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绍兴朝旨改正僧道班文字一集

(法道)等伏睹大宋僧史略。载僧道班次。每当朝集。僧先道后。并立殿庭。僧东道西。凡遇郊天。道左僧右。久为定制。盖出本朝祖宗成宪。以为万世不刊之规。昨缘崇观之后道士叨视资品。如王资息林灵素王冲道辈。视两府者甚众。因此起请。例押僧班。乘势毁坏祖宗所定福基。事体非一。据释教所载。近年灾变至于社稷中微生灵涂炭。盖亦因此。误国罔上。莫兹为甚。伏见昭靖康建炎以来。所有道士视官已行追毁。既无官荫。其于班列。自合遵依祖宗旧制。今来天下道士。每遇国忌行香。洎凡入寺院。看谒聚会。不悛故态。傲然争风。一切占上。全乖宾主礼法。颇有害于风教。深为未便。伏望朝廷明降指挥。特赐改正。应今后行香立班诸处聚会并乞遵依祖宗成法。仍乞颁行天下。以正风俗。庶得稍循礼法不害风教。

右谨具呈伏取钧旨。

(二月日 江州庐山东林大平兴龙禅寺住持传西天法特赐宝觉圆通法济大师法道札子)。

临安府僧正慧通无碍大师梵安等。

右(梵安)等。伏为先与庐山东林太平兴龙禅寺住持宝觉圆通法济大师法道同呈札子。乞依祖宗法改正国忌行香僧道班次。累蒙省部并大常寺取会照。使文字供报前去具申朝廷并已圆备。至今未蒙颁行改正等。伏见三朝训鉴车驾祈求。先入僧寺。及绍兴敕条已作僧道。呼仰详前项。国朝训敕正与大宋僧史略同。然今道士冒占日久。习已成风。全不遵依祖宗成宪。窃见释教藏经所载。近年灾变毫发不差。盖缘道士乘势起请蠹坏祖宗所定福基。残害佛法。事体非一。致得天垂灾变祸乱纵横。误国至此。犹未悛革。谨具状。披告参政相公。参政相公。仆射相公。伏乞钧慈。特赐敷奏。早行改正。庶得诫谕道徒。遵依旧制。仰回天意。俯顺民心。为国攘灾。又安天下。未敢专擅。伏候钧旨。

