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何以登道场成正觉。正觉之所以成,群异之所以一,何莫由斯道也。是以异教殷勤,三抚以之频发;功德叠校,九增以之屡至。如〈问相〉摽玄而玄其玄,〈幻品〉忘寄而忘其忘,〈道行〉坦其津,〈难问〉穷其源,〈随喜〉忘趣以要终,〈照明〉不化以即玄。章虽三十,贯之者道;言虽十万,倍之者行。行凝然后无生,道足然后补处,及此而变一切智也。《法华》镜本以凝照,《般若》冥末以解悬。解悬理趣,菩萨道也。凝照镜本,告其终也。终而不泯,则归途扶疏,有三实之迹;权应不夷,则乱绪纷纶,有惑趣之异。是以《法华》、《般若》相待以期终,方便、实化冥一以俟尽。论其穷理尽性,夷明万行,则实不如照;取其大明真化,解本无三,则照不如实。是故叹深则《般若》之功重,美实则《法华》之用微。此经之尊,三抚三嘱,未足惑也。

有秦太子者,寓迹储宫,拟韵区外,玩味斯经,梦想增至,准悟大品,深知译者之失会。闻究摩罗法师,神授其文,真本犹存。以弘始十年二月六日,请令出之。至四月三十日校正都讫。考之旧译,真若荒田之稼,芸过其半,未讵多也。斯经正文,凡有四种,是佛异时适化,广略之说也。其多者云有十万偈,少者六百偈。此之大品,乃是天竺之中品也。随宜之言,复何必计其多少,议其烦简耶!梵文雅质,案本译之于丽巧不足,朴正有余矣。幸冀文悟之贤,略其华而几其实也。

猜你喜欢
  大乘义章 第十一卷·慧远
  三论游意义·硕法师
  卷第十二·佚名
  怎样平世界两个不平·太虚
  评宝明君中国佛教之现势·太虚
  第五章 圣者提地迦时代·多罗那他
  知五阴慧章第二·佚名
  与黄雪峰居士书·太虚
  卷第十八·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玄奘
  目录·志磐
  多闻品法句经第三(十有九章)·佚名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七·佚名
  普遍光明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卷上·佚名
  四分律卷第六十(第四分之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十八家诗抄·卷三·曾国藩

      鲍明远五古一百三十一首  采桑  季春梅始落,工女事蚕作。采桑淇洧间,还戏上宫阁。早蒲时结阴,晚篁初解箨。  蔼蔼雾满闺,融融景盈幕。乳燕逐草虫,巢蜂拾花萼。是节最暄妍,佳服又新烁。  绵叹对迥涂,扬歌弄场藿。

  • 第四十章 汾阳报恩·屠隆

    〔外扮山神上〕金书开玉册。帝命守庐山。瀑布香炉好。羣仙日往还。小圣乃庐山山神是也。九江大盗闻李太白家眷住此山中。其妻许氏。女容秀丽。又道是相国孙女。盛有赀装。聚三百人以今夜登山。来行劫掠。

  • ◆姚承旨燧(牧庵集)·顾嗣立

    燧字端甫,文献公枢之侄,少孤,随枢学于苏门。及长,以所作就正于河内许衡,衡赏其辞。至元七年,衡为国子祭酒,奏召旧弟子二十人,驿致馆下,始为秦王府文学。寻提举陕西、四川、中兴等路学校,除陕西汉中道按察司副使,调山南湖北道,入为

  • 卷七十四·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七十四 宋 陆游 撰 书道室壁 余生天地一飞蓬学道年来似有功习气扫除空刼外精神澡雪隐书中种瓜谿父时时见卖药壶公处处同莫谓与人缘苦薄相随拍手有儿童 书志 蓬矢桑弧射四方岂知垂老卧江乡

  • 卷一百九十二·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九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六十九 黄 干 答曾伯玉借长编 白露下百草迅商薄修林幽人起长叹感此节物深揽衣自徘徊抚劒还悲吟丈夫各有志莫作儿女心涉远当

  • 卷七百九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九十一联句韩愈城南联句【此首又见张籍集】愈 孟郊竹影金琐碎【郊】泉音玉淙琤琉璃剪木叶【愈】翡翠开园英流滑随仄步【郊】搜寻得深行遥岑出寸碧【愈】远目增双明乾穟纷拄地【郊】化虫

