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下

大唐于阗三藏提云般若奉 制译

尔时世尊于僧伽尸道场坐师子座。时诸四众心各念言。我等愿闻如来演说造像功德。若有众生作佛形像。设不相似得几所福。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知其念。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长跪合掌白佛言。世尊。今优陀延王造佛形像。若佛在世若已涅槃。其有信心能随造者所获功德。唯愿世尊广说其相。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于佛功德专精系念。常观如来威德自在。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一切智智。三十二种大人之相。八十随形好。一一毛孔皆有无量异色光明。百千亿种殊胜福德庄严成就。无量智慧明了通达。无量三昧。无量法忍。无量陀罗尼。无量神通。如是等一切功德皆无有量。离众过失无与等者。此人如是谛念思惟深生信乐。依诸相好而作佛像。功德广大无量无边不可称数。弥勒。若有人以众杂彩而为缋饰。或复镕铸金银铜铁铅锡等物。或有雕刻栴檀香等。或复杂以真珠螺具绵绣织成。丹土白灰若泥若木如是等物。随其力分而作佛像。乃至极小如一指大。能令见者知是尊容。其人福报我今当说。弥勒。如是之人于生死中虽复流转。终不生在贫穷之家。亦不生于边小国土下劣种姓孤独之家。又亦不生迷戾车等。商估贩赁屠脍等家。乃至不生卑贱伎巧不净种族。外道苦行邪见等家。除因愿力并不生彼。是人常生转轮圣王。有大势力种姓之家。或生净行婆罗门。富贵自在无过失家。所生之处常遇诸佛承事供养。或得为王。能持正法以法教化不行非道或作转轮圣王。七宝成就千子具足。腾空而行化四天下。尽其寿命自在丰乐。或作帝释。夜摩天王。兜率天王。化乐天王。他化自在天王。人天快乐靡不皆受。如是福报相续不绝。所生之处常作丈夫不受女身。亦复不受黄门二形卑贱之身。所受之身无诸丑恶。目不盲眇。耳不聋聩。鼻不曲戾。口不喎斜。唇不下垂。亦不皱涩。齿不疏缺。不黑不黄。舌不短急。项无瘤瘿。形不伛偻。色不斑驳。臂不短促。足不癵跛。不甚瘦。不甚肥。亦不太长。亦不太短。如是一切不可喜相悉皆无有。其身端正面貌圆满。发绀青色软泽光净。唇如丹果。目若青莲。舌相广长。齿白齐密。发言巧妙能令闻者无不喜悦。臂肘佣长。掌平坦厚腰髀充实胸臆广大。手足柔软如兜罗绵。诸相具足无所缺减。如那罗延天有大筋力。弥勒。譬如有人堕圊厕中从彼得出。刮除粪秽净水洗沐。以香涂身著新洁衣。如是此人比在厕中犹未得出。净秽香臭相去几何。此事悬隔无有等倍。弥勒。若有人于生死中。能发信心造佛形像。比未造时相去悬隔。亦复如是。当知此人在在所生净除业障。种种伎术无师自解。虽生人趣得天六根。若生天中超越众天。所生之处无诸疾苦。无疥癞。无痈疽不为鬼魅之所染著。无有癫狂干痟等病癀疟症瘕恶疮隐疾。吐痢无度饮食不消。举体酸疼半身痿躄。如是等病四百四种皆悉无有。亦复不为毒药兵仗虎狼师子水火怨贼如是横缘之所伤害。常得无畏不犯诸罪。弥勒若有众生宿造恶业。当受种种诸苦恼事。所谓枷锁杻械。打骂烧炙。剥皮拔发。反系高悬。乃至或被分解支节。若发信心造佛形像。如是苦报皆悉不受。若寇贼侵扰城邑破坏。恶星变怪饥馑疾疫。如是之处不生其中。若言生者斯则妄说。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善不善业皆不失坏。若有众生作诸重罪。当生卑贱种姓之家。贫穷疾苦寿命夭促。后发信心造佛形像。此众罪报为更当受为不受耶。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汝今谛听当为汝说。若彼众生作诸罪已。发心造像求哀忏悔。决定自断誓不重犯。先时所作皆得销灭。我今为汝广明此事。弥勒。譬若有人宿行悭吝。以是缘故。受贫穷苦无诸财宝资用匮乏。忽遇比丘先入灭定从定初起。即以饮食恭敬奉施。此人施已永舍贫穷。凡有所须悉如其意。弥勒。彼贫穷人先世恶业。及所得报今何在耶。弥勒菩萨言。世尊。由施食故。先世恶业皆悉灭尽。永离贫穷大富充足。佛言弥勒。如汝所言。当知此人亦复如是。由造像故。彼诸恶业永尽无余。所应受报皆不复受。弥勒。业有三种。一者现受。二者生受。三者后受。此三种业中一一皆有定与不定。若人信心造佛形像。唯现定业少分容受余皆不受。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有五种业最为深重。决定堕于无间地狱。所谓杀父害母杀阿罗汉。以恶逆心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若有众生先作此罪。后于佛所生净信心造佛形像。此人为更堕于地狱为不堕耶。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我今为汝重说譬喻。如或有人手执强弓。于树林间向上射叶。其箭彻往曾无所碍。若有众生犯斯逆罪。后作佛像诚心忏悔得无根信。我想微薄。虽堕地狱还即出离。如箭不停。此亦如是。又如比丘得神足通。从海此岸到于彼岸。周旋四洲无能碍者。此人亦尔。由先所犯暂堕地狱。非彼宿业所能为碍。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诸佛如来是法性身非色相身。若以色相为佛身者。难陀比丘与转轮圣王皆应是佛。以悉具有诸相好故。或有众生坏佛法身。法说非法非法说法。后发信心而造佛像。此之重罪为亦销灭为不得灭。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若彼众生法说非法非法说法。唯以口言而不坏见。后生信乐造佛形像。此先恶业但于现身。而受轻报不堕恶道。然于生死未即解脱。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若有人盗佛塔物。盗僧祇物。四方僧物现前僧物。自用与人如己物想。世尊。常说用佛塔物及僧物者其罪甚重。然彼众生作是罪已深自悔责。起净信心而造佛像。如是等罪为灭不耶。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若彼众生曾用此物。后自省察深怀愧悔。依数酬倍誓更不犯。我今为汝说一譬喻。如有贫人先多负债。忽遇伏藏得无量宝。还其债已长有余财。当知此人亦复如是酬倍彼物。又造佛像免诸苦患永得安乐。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于佛法中。犯波罗夷不名为生。或复有人作斯罪已。发心忆念诸佛功德而造佛像。于佛法中得再生不。又于今生第二第三第四生中获证法不。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譬如有人身被五缚。若得解脱如鸟出网至无碍处。此人亦尔。若发信心念佛功德而造佛像。一切业障皆得销除。于生死中速出无碍。弥勒当知。乘有三种。所谓声闻乘独觉乘及以佛乘。此人随于何乘而起愿乐。即于此乘而得解脱。若但为成佛不求余报。虽有重障而得速灭。虽在生死而无苦难。乃至当证无上菩提。获清净土具诸相好。所得寿命常无有尽。