绍兴三年九月日(临安府僧正慧通无碍大师梵安等)状。

行在尚书祠部。

准都省批送临安府僧正慧通无碍大师(梵安)等状。为整会国忌行香僧道立班等事。后送礼部勘当。申尚书省捡会。先承批送下江州庐山东林太平兴龙禅寺住持传西天法特赐宝觉圆通法济大师法道等札子。勘会上件事理。后批送礼部勘当。申尚书省。本部寻捡会下项条并所到太常寺状称。今看详僧史略内称。每当朝集。僧先道后。并立殿庭。僧东道西。间杂副职。并大常寺因革礼。宣德门肆赦故事。道左僧右。其前件事各有文据。该载并合遵依。所有僧道每遇国忌行香。寻捡照嘉祐编敕并绍兴新书条内。并载僧道寺观。立文为次。今来僧法道理会行香立位。本寺今勘当。欲比附喜祐绍兴条法。以僧在左。更合取自朝廷指挥。申部本部今参照嘉祐编敕。并载僧道。其政和海行唯称道僧。及有道士序位在僧之上正条。缘今来绍兴新书内。却依旧法。以僧道立文并删去。道士序位在僧之上。正条不行。本部今勘当。欲依太常寺勘当。到事理施行。更合取自朝廷指挥。已于今年四月四日。缴连元状并僧史略一册。具申都省。未蒙指挥。今又承批下僧梵安等状整会上件事。具申都省。去后蒙朝旨。批下十一月十四日送礼部。依条施行。须至符下。僧史略今大宋每当朝集。僧先道后。并立殿庭。僧东道西。间杂副职。若遇郊天。道左僧右。未知始起也。太常因革礼。乾德六年。宣德门肆赦故事。道左僧右。嘉祐编敕条内。并该载僧道寺观。立文为次。政和海行条内。并该载道僧观寺。立文为次。并有正条。诸道士序位在僧之上。女冠在尼之。绍兴海行条内。并该载僧道寺观。立文为次。其道士序位在僧之上等。前条已删去不行。右差亲事官郑彦。告示梵安法道等。逐僧知委已。奉朝旨批降。依条改正。以僧在左。并符太常寺临安府江州去讫。仍具知委。文状连申不得住滞。绍兴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下法道伏为先与临安府僧正梵安等同呈札子理会。乞依祖宗法。改正国忌行香僧道班位事。伏蒙尚书祠部告示已。奉朝旨批降。依条改正。以僧在左。告示施行。并已符太常寺江州临安府去讫。法道伏见省部捡坐定前后敕条。及已删去。政和法内。道士序位在僧之上。女冠在尼之上等前条不行。内一项太常因革礼乾德六年宣德门肆赦故事。系道左僧右。法道仰详上件太常礼法。并前后敕条参照得正。与大宋僧史略同。每当朝集。僧先道后。并立殿庭。僧东道西。若遇郊天。道左僧右。盖是自来遇郊祀礼毕。车驾自郊回。即御宣德门。肆赦班位系是一事。余时立班并是僧左。僧史略内意已抱括。伏乞行下太常寺照会。外所有诸处州县欲乞符送逐路转运司遍行天下。应于国忌行香去处贵得文轨遍同事成言顺。天下僧道安分修行。永福中兴恢复之祚(癸丑十一月二十四日呈讫。当月二十八日遍行天下)行在尚书祠部。绍兴十三年冬。因景灵立班。尔行告示省符。临安府管内掌文籍。道士刘若谦等。绍兴十三年十月初五日。尚书省陈状。乞道士序位在僧之上。当月十二日。诣景灵宫。奉安祖宗神御。道士自擅争占序。班在东。诈称别得朝廷指挥矣。其时前都正普澄真净慧济大师善达僧正戒月等。遂具陈列。当月二十一日。朝旨批降。依先定祖宗旧法。嘉祐编敕绍兴新书。以僧在左。行下在尚书祠部。准都省批送下本部状。准都省批送下临安府。都道正刘若谦等状为理会。今来肆赦僧道立班序位事。后批十月十五日送礼部。限五日看详申尚书省本部。寻行下太常寺。看详去后。今据本寺申捡。准绍兴三年十一月十四日都省批状指挥。承都省批送下礼部。伏准都省。批送下临安府僧正惠通无碍大师梵安等状。为整会国忌行香僧道立班等事。后批送礼部勘当。申尚书省捡会。先准都省批送下江州庐山东林太平兴龙禅寺住持传西天法特赐宝觉圆通法济大师法道等札子。整会上件事理。后批送礼部勘当。申尚书省本部寻捡会下项。僧史略今太宋每当朝集。僧先道后。并立殿庭。僧东道西。间杂副职。如过郊天。道左僧右。未知始起也。太常因革礼。乾德元年宣德门肆赦故事。道左僧右。嘉祐编敕条内。并该载僧道寺观。立文为次。政和海行条内。并该载道僧观寺。立文为次。并有正条。诸道士序位在僧之上。女冠子在尼之上。绍兴海行条内。并该载僧道寺观。立文为次。其道士序在僧之上。女冠子在尼之上。勘会前条已删去不行。并取到太常寺。状称今看详僧史略内称。每当朝集。僧先道后。并立殿庭。僧东道西。间杂副职。并太常因革礼宣德门肆赦故事。道左僧右。其前件事各有文据。该载并合遵依。外所有僧道每遇国忌行香。寻捡准嘉祐编敕并绍兴新书条内。并该载僧道寺观。立文为次。今来法道理会行香立班。本寺今勘当。欲比附嘉祐编敕绍兴条内。以僧在左。更合取自朝廷指挥。申部今参照嘉祐编敕并载僧道。其政和海行即称道僧。及有道士序位在僧之上正条。缘今来绍兴新书内却依旧法。以僧道立文。并删去道士序位在僧之上正条不行。本部令勘当。欲依太常寺勘当到事理施行。更合取自朝廷指挥。已于今年四月初四日。缴连先状并僧史略一策。具申都省。未奉指挥。今又承批僧梵安等状。整会上件事理。今勘当欲依本部。已勘当事理施行。更合取自朝廷指挥申尚书省。后批十四日送礼部。依条施行。本寺今看详。临安府都正刘若谦等。叙陈僧道立位合依上件。已降批状指挥施行。所有肆赦立班。合依太常因革礼宣德门肆赦故事。道在左僧在右。更合取自朝廷指挥。伏乞省部更赐详指挥施行。申部本部今看详。欲依大常寺申到事理施行。更合取自朝廷指挥。申都省。后批十月二十一日送礼部。依看详到事理施行。须至指挥。右差人郑彦。仰告示道正刘若谦等。详此知委。仍取知委文状连申。绍兴十三年十月 日。仍符军府。行下僧司。除宣德门肆赦。外余时立班并僧在左讫。

