生之子名也。郭云:“晚生者,今呼少鸡为鹨。”

鸟之雌雄不可别者,以翼右掩左,雄;左掩右,雌。

[疏]“鸟之雌”至“右雌”。○释曰:郑《诗笺》云:“阴阳相下之义也。”

鸟少美长丑为留?栗?。(留?栗?犹留离。《诗》所谓“留离之子”。○长,丁丈切。留?,音留。栗?,音栗。)

[疏]“鸟少”至“留?栗?”。○释曰:鸟之少为子而美,长食母而丑,其名为留?栗?,犹留离。《诗》所谓“留离之子”者,案《诗·邶风》云:“琐兮尾兮,流离之子。”陆机《疏》云:“流离,枭也。自关而西谓枭为流离。其子?长大,还食其母,故张奂云‘留?栗?食母’,许慎云‘枭,不孝鸟’是也。”流与留?同。

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

[疏]“二足”至“谓之兽”。○释曰:别禽兽之异也。凡语有通别。别而言之,羽则曰禽,毛则曰兽。所以然者,禽者,擒也。言鸟力小,可擒捉而取之。兽者,守也。言其力多,不易可擒,先须围守,然后乃获,故曰兽也。通而为说,鸟不可曰兽,兽亦可曰禽。故《曲礼》“鹦鹉不曰兽,而惺惺通曰禽也”。《易》云:“王用三驱,失前禽。”则驱走者亦曰禽也。又《周礼·司马》职云:“大兽公之,小禽私之。”以此而言,则禽未必皆鸟也。又郑玄注《周礼》云:“凡鸟兽未孕曰禽。”《周礼》又云:“以禽作六贽:卿羔;大夫雁。”《白虎通》云:“禽者,鸟兽之总名,以其小兽可擒,故得通名禽也。”

贝?,伯劳也。(似害?葛?而大,《左传》曰“伯赵氏”。○贝?,工役切。)

[疏]“贝?,伯劳也”。○释曰:李巡云:“伯劳,一名贝?。”樊光曰:“《春秋传》曰:少?氏以鸟名官。”“伯赵氏司至。”伯赵,贝?也。以夏至来,冬至去。郭云:“似害?葛?而大。”陈思王《恶鸟论》云:“伯劳以五月鸣,应阴气之动。阳气为仁养,阴为杀残贼,伯劳盖贼害之鸟也。”其声贝?贝?,故以其音名云。《月令》仲夏之月“贝?始鸣”是也。○注“似害?”至“赵氏”。○释曰:云“似害??而大”者,《字林》云:“害??似伯劳而小故也。”云“《左传》‘伯赵氏’”者,案昭十七年云:“伯赵氏,司至者也。”杜注云:“伯赵,伯劳也。以夏至鸣,冬至止。”是也。

仓庚,黧黄也。(其色黧黑而黄,因以名云,○黧,力知切。)

[疏]“仓庚,黧黄也”。○释曰:即上“黄鸟”也。郭云:“其色黧黑而黄,因以名云。”

猜你喜欢
  文公卷十四(起十年,尽十八年)·何休
  孝行篇 第四 凡十九条·范立本
  第一章 2·辜鸿铭
  卷十三·毛奇龄
  自序·湛若水
  卷十七·蔡卞
  卷四·崔子方
  诗故卷四·朱谋玮
  卷十二·魏了翁
  《阴骘文广义》原序·周梦颜
  十三、德山托钵·慧开
  卷第十八·李遵勖
  佛说禅行三十七品经·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四卷·宝亮
  刻金刚般若经赞述序·窥基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明中·唐圭璋

      明中有言志集,不传。诗渊自第十册至第二十四册,录明中或明中言志集之诗,多达十馀首。贺新郎词,永乐大典卷七千三百二十九郎字韵引宋张敬斋诗集亦收,“全”录入。又,文渊阁书目(读画斋丛书本)卷十月字号:“张敬斋言志录(原注

  • 楼锷·唐圭璋

      锷字巨山,一字景山,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绍兴三十年(1160)登进士第。乾道五年(1169),太学正。七年(1171),湖北路安抚司准备差遣。淳熙元年(1174),枢密院编修官、出知江阴军、移知武昌府。   浣溪沙   双桧堂   夏半阳

  • 五集卷二十三·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二十三古今体九十首【丙午五】西直门外作回跸御园驻数朝常雩斋戒返宫寮浓云彻夜庶几雨却惜晨光作片消看来绿麦本青葱几寸又欣长【上声】以芃可望稔因愁望雨凭舆欣