尔时会中有未发大乘心者。皆生疑念。如来过去为造佛像为不作耶。设若作者云何寿命而有限极有病有苦。所居国土多诸秽浊不得清净。时波斯匿王承佛威神。即从座起长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见如来诸根相好。及以种族皆悉第一。其心决定无有所疑。然佛世尊曾于一时。被佉陀罗木刺伤其足。又于一时遇提婆达多推山迸石伤足出血。昔复一时唱言有病。命遣耆婆调下利药。又一时中曾患背病。令摩诃迦叶诵七菩提分所苦得除。复于一时曾有所患。使阿难陀往婆罗门家。乞求牛乳。往复一时于娑罗村中。三月安居唯食马麦。复曾一时乞食不得空钵而还。如世尊言。若有人作佛像者。所有业障皆得除灭。离众苦恼无诸疾病。世尊往昔为曾作像。为不曾作。若于昔时作佛像者。何因而有如是等事。

佛告波斯匿王言。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大王分别解说。大王。我于往世为求菩提。以众宝栴檀彩画等事而作佛像。过此会中人天之数。以斯福故虽在生死未尽诸惑。然所受身坚如金刚不可损坏。大王。我念过去于无量劫生死之中。造佛形像。尔时尚有贪嗔等无量烦恼而共想应。然未曾于一念之间以罪业故有四大不调及恶鬼神诸少病苦。所须之物莫不充备。况我于今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有如是不如意事。大王。若我昔时曾作佛像。今有残业受斯报者。我复云何作无畏说。言造佛像决定能尽诸恶业耶。大王。我于过去给施无量饮食财宝。云何今时乞求不得。而食马麦。傥今此事而有实者。云何我于无量经中。种种赞叹檀波罗蜜。说其福业终不虚也。大王。我是真实语者。不诳语者。我若欺诳况余人乎。大王。我已久断一切恶业。能舍难舍。能行难行。所舍身命过百千亿。已造无量诸佛形像。已悔无量诸罪恶业。岂得有斯毁伤病苦食啖马麦饥渴等事。若曾得胜果今还退失。何假劝修此众福善。大王。诸佛如来常身法身。为度众生故现斯事非为实也。伤足患背乞乳服药。乃至涅槃。以其舍利分布起塔。皆是如来方便善巧。令诸众生见如是相。大王。我于世间现于如是众患事者。欲示众生业报不失令生怖畏。断一切罪修诸善行。然后了知常身法身。寿命无限国土清净。大王。诸佛如来无有虚妄。纯一大悲智慧善巧。故能如是种种示现。是时波斯匿王闻此说已。欢喜踊跃与无量百千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有诸女人志意狭小。多怀嫉恚轻薄谄曲。有恨不舍知恩不报。设求菩提莫能坚守。常欲诳惑一切众生。亦复为他之所诳惑。世尊。若此女人造佛形像。如是诸业得除灭不。当来得作勇健丈夫求佛果不。得作知恩报恩人不。得具智慧大慈悲不。于生死法能厌离不。除因愿力得更不受女人之身。如瞿昙弥及佛母摩耶夫人不。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若有女人能造佛像。永不复受女人之身。设受其身则为女宝尊胜第一。然诸女人有五种德。此女所得出过诸女。何等为五。一者生孕子息。二者种族尊贵。三者禀性贞良。四者质相殊绝。五者姿容美正。弥勒。一切女人有八种因缘恒受女身。云何为八。一者爱好女身。二者贪著女欲。三者口常赞美女人容质。四者心不正直覆藏所作。五者厌薄自夫。六者念重他人。七者知人有恩而已背逆。八者邪伪庄饰欲他迷恋。