佛者号天人师。称慈悲父。圣中至圣。道超千圣之前。天中之天。德迈诸天之上。所以天尊仰奉。释梵将迎。一佛化境之中三千界内。莫不尊奉于佛者也。如天子巡幸于诸侯之国。岂有列士之官不朝于万乘者也。正要分其先后。理当辨白尊卑。苟知凡圣道殊。贵免金铅同价。道术不逾于万里。佛心广化尘沙。当取则于达士通人。勿固执于屋愚管见。而况佛先道后。具载于群籍。佛圣道凡。今古之共悉也。汝宜息妄归真舍邪投正。回心学佛。真正修行。消除幻妄之缘。解脱轮回之苦。佛会中常为善。伴菩提路。共结真修。高超世表而出凡。契证真如而入圣。无以我慢自高。僻执邪妄。而虚生浪死旷劫升沉。不能自救也。悲。

绍兴朝旨改正僧道班列文字一集(终)

猜你喜欢
  答广州某报记者问·太虚
  佛说佛名经卷第六·佚名
  大雲初分入行健度第二十六·佚名
  序·莲花生
  应日本关系中华民国之五团体欢迎会致词·太虚
  序·函昰
  卷一·佚名
  贤护分随喜功德品第十五·佚名
  卷五十九·佚名
  世苑图书馆馆员之修学方针·太虚
  卷三十六·赜藏主
  游心安乐道·元晓
  僧教育之目的与程序·太虚
  卷第五(本末合)(尽第三会)·慧苑
  灵隐寺万年簿序·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26、虐妒·蒲松龄

    公子上云连日江城与小生竟有了说笑,虽则是我去奉承着他么,到底也还奉承得过了。不知是念佛之力也,不知是举人之功也。妙哉!小生交了好运也! [耍孩儿]小娘终日搜求,怎么忽然回了头?孽罐想是填不够。若是念佛见效,我向如来便

  • 第十一回 凶信讹传·蒲松龄

    却说小举人上京会试,太太嘱咐道:"若会了便捎个信去,着你爹爹来家;不会,便亲自去看。" [跌落金钱]嘱咐娇儿记在心,到京遇着太原人,我儿呀,你可细把你爹爹问。若能会了休起身,细写府县合庄村,我儿呀,我就托人捎个信。不会不必返家

  • 列传第七 寇洛 李弼 弟标 于谨 子实·令狐德棻

    寇洛,上谷昌平人,累世为将吏。父延寿,和平中,以良家子镇武川,因家焉。洛性明辨,不拘小节。正光末,以北边贼起,遂率乡亲避地于并、肆,因从尔朱荣征讨。及贺拔岳西征,洛与之乡里,乃募从入关。破赤水蜀,以功拜中坚将军、屯骑校尉、别

  • 卷四百九十·列传第二百四十九·外国六·脱脱

        ◎外国六   ○天竺 于阗 高昌 回鹘 大食 层 檀 龟兹 沙州 拂菻   天竺国旧名身毒,亦曰摩伽陀,复曰婆罗门。俗宗浮图道,不饮酒食肉。汉武帝遣使十余辈间出西南,指求身毒,为昆明所闭,莫能通。至汉明帝梦金

  • 石匮书后集卷第三十八·张岱

    黄得功列传(附刘泽清、高杰、刘良佐)黄得功,顺天人,号黄闯子,军中呼为虎将。崇祯壬午,为总兵,出守凤阳。逆贼张献忠设伏擒桐城守将廖应登,以重兵围桐城半月;得功提兵往救,兵至即遁,皖抚犒之。驻师练潭,与安庐道张公亮饮酣;时得功年