  • 卷二百三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三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安晚堂诗集郑清之谢徐德夫右司和御制赐诗直道何曽较尺寻昔贤垂范到斯今臯谟勉勉歌元首说诲年年沃朕心幸遇千龄开圣治顷尘三事愧宵箴奎文衣被真难报

  • 卷一百十二·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一百十二目録草虫类谢兴宗惠草虫扇【宋司马光】和圆机题草虫【宋晁说之】雍秀才画草虫七物【宋苏轼】观居宁画草虫【宋梅尧臣】题草虫扇【宋陈造二首】草虫扇【宋范成大】戏题常州草虫

  • 第八十三回 入江夏孙权复仇 走当阳赵云救主·蔡东藩

      却说刘备接得荆州来书,即与诸葛亮商议行止,亮答说道:“想是因黄祖败死,故请将军,往议抵御东吴,将军不妨前去,亮愿随行。”备闻言甚喜,便偕亮出城,同诣荆州。看官欲知黄祖败死情形,还须从源至委,补叙一番。先是孙权继承先业,

  • 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司马迁

    张连科 译注【说明】《屈原贾生列传》是屈原、贾谊两个人的传记,他们虽然不是同时代人,但是二人的遭遇有不少共同之处。他们都是才高气盛,又都是因忠被贬,在政治上都不得志,在文学上又都成就卓著。所以,司

  • 綦俊传·魏收

    綦俊,字..显,河南洛陽人。其祖先是代人。祖綦辰,任并州刺史。綦俊,庄帝时仕官累迁为沧州刺史,很是被吏人害怕钦服。不久,除任太仆卿。等到..朱世隆等被诛,齐献武王赴洛,停军邙山。上召文武百司,下及士人百姓,训话说:“..朱暴虐,矫

  • 钦定南巡盛典卷五十三·高晋

    目録河防【十九】 钦定南巡盛典卷五十三河防豫省青龙岗漫水由东省防山等湖滙注江南邳州宿迁桃源运中河内水势盛涨汪洋浩瀚我皇上宵旰勤求广筹宣泄机宜有骆马湖五道尾闾刘老涧九孔石闸并十字河临运坝等处去路其桃源境

  • 卷之十四 诠言训·高诱

    诠言训诠,就也。就万物之指以言其微,事之所谓,道之所依也。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太一,元神,总万物者。同出於一,所为各异,有鸟、有鱼、有兽,谓之分物。方以类别,物以群分,性命不同,皆形於有。隔而不通,分而为万物

  • 卷六·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六     宋 程公说 撰年表六鲁卿年表子言之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其说曰周自平王东

  • 卷十八·史浩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讲义卷十八     宋 史浩 撰周公作立政凡书皆有序史官之纪实也圣人定书存之使万世之下读其书者知所以作者之意汉儒复引之以冠篇首唯无逸立政周公所作史氏不书其由亦若伊尹咸有一德不待序引而晓

  • 修身第二·荀况

    [题解]本篇论述了一系列修养身心,即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之术,而其根本的一点在于遵循礼义。[原文]2.1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1);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2);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3)。故非我而当者,

  • 遵大路·佚名

    ——紧紧拉住哥哥的手【原文】遵大路兮①,掺执子之祛兮②。无我恶兮,不窒故也③。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无我畴兮④,不窒好也⑤。【注释】①遵:循,沿着。②掺(shan)执:拉着,牵着。祛(qu):袖口。③窒(jie):快,迅速。

  • 佛说如幻三昧经卷下·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尔时世尊赞文殊师利曰:&ldquo;善哉,善哉!乃能讲论发意菩萨。仁已曾奉江河沙等诸佛世尊,故能畅此无极道慧。&rdquo;时舍利弗前白佛言:&ldquo;向者文殊,颁宣咨嗟诸初发意菩萨之事,若有逮得无所从生法忍,

  • 第五回·胡兰成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一段在修行说无执则一切如忘我,身若不在法性长存。佛说种子佛性在人身。猫永远抓老鼠,似乎连电视里出现的老鼠也不待见,禽鸟与麋鹿自身虽美,却

  • 卷第十·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十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妄说自得上人法学处第四之二尔时薄伽梵。与五百渔人出家圆具已。从薜舍离诣竹林聚落北。有升摄波林依之而住。时逢饥馑乞食难得。父母于子尚不相济。况余乞人。尔时世

  • 河东记·薛渔思

    传奇小说集。唐薛渔思撰。三卷。原书已佚, 《郡斋读书志》入子部小说家,曰: “亦记谲怪事。序云:续牛僧孺之书。”《太平广记》录有佚文,《绀珠集》、《说郛》本均残,不全。《河东记》就其总体来说,尚未脱尽谲异怪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