  • ●卷五·杨循吉

      挞懒与宗盘、宗隽既合议以齐地归宋,诸酋不肯。或曰:『我以地与宋,必德我。』或曰:『我俘宋人父兄,怨非一日,若资以土地,是助仇也,何德之有?宜勿与。』然三大酋竟以河南、陕西地归宋,以张通古为使使宋。名曰:『诏谕江南使。』

  • 卷之十九·佚名

    丙午春正月癸未朔张士诚以舟师驻君山又出兵自马马犬沙流窥江阴守将以闻 上亲督水军及马步兵往救之比至镇江寇已焚瓜洲掠西津而遁乃命康茂才等出大江追之别命一军伏于江阴之山麓翌日茂才追至浮子门遇寇舟五百余艘遮海

  • 戴东原先生轶事·戴清泉

    族祖东原公,本考据学、算数学、制造学经世实用之旨,发为哲学家言。其所论著,远足以补汉宋儒者之偏弊,近足以导欧美文化之先河,是固海内学人所公认者也。公之生迄今二百年矣,人往风微,崇拜热忱,久而弥挚。族人祖荫将以独力建筑

  • 卷一百八·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一百八 唐 张守节 撰 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   史记一百八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城安人也【括地志云成安故城在汝州梁县东二十三里括地志云成安属颍川郡陈留郡又有成安县亦属梁未知孰是也】

  • 谢承后汉书卷七·周天游

    宋度传六○五宋度字叔平,除谒者。以诏书赐降(侯)胡,〔俟朝〕郎门〔一〕,门闭,度顿首让胡掾,赐毕,奏罢大鸿胪。京师称曰:「宋叔平一使,奏罢九卿〔二〕。」(姚。王。汪。黄)──书钞卷六二 〔一〕据汪辑删补。 〔二〕「奏罢」原误倒

  • 二·钱穆

    所谓中国传统政治,本文只从秦汉大一统政府成立后说起。更前的则暂略而不论。这几十年的国内学术界,几乎无一人不说秦以后的政治是君主专制,但作者仍将不惮反覆对此问题作辩护。本文所论中国传统政治,亦仅在这一点上作发挥

  • 春秋传卷十六·胡安国

    宋 胡安国 撰宣公上【公名倭一名接又作委文公子母敬嬴諡法善问周逹曰宣】周【匡王五年鲁宣公二年匡王崩弟定王立】郑【穆公二十年鲁宣公三年穆公卒灵公夷立宣四年灵公弑弟襄公坚立】齐【恵公元年鲁宣公十年恵公卒子

  • 学蔀通辨卷之一·陈建

    明陈建撰前编上此卷所载着朱子早年尝出入禅学与象山未会而同至中年始觉其非而返之正也庚戌宋高宗建炎四年九月甲寅子朱子生[朱子年谱]己未高宗绍兴九年二月乙亥象山陆子生[象山年谱]辛未绍兴二十一年陆子十三岁陆子生

  • ·生之谓性··王守仁

    黄修易&middot;录黄修易,字勉叔。余者不详。【原文】黄勉叔问: &ldquo;心无恶念时, 此心空空荡荡的, 不知亦须存个善念否?&rdquo;先生曰:&ldquo;既去恶念,便是善念,便复心之本体矣。譬如日光被云来遮蔽,云去光已复矣。若恶念既

  • 礼记要义卷第十三·魏了翁

    玉藻一郑谓西都宫室如诸侯制诸儒疑之朝事仪云朝日东郊故东门是国城东郊之门也孝经纬云明堂在国之阳又异义淳于登说明堂在三里之外七里之内故知南门亦谓国城南门也云天子庙及路寝皆如明堂制者案考工记云夏后氏丗室郑注

  •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二·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菩萨身密品第一之二复次寂慧。所有一切有情色相威仪。即于菩萨色相威仪中住。而菩萨曾无发悟亦无分别。以彼菩萨无所分别平等舍心。即随其身现身威仪。

  • 春明外史·张恨水

    现代长篇小说。张恨水著。原载1924年4月 12日至1929年1月24日北平《世界日报》副刊《明珠》。上海世界书局1930年5月出版单行本。收《后序》1篇。小说以“报人”杨杏园的恋爱史为情节主干,展示了军阀时代北京纷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