若能永断如是八事而造佛像。乃至成佛常作丈夫。更受女身无有是处。弥勒。有四种因缘。令诸男子受女人身。何等为四。一者以女人声。轻笑唤佛及诸菩萨一切圣人。二者于净持戒人。以诽谤心说言犯戒。三者好行谄媚诳惑于人。四者见他胜己心生嫉妒。若有丈夫行此四事。命终之后必受女身。复经无量诸恶道苦。若深发信心悔先所作。而造佛像则其罪皆灭。必更不受女人之报。弥勒。有四种因缘。令诸男子受黄门身。何等为四。一者残害他形乃至畜生。二者于持戒沙门嗔笑谤毁。三者情多贪欲故心犯戒。四者亲犯戒人复劝他犯。若有男子先行此事。后起信心造佛形像。乃至成佛不受斯报。常作丈夫诸根具足。弥勒。有四种业。能令丈夫受二形身。一切人中最为其下。何等为四。一者于尊敬所而有烝秽。二者于男子身非处染著。三者即于自己而行欲事。四者詃卖女色而与他人。若有众生曾行此事。深自咎责悔先所犯。起净信心造佛形像。乃至成佛不受此身。弥勒。复有四缘令诸男子其心。常生女人爱欲。乐他于己行丈夫事。何等为四。一者或嫌或戏谤毁于人。二者乐作女人衣服庄饰。三者于亲族女行淫秽事。四者实无胜德妄受其礼。以此因缘令诸丈夫起于如是别异烦恼。若悔先犯更不造新。心生信乐作佛形像。其罪既灭此心亦息。弥勒。有五种悭能坏众生。何等为五。一者悭惜所住邻邑。由此当于旷野中生。二者悭惜所居宅宇。当作蛊身恒居粪秽。三者悭惜端正好色。当感丑恶不如意形。四者悭惜所有资财。当受贫穷衣食乏少。五者悭惜所知之法。当有顽钝畜生等报。若悔己先业造佛尊仪。则永离悭心无前所受。弥勒。复有五缘。令诸众生生边夷之处及无佛法时。何者为五。一者于三宝良田不生净信。二者背实亏理妄行教诫。三者不如理实而有教授。四者破和合僧令成二部。五者极少乃至破二比丘令不和合。若永断斯业造佛形像。则常遇佛兴恒闻法要。弥勒。众生复有五种因缘。常被于人之所厌逐。乃至至亲亦不喜见。云何为五。一者两舌。二者恶口。三者多诤。四者多嗔。五者巧说相似之言以行诽谤。后若发心造佛形像。悔先恶业誓不重作。其所作罪并得除灭。为一切人之所爱敬。何以故。诸佛有无量无边胜福德故。无量无边大智慧故。无量无边三昧解脱等。种种希有功德法故。善男子。假使有人以三千大千国土末为微尘。复碎彼尘。一一尘分等彼三千大千国土微尘之数。有如是等碎微尘数三千大千国土。设复有人取一碎尘。以神通力往于东方。一刹那顷过彼所碎微尘数三千大千国土第二第三。后后刹那皆亦如是。乃至终彼碎尘数劫。彼诸劫中所有刹那一一刹那各为一劫。经尔许劫刹那刹那。皆度如前碎微尘数三千大千国土。如是毕已乃下此尘。是人还来更取一尘。复往东方过前一倍下尘而返。至第三尘倍于第二。如是次第转倍于前。乃至尽此碎微尘数。如说东方南西北方皆亦如是。是人四方所经之处。一切国土尽末为尘。此诸微尘。一切众生共挍计筹量容可知数。于如来身一毛孔分所有功德不可知也。何以故。诸佛如来所有功德。无有限量不思议故。善男子。假使如前微尘等数。舍利弗等。所有智慧不及如来一念之智。何以故。如来于念念中常能出现过前尘数三昧解脱陀罗尼等种种无量胜功德故。诸佛功德一切声闻辟支佛。于其名字亦不能知。是故若有净信之心造佛形像。一切业障莫不除灭。所获功德无量无边乃至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永拔众生一切苦恼。佛说此经已。弥勒菩萨及三十三天。优陀延王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下