  • 一二七八 江西巡抚何裕成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部数折·佚名

    一二七八 江西巡抚何裕成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部数折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江西巡抚臣何裕成跪奏,为遵例具奏事。窃照《通鉴纲目续编》附载《发明》、《广义》各条,语多偏谬,应遵照钦定改本逐一抽改。嗣复遵

  •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二十·佚名

    十一月二十八日己卯福康安奏言窃【臣】前准哈宻喀什噶尔办事大臣咨拏获靖逺县逆犯马四軰子沙重文胡刚之亲属马奉举沙一珍沙重武胡魁胡鳌等又伏县禀报拏获马希中一犯俱觧省归案审办兹据陞任臬司陈步瀛新任臬司汪新将

  • 卷之三·林时对

    明州野史拾遗氏蠒翁纂威庙钦定逆案京畿四辅说国家三大弊政国事诪张拱手以辽阳予敌王给谏都疏纠首翻逆案刘忠端公起京兆面恩疏天下危尤注意相温体仁误国王季重规阳羡状元宰相让文山独步千秋鼎甲不足贵门户之祸钱御冷相

  • 唐太宗追赠比干太师诏及祭文·林献堂

    唐太宗皇帝追赠诏门下,昔望诸列国之相,汉主尚求其后;夷吾霸者之臣,魏君犹礼其墓。况乎正直之道,迈青松而孤绝;忠勇之操,掩白玉而振彩者哉!殷故少师比干,贞一表德,忠介成性;以明允之量,属旡妄之灾。玉马遽驰,愍其邦

  • 李元谅传·欧阳修

    李元谅是安息人,本来姓安,年轻时被宦官骆奉先收养,假充姓骆,名元光。胡须很美丽,深沉勇敢有谋略。担任官中警卫,积累了功劳,试太子詹事。李怀让任镇国节度使,写奏章请求任元谅做自己的副节度使。在军中十年,士兵心里畏服。德宗

  • 似顺论第五·吕不韦

    似顺一曰:事多似倒而顺,多似顺而倒。有知顺之为倒、倒之为顺者,则可与言化矣。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天之道也。荆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

  • 经济文衡后集卷二十一·佚名

    宋 滕珙 撰论语类论语课防説大全文此段专一发明师弟子之义古之学者心乎六艺之文退而考诸日用有疑焉则问问之弗得弗措也古之所谓传道授业解惑者如此而已后世设师弟子员立学校以羣之师之所讲有不待弟子之问而弟子之

  • 卷三十二·佚名

    △出现光明会第十一之三如来已尽於生际,大悲普覆诸世间。法王最胜人中尊,愿说何缘现微笑。无量无边大菩萨,并馀威德诸天众。悉於空中持妙盖,而此大地皆振动。谁於往昔如来所,长夜修行诸善法。平等悦意大悲尊,愿说何缘现微笑

  • 成唯識寶生論科目·欧阳竟无

         ┌標宗[旁论一~二]     ┌列舉疑義─頌一[旁论一三~一六]   │教成┬引經[旁论三~六]  │夢喻通處時定─頌二[旁论一七~一九]   │  └料簡[旁论七~九]  │鬼喻通身不定─頌二

  • 众经目录卷第一·法经

    隋沙门法经等撰大乘修多罗藏录第一(六分)合六百四十五部一千四百七十八卷众经一译一合一百三十三部四百二十一卷·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晋义熙年沙门佛陀跋陀罗等共法业等扬州译)·大般涅槃经四十卷(北

  • 众经目录卷第六·法经

    隋沙门法经等撰佛灭度后撰集录第七二分(合一百四十四部六百二十七卷)西方诸圣贤所撰集一合五十部 一百二十二卷·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抄五卷(一名摩诃般若经一名长安品经)(前秦建元年沙门昙摩蜱共竺佛念译)&middo

  • 卷之七·即非如一

    嘉兴大藏经 即非禅师全录即非禅师全录卷之七门人明洞性安性节明觉明幢同编机缘僧问十二时中如何用心师云使得十二时进云十二时如何使师云不妨如是用心。侍者久立次师云汝却惺惺者云某甲从来不曾睡师云汝犹寱语在者便

  • 兜调经·佚名

    一卷,失译。与鹦鹉经及分别善恶报应经皆中阿含鹦鹉经之别译。兜调者,婆罗门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