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姚承旨燧(牧庵集)

燧字端甫,文献公枢之侄,少孤,随枢学于苏门。及长,以所作就正于河内许衡,衡赏其辞。至元七年,衡为国子祭酒,奏召旧弟子二十人,驿致馆下,始为秦王府文学。寻提举陕西、四川、中兴等路学校,除陕西汉中道按察司副使,调山南湖北道,入为翰林直学士,迁大司农丞。元贞元年,以翰林学士与侍读高道凝总裁《世祖实录》。大德五年,出为江东廉访使,移病太平,拜江西行省参知政事。至大元年,入为太子宾客,进承旨学士、太子太傅。明年,授荣禄大夫、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四年,得告归。卒,年七十六,谥曰文。所著有《牧庵文集》五十卷。牧庵为文,闳肆该洽,豪而不宕,刚而不厉,舂容盛大,有西汉风。宋末弊习,为之一变。济南张养浩序其集曰:公才驱气驾,纵横开阖,纪律惟意,约要于烦,出奇于腐,江海驶而蛟龙挐,风霆薄而元气溢。时元宅天下已百余年,倡鸣古文,群推牧庵一人,拟诸唐之昌黎、宋之庐陵云。 

姚嗣辉南桤堂 

寄畅纯父治中 

舆病高厓道中作 

舟达黄溪 

发舟青神县 

感事 

留别和杜紫微韵 

癸巳九日 

次韵时中 

别王良辅 

宋陆秀夫抱惠王入海图 

黄门飞鞚图 

赏花 

寄王宪使立夫 

次韵阎子济二首 

寄徐中丞容斋 

同柳山和尚登落星寺 

萑苇叹 

题贞节贾母刘氏 

○姚嗣辉南桤堂 

彼桤有土性,生植惟峨岷。栾栾干云姿,才与樗散邻。匠石过不睨,炀夫取蒸 【一作为。】 薪。所贵故山树,宁计世莫珍。一别十亩阴,清溪俄几春。笔名堂楣上,如对故乡亲。请事《小弁》诗,桑梓亦惟寅。盛德古自卑,木恶何关人。不见樗里疾,智囊终相秦。君才负栋柱,未许沟断均。无以桤自期,上孤明堂晨。 

○寄畅纯父治中 

欲闻真息耗,无使梓潼来。烽火平时报,田畴乱后开。徒歌王粲赋,不直士元才。遥忆牛头寺,思亲日几回。 

○舆病高厓道中作 

役役乾坤远,栖栖道路频。五年三入蜀,十梦九归秦。疟鬼偏凌客,山英定笑人。无劳问前渡,祇觉白头新。 

○舟达黄溪 

草木随寒暑,殊方荣悴同。苇花兼露白,柽叶未霜红。日月双飞鸟,江湖一病翁。晚来沙屿上,愁坐独书空。 

○发舟青神县 

青神开百丈,江岸转荒凉。薜荔缘松起,蒹葭并竹长。深披豺虎径,毒犯虺蛇乡。何莫非王事,牵夫可惋伤。 

○感事 

致位丞疑地,夔龙伯仲间。星当朝北斗,日已薄西山。取谤因雠恶,贪权失丐闲。此行虽铁甲,未足比惭颜。 

○留别和杜紫微韵 

身世支离似败衣,有戈难却鲁阳晖。不知此日公交车召,又复何时野服归。花信正愁风骀荡,麦苗还喜雨霏微。分携江上休回首,恐见樯乌作背飞。 

○癸巳九日 

去岁君山孤棹游,如今尽室石城州。明年白发桑榆日,何地青山萸菊秋。客气已为强弩末,宦情空遶大刀头。果成问舍求田策,未让元龙百尺楼。 

○次韵时中 

多君闻道粗知归,云雾何人识少微。尔后骅骝终独步,目前鸷鸟不群飞。淮南数日将寒食,客里三春尚腊衣。安得銮坡同给札,不妨苜蓿对朝晖。 

○别王良辅 

只闻官罢尚荆州,不谓相逢郢水秋。如我避贤三退舍,与君为客一登楼。人才妄自金鸣冶,世事从渠剑刻舟。明日分携武昌去,应烦南梦到沧洲。 

○宋陆秀夫抱惠王入海图 

紫宸黄阁共楼船,海气昏昏日月偏。平地已无行在所,丹心犹数中兴年。生藏鱼腹不见水,死挽龙髯直上天。板荡纯臣有如此,流芳千古更无前。 

○黄门飞鞚图 

太平无有羽书尘,局促龙鳞万里身。不着圉人时骋骛,天闲骄悍若为驯。 

○赏花 

出门京国事无涯,虚掷东风五物华。却谢病归催不起,故园今见碧桃花。 

○寄王宪使立夫 

庭树生秋风,炎炽夺如失。小虫鸣喓喓,高隼飞鴥鴥。缅怀素心人,若发未忘栉。百年能几见,过眼徂电疾。而君有官事,出言千里律。何暇喜蛩音,情与逃空一。昨因赵卿至,戒遣书新述。篇轴不害多,无惮费纸笔。且约来北州,罇酒留十日。晴天逼佳夕,共看华月出。非不思余论,门无一亲即。吾私如汲车,已脱复萦繘。晚菘生待种,早稻行可铚。少须黄花发,秋风亦萧瑟。倒冠独山巅,兹游或能必。 