猜你喜欢
  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佚名
  禅林宝训卷第二·净善
  辩中边论述记卷中·窥基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第三·明佺
  密藏禅师遗稿序·道开
  华严还源观疏钞补解(并序)·净源
  卷九十一·佚名
  菩萨璎珞经卷第十三·佚名
  卷五百六十四·佚名
  卷七·聂先
  妙法莲华经后序·佚名
  楞 伽 大 旨·太虚
  佛法金汤编叙·岱宗心泰
  与德国乐始尔博士之谈话·太虚
  止观辅行搜要记卷第五·湛然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二集卷二十四·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二十四古今体一百五首【辛未三】润州道中作山染青螺水绿涵今朝春色识江南迂途城市观民俗暂舍舟行策玉骖碧草新芜接驿楼金山回望镜中浮诗人月旦非唐突第一江山果润州到处摩肩户口多百年休养际

  • 萧闲老人明秀集注卷第二·蔡松年

    雷溪子魏 【道明】 元道注解广雅下 【三十四首】水龙吟   石州慢   满庭芳  汉宫春   望月婆罗门 洞仙歌 【二首】蓦山溪 【二首】  渔家傲   怕春归  临江仙 【二首】  一翦梅   小重山  减

  • 1927──中華民國十六年丁卯·郭廷以

      1﹐1(一一,二八)   甲、武漢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及國民政府委員以國民政府名義,劃武昌、漢口、漢陽為京兆區,定名武漢。   乙、武漢張貼擁護聯俄聯共政策、實行農工政策、打倒英帝國主義等標語。   丙、南昌軍事

