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佛地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列周圆无际。其量难测超过三界所行之处。胜出世间善根所起。最极自在净识为相。如来所都。诸大菩萨众所云集。无量天龙人非人等常所翼从。广大法味喜乐所持。作诸众生一切义利。灭诸烦恼交横缠垢。远离众魔过诸庄严。如来庄严之所依处。大念慧行以为游路。大止妙观以为所乘。大空无相无愿解脱为所入门。无量功德众所庄严。大宝花王众所建立。大宫殿中。是薄伽梵最清净觉。不二现行趣无相法。住于佛住。逮得一切佛平等性到无障处。不可转法所行无碍。其所成立不可思议。游于三世平等法性。其身流布一切世界。于一切法智无疑滞。于一切行成就大觉。于诸法智无有疑惑。凡所现身不可分别。一切菩萨正所求智。得佛无二住胜彼岸不相间杂。如来解脱妙智究竟证无中边。佛地平等极于法界。尽虚空性穷未来际。

与诸无量大声闻众俱。一切调顺皆是佛子。心善解脱慧善解脱。戒善清净趣求法乐多闻闻持。其闻积集善思所思善说所说善作所作。捷慧速慧利慧出慧。胜决择慧大慧广慧及无等慧慧宝成就。具足三明。逮得第一现法乐。住大净福田。威仪寂静大忍柔和成就无减。已善奉行如来圣教。复有无量菩萨摩诃萨。从诸佛土俱来集会。皆住大乘游大乘法。于诸众生其心平等。离诸分别及不分别种种分别。摧诸魔怨远离一切声闻独觉系念分别。广大法味喜乐所持。超五怖畏一向趣入不退转位。息诸众生一切苦恼所逼迫地而现在前。妙生菩萨而为上首。

尔时世尊告妙生菩萨。妙生当知。有五种法摄大觉地。何等为五。所谓清净法界。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

妙生当知。清净法界者。譬如虚空。虽遍诸色种种相中。而不可说有种种相。体唯一味。如是如来清净法界。虽复遍至种种相类。所知境界。而不可说有种种相。体唯一味。

又如虚空虽遍诸色不相舍离。而不为色过所染污。如是如来清净法界。虽遍一切众生心性。由真实故不相舍离。而不为彼过所染污。

又如虚空含容一切身语意业。而此虚空无有起作。如是如来清净法界。含容一切智所变化利众生事。清净法界无有起作。

又如空中种种色相现生现灭。而此虚空无生无灭。如是如来净法界中。诸智变化利众生事现生现灭。而净法界无生无灭。

又如空中种种色相现增现减。而此虚空无增无减。如是如来净法界中。显示如来甘露圣教有增有减。而净法界无增无减。

又如空中十方色相无边无尽。是虚空界无边尽故。而此虚空无去无来无动无转。如是如来净法界中。建立十方一切众生利益安乐。种种作用无边无尽。清净法界无边尽故。而净法界无去无来无动无转。

又如空中三千世界现坏现成。而虚空界无坏无成。如是如来净法界中。现无量相成等正觉。或复示现入大涅槃。而净法界非成等觉非入寂灭。又如依空种种色相。坏烂烧燥变异可得。而虚空界非彼所变亦无劳弊。如是依止如来净界众生界内。种种学处身语意业毁犯可得。而净法界非彼变异亦无劳弊。

又如依空大地大山。光明水火帝释眷属。乃至日月种种可得。而虚空界非彼诸相。如是依止如来净界。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解脱智见诸蕴可得。而净法界非彼诸相。

又如空中种种因缘展转生起。三千大千无量世界周轮可得。而虚空界无所起作。如是如来净法界中。具无量相诸佛众会周轮可得。而净法界无所起作。

复次妙生。大圆镜智者。如依圆镜众像影现。如是依止如来智镜。诸处境识众像影现。唯以圆镜为譬喻者。当知圆镜如来智镜平等平等。是故智镜名圆镜智。

如大圆镜有乐福人悬高胜处无所动摇。诸有去来无量众生。于此观察自身德失。为欲存德舍诸失故。如是如来悬圆镜智。处净法界无间断故无所动摇。欲令无量无数众生观于染净。为欲取净舍诸染故。