○次韵阎子济二首 

吾友宋佥宪,颇闻思湘中。每云所遇奇,未易言说穷。崇兰春风花,岩桂秋露丛。三年一官内,身在香国东。朝航汩罗波,翻动海日红。暮揖岳麓寺,苍烟楼观霳。喧喧名都邑,百货聚商工。何时访君游,尽历西南雄。 

霜水收风涛,江船稳归路。唯应江间月,照汝来往屡。长沙隔南云,尚饱艰险趣。天涯念棋错,睽阔皆旧故。新知苟会心,何必欢有素。黄钟未悬业,众目齐瓦釜。大音故希声,欲说难至户。况我言毛輶,谁复听其句?所恃君盛年,学仕犹未暮。丈夫重道义,自足轻外鹜。观今纷华俦,愠喜随一芋。愿终藏山书,荣于鹿眠赋。 

○寄徐中丞容斋 

李侯安庆来,遭君江间柂。问云归湍水,示声偶及我。自揆衰钝质,旧学日兼堕。百事于大贤,资取无一颇。始疑逢蒙弓,亦有虚发笴。终知匠石斧,材不捐琐琐。增惭失喜余,背觉芒刺荷。平生声相接,睟盎见未可。文字亲友间,屡得观藻火。况闻闲世故,盘走夜光颗。仰止高山思,愿并余子颗。历推天日行,蚁右风轮左。吾徒不相值,其故政此坐。何时广陵游,倾盖愿终果。 

○同柳山和尚登落星寺 

抵掌女娲前功捐,炼石力尽还霣天。怒飞十有八万里,掷陷彭蠡三重渊。藏山于泽信有力,愚公欲移重万肩。黄家亚夫更痴绝,漫向麟史求何年。安知自分牛斗躔,天穴上当匡庐颠。银河一塞□□□,至今飞流挂长川。我来正逢槐火节,舣矶少系东吴船。相携诗僧上佛阁,箕踞对酒淡其然。渠闻舌挢若自失,子辨乃出邹衍前。无书太古何所得,为言乌有先生传。 

○萑苇叹 

濒江不可禾,岁惟葭苇茁。青林无端倪,永与江水匹。由为薪蒸时,责以租赋出。园人诚贪夫,苞苴黄金镒。暮夜钻权幸,入牒妻子质。输课或未偿,投之良不恤。他家皆办为,得者皆富室。秋风霜露落,百谷时已实。处处佣千夫,豚酒健力铚。稇载向城市,官外私羡溢。遗笴狼藉陈,入者必见叱。或因取束缊,随以盗采律。春风将新萌,剪伐未十七。下策付一炬,炎火赤天日。坐视煨烬空,不丐民贫疾。因推是为心,可见无仁术。周官衡虞置,为法未尔密。亦已开利源,千年谁能窒。 

○题贞节贾母刘氏 

常时易处变时难,掬育孤儿纺织间。向使相欢得偕老,贞名未必满人寰。 

猜你喜欢
  静山·唐圭璋
  赵耆孙·唐圭璋
  卷三十一·阮阅
  十八家诗抄·卷十四·曾国藩
  元艺圃集卷二·李蓘
  张琦·龙榆生
  卷十一·王奕清
  卷六十四·陆游
  卷十九·郭知达
  战败了归来·刘半农
  卷一·钱子正
  卷二百三十七下·曹学佺
  忠义集巻四·赵景良
  第一節 詩詞的節奏·王力
  第四十四场·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江月松风集卷一·钱惟善

    (元)钱惟善 撰古诗二首鳯麟别千载骚雅流余声南入苍梧天鸿雁雝雝鸣骋目江上秋秋云白英英扣舷欲何之山水遗韶韺白马几朝夕震荡赤帝阙不洗鸱夷魂千年属镂血我欲骑赤蚪东上探禹穴手披青玉书逍遥弄明月送韩介石之平江财赋提

  • 四集卷四十五·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四十五古今体五十四首【戊戌一】戊戌元旦新岁新禧淑景融庆惟敷锡庶民同贺门御殿今番简谒庙拜天往例通布宪校官先已校着雍丰楙冀年丰持盈戒满恒廑念勤政爱民永朂躬元旦试笔忆昔中元甲子临【乾

  • 列传第四十八·刘昫

    ○魏知古 卢怀慎 子奂 源乾曜 从孙光裕 光裕子洧 李元纮 杜暹 韩休 裴耀卿 孙佶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也。性方直,早有才名。弱冠举进士,累授着作郎,兼修国史。长安中,历迁凤阁舍人、卫尉少卿。时睿宗居籓,兼检校相王