  • 卷十二 孟陈韩朱列传第九·陆游

       孟坚始事建州王延政为将。保大初,查文徽讨王氏之乱,坚来降,文徽即以兵付之,出奇鏖击有功,及冯延鲁之攻福州也,坚亦在兵间,吴越援兵自海道至,阻淖不得登岸,延鲁不知兵,急于破敌,欲敛兵诱而蹙之,坚谏曰:吴越兵进退俱不能,方致死

  • 卷一百七十三·杨士奇

    二月甲子朔○丁卯○遣官释奠先师孔子○戊辰祭 大社大稷 命皇太子行礼 遣官祭先农○庚午○东昌府临清县临清坝成置坝官一员裁减浙江昌化县县丞主簿○乙亥○浙江布政司左参议李彬坐赃乞死输作○己卯○代世子逊煓第

  • 卷之二百二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纪昀

    唐纪 【十一】 德宗二顺宗 ○德宗二 贞元四年春正月庚戌朔大赦予刺史一子官增户垦田者加阶壬戌以左龙武大将军王栖曜为鄜坊丹延节度使庚午宣武军行营节 度使刘昌为泾原节度使壬申刘元佐为四镇北庭行营副元帅甲戌华州

  • 浑·欧阳修

    浑钅岁因是功臣的儿子补诸卫参军,经多次提升,官至丰州刺史。犯贪污七百万的罪,文宗因为是功臣的儿子,降职为袁州司马。回朝任袁王的师傅,官至太子詹事。李训、郑注叛乱,有人说浑钅岁留藏了贾饣束,被一百名骑兵逮捕,苦苦辩解才

  • 何铸传·脱脱

    何铸字伯寿,余杭人。政和五年(1115)进士及第,历任州县官,入朝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秘书郎。御史丞廖刚推荐何铸操履正直,可备拾遗补阙选用。即命他对策。何铸首先陈述“:感动上天的道德莫过于孝,感动物的道德莫过于诚。诚孝

  • 卷四十四下·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四十四下 朱批宜兆熊奏摺 雍正五年正月二十八日署理直隶总督【臣】宜兆熊协理直隶总督【臣】刘师恕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等清查各属仓

  • 卷十·魏了翁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要义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十宋 魏了翁 撰乡饮酒三旅酬所以酬正献主人之属不与賔北面坐取俎西之觯阼阶上北面酬主人主人降席立于賔东 释曰自此至司正降复位论堂上堂下徧行旅酬之事云取俎

  • 卷一百七十九·佚名

    △初分赞般若品第三十二之八复次世尊,若菩萨摩诃萨起如是想。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於佛十力。若作大小不作大校於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若作大小不作大校於佛十力。若作集散不作集散。於四无所

  • 人物志忆(十三则)·太虚

    一 忆普陀山所遇两个怪人民国纪元前三年秋季,普陀僧教育会已办有慈云民小学一所,在定海县城,这个小学闻现今尚续办著;另办僧小学一所,在普陀山上,学生是全山各庵小沙弥。国文和体操新学两教师外,有一佛学教师,上半年是华山法

  • 金刚仙论 第八卷·佚名

    金刚仙论 第八卷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等。此是断疑分中第五段经文。此所以来者。有疑故来也。云何疑。上第三段经云。菩萨不见彼是众生我为菩萨。即此断疑分中前第四经言。菩萨不见众生。亦不见清净

  • 卷第三十一·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三十一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九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无着无缚解脱回向。 第九无着无缚解脱回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二·江味农

    【&ldquo;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复,又也。次,次第也。法字包罗万象,一切事事物物,不论眼见耳闻,即不能见,不能闻,而为心所想及者,亦称为法。凡世间法,出世间法,均包括在内,故称一切法。应无所住,正答应云何住。

  • 欧阳文粹·陈亮

    二十卷。宋陈亮(1143—1194)撰。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浙江金华)人。自幼聪颖,才气超群,喜谈兵法,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一挥而就。隆兴初 (1163),上 “中兴五论”,无回音,便自修于家,致力于著书。淳熙中 (118

  • 西方发愿文注·省庵

    题目五字,有通有别。“西方发愿”是别名,“文”之一字是通名。就别名中,“西方”二字是所发,“愿”之一字为能发,“发”字具兼能所。又“西方”是所愿之处,“愿”是能发之心。言“西方”,则该依报、正报。言“发愿”,则摄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