又如圆镜极善磨莹。鉴净无垢光明遍照。如是如来大圆镜智。于佛智上。一切烦恼所知障垢永出离故。极善磨莹为依止定。所摄持故鉴净无垢。作诸众生利乐事故。光明遍照。

又如圆镜依缘本质。种种影像相貌生起。如是如来大圆镜智。于一切时依诸缘故。种种智影相貌生起。

如圆镜上非一众多诸影像起。而圆镜上无诸影像。而此圆镜无动无作。如是如来圆镜智上。非一众多诸智影起。圆镜智上无诸智影。而此智镜无动无作。

又如圆镜与众影像。非合非离。不聚集故。现彼缘故。如是如来大圆镜智。与众智影非合非离。不聚集故不散失故。

又如圆镜周莹。其面于一切处。为诸影像遍起依缘。如是如来大圆镜智。不断无量众行善莹。为诸智影遍起依缘。谓声闻乘诸智影像。独一觉乘诸智影像。无上大乘诸智影像。为欲令诸声闻乘人依声闻乘而出离故。独一觉人依独觉乘而出离故。大乘之人依无上乘而出离故。

如圆镜中大影可得。所谓大地大山大树大宫舍影。而是圆镜不等彼量。如是如来圆镜智上。从极喜地乃至佛地。智影可得。及与一切世出世法。智影可得。而圆镜智非彼分量。

又如圆镜非处障质影像起缘。如是如来大圆镜智。非恶友摄闻不正法。障碍众生智影起缘。彼非器故。

又如圆镜非处闇质影像起缘。如是如来大圆镜智。非处乐恶愚暗众生智影起缘。彼非器故。

又如圆镜非处远质影像起缘。如是如来大圆镜智。非处不净感匮法业。不信众生智影起缘。彼非器故。

复次妙生。平等性智者。由十种相圆满成就。证得诸相增上喜爱。平等法性圆满成故。证得一切领受缘起。平等法性圆满成故。证得远离异相非相。平等法性圆满成故。弘济大慈。平等法性圆满成故。无待大悲。平等法性圆满成故。随诸众生所乐示现。平等法性圆满成故。一切众生敬受所说。平等法性圆满成故。世间寂静皆同一味。平等法性圆满成故。世间诸法苦乐一味。平等法性圆满成故。修殖无量功德究竟。平等法性圆满成故。

复次妙生。妙观察智者。譬如世界持众生界。如是如来妙观察智。任持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无碍辩说诸佛妙法。

又如世界是诸众生。顿起一切种种无量相识因缘。如是如来妙观察智。能为顿起一切所知。无碍妙智种种无量相识因缘。

又如世界种种可玩。园林池等之所庄严。甚可爱乐。如是如来妙观察智。种种可玩波罗蜜多菩提分法。十力无畏不共佛法之所庄严。甚可爱乐。又如世界洲渚。日月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及夜摩天。睹史多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梵身天等。妙饰间列。如是如来妙观察智。世及出世衰盛因果。声闻独觉菩萨圆证。无余观察妙饰间列。

又如世界为诸众生广大受用。如是如来妙观察智。示现一切诸佛众会。雨大法雨为令众生受大法乐。

如世界中五趣可得。所谓地狱饿鬼畜生人趣天趣。如是如来观察智上。无边因果五趣差别具足显现。

如世界中欲色无色诸界可得。如是如来观察智上。无边因果三界差别具足显现。

如世界中苏迷卢等。大宝山王显现可得。如是如来观察智上。诸佛菩萨威神所引。广大甚深教法可得。

如世界中广大甚深。不可倾动大海可得。如是如来观察智上。一切天魔外道异论。所不倾动。甚深法界教法可得。

又如世界大小轮山之所围绕。如是如来妙观察智不愚一切自相共相之所围绕。

复次妙生。成所作智者。如诸众生勤励身业。由是众生趣求种种殉利务农勤工等事。如是如来成所作智勤身化业。由是如来示现种种工巧等处摧伏诸伎傲慢众生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又如众生受用身业。由是众生受用种种色等境界。如是如来成所作智受身化业。由是如来往诸众生种种生处。示同类生而居尊位。由其示现同类生故。摄伏一切异类众生。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

又如众生领受身业。由是众生领受所作善恶业果。如是如来成所作智领身化业。由是如来示现领受。本事本生难修诸行。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

又如众生庆慰语业。由是众生展转谈论递相庆慰。如是如来成所作智庆语化业。由是如来宣畅种种随所乐法文义巧妙。小智众生初闻尚信。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

又如众生方便语业。由是众生展转指授。务专所作毁恶赞善更相召命。如是如来成所作智。所起方便语变化业。由是如来立正学处。毁诸放逸赞不放逸。又复建立随信行人随法行等。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

又如众生辩扬语业。由是众生展转开示。所不了义宣讽诸论。如是如来成所作智。辩语化业。由是如来断诸众生无量疑惑。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

又如众生决择意业。由是众生决择可作及不可作。如是如来成所作智决意化业。由是如来决择众生八万四千心行差别。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

又如众生造作意业。由是众生造作种种诸所起业。如是如来成所作智造意化业。由是如来观诸众生所行之行。行与不行。若得若失为令取舍。造作对治。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

又如众生发起意业。由是众生发起诸业。如是如来成所作智发意化业。由是如来为欲宣说彼对治故。显彼所乐名句字身。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

又如众生受领意业。由是众生受领苦乐。如是如来成所作智受意化业。由是如来于定不定。反问置记为记别故。随其所应受领去来现在等义。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

尔时妙生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为独如来于净法界。受用和合一味事智。而诸菩萨亦能如是。佛告妙生菩萨。亦能受用和合一味事智。

妙生菩萨复白佛言。何等菩萨受用和合一味事智。佛告妙生。证得无生法忍菩萨。由彼菩萨无生法中。得忍解时对治二想。由遣自他二种想故得平等心。从此已上。彼诸菩萨自他异想不复现前。受用和合一味事智。妙生菩萨复白佛言。唯愿如来广说譬喻。令诸菩萨悟甚深义。随所化缘广宣流布。令诸众生闻已疾悟无生法忍。佛告妙生。譬如三十三天未入杂林终不能于若事若受无我我所和合受用。若入杂林即无分别随意受用。由此杂林有如是德。能令诸天入此林者。天诸果报若事若受。无所思惟和合受用。如是菩萨若未证得无生法忍。终不能得平等之心平等之舍。乃与一切声闻独觉无有差别。有二想故。彼不能住受用和合一味事智。若已证得无生法忍。遣二想故得平等心。遂与声闻独觉差别。由平等心而能住舍。受用和合一味事智。复次妙生。譬如种种大小众流。未入大海各别所依。异水少水水有增减。随其水业所作各异。少分依持水族生命。若入大海无别所依。水无差别水无限量。水无增减所作业一。广大依持水族生命。如是菩萨。若未证入如来清净法界大海。各别所依异智少智智有增减。随其智业所作各异。少分众生成熟善根之所依止。若已证入如来清净法界大海。无别所依智无差别。智无限量智无增减。受用和合一味事智。无量众生成熟善根之所依止。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一切法真如  二障清净相

猜你喜欢
  在光孝寺上堂法语·太虚
  卷一百七十一·佚名
  贤护分觉寤品第十六·佚名
  大乘掌珍論卷下·欧阳竟无
  卷第一百九·佚名
  又序·德清
  禅苑瑶林注卷上·志明
  卷三百五十四·佚名
  目录·元来
  卷三百九十二·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七十五·唐慧琳
  御制神僧传序·朱棣
  佛说决罪福经卷下·佚名
  说无垢称经疏卷第一(本)·窥基
  卷第一·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百八十八·彭定求

        卷888_1 【奉和郎中题仙岩瀑布十四韵】灵澈   致闲在一郡,民安已三年。每怀贞士心,孙许犹差肩。   采异百代后,得之古人前。扪险路坱圠,临深闻潺湲。   上有千岁树,下飞百丈泉。清谷长雷雨,丹青凝霜烟。  

  • 七言巻三十五·洪迈

      七言  呉苑思         陈 陶  今人地藏古人骨古人花为今人发江南何处葬西施谢豹空闻采香月  古意  麻姑井邉一株杏花开不如古时红西邻蔡家十岁女年年二月真东风  朝元引四首  帝烛荧煌下九

  • 大事记续编卷三十一·王祎

    晋太宗简文帝咸安元年【代髙祖皇帝建国三十四年凉张天锡九年 秦宣昭皇帝建元七年】春正月秦援袁瑾桓温遣兵大破之丁亥防夀春瑾伏诛【以夲纪通鉴修】秦徙闗东豪杰及杂夷十五万户于闗中【以吕祖谦标目修】二月秦复置雍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五·佚名

    弘治十七年八月戊午朔○己未命武定侯郭良怀宁侯孙应爵俱充左参将万全都指挥佥事陈雄狭西都指挥佥事王戟俱充右参将分领京营官军操练以备征调○庚申授建昌侯张延龄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岁加禄米六百石通前为一千六百石妻孙

  • 元儒考略卷一·冯从吾

    (明)冯从吾 撰赵复字仁甫徳安人元太宗命太子阔出征徳安俘得复时姚枢以行台郎中同行中书省杨惟中从军枢奉命搜访人才见复与语大悦之复以九族俱残不欲生因与枢诀枢恐自裁留帐中共宿既觉月色皓然惟寝衣在遽驰马周号积尸间

  • 242.袁崇焕大战宁远·林汉达

    当魏忠贤的阉党把明朝朝政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后金大汗努尔哈赤正不断在辽东进攻明军。萨尔浒大战以后,明王朝派了一位老将熊廷弼出关指挥辽东军事。熊廷弼是个很有才能的将领,可是担任广宁(今辽宁北镇)巡抚的王化弼却认为

  • 皇言定声录卷四·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十二律第四【十二律者合毎调九声与七调之二变一变清为十二声而联络布置以共为调法者也诸凡生钟较管旋宫制器无不于律乎取之故十二律第四而调已尽于此】夫九声为声七调为调以调定声亦既大备而于此更

  • 春秋讲义卷四上·戴溪

    宋 戴溪 撰昭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叔孙豹防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衞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许人曹人于虢虢之防宋之盟为之也夫天下之事恶其始之不正也不明天下之大义徒狥一时之美名其意以善为之而不知其

  • 卷四百八十二·佚名

    △第三分舍利子品第二之四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能引发六神通波罗蜜多。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神境智证通。能起种种大神变事。所谓震动十方各如克伽沙界大地等物。变一为多。变多为一。或显或隐。迅

  • 二十三、不思善恶·慧开

      六祖因明上座趁至大庾岭,祖见明至,即掷衣钵于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争耶?任君将去。”   明遂举之,如山不动,踟蹰悚栗曰:“我来求法,非为衣也。愿行者开示。”   祖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 跋齐尔博士所著自由哲学·太虚

    民国十七年秋杪,余漫游至比京,在中比大学友谊会上,遇比京最高学院哲学教授齐尔先生,嘱陈君济博传译,邀次日至其家相叙。嗣又约于北京大学希腊文教授Gregoire家中,晤谈二次。并得与北京大学梵文教授Dumont,及法国波多大学哲学

  •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十五·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三世轮大曼拏罗广大仪轨分第十一之二  尔时金刚最上明菩萨摩诃萨。即以所受大金刚叉。如轮旋转。作妙旋舞供养事业。说此颂曰。  大哉

  • 卷第九·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目录卷第九卷四十一南岳下第十一世 石霜圆禅师法嗣  杨岐方会禅师南岳下第十二世 杨岐会禅师法嗣  白云守端禅师 保宁仁勇禅师  石霜守孙禅师 茶陵定林寺郁山主  比部孙居士南岳下第十三世 白云

  • 金匮方歌括·陈修园

    6卷。清陈念祖(修园)原著,陈蔚(古愚)参订,陈元犀(灵石)韵注。书成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全书自“痉湿暍病方至妇人杂病方”,共收载《金匮》206方,以歌括的形式简要介绍诸方之方名、主治、药用剂量及煮服法等,并附方

  • 太上洞玄灵宝三一五气真经·佚名

    太上洞玄灵宝三一五气真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南北朝道士所作。唐王悬河《上清道类事相》卷一引《皇人守三一经》,疑即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经文称轩辕黄帝往峨嵋山求见天真皇人,皇人授之存思服食

  • 云仙笑·天花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大连市图书馆,近春风文艺出版社据以整理出版。

  • 斯文变相·遁庐

    社会小说,初编十回。遁庐著。清光绪丙午年(1906)乐群小说社出版。透过主角冷镜微的经历,讽刺文人官吏的虚伪与腐败。续编未见。

  • 狐裘女·程小青

    这案子发生在一个滴水成冰的严寒时期。那时我已经成婚,和霍桑分居了。