  • 卷一百一·列传第三十一·脱脱

        萧陶苏斡 耶律阿息保 萧乙薛 萧胡笃   萧陶苏斡,字乙辛隐,突吕不部人。四世祖因吉,发长五尺,时呼为“长发因吉”。祖里拔,奥隗部节度使。陶苏斡谨愿,不妄交。伯父留哥坐事免官,闻重元乱,挈家赴行在。时陶苏

  • 卷一 母仪传·刘向

      卷一之一 有虞二妃  有虞二妃者,帝尧之二女也。长娥皇,次女英。舜父顽母嚚。父号瞽叟,弟曰象,敖游于嫚,舜能谐柔之,承事瞽叟以孝。母憎舜而爱象,舜犹内治,靡有奸意。四岳荐之于尧,尧乃妻以二女以观厥内。二女承事舜于畎

  • 前汉孝文皇帝纪上卷第七·荀悦

      初大臣迎王于代。郎中令张武议曰。大臣未可信。王宜称疾无行。以观其变。中尉宋昌曰。群臣之议皆非也。夫秦失其政。豪杰并起。然卒践天子位者。刘氏也。天下绝其望。一也。高帝王子弟。犬牙相制。所谓盘石之

  • 卷之三十·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三十传第十四阿噜科尔沁部总传阿噜科尔沁部在古北口外至京师千三百四十里东西距百三十里南北距四百二十里东界扎噜特西界巴林南界喀尔喀左翼北界乌珠穆沁元太祖弟哈布图哈萨

  • 张俊传·张廷玉

    张俊,宣府前卫人。他继承世袭职位,为本卫指挥使。累升至大同游击将军。弘治十二年(1499),又因功进升为都指挥同知。火筛侵入大同左卫,大肆抢掠八日之久。张俊派兵三百在前拦截,又分兵三百作为策应,自己则亲自率军在荆东庄抵

  • ●皇朝通典卷三十四·佚名

    職官十二 ○職官十二 司道 府州 州縣 △司道【布政使 按察使 守道 巡道 布政使司經厯 理問 都事 照磨 庫大使倉大使 按察使司經歷 知事 照磨 司獄各道庫大使 倉大使】 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直隸山東山西河

  • 舆服三·徐松

    卤簿杂录旗案:稿本舆辇旗物制与卤簿、法驾并列互引。疑当时仪注二簿录名。今仍其旧,汇类删繁,总题为卤簿杂录。 建隆四年,太祖又诏别造五龙旗五,南郊用之。 卤簿法驾中有甘露旗此条天头原批:「此条移后。」批者乃将其移至「

  • 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卷一·李琪

    宋 李琪 撰一王世纪周自武王克商建国传世十二平王东迁为东周始王平王四十九年当隐元年敬王三十九年当哀十四年由平迄敬凡十有四世【悼王未即位遇弑止十三世正统】二百四十二年为春秋始末按周八百六十有七年前乎春秋

  • 卷二十三·范处义

    <经部,诗类,诗补传> 钦定四库全书 诗补传卷二十三   宋 范处义 撰 正大雅 灵台民始附也文王受命而民乐其冇灵德以及鸟兽昆虫焉 文王得民久矣此言民始附文王得天久矣此乂言受命何也盖前日万邦之方下民之王得民之

  • 第九 权篇 1·王诩

    【原文】说者,说之①也;说之者,资之②也。饰言③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④也;应对者,利辞⑤也,利辞者,轻论⑥也;成义⑦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⑧也。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⑨也。【注释】①说之:劝说对方听从自己。②资之:帮助对方。③

  • 抱朴子內篇卷之十五   雜應·王明

    或曰:「敢問斷穀人可以長生乎〔一〕?凡有幾法,何者最善與?」抱朴子答曰:「斷穀人止可息肴糧之費〔二〕,不能獨令人長生也。問諸曾斷穀積久者云,差少病痛,勝於食穀時。其服朮及餌黃精,又禹餘糧丸,日再服,三日〔三〕,令人多氣力,堪負

  • 法镜经序·佚名

    夫心者众法之原。臧否之根。同出异名。祸福分流。以身为车。以家为国。周旋十方。禀无倦息。家欲难足。由海吞流。火之获新。六邪之残。已甚于蒺藜田之贼鱼矣。女人佞等三魅。其善为而信置。斯家之为祸也。尊邪[病-丙

  • 灵宝大炼内旨行持机要·佚名

    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唐宋间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玉诀类。此书言「壶中造化」之法,即灵宝道士炼度己身罪魂,使超升上天之法术。其法先礼拜诵经,然后引炁直人丹田,聚九炁之光而结一婴儿,状同己身。婴

  • 洞真金元八景玉箓·佚名

    全称《上清高圣太上大道君洞真金元八景玉箓》。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南朝。《三洞奉道科戒仪范》已着录此书;《无上秘要》亦引述此经。原书一卷,今《正统道藏》本误分作两种道书。一本题作《洞真金元八景玉箓》

  • 诗序·佚名

    《毛诗序》的简称,有“大序”“小序”之分。列在各诗前面,解释各篇主题的是“小序”,往往牵强附会,曲解诗意。在《毛诗》首篇《关雎》的“小序”后面有一大段概论全部《诗经》的文字,叫做“大序”(据《正义